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學校新建成的1+X幼兒照護實訓基地。
讓特色成為優勢,讓優勢成為品牌。
在內蒙古民族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下稱內民幼師專)從建校至今40年的發展歷程中,這一認識正在成為共識,並成為學校新的發展規劃之根本遵循。
從伊克昭盟蒙古族師範學校,到內蒙古民族幼兒師範學校,到併入伊克昭盟藝術學校後的內蒙古民族幼兒師範藝術學校,再到今天的內蒙古民族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40年間,一路走來,學校在自身成長成熟的過程中, 在明晰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基礎上,幼教、藝術、民族三大辦學特色從嶄露頭腳到漸強更優,並終成內民幼師專的名片。
如今,內民幼師專是內蒙古自治區唯一一所以幼兒師範教育為主體的高校,是內蒙古自治區三所民族高校之一,也是全國唯一一所使用蒙漢雙語授課的幼兒高專院校。
特色的提煉與確立是內蒙古民族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專業建設的發展、優化和完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校的特色發展與專業建設互相促進、彼此成就,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優勢突出、體系成熟的高職高專院校發展之路。
▲2020年學校新建成的1+X幼兒照護實訓基地。
專業本固枝榮
幼兒教育的發展趨勢是日益注重專業性。
內民幼師專有註冊學生4800餘名,其中幼教專業學生3200名左右。2014年,學校設學前教育系。至今,已形成包含有學前教育、早期教育、特殊教育等專業在內的一套系統而成熟的學前兒童教育體系。2019年,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獲首批國家級骨幹專業認定。
▲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全校師生參加升國旗儀式。
學前系的學生在三年的時間裡,不僅要完成學前心理學、學前教育學、教育心理學,以及學前兒童健康、語言、社會、科學領域的專業教育類課程,還有加強版的專業技能訓練,要系統修習基礎樂理、聲樂與幼兒歌曲演唱、鋼琴與幼兒歌曲伴奏、舞蹈基礎與幼兒舞蹈、美術與幼兒美術、幼兒手工製作、幼兒簡筆畫等近40門課程。
除課程緊緊圍繞社會需求和專業標準要求設置外,內民幼師專還將證書課程融入了整個課程體系,實現「課證融合」,學生通過課程學習可獲得幼兒園教師資格證、舞蹈等級證書、蒙臺梭利教育教師資格證書、奧爾夫音樂教育教師資格證書、高級育嬰師、營養配餐師、早期教育指導師等資格證書。今年9月,學校獲批成為教育部1+X證書(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試點,職業技能教育又上新臺階。
「應用性」是內民幼師專教育教學的「航向標」。內蒙古民族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的藝術教育,在於讓藝術不僅具有審美性,更具有應用性。
藝術教育是學校的招牌。作為一所有著深厚藝術傳統的學校,內蒙古民族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的藝術教育、學生整體藝術素質在全市乃至全區都有著響亮的名頭。鄂爾多斯傳統蒙古族舞蹈,獨具鄂爾多斯特色的傳統聲樂、器樂,傳統技法的陶藝、皮雕、刺繡,以及現代的版畫、紙漿畫等多種藝術形式,在學校均以系統化、一對一、一對多等方式進行了貫徹始終的教學安排。學校音樂、舞蹈、美術等各藝術類專業學生通過日積月累的專業訓練和精亦求精的反覆雕琢而得以擁有在地區和行業內皆名列前茅的專業技能。
學校的藝術教學,在注重專業水準、確保藝術類學生擁有優秀專業技能的同時,也兼顧幼教、特教等非藝術類學生藝術素養的培育。以幼教類學生為例,幼兒音樂、幼兒美術、幼兒舞蹈等系列藝術課程的安排更注重於培養學生在日後工作崗位上的實際應用能力。
▲學生老師編排表演的《頂碗舞》在今年11月舉行的內蒙古首屆民間舞蹈大賽中獲專業組表演銅獎。
特色花豔果甜
民族教育的獨特性。
內蒙古民族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是內蒙古自治區三所民族高校之一,也是全國唯一一所使用蒙漢雙語授課的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在校師生由漢族、蒙古族、白族、鄂溫克族等多個民族組成,少數民族學生約佔全校學生的15%,具有十分鮮明的民族特色。
為了促進各民族和諧共處、相融相通、守望相助,學校在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方面做足了功課。學校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積極引導各族師生大力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了「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課程進計劃、進課堂活動,開設三門民族教育理論課程,確保各族學生能系統地接受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教育,並完成內蒙古教育廳全國大中專蒙文教材編寫十餘項。學校以「民族團結教育活動月」等品牌文化節日為載體,緊緊圍繞「民族魂·中國夢」主題,定期舉辦「校園那達慕」「朝樂博」書畫作品展、校園舞蹈大賽等一系列特色活動,形成了「多彩民族,和諧校園」品牌。
少數民族文化以其多樣的形式和豐富的內涵而具有獨特的魅力和吸引力。鄂爾多斯擁有頗負盛名的深厚民族文化,筷子舞、頂碗舞等鄂爾多斯傳統蒙古族舞蹈系列,火不思、馬頭琴等民族器樂系列,民族皮雕、民族陶藝等傳統技藝系列在內民幼師專都有系統的課程安排。學校更以專人專項的方式開展了古如歌、鄂爾多斯長調、短調等非遺系列的傳承研究。學校也因此成為保護、傳承、弘揚鄂爾多斯民族文化的重要陣地,讓民族文化、民族藝術的獨特性得以庚續光大。
▲學校2020年新生開學典禮現場。
展翼更高更遠
立足新時代展望未來,作為一所有40年辦學歷史、有較為成熟辦學經驗的高職類院校,內蒙古民族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也確立了自己的「十四五」發展目標——立足鄂爾多斯、面向內蒙古、輻射全國,堅持三個特色的辦學理念,著力打造特色鮮明、區域一流的民族幼兒師範院校。
——亮化特色。
特色決定著學校的生存。40年間,內民幼師專憑藉鮮明的特色將自己打造成了全市乃至全區幼教、民族藝術領域的一塊金字招牌,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和廣泛認可。但我們也要認識到,學校一方面坐擁幼教等優勢主幹專業需求蓬勃的良好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幼教專業在各院校「遍地開花」的巨大競爭挑戰。
為此,學校要進一步加強與各大院校和部門的合作,通過推進開展國培項目、烏蘭牧騎人才培訓,推進師範類專業認證,推進產教融合、增強專業建設水平等手段,做優做強學校特色,在提升專業競爭力的同時,也更多地擁有在相關專業領域的話語權。
▲學生在全市職業宣傳周活動中現場展示陶藝製作。
——精緻專業。專業建設是最能體現學校辦學特色的指標。國家「雙高計劃」為高職院校確立了「當地離不開、業內都認可、國際可交流」的宏觀目標。這一目標也使學校的專業建設有了明確指向。
為使專業建設突顯辦學特色,實現可持續發展,學校需在進一步發揮優勢、發展品牌專業的基礎上,根據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精確定位專業發展方向,提高學校專業建設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契合度,不盲目貪大求全,而是結合學校實際和特色,打造具有時代性、實用性、超前性的、「小而精」的專業體系。同時,做足幼教等傳統優勢專業拓展增長點的文章,力爭使優勢專業體系更完備,增強專業建設的整體實力和水平。概而言之,學校專業建設的目標就在於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掌握一技之長的學生,並最終成長為社會需要的中高級應用技術型人才。
▲學校田徑運動會開幕現場演出。
春風勁吹、馬蹄更急。
國家關於教育現代化、職業教育改革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臺,既是集結號,又是航向標,內民幼師專要做的,就是向著標杆闊步奔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