關於臺灣援助其他國家和地區口罩一事,你可能還停留在上周的一項「不平等交易」:臺灣每周送給美國10萬個口罩,以換取30萬件防護衣的原料。
這幾天又出新篇。有臺灣網友引述巴拉圭當地媒體「Trece」的報導稱,感謝「中國臺灣」致贈該國100萬片口罩。消息傳開來,立馬炸了鍋。因為,臺灣為了防疫徵用口罩,並早在1月底就禁止出口,目前都還需要排隊購買,「政府」卻大方捐口罩給巴拉圭,而且一口氣就是100萬個。
對此,臺灣外事部門澄清稱,援贈巴拉圭口罩是「大使館」就地進行緊急採購,並非臺灣輸出。不僅如此,外事部門還強烈譴責這則「不實消息」,已依法移請司法機關偵辦。
臺媒就此順藤摸瓜,挖出真相。當前可以確認的是,民進黨當局花臺灣人民的納稅錢,在巴拉圭當地,跟當地經銷商購買,從「未知國家」進口至巴拉圭的口罩,然後「捐贈」給當地醫院。
援助巴拉圭口罩,來源無法自圓其說
「臺灣地區悄悄捐給巴拉圭100萬個口罩和10萬個1次性手術帽,臺灣人民和媒體沒人知道,這是當地自己爆出來的!」「民進黨禁止口罩出口,甚至不準父母親寄口罩給國外的子女,卻不止給了日本1000萬片,每周還進貢美國10萬片,還悄悄的送給委內瑞拉、巴拉圭,臺灣人民和媒體沒人知道!可憐的臺灣人,還在每天排隊買口罩?」……
像這樣的消息,近段時間在臺灣社群網站傳播。
就此,臺灣外事部門發言人歐江安21日表示,臺灣援贈「南美友邦」巴拉圭醫療人員的防疫口罩,是「臺駐巴拉圭大使館」就地進行緊急採購,並非臺灣輸出。
不過,隔天針對「援助口罩諂媚巴拉圭」一事,臺灣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的說法是,巴拉圭當地沒有生產,援贈「友邦」的100萬片口罩是在「中南美其他國家」採購,但因廠商供貨能力有限,目前只贈送10萬片,「接下來要看廠商才能決定是否繼續供貨。」立刻捉襟見肘、圖窮匕見,無法自圓其說。
而近來的「大紅人」、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在24日記者會上被問及此事,急忙撇清:贈送巴拉圭口罩事宜,並沒有經過指揮中心,屬境外採購。
這種「政府」,除了「不要臉」以外,還能怎麼形容?
雖然無法自圓其說,但因為認為這些「未經證實」的消息,「有嚴重誤導民眾之虞」, 臺灣外事部門依法移請司法機關偵辦。
「調查局」24日表示,已查出臺中市某前裡長因轉傳這樣的消息,被「調查局臺中市調處」約談到案後移送法辦,依「社會秩序維護法」裁處。
而在網絡上,近日綠營網軍也四處「出徵」、「剷除異己」。有「獨派」網軍在作家洛杉基臉書留言警告,稱他已向「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舉報,說洛杉基散播「外交部出口口罩」是假消息,要「疾管署」「殺一儆百、以正視聽」。洛杉基感嘆表示,臺灣已經淪為「一言堂」。民進黨當局難道一點都批評不得了嗎?
國民黨臺北市議員羅智強則怒批:這種「政府」,除了「不要臉」以外,還能怎麼形容呢?
羅智強在臉書指出,「外交部」在巴拉圭敲鑼打鼓,說捐贈巴拉圭100萬片口罩,臺灣民眾看到巴拉圭媒體的報導,當然覺得不平衡,「臺灣自己都不夠,還拿去送『友邦』?」「外交部」牛皮被戳破,才不得不承認,「口罩是在巴拉圭當地採購的」。「試問,『外交部』用巴拉圭的口罩送巴拉圭,這叫作捐贈口罩嗎?」羅智強諷刺表示,只能說是捐贈金錢。他說與「友邦」之間的合作無可厚非,但這樣吹噓,巴拉圭人民知道了,會作何感想?然而,羅智強認為,「外交部」真正惡劣的是,居然說評論這則新聞的臺灣人民「散播惡意言論」,還要提告。
「為善不欲人知」,莫非是有什麼苦衷?
根據臺媒報導,臺灣近來陸續提供口罩給「友邦」。
據悉,臺灣在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9個「友邦」中,已有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巴拉圭、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等5個「友邦」出現確診病例。臺灣除了物資協助外,也藉由現有的雙邊合作平臺,與「友邦」分享臺灣抗疫經驗。
臺灣資深媒體人彭蕙仙就此提出疑問:捐口罩何不光明正大?捐贈「友邦」口罩本是好事,但蔡當局卻秘而不宣,等到有人在巴拉圭媒體上看到報導轉述,「外交部」才緊急說明,但一手出就是告人。她同時質疑,「政府」都沒有公布的事,民眾就算有地方陳述錯誤,「外交部」說清楚就好了,何必動輒興訟、入人於罪?
疫情當頭,國際間本來就應該互相合作,臺灣若能對外捐贈防疫物資,也不是什麼壞事。不過,自疫情爆發以來,除了周贈美國10萬片口罩之外,其他對外捐贈口罩的事情,蔡當局都是被動說明,看來民進黨當局就是不想讓臺灣民眾知道。
彭蕙仙表示,捐贈口罩本是好事,但蔡當局卻十分低調,如此「為善不欲人知」,莫非是有什麼苦衷?
海峽導報記者 陳成沛 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