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步之遙》最終還是差口氣?

2021-02-13 北京文藝網

歡迎點擊題目下方北京文藝網,一鍵關注我們,還可查看往期精彩內容。

作者:Agnes

《一步之遙》絕對不是爛片,它甚至比《讓子彈飛》或《太陽照常升起》有更多好玩的嘗試,但它也止步於此。好的原型故事、好的演員加盟、好的迷影點子,但最終拼在一起後為何還是差口氣?


《一步之遙》舒淇浴袍頭紗嬌俏動人

  首先,已經看過《一步之遙》的認定它為大爛片的觀眾就不用繼續讀此文了,因為我發現我們不會像是討論《星際穿越》中某個科學事實那樣有一個靠譜標準做參照,而是將陷入「反覆跟你解釋相聲裡的一個梗你卻還是笑不出來,是不是你大腦迴路有問題?啊你腦子才有毛病!小赤佬!阿汙卵!」的無限循環的尷尬中。

  另外,還沒看過《一步之遙》的、依然期待買了票多少還能獲得一兩處驚喜的觀眾,也建議不要讀此文(請按返回鍵),因為文中會含一定劇透,這麼個自我犧牲閱讀率的提示,只是為了表達鄙人心中一個長期的不滿與無奈:媒體跨過印刷這個蝸牛程序後,就升級成超光速信息轟炸機了,真恨不得把明年的年夜飯提早端上來逼你吃(當去年的年夜飯還沒有因消化不良被吐出來前)。所以在電影尚未上映前,姜文就已經被剖析捧殺了好幾波了。不過回頭一想,這樣一個造作的亂世,正好可以拿來和片中花都大選的時代對接。不過,在一個以「媚俗模仿」攻擊「媚俗對象」的語境裡,電影可以既好看、又好玩、而且還能達到導演想要嚴肅地說大實話的現實批判效果嗎?《一步之遙》試圖在做這樣的嘗試,但用它自己的丈量單位來說,影片中始終有一些不徹底的「一步之遙」。

迷影元素的隔靴搔癢


《一步之遙》葛優婚紗裝爆笑

  從影片開頭武七(文章 飾)找馬走日(姜文飾)說王婆刀魚面事件起,姜文就奠定了通片的迷影趣味:除了照搬《教父》的用光和場景,還頗具幽默感地把馬龍·白蘭度手裡的花狸貓換成了馬走日的小白兔;後來在花都總統現場時,話筒伸到葛優面前的場景分明讓人想到《國王的演講》;飆車那段說眼珠子的重口味藍屏戲碼有點像《天生殺人狂》;馬走日被迫演自己殺人時戴的面具則來自於《蝙蝠俠:暗黑騎士崛起》的反派造型;武大帥引渡馬走日時的閱兵場面則是《意志的勝利》的陣容;而對早期美國歌舞電影大段的、甚至過於冗長的模仿更突顯此意。其實縱觀整個選美皇后遇害、逃犯亡命天涯的故事,本身就是對中國第一部長片電影《閻瑞生》的借鑑。雖然這些致敬性的引用時不時會出來挑撥一下影迷的興奮神經,但《一步之遙》對迷影元素的使用還是良莠不齊、流於表面的。這些橋段並沒有一氣呵成地融入一個統一自然的風格化之中,就這一點上,同樣喜歡迷影致敬的昆汀就拿捏得比較穩當。


姜文齙牙眼鏡造型頗為搶眼

  但姜文在這部電影中引入迷影元素也並非不合理,「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世界之光怪陸離、偷天換日、真假難辨,的確很適合用嵌入迷影橋段來表達,問題是,姜文對這種形式的處理,在小段落上雖的確能「爽」到觀眾,但損失了整體性,這些小搔小爽過多,反而消解它們點到為止的修辭作用,而分裂了故事本身。如果就像姜文自己說的「我覺得正常的故事和作品,都不能在某一處泛濫,都不能。」那樣的話,一個胯下穿越鏡頭就足夠力度和足夠漂亮了,無需把諸如美利堅白狐整段整段的舞蹈都呈現出來,這如若不是因為玩得嗨過頭缺乏控制意識,難不成是導演冷靜的故意為之?為了將觀眾代入歌舞片而過度表現歌舞?或為表現華麗媚俗而放任視覺衝擊?哪一點都在畫面和剪輯上缺乏足夠的說服力。

王志文or姜文,你要看誰的戲?

王志文造型戲謔

  影片另一個特別之處出現在王志文同志出場的時候,不誇張地說,這個演員的能量差不多抵十個馬走日·白蘭度和二百五十幅塑料3D眼鏡。王志文飾演的戲劇明星王天王把作為城市氣質縮影的上海小市民做派、機會主義的藝術操作法則、戲中戲、套中套,全都四兩撥千斤地展現於幾處精短的表演中。在這個故事中,上海不但是一個處於時代縫隙上「冒險家樂園」,上海元素還作為晦暗叢林法則的隱喻穿梭在各角色中,角色口中時不時蹦出的上海話,是默認、並成為造夢利益機器一部分的露骨體現。洪荒飾演的知識分子母親覃賽男說起來是滿腹經綸,卻在教訓周韻時直白呵斥道「儂困過伊伐?香過面孔伐?」(你跟他睡過覺嗎?親過嘴嗎?),上海話的這種「塞根」(徹底),反應出一種可以隨意在幾種價值觀間跳動,即刻推算現實結果並迅速站邊的生存能力,並時常伴有一種「就是這麼回事兒」的毫無疑問態度。


葛優「香豔」登場

  王志文一句「龍蝦三吃」更是絕妙提煉了這種法則的內涵。除了臺詞上的處理,王志文在戲臺上的瘋狂野蠻和臺下的混官場吃相,層次鮮明生動,相比而言,他要比《讓子彈飛》中從頭痴呆到尾的周潤發豐富得太多。

  單從演員的角度來講,王志文是讓人入戲的,姜文是讓人出戲的。王志文演繹的角色通常相當具體,每一處的「演」都精準地指向角色的氣質精髓,觀眾自然而然會舉一反三聯想到了自己生活中遇見過的這類人,從而加強這種形象的具體化;而姜文不論演什麼角色,始終擺脫不了「姜文」這個人格,所以《太陽照常升起》、《讓子彈飛》和《一步之遙》中男主角的名字,都只是一個模糊抽象的指代,他的舉止背景記得住與否並不重要,可以看出,劇本角色所指向的人,不是具體的,並沒有歷史和未來,所以我們在看姜文電影的時候,會經常意識到這還是姜文,而不是馬走日、不是張麻子,觀眾進而無法將角色帶入自我的生活進行聯想和強化。


葛優舞姿萌態十足

  對姜文本色出演的身份意識會讓觀眾滋生出兩種截然相反的反應:一是個人崇拜,要看的就是被銀幕放大的、天馬行空的真姜文;另一種是因嫌棄姜文的自戀情結而產生反感。洪荒說的「藝術家沒有不自戀的」這話沒錯,但自戀並非這個問題的爭論核心,自戀可通過百種形式和姿態得以展現,藝術並非是思想的頭腦風暴,而是關於這個過程之後去呈現它的表達方式,我們所探討的藝術問題,其實大多是關於表現形式的好惡。姜文選擇表達觀點的方式是將自己推上舞臺,於是乎,這些電影便看似只是姜文坐著攝影機來到的不同時空布景中,但玩家只有他一個,走的也是同一齣戲,英雄狗熊都他來當,話都被他講得去了。


姜文、周韻默契十足

  伍迪·艾倫本質上也屬於這一型,自己也愛在攝影機前面出風頭,都是男主角,但伍迪·艾倫的風格化更簡單討巧,且在文化素材上有更接地氣的元素作支撐(爵士樂、迷影元素的信手拈來,不用在其受眾的腦子裡繞彎子),重要的是,作為電影主角的伍迪·艾倫的和其他演員的時空是打通的,他們是同樣扁平的,他們都是玩家,或他們都是虛擬的robot,在這樣一個控制變量中,男主大可隨便玩開。


王志文演繹民國藝術家

  這一切在《一步之遙》裡卻沒那麼維和。看到王志文出場時,觀眾會覺得他戲太好了,簡直搶過了姜文,話說配角好這固然是應該給整部影片加分的,但現在卻造成了對衝和反差。到了最後,觀眾沒辦法,還是要再被拉回到那個唯一玩家的視角,陪他和他夫人跑完後半程,而在處理電影的結局上,又恰是姜文的弱項——因為他過度沉溺於這個一人遊戲,而且這個遊戲已經被重複太多次了,觀眾都知道,姜文是絕不願割捨掉英雄獨自背向世界的傷感歸宿的。然而,一切還是形式、形式!姜文所採用的形式——風車、婚紗、鐵軌,看似都姜文式的魔幻現實、實質卻是內在斷裂的符號拼貼,這樣的自我重複,再一次削弱了之前被迷影橋段(導演手法)和王志文(演員出彩)所帶起來的兩波(無關緊要)的興奮。

  《一步之遙》當然是一部好看的電影,姜文的確是一個有能力讓你爽到的人,但它也是一部不徹底、不單純的電影,如同它的片名一樣,每一步都邁出去了,都邁出了漂亮的腳印,但離電影想完整性呈現的最佳幻覺暫留還是差「一步之遙」——然而這個詞的詞眼其實並不在於「一步」還是「兩步」,而是「遙」這個距離,是看得見、說得著、想的到但依舊沒有做到的距離。然而對於一個一流的導演來說、或是對任何好的藝術創作者來說,這才是需要跨越的東西。

歡迎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往期精彩內容歡迎點擊題目下方北京文藝網,一鍵關注我們。

北京文藝網

影響世界 文藝的力量 微信號:ARTSBJ

投稿郵箱:artsbj@gmail.com

相關焦點

  • 《一步之遙》
    《一步之遙》亮相以來爭議頗多  搜狐娛樂訊 《一步之遙》在熱議中上映了一周後,「馬走日」終於回到了上海。昨天下午,影片導演姜文和出品人馬珂一同侃侃而談,姜文肯定《一步之遙》是自己拍得最好的電影。  經過一周上映,《一步之遙》票房表現出現分化,北京、上海等一二線城市上座堅挺逆襲,有望實現長線放映。與此同時,影片口碑在經歷了最初的負評潮後開始升溫,姜文表示《一步之遙》受制頗多,的確造成了普通觀眾理解障礙和損失,但最初一邊倒的評論動機可疑,相信觀眾會有自己理性的判斷。  問:《一步之遙》裡的上海會讓有些人覺得這不是20年代真實的上海,您怎麼看?
  • 怎麼看懂《一步之遙》?
    《一步之遙》是一部表層荒誕浮華的電影,這些表象只是一種用來吸引人的外殼,表象下掩蓋的內容才是重要的,它所表達出的人物感情和世間道理往往是最簡明醇厚的。要看透它的內容,不能從它的手法和故事入手,而是要先懂它的人物。
  • 自相矛盾的「一步之遙」
    「一步之遙」文縐縐的,又是「遙」,又是「之」,似乎是成語,很多人喜歡用,常見句式「……離×××一步之遙」。姜文也曾導演過一部名為「一步之遙」的電影,姜文、葛優、王志文等主演。不過最出名的還是西班牙探戈舞曲《Por una Cabeza》,此乃西班牙賽馬術語,意思是是「差一個馬頭」(的長度),中文譯作《一步之遙》。亞法多·勒佩拉作詞,卡洛斯·加德爾作曲,表達了對情人間錯綜複雜、難以割捨的惋惜。
  • 《一步之遙》為何是部壞電影
    從產品角度看,《一步之遙》是個壞產品,甚至是一部壞電影。1、姜文很聰明,他做的是「謎題電影」,但這次坑爹了。《讓子彈飛》為什麼火爆,就是有N多謎題,N多解讀。《南方人物周刊》寫過一個段子:一位視牛頓為偶像的畫畫朋友看完電影怒了:不帶這麼耍猴的,全是謎面!然後他考我:五加六等於幾?
  • 被低估還是精品——《一步之遙》影評
    讓子彈飛中,姜文說要站著把錢掙了,而在拍一步之遙時,他說要站在把錢花了。最終這部電影豆瓣評分6.4分,這個評分確實不夠高,至少和讓子彈飛差遠了,是被低估還是沒看懂,是精品還是爛片呢?但這部電影自習看起來還是值得玩味的,各種有深意的對話、場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人也能從中看到不同的東西。影片的開頭那段對話,模仿教父的手法,但在模仿中又帶有戲謔和玩味,又特別有特點,有味道。電影中跑車的鏡頭,飛向月亮也有ET的感覺。舞臺上舞女出場的鏡頭,又有了不起的蓋茨比的影子。姜文用他的方式向經典致敬。
  • 姜文情懷《一步之遙》影評
    當我看完《一步之遙》的時候我是那麼 的震撼。從看這部電影的窺一斑而知全豹,我看出了姜文的 野心如此之大,他將他的前幾部的電影經歷和古今的 現實情懷雜糅了在一起。你是否還記得《讓子彈飛》的江湖豪情俠肝義膽之大腿?腿是用來行走的。這部電影是姜文的自我表達,電影是姜文的,。折了,雙腿都被打斷了,一部電影是《》鬼子來了》(禁播),另一個是「太陽照常升起」「(票房很悽涼,不能人們理解)。
  • 一步之遙:KD8
    僅一步之遙,上腳KD8的杜蘭特,或許能改變聯盟近幾年的歷史。 看過《最後之舞》的小夥伴應該知道: 喬丹最後一次總決賽對陣爵士,原本有機會上腳著AJ13,在第五場三分絕殺對手,4-1拿下總冠軍。但遺憾上帝開了個玩笑,球在框裡涮了一圈後溜了出來,公牛最終兩分惜敗爵士。
  • 《一步之遙》影評:「馬走日,就是在下」
    《一步之遙》究竟如何如何?姜文是否真的江郎才盡?又或者是我們真的看的是電影本身嗎?說實話,《一步之遙》給我的感覺沒變,正如《讓子彈飛》雖然故事荒誕內容搞怪,但依然能讓人從歡笑中細細品味出那麼一絲淡淡的悲哀,《一步之遙》看似荒唐的故事中也同樣藏著姜文對電影,對現實的思考。
  • 《一步之遙》影評
    作為一部可供各種解讀的影片,《一步之遙》看似嚴密卻提供了各種可能性的特質,讓人沉醉。而在1000種可能存在的解讀裡,個人最中意的是馬走日這位活在舊夢裡的滿清遺少,用自己的生命和新時代撕逼這個點。個體怎麼可能撕得過時代呢?馬走日的死於是成為唯一且必然的結尾。
  • 王思聰大罵《一步之遙》背後的營銷貓膩
    王少爺不是「豬隊友」姜文導演的《一步之遙》在上映之前,跟發行方萬達做了保底票房分成。業內消息是,萬達保底該片票房為十億,因此,已經提前支付《一步之遙》片方三億元分成。上映之後的情況是,截至筆者寫這篇文章為止,該片票房並未超過四億五千萬。該片若無後續炒作動作,則票房過五億都很艱難。萬達與《一步之遙》片方,是同一戰壕裡邊的隊友。
  • 《一步之遙》口碑兩極化 會影響票房嗎?
    《一步之遙》自12月18日上映以來,口碑產生了明顯的兩極分化,支持者紛紛大讚姜文的導演水平,「前衛」、「荒誕」、「好看過癮」,但也有大批網友表示了「看不懂」,並認為影片「做作」、「裝X」。這種口碑的嚴重兩極化,在姜文的作品中還是第一次。
  • 《一步之遙》一二線城市長線放映 「馬走日回上海」 姜文:《一步之遙》是我最好的電影
    《一步之遙》在熱議中上映了一周後,「馬走日」終於回到了上海。
  • 走進《一步之遙》背後視效團隊
    就在上周,備受矚目的姜文新作《一步之遙》正式上映。在經歷了審查、配音、首映取消等一系列波折之後,《一步之遙》自信地進影院「嗨」了一把,把激烈的討論留給了影迷。截至12月23日,《一步之遙》累計票房已達3.8億元。影片的瑰麗的色彩、夢幻的風格一定還停留你的腦海裡,而幫助姜文打造這部「魔幻現實主義」大作的,正是來自德國的「奧斯卡級」特效公司PIXOMONDO。
  • 《一步之遙》的敘事結構分析
    三、傳統敘事結構的突破 在正式對《一步之遙》的敘事結構進行分析之前,先闡述一下電影敘事結構的概念。 電影《一步之遙》在敘事結構上以線性敘事為主要方式,中間穿插了倒敘和插敘。故事開端於武七向馬走日的求助,以二十分鐘時長來表現百老匯的舞蹈和花域大選的過程,發展則是完顏英花域總統的當選和完顏英對馬走日愛情的表達,高潮則是完顏英之死導致了馬走日階下囚的身份,結局以馬走日選擇獨自面對死亡而結束。
  • 《一步之遙》和「元電影」的概念
    寫《一步之遙》前先懺悔一下(日常懺悔),直到這個禮拜要寫《一步之遙》以前,我都還沒有完整把這個電影看完過,不過看完以後發現值得寫的東西不少。關於視聽語言之前的若干篇影評已經帶到很多了,這一篇我想稍微學術一點,討論一個概念,叫做「元電影」。
  • 徐藝洋最終只是進入第八,離出道僅一步之遙
    觀看過《創3》的觀眾應該熟悉徐藝洋,儘管她長著一張高冷美麗的臉,但在私下裡她是一個可愛萌呆的鐵憨憨,這種對比也使徐藝洋深受粉絲們的喜歡,但可惜的是,迷人而受人歡迎的徐藝洋是最終只是進入第八名,距離出道僅一步之遙。
  • 簡直是《一步之遙》!
    作者:焦梓銘(豆瓣)剝離姜文的天生驕傲,還原真實《一步之遙》。我們先來聊為什麼片名起這個?
  • 《一步之遙》:姜文的過度自我 徹底忽視了觀眾
    《一步之遙》是一部很難用好或者不好來簡單評價的電影,就好像影片帶著導演強烈的個人印記與好惡,是一部很私人的電影,所以我們也僅能從個人的角度去說,我很喜歡,或是很討厭它。  嗯,我不喜歡《一步之遙》,因為影片強烈的個人風格與舞臺味恰好是我的死穴,是我最反感的內容。
  • 閻瑞生案:姜文的一步之遙
    本月,姜文新片《一步之遙》,無論是未能如期公映,還是壓線過審,都轟動一時。這幕戲,將在2014年12月18日隆重登場。  《一步之遙》故事原型是1920年轟動上海灘的「閻瑞生案」。背後冒險、懸疑、荒誕、愛情等多重元素吸引著導演,早在1921年7月,「閻瑞生案」就曾被搬上銀幕。那麼,「閻瑞生案」真相到底如何?它如何在93年前鑄就了「中國第一部商業片的成功」?
  • 《一步之遙》影評:生死之間,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和某位姑娘去看了《一步之遙》,進場的時候姑娘說有的人講電影不好看,我當時就不以為然,看完後覺得並不差,笑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