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錢愛心工程之助力陸澤村皮影文化保護和傳承

2021-02-28 浙財東方外國語分院

我們有個小心願:

我們本次「一元錢愛心工程」旨在保護與傳承海寧皮影戲藝術,幫助路澤村長陸皮影戲劇團開展皮影戲演出和皮影戲進課堂,優秀繼承人培訓等系列文化發揚和傳承活動。每個人力所能及地貢獻出一點點力量,這一點也許對你來說並不算什麼,但是一點一點匯聚起來的愛心最終會成為皮影背後的那束光,點亮文化傳承的火炬,照亮皮影發展路途的那束光。你願意和我一起成為點亮海寧皮影背後之光的那個人嗎?

助力時間:

2018年4月8日至15日

助力地點:

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助力方式:

掃描二維碼捐款,捐獻所得將全額用於陸澤村長陸皮影戲劇團的皮影保護和傳承工作。4月15日,活動主辦方將在「暢行美麗鄉村20裡春路,見證改革開放40年變遷」暨長安鎮(高新區)高校「雙百雙進」之大學生赴基層掛職鍛鍊啟動儀式當天親自將款項交給71歲的海寧市長安鎮路澤村長陸皮影戲劇團老藝術家吳富祥。

以下是捐款二維碼,如果你有意向助力我們傳承皮影戲,請掃二維碼。如果能轉發給更多的人,那就更好啦!文化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強大,有心傳承才能代代益興。

如對活動內容有疑問可諮詢金同學,

聯繫方式:15968319657。

海寧皮影戲等你助力前行,

陸澤村長陸皮影戲劇團等你助力發展。

相關焦點

  • 保護傳承皮影戲!海寧375件皮影影偶在省文化館大放光彩!
    為了讓觀眾更加深入地了解海寧皮影戲這一民間藝術瑰寶,展覽現場還設置了互動體驗區。張坤榮老師告訴我們:「這次表演的是難度較高的手持刀槍和揮拳格鬥動作,為江南皮影戲一絕。」海寧皮影戲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影偶「少雕鏤、重彩繪、單線平塗」,影偶整體以單手、並足(側身)為主,完全不同於其他地區,是海寧皮影戲三大技藝特徵之一。
  • 皮影裡話故事,皮影外話傳承
    位於宣城市水東鎮的「皖南皮影博物館」,是何老師用自建房屋改造而成。房屋一共三層,一、二層是展廳和表演區。品鑑皮影工藝 感悟匠心傳承聆聽皮影歷史,觀摩皮影表演,馭馬族的車主們還有幸在何老師的指導下,體驗了一番皮影製作。
  • 傳承非遺文化 助力脫貧攻堅——拉薩非遺文化在保護傳承創新中煥發...
    近年來,西藏拉薩市不斷深入挖掘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的藏文化資源,使古老文化在傳承創新中煥發活力。「木雕」「藏香」「藏戲」等這些承載著厚重文化和智慧的非遺傳統項目,如今正以年輕人易於接受、樂於參與的方式,藉助日益完善的保護發展政策,逐夢前行,助力脫貧攻堅。
  • 皮影魯藝行 非遺長至歸·清華大學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年度成果展
    因而它是一種複合型的非遺保護項目類型,這無疑對我們所要進行的傳承和保護工作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清華大學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年度成果展海報 ↑(左)2018「文化之美·漆心可見」(中)2019「文化之美·金有所屬」(右)2020「文化之美·影戲人間」一年多以來,我和我的團隊多次往返三秦大地,走訪了許多該領域的皮影表演團體
  • 「文化之美·影戲人間」清華大學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2020年度成果...
    2020年,是清華大學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成立的第三年,雪花秀在非遺保護的路上持續前行,以「文化之美·影戲人間」為主題聚焦陝西皮影戲。12月19日,「清華大學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在完成對陝西皮影的深入研究、創新傳承以及全面推廣之後,以成果展的形式向社會大眾發布2020年度的理論研究和創新實踐成果。
  • 傳遞青年正能量 「一元錢」手繪公益明信片聚愛心
    近日,浙江財經大學文化長廊外掛滿了學生的手繪明信片。一張張簡單的水彩人物畫,繪出生活中大家互相幫助的故事,輔以一句句或激勵或感動的話語,傳遞著濃濃的溫情。  這是浙江財經大學的志願者們協力舉辦的新一期「一元錢工程」愛心捐款活動。  浙江財經大學「一元錢」工程基金成立於2010年4月,以一月一期募集款項的形式在師生當中開展。
  • 我市7個項目入圍「十四五」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程項目儲備庫
    近期在省發展改革委組織召開的「十四五」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程項目儲備庫入庫評審會上,經過現場答辯和專家現場評審,我市共有7個項目入圍「十四五」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程項目儲備庫,其中全國重點文保單位項目1個,重點國家級自然遺產地項目1個,重大旅遊基礎設施項目1個,重點地區旅遊補短板項目4個,項目個數佔全省六分之一
  • 非遺文化 |皮影——兩千多年前,古人就已經有「電影」可看了
    一件皮影的雕刻往往是乘著勁,乘著靈感,一氣呵成。它不僅要靠腦力、眼力和體力,而且還要日積月累,潛心研究,為一件雕刻作品,通常一坐就是通宵達旦,許多人往往是半途而廢。5、敷彩影子雕完後開始敷彩,老藝人用色十分講究,大都自己用紫銅、銀硃、普蘭、荔子等礦物和植物炮製出大紅、大綠、杏黃等顏色來對皮影進行著色。這種經過特殊配製的色彩,可以使皮影達到不走色、不褪色的效果。雖然皮影在顏色選擇上並不多,但可以分深淺色區,分層次,使之對比強烈,自然調和,簡潔明快。
  • 「一元劇場」聽阿宮——富平非遺保護實踐啟示錄
    隨著國家和政府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逐漸重視,2006年阿宮腔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深受鼓舞的富平縣阿宮劇團更是將新編阿宮腔劇目《斷橋》,搬上了2011年第五屆中韓「石榴花之春」文化旅遊藝術節的舞臺,首次將阿宮腔以皮影、形體和技藝操作融為一體的表演形式推向國際舞臺。
  • 【每周一庫】皮影藝術博物館
    皮影,俗稱「皮影燈」、「皮影戲」,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之一,是用驢皮或牛皮手工雕制的造型藝術,同時也是一種由說、唱和音樂相結合、由藝人操作的表演藝術。這種通過光影展現的「三位一體」藝術,充滿獨特魅力,被譽為「電影的鼻祖」、「最早的卡通動畫」,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和廣泛的社會影響。
  • 《八佰》裡的皮影唱腔出自咱濟南,這個皮影世家傳承卻遇到難題
    2007年,山東省公布的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名單中,75歲的李興堂被認定為濟南皮影戲的唯一傳承人,李凱說,在名單公布當天,正好是父親去世下葬的日子。時至今日,李凱都心存遺憾,遺憾於父親沒有等到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名單公布。李凱說,父親的一生,都在跟皮影打交道,「即便是後來身體不行了,他也在編劇本、刻皮影。」
  • 【和群星】對納西族母語保護傳承的文化自信
    作者與和善武用納西快板宣傳農村環境整治面對納西母語保護傳承出現的危機,絕對不能悲觀失望,而是力爭轉「危」為「機」,首先要增強對納西母語保護傳承的文化自信,使「文化自信」轉化為「文化自覺」,讓「文化自覺」轉化為「文化實力」。一、從歷史上看,納西母語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 春秋繼 秦腔續 影歸去 戲來兮 丨 清華大學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年度成果展——皮影實驗劇《長至歸》公演
    從前尋找營養的根系早已成為土壤的神經,古老非遺的消亡在情感和文化變故的撕扯中必定會發出驚天動地的哭號。非遺保護是二十一世紀人類大規模啟動的關於文明記憶的搶救工作。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項目進入第三個年頭,在過去兩年工作卓有成效的基礎上,今年我們進一步嘗試挑戰自身的智慧和能力,2020年的非遺保護項目我們選擇了陝西皮影。皮影戲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因為它不再僅僅是傳統的工藝美術。這次的工作除了關注造型、皮革處理以及雕飾工藝之外,與之相關的表演藝術在其中也擔當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比如傳統說唱技藝和皮影表演的操控技術。
  • 電影《川劇往事》,向傳承保護傳統文化與非遺的人們致敬
    從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被定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是6月13日。說起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家都不陌生,它是指人們世代相傳並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
  • 皮影歸來!
    皮影戲在中國民間藝術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由皮影戲表現和演出的劇目數不勝數,比如白蛇傳、西廂記、西遊記、三國演義、楊家將、嶽飛傳等。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大眾娛樂方式的改變,皮影戲漸漸淡出大家的視野,成為一種越來越少見的民間娛樂。皮影戲這一手藝僅憑著情懷才得以傳承和延續。「皮影是個很有趣的文化,可以有很多種玩法。
  • 重視方言保護傳承地方文化
    因而方言具有「文化化石」之稱,一旦消亡,造成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方言不僅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且具有民族的認同感和歷史文化的認同感。保護方言資源,傳承地方特色文化,就是留住文化的根脈,讓人記得住鄉愁。唐代詩人賀知章的詩句:「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表達了一個離家在外遊子對家鄉濃鬱的情感。中央電視臺節目主持人朱軍,作為蘭州的形象代言人,經常會用蘭州話推廣蘭州,始終不忘自己是一個蘭州人。
  • 發展文化產業,泰山皮影如今"老樹發新芽"!範老爺子說,想讓年輕人從心裡喜歡傳統文化
    泰山皮影這一獨門絕技,範正安先生能夠完整的傳承下來,傾注了他畢生的精力和心血。據了解,泰山皮影首先從皮影製作工藝入手,製作工藝嚴格遵循傳統古法,分為10大步驟,21道工序。而且泰山皮影還與研學遊進行深度融合,讓孩子們通過對皮影的設計、製作和表演,進行全方位體驗,不僅讓可以孩子們接受非遺文化的薰陶,也提升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 濟南市濟陽區文化和旅遊局再次成功推選山東省「非遺助力脫貧...
    根據《山東省「非遺助力脫貧、推動鄉村振興」工程實施方案》有關要求,省文化和旅遊廳安排部署第三批全省「非遺助力脫貧、推動鄉村振興」典型鄉鎮(街道)申報工作,依託非遺項目典型,區文化和旅遊局完善項目信息,整理項目資料,積極申報,經專家評審委員會審議,濟陽區文化和旅遊局推薦項目成功入選,項目所在地濟陽街道列入山東省第三批「非遺助力脫貧、推動鄉村振興」典型鄉鎮(街道)
  • 【戲曲新象】京劇藝術傳承與保護工程推出新成果
    由中國京劇藝術基金會策劃組織錄製的大型音像製品《京劇藝術傳承與保護工程——老藝術家談戲說藝》第一、二輯(共計111部)及文集《談戲說藝——百位名家口述百年京劇傳承史》(上、下卷)近日出版,並於1月20日在北京舉辦「京劇藝術傳承與保護工程
  • 侯建川:孝義皮影傳人的苦樂年華
    皮影:最接地氣的民間藝術皮影戲是我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其人物形象和唱腔非常廣泛,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入選理由為中國皮影戲是人類創造力和想像力的極好見證。山西是戲曲大省,在燦若繁星的劇種之中,原山西省群藝館的研究員段改芳認為:「皮影戲是山西最接地氣,也是和普通勞苦大眾走的最近的民間曲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