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小學生節奏感初探

2020-12-23 山東教育新聞網

培養學生節奏感的意義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國家在人才培養方面更加重視音樂對培養學生健全情操和提升學生審美情趣的作用。教育部制定了專業的音樂教育要求和標準,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融入節奏感教學,讓學生通過聽歌曲和跟隨教師引導的方式提升對節奏感的感知能力,了解節奏的大概含義和音樂課程的重要作用,辨識節奏的區別。音樂節奏感教學能夠讓學生通過鑑賞優秀音樂作品陶冶情操,對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養成健全的人格起著關鍵作用。音樂節奏教學還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音樂的魅力,並在音樂的學習中舒緩壓力,放鬆身心。這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對學生個體意識的覺醒和個性化思維的形成都具有關鍵作用。

現階段的節奏感教學狀況

由於學校對音樂課程的重視程度不高,音樂課程的教學效果沒有專業的考查和監督機制,因此傳統音樂教學往往過於形式化,不能培養學生的音樂節奏感,對學生全面成長具有負面影響。同時,學校將更多的教育資源提供給文化課,導致部分小學音樂教師不夠專業,沒有接受過專業的音樂教育,小學音樂節奏感教育的深度和廣度都達不到素質教育的標準,學生節奏感培養和樂感的提升也不能夠落實。同時,教育的不斷改革要求教師創新教育方式,帶領學生用多個視角和方式了解節奏感、感悟節奏感。因此,教師要對傳統教學進行一定的突破和改造,將灌輸式的教學變成師生配合式的教學,讓學生成為音樂節奏教學課堂的主體。但是,有些音樂教師的節奏感教育方式並沒有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轉型。因此,節奏感教學不僅需要教師創新教學方式,還需要學校提高對音樂教學的重視程度。

培養小學生音樂節奏感的具體措施

將遊戲教學法融入音樂節奏教學中。小學生對遊戲的興趣較大,專注力也更高。因此,教師要合理利用遊戲教學法引導學生感受節奏的變化,促使學生在音樂節奏感方面走向正確的理解方向。

將對學生的音樂教育和生活現象相結合。學生對音樂的認知和了解以及學生的感性能力都對學生的音樂節奏感學習有一定的影響。鑑於此,教師要將抽象的音樂節奏直觀化,將複雜的音樂理論簡單化,以加深學生對音樂節奏概念的理解。

加強聽力訓練,提高學生的節奏感。教師對學生的聽力訓練不應該僅限於課本中的樂曲,還應該讓學生辨識各種樂器的聲音,讓學生多聆聽大自然中的聲音。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聽到不同的聲音,就會形成相應的音樂記憶。

創新教育教學方式。音樂課程是感性的課程,音樂知識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藉助科學的方式將抽象的音樂理論轉化成具體的音樂教學,例如,可以讓學生利用肢體動作感受節奏感。

利用打擊樂器強化學生對節奏感的理解。利用打擊樂器能讓學生高效地掌握歌曲的節奏,對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效率和學生的理解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打擊樂器的使用方式相對簡單,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著操作打擊樂器,通過實踐感受節奏的變動。

相關焦點

  • 學鋼琴沒有節奏感怎麼行?培養節奏感的五個方法
    前幾天有講到想學習鋼琴需要具備的幾個條件,手,節奏感,以及聽力。很多人都覺得,我手指挺長的,聽力也不錯,但是沒有節奏感。今天就給大家講一下節奏感的培養。通過以下哪幾個方法第一個方法就是要經常聽節拍器,聽節拍器聽習慣了,腦海中的節奏感就會慢慢形成。
  • 何謂樂感節奏感,如何培養樂感
    音樂圈中,常聽人提及樂感、節奏感,它們是什麼概念呢?樂感是對音樂的感知,節奏感自然是對節奏的感知。
  • 寶寶音樂啟蒙玩具匯總~在玩樂中培養節奏感
    對於3歲前的寶寶來說,音樂啟蒙主要是培養孩子的樂感,熟悉孩子熟悉音樂中的節奏和韻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爸爸媽媽!為什麼這麼說?首先爸爸媽媽的嗓音是寶寶最喜歡的聲音。從寶寶出生開始,爸爸媽媽的聲音,不僅能培養寶寶的節奏感和韻律感,還能起到很好的安撫作用。
  • 提高小學生的英語能力,研究如何培養學生英語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聽、說、讀、寫四項技能的掌握,是小學生學好英語的保障。聽可以說是四項技能中最基礎的一項,但是對於我們學生來說,也是最難的一項。對於農村地區的小學生來說,更是難上加難。由於資源、設備等有限,學生只能在課堂上進行聽力練習,而課堂上需要對聽、說、讀、寫進行全面的練習,對於聽力這一項來說時間真是少之又少。久而久之,導致學生聽力越來越差,越來越不愛聽,最終導致遇到聽力就頭疼。
  • 孩子學音樂,節奏感不好怎麼辦?這3個方法值得收藏!
    音樂家之所以能在筆端流淌出一首首美妙的樂曲,就在於他有超乎常人的節奏感。而節奏感的形成總是從童年開始的。」 」 的確,在孩子的音樂學習過程中,節奏感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家長們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培養節奏感呢? 01.
  • 繪畫也有節奏感?繪畫節奏感是什麼?通過線稿怎樣表達畫面節奏感?
    繪畫一定要有節奏感!畫面凌亂無序,沒有體積感,都和節奏感有著非常大的關係。 沒有繪畫節奏感的作品,就沒有靈魂!
  • 吉他節奏感訓練!吉他吧
    節奏感,顧名思義,就是我們對「節奏」的掌握精準度,是我們捕捉感受天地間任何樂音時,對於它的,韻律、趣味、情趣等等節奏美的一種直覺。節奏是音樂的基本要素之一,在音樂中節奏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可以這樣說沒有節奏,就沒有音樂。我們知道,彈吉他時左手用來按弦,右手演奏出聲音,也就是說左手負責按好音樂的和聲或旋律,而右手則是負責音樂的律動。
  • Chapter13 節奏感
    (點擊圖片可訂購)在本章中,聲音時間包絡的物理數據引出了主觀上均勻的節奏感。此外,還討論了說話和音樂的節奏感。對音樂而言,節奏感的聽覺感覺與波動強度和主觀持續時間的聽覺感覺進行了比較。最後,提出了一種基於響度隨時間變化的聽覺感知節奏感模型。
  • 六個方法拯救你的節奏感|絕對乾貨
    這些練習並不複雜,但如能熟練掌握,將能有效地為初學者打下良好的拍感和節奏感基礎。抓住音樂內在的節奏律動要學會根據音樂的需要伸縮節拍,構成不同的節奏長短組合。例如史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主題和伴奏就像兩根完全相同的平行線一樣,加入彈奏時左右手分別壓縮拉伸節拍,音樂聽起來就會具有詩意和特別的趣味。
  • 生活的音樂節奏感
    步入樹林,耳邊絮絮叨叨傳來鳥鳴,嘴上吹上一首清涼電音節奏歌曲,讓電音不在僅限於節奏感,不在僅限於重低音,還可以拿齊玻璃杯等容器後,先拿出一隻酒杯,接著把裡面倒滿水,然後再把酒杯裡的水分別倒入不同的玻璃杯裡,七個玻璃杯的水位高低各不相同。
  • 高人初探「香港碟店」
    上篇回顧:高人初探「臺灣碟店」高人系宅男、不擅遠足。
  • 試談盆景藝術的節奏感(一)
    製作盆景的各種樹種生態不同,掌握盆景藝術造型節奏感的特殊性尤為重要。由于欣賞者角度不同,文化素質以及民族、流派的差距,所以現代盆景藝術要求層次更深,內涵更豐富。出於這種理念,試說它的「節奏感」。
  • 什麼是照片的節奏感?拍照時怎麼拍出節奏感?
    因為「節奏感」在音樂當中是非常常見的;不過呢,「節奏感」並不只局限於音樂這一項藝術形式,我們傳統文化當中的國粹京劇,也是存在「節奏感」的——因為,藝術是相通的。我是攝影愛好者,同時,我也是粗通音律的京劇愛好者。節奏感,在音樂當中的表現是節拍和動感,在京劇當中的表現就是念白和韻律。
  • 歌詞有點「汙」的4首歌,許嵩又上黑榜,網友:帶壞小學生了
    歌詞有點「汙」的4首歌,許嵩又上黑榜,網友:帶壞小學生了現在有非常多的歌曲,來滿足各種不同類型的聽眾。也有一些歌曲的歌詞會有點「汙」。比如小編列出來的以下這4首歌曲。許嵩又上黑榜,網友:帶壞小學生了。然後現在又有很多小學生非常喜歡看電視劇,看綜藝節目,小學生聽見了就很容易帶偏他們,相信也不止小編一個人有這樣的擔憂,在網上有非常多網友表示帶壞小學生了。2.威風堂堂威風堂堂有非常多人在翻唱這首歌曲,小編總是能夠在各大網站上看見這首歌曲的出現,現在很多小學生都普遍有手機了。很容易聽到這個歌詞有點「汙」的歌曲,非常容易讓人浮想聯翩,想像到那個畫面。
  • 學DJ打碟基礎知識 - 節奏感
    華裔美女DJ打碟現場圖片剛開始學DJ打碟的時候,如果你個人節奏感比較好的話,是非常有利於你的學習進度,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往往比其他人快上許多,那麼,提到了「節奏感」,這就是跟聽歌有關係了,專業的舞曲和普通的流行歌曲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 在日華人教師揭秘:日本小學生竟然也要上「興趣班」?
    為了了解情況,我查閱了有關資料,日本去年在全國小學生中做過一項「什麼興趣班最受歡迎」的調查,下面是調查結果。 家長希望孩子能寫一手好字的同時,提高專注能力,培養良好的坐姿,平穩的心態。寫漂亮的字,孩子也會有自信地在學校學習和生活。
  • 【音樂】節奏感強的英文歌曲精選
  • 《請點讚》女性問題初探
    我覺得可以稍微的總結為一點點對女權主義和女性敏感的年齡問題的初探。說是「初探」是因為,影片並沒有大張旗鼓的讓這些問題成為劇情的衝突,而是由男性角色看似無意的提出,讓這些問題在所謂的「男性力場」中探探路。牽涉到這兩個問題的應該是三位女主角中年齡較大的女性角色——事業有成的電視劇作家和厭倦現在的職業準備自己創業的空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