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餘名影視業界專家、投資方代表、主辦方領導參與檢察題材院線電影劇本研討。
30餘名影視業界專家、投資方代表、主辦方領導參與檢察題材院線電影劇本研討。
正義網寧波12月8日電(趙芃 林平)12月6日,檢察題材院線電影《花開的聲音-非常女檢》(暫命名)劇本研討會在浙江寧波的象山縣民俗文化村召開。春晚小品《賣拐》作者、著名編劇宮凱波等30位各方代表應邀參與研討。多名影視業界精英和檢察人員代表,圍繞影片定位、故事梗概、劇本分場大綱等系列創作問題進行了一場「頭腦風暴」。
據悉,聯合出品方正義網和杭州市檢察院此前共同商議以「最美檢察官」、公訴人許航為人物原型,力圖推出一部商業院線電影《花開的聲音-非常女檢》(暫定名)。影片商業運作由正義網下屬全資子公司——正義視畫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負責,該公司負責人表示,長期以來反映檢察題材的電影精品屈指可數,近年來備受社會關注的影片《致青春》、《全民目擊》中的檢察官(公訴人)形象曾一度深入人心,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法律題材電影的「突圍」。希望通過《非常女檢》(暫命名)商業化的製作模式和表現手法,塑造一個在辦案中堅守法治原則、維護社會正義的女檢察官形象,向社會傳遞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
「《致青春》、《全民目擊》等並非純粹的檢察題材電影,僅僅部分表現了檢察官的角色,只能算是法律題材的電影。」浙江省檢察院副巡視員嶽耀勇坦言,「檢察題材的電影不僅要宣傳檢察官的形象,還需要同時展示法律的意義。在創作過程中要規避法律硬傷,避免出現基本的法律漏洞,通過影片商業化操作,將檢察理念更廣泛地傳遞給公眾。」
中國檢察官文聯影視協會會長(最高檢政治部宣傳部原部長)馬麗莉認為,檢察題材電影需要超越,要探索實現經濟與社會、市場與價值效益的多重結合。「作品要有檢察的徽記和指紋,要反映檢察的DNA。」馬麗莉表示,「只要堅持做到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策劃精心、組織精密,相信並期待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創作出一部無愧於檢察人的優秀影視作品,為中國影視院線獻上檢察題材精品力作。」
宏大的法律主題容易讓公眾產生距離感,如何避免劇本創作落入俗套和空洞?春晚小品《賣拐》作者宮凱波、國家廣電新聞總局劇本中心田寶峰、浙江星光院線總經理富海芳、浙江樂觀影業總經理盧湛、電視劇《少林寺傳奇》出品人周偉等多名業界專家在研討會上分別就影片定位、故事結構、影片宣發、市場反饋等多個要素進行了專業評析和建議,集中「把脈會診」。
據悉,正義網作為最高檢主管、檢察日報社主辦的法治資訊門戶網站,擁有網絡視頻信息傳播、網絡文化經營、影視製作發行等相關資質,從2011年開始探索中國檢察數字視頻、微電影、微視頻等不同種類的數字影像作品,藝術展現檢察工作,強化普法效果,塑造檢察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