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萬港漂都在這兒
提起住房問題,簡直是香港人的痛!
私樓太貴,買不起;公屋是便宜,但輪候時間又超長!根據2018年最新數據,香港公屋申請平均輪候時間5.5年,創19年新高!
(圖片來源:香港01)
為了早日上車,香港甚至出現了8.8萬人搶一戶兇宅的新聞!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就算搶到了,房間面積也是小得可憐!
(圖片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動不動還來個三尖八角的騷操作,可以說是很憂傷了!
(圖片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前不久,香港ViuTv新出了一個節目《人住公屋我住公屋》,帶著幾個名人去其他國家參觀公屋,不看不知道,一看才明白什麼叫「別人家的公屋」!
(圖片來源:雅虎)
新加坡的公屋叫組屋,可以租,可以買。而且新加坡政府提供了大量房源,有8成新加坡人都住公屋。
當然啦,因為新加坡的公屋價格便宜,符合標準的申請者還可以得到政府的資助,所以有79%的新加坡人都是買的公屋。
新加坡政府可以說相當負責了,不但包建包賣還包售後!
雖然是買的公屋,但政府會負責維修,比如房子漏水,政府和屋主各負責一半。如果是外牆出了問題,政府會全權負責。(香港公屋的室內維修需要自費)
而且新加坡的組屋建築,還配套修建了空中花園,安裝了家具,形成了社區互動空間,就像香港私樓配備的會所!
至於價格嘛,新加坡一套936呎的四居室組屋,大概是263萬港幣,換算下來每呎才2800港幣!
而且申請條件相當寬鬆,每個人可以有兩次申請機會(就是說每個人可以有兩套公屋),輪候時間4年左右。
比起香港的幾萬人爭一套房子的盛況,新加坡平均下來只有6個人爭一套!
如果有老人,還可以申請多代同堂相連單位,老人的房子由政府負責裝修,所有家具一應俱全,而且還安裝了急救鍾,防止緊急情況的發生。
丹麥的公屋理念比較不同,不是專為低收入群體而設的,而是定位為「普通房屋」,任何人都可以居住,所以丹麥申請公屋根本沒!門!檻!
任何人都可以申請,唯一條件是年滿14歲。對,沒錯!不是18,不是20,而是14!本帥14歲的時候,可能剛上初中,丹麥人14歲的時候,已經有房了!
但是丹麥的輪候時間比較長,需要好幾年,不過等到成年,房子基本也就下來了!
而且丹麥人非常注重節能環保,公屋裡的馬桶都加入了尿液區分設計,把尿液收集起來,充當肥料,種植小麥。每6個人一年的尿液可以種植250公斤的小麥。
同樣,丹麥公屋的租金也不高,1,000呎的房子只需9,000港幣。而且自帶農場莊園,閒了還可以喂喂雞、養養狗。
西班牙的公屋真的是非一般的「壕」!900呎,4房1廳,每房都帶獨立陽臺,連個陽臺都比香港的單間大!
而且這麼大的豪宅,只要100多萬港幣,在香港連個車位都買不了!
至於月供,只要4,450港幣,比香港租房還低!
此等物美價廉的豪宅,想必定要等上個十年八年吧!
萬萬沒想到,戶主說「這個房子確實等了很久,整整一年半。」
西班牙的房價不高,補貼又多,所以大家還是更願意買房,西班牙政府為了哄市民住進公屋,也是費盡心機,都把房子建成了這樣↓
(圖片來源:香港01)
這樣↓
(圖片來源:香港01)
或這樣↓
(圖片來源:香港01)
再來看看離香港最近的日本是個啥情況!
日本的公屋分為兩種,一種是公營住宅,另一種公團住宅,前者是提供給收入較低的人士,後者主攻收入較高的人士,甚至沒有收入上限。
(圖片來源:香港01)
雖然是給高收入群體的,但一點也不貴,兩房兩廳,將近900呎,月租只要8200港幣,但是只能租,不能買!
(圖片來源:香港01)
為了吸引大家入住,公團住宅還和無印良品、宜家合作,把房子進行了裝修設計,妥妥的都市簡約風!
(圖片來源:香港01)
這麼好的房子,想必早就被搶瘋了吧!
(圖片來源:香港01)
BUT,沒想到日本人如此傲嬌,竟然沒幾個人申請!對,日本的年輕人覺得房子太老了,不想租!
法國的公屋都有很多年歷史了,很多都是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修建的,不過到現在仍在使用,而且絲毫不用擔心維修問題,全部用的都是真材實料。
兩房一廳600呎的房子,租金只要3000港幣,而且裝修簡直就是藝術。
還有秉承著住公屋也要住得豪華的奧地利,用節目組的話來說,把公屋區包裝得猶如沙田第一城,天台泳池、商場、體育場、網球場,還有三間幼兒園……
而且這麼好的房子租金也就5400港幣。
看完別人家的公屋,本帥已經啞口無言了,只能問問,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
圖片及資料源於網絡,本文為港漂圈原創,轉載請聯絡港漂圈,投稿發至fengyaqi@gangpiaoquan.com
點擊圖片或者閱讀原文,一秒鐘get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