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視行業大咖齊聚內蒙古為民族電影把脈獻策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融媒體記者 張巧珍)7月13日下午,由內蒙古自治區電影局指導的「2019內蒙古民族電影產業前瞻研討會」在內蒙古飯店隆重舉行,來自國家民委文宣司、中國電影家協會民族電影工作委員會、定軍山影業、泰和傳播等影視行業大咖和領軍人物齊聚一堂
-
內蒙古民族電影產業前瞻研討會在呼和浩特舉行
,由內蒙古自治區電影局指導的「2019內蒙古民族電影產業前瞻研討會」在呼和浩特舉行,影視行業大咖、領軍人物齊聚一堂,共同為民族電影的工業化把脈獻策,並就電影工業進程下的機遇和挑戰進行了探討。 從上世紀50年代起,民族電影從無到有,不斷發展,在我國電影市場佔據了特有的地位,以《劉三姐》《五朵金花》《冰山上的來客》《阿詩瑪》為首的電影成為了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新中國的第一部少數民族題材影片《內蒙人民的勝利》誕生於內蒙古。
-
話語·類型——內蒙古民族電影的空間敘事
福柯用『話語』表示一組陳述,這組陳述為談論或表徵有關某一歷史時刻的特有話題提供一種語言或者方法。」在探尋電影的空間敘事過程中,電影文本的敘事性及其功能在電影空間敘事中具有重要意義。電影空間可以視為一個「場域」,在「場域」的研究中,往往需要在敘事媒介與物質世界中建構一個溝通的橋梁,這個溝通的橋梁即為電影的「話語」。
-
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為民演出如火如荼輪番上演
通過進景區下基層等各種形式為老百姓義務演出,時間從原來的一個半小時增加到兩小時四十分鐘,二人臺、京劇、歌舞、器樂、雜技等多種節目形式讓觀眾目不暇接。展示了新時代文藝工作者的新風採、新面貌,把內蒙古獨具特色的文化藝術呈現給人民群眾,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產品,受到了觀眾和網友的紛紛點讚。
-
《電影文學》(2020年第10期)新世紀以來內蒙古民族電影的鏡像掃描——個人肖像、民族話語與國家精神
進入新世紀後,電影體制改革力度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態勢,大量民營資本湧入電影市場試圖分一杯羹,叫好不叫座的少數民族題材電影發展面臨著嚴峻形勢,拍攝資金的掣肘,電影票房不佳。在此困境中,為民族文化發聲,為時代立言存像的內蒙古民族電影卻尋找到了自己新的發展方向,不低俗、不庸俗、不媚俗成為它永恆的堅守。
-
重溫8部內蒙古民族電影,看巨幕中百態人生!
電影首次運用高科技全息技術拍攝,涉獵內蒙古民族電影76部、老中青三代民族電影藝術家117人,採訪優秀電影藝術家52人。 影片中名作薈萃、名人薈萃。榮獲金雞獎的蒙古族電影藝術家都來了。聚光燈下,他們侃侃而談——講述自己的人生故事,交流民族電影的創作經驗,思考內蒙古民族電影優秀傳統,表達對民族電影的深厚情感。
-
內蒙古民族大學「內外兼修」 為學生搭建就業實踐平臺
如今,內蒙古民族大學「內外兼修」,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學生進行多種社會實踐,為提供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搭建優質平臺,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創業就業教育道路。 近日,內蒙古民族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的第7個教學實踐基地,在續望康動物醫院掛牌成立。大二學生李永志第一個報了名。儘管還有兩年才畢業,但李永志已經開始為自己將來的就業尋找門路。
-
《我愛電影 我愛家鄉》| 開拓內蒙古電影的新輝煌
在新中國電影其實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內蒙古的民族電影與時代共進,以內蒙古電影人為主的諸多電影人也拍攝了大量觀眾喜愛的草原題材電影。今天,中共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內蒙古電影局局長烏恩奇,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支部書記、經理寶慶以及導演麥麗絲加入到了電影頻道重磅推出的系列節目「我愛電影 我愛家鄉」,為我們講述內蒙古與電影的不解之緣。
-
電影《奔騰歲月》在內蒙古首映
圖為電影《奔騰歲月》首映式現場。 張林虎 攝中新網呼和浩特12月30日電 (記者 張林虎)30日,由中央宣傳部電影衛星頻道節目製作中心、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興安盟委宣傳部主辦的電影《奔騰歲月》首映式暨新聞發布會在呼和浩特市舉行。
-
《當代電影》| 地域電影、民族題材電影與「共同體美學」(上)
因此,有體制和資金來支持它創作、生產主流電影,這是特殊之處。對比之下,內蒙古電影製片廠轉型為內蒙古電影集團在經濟以及投資上面臨著很大壓力。李:是的。但對於新疆電影,作為觀眾,我仍有不滿意——主要是因為它的辨識度,並沒有達到大眾所期待的狀態。與「十七年」相比,新時期後再無現象級的新疆電影作品。當前的新疆電影,在敘事表達和民族特質的運用上,與當代社會的整合度也不高。
-
「原創+」,影視業逆風翻盤的強勁動力
2021新年伊始,中國電影票房取得開門紅——據媒體報導,元旦當天,單日票房突破6億元大關,刷新國內影史元旦單日最高紀錄。與此同時,國家電影局發布數據,2020年中國電影總票房達204.17億元,超越北美市場,全球第一。其中,國產電影票房170.93億元,佔總票房的83.72%;票房前10名影片均為國產。
-
百名女性入選女企業家百傑榜,獲經濟發展貢獻年度領軍人物的是她
「百傑關愛基金」公益項目自2013年成立以來,已先後赴新疆、雲南、貴州、甘肅、內蒙古、黑龍江等地累計捐資助學400餘萬元,發放物資80多萬元,為13所鄉村小學捐建圖書室、電腦室、淋浴房、飲水淨化、學習桌椅、體育用品、校服等公益項目
-
瞭望|內蒙古「三少民族」:告別原始走向小康
新中國成立初期內蒙古「三少民族」人口平均壽命不足50歲,目前平均壽命達到75歲「傳統文化很受歡迎,我想通過不斷創新,為太陽花增添養料。」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張麗娜 安路蒙11月初冬清晨,嫩江右岸的哈布奇村雪霽天晴。
-
為鄉村振興建言把脈!東莞召開鄉村振興專家諮詢會
東莞陽光網訊(全媒體記者 葉斐)今天(12月17日)下午,東莞市召開鄉村振興專家諮詢會,專家們聚焦東莞鄉村「五大振興」的關鍵領域、關鍵環節,圍繞6個課題研究成果進行了展示匯報,為我市的鄉村振興工作建言獻策
-
影視人「把脈」中國「西部片」:掘絲路元素攜手謀發展
影視人「把脈」中國「西部片」:掘絲路元素攜手謀發展 2020-10-30 18:09:23連日來,在甘肅嘉峪關舉辦的「第八屆嘉峪關國際短片電影展」上,圍繞此話題的「西風·東漸中國西部與中國西部電影論壇」亦是與會者關注的焦點。 27日至30日,「第八屆嘉峪關國際短片電影展」吸引來自英國、西班牙、中國等地的業內人士,通過線上對話的方式,對未來影視發展進行探討。
-
院士專家為內蒙古山地生態保護修復建言支招
12月5日,由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內蒙古自治區政協主辦,自治區林草局承辦的內蒙古山地生態保護修復院士專家諮詢會在北京召開。來自中科院、北京林業大學、內蒙古師範大學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21位專家學者共同為促進內蒙古山地生態保護修復建言獻策。
-
春暖花開 英雄凱旋|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援鄂醫療隊歸來
通遼機場以民航界最高禮遇「過水門」的方式,迎接援鄂英雄們凱旋,為他們「接風洗塵」。當艙門開啟,首批返回家鄉的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醫療隊27名隊員向等待已久的家鄉人民揮手致意。他們精神抖擻地走下舷梯,現場迎接的人群中響起了熱烈掌聲。
-
內蒙古民族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這樣走進新時代!
從伊克昭盟蒙古族師範學校,到內蒙古民族幼兒師範學校,到併入伊克昭盟藝術學校後的內蒙古民族幼兒師範藝術學校,再到今天的內蒙古民族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40年間,一路走來,學校在自身成長成熟的過程中, 在明晰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基礎上,幼教、藝術、民族三大辦學特色從嶄露頭腳到漸強更優,並終成內民幼師專的名片。
-
掀起「炫酷民族風」!看內蒙古大學、雲南大學、廣西民族師範學院...
「青春,為祖國歌唱」第三階段「奮進篇」精彩紛呈今天內蒙古大學雲南大學廣西民族師範學院三所高校演繹「炫酷民族風」唱出豪情萬丈的奮進宣言一起來聽↓↓↓內蒙古大學朗誦加唱歌,草原學子長袖飛揚當蒙古族的學子們揮舞長袖
-
科左中旗與內蒙古電影集團、內蒙古中朵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籤訂...
1月14日,科左中旗人民政府與內蒙古電影集團、內蒙古中朵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籤訂《聯合開發文化旅遊資源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科左中旗委副書記、政府旗長張海明,內蒙古電影集團董事長錫林,副總經理、內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社長李原野,項目部部長王海彥,內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副社長巴圖,中朵集團董事長王靜、副董事長曹文杰,中朵置業副總經理史少輝、張寶華,戰略發展部經理黃力興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