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故事和動畫中,女巫總有一個水晶球能洞悉所有秘密。閃耀漂亮的石頭對小孩子來說,總有著別樣的吸引力。但小孩子喜歡它也不僅僅只是因為好看,還因為它們總顯得神秘。那樣清澈透明,有時候還五彩斑斕,擁有強烈好奇心的孩子,無法抵擋這樣的誘惑。
它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會是透明的?它還有其他形狀嗎?它長在哪兒……對水晶的好奇,都能寫一本《十萬個為什麼》。
事實上,水晶是寶石的一種,當含有微量元素Al、Fe等時,就呈粉色、紫色、黃色、茶色等。所以,一顆天然形成的水晶不僅需要嚴格的環境,開採出來後,價格也並不是很便宜。
那麼,如何讓孩子快速擁有一顆自己的水晶呢?
其實,水晶是可以「種」出來的。
種花、種草、種樹……可能你沒想過,水晶也能被「種」出來,給孩子一個「水晶的種子」,澆點水,然後孩子就能看到「水晶」的生長,體會動手的樂趣,最後收穫最大的驚喜——水晶。
不二
新品
DeenoLab-晶體生長系列
升級上市,全國門店皆有銷售
一款可以種的水晶
一款五彩繽紛的水晶
通過國標3c認證,產品安全有保障
搭配360度全景燈座
一件精緻實用的家庭擺件
趣味可玩兼具科學性
種水晶步驟
首先,你需要準備好Deeno晶體生長系列的水晶粉、三角杯、攪拌棒、石膏底座、杯子、熱水、紙巾;
然後,100ml的熱水以及水晶粉倒進三角杯內,充分攪拌,直至水晶粉末完全溶解;
接著,水晶溶液冷卻到約20~40度,並把石膏底座放進三角杯;
剩下的就是慢慢觀察,等長出晶體後,將它取出用紙巾擦乾,這時候水晶種就做好了。再重複上述步驟,將水晶種用細線綁好,重新置入有水晶溶液的三角杯中,固定好位置,幾天後,你的水晶就會長出來了。
1
種出來的水晶是什麼
水晶其實只是透明晶體的一種,屬於石英結晶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但其實不止水晶,還有其他晶體也呈現透明純淨的特性,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應該就是鑽石。
我們種出來的水晶雖然不是石英結晶體,但仍然屬於晶體的範圍,如果你觀察到最後,會看到呈放射狀,像煙花綻放一樣的水晶,和石英結晶體一樣閃耀美麗。
化學中對晶體的定義是:以重複的規則樣式排列的分子(或原子、離子)的固體。一開始它們也並非我們看到的那樣,而是呈現一簇簇的散射狀,這是因為在晶體中,被稱為「晶胞」的原子幾乎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在整個物質內重複排列。
因為這種重複的結構,水晶自然地呈現出奇怪而有趣的外觀。所以一般開採出來的原始水晶各有各的樣子,極具個性。
2
為什麼會種出水晶?
在自然界,水晶的形成並非這麼容易。天然水晶大都生長在地底下、巖洞中,需要有豐富的地下水資源,地下水又多含有飽和的二氧化矽,同時此中的壓力大約需在大氣壓力下的二倍至三倍左右,溫度則需在550-600℃間,經過一定的時間,才能結晶形成水晶。
而種植水晶,雖然不用這麼嚴苛的條件,但在形成過程中還是有一些共通的原理。種植水晶是在水中將所有構建塊分子分裂為單個單元,然後讓其隨著水的蒸發自然組合至重複結構內的相應位置。
簡單來說就是高溫熱水與水晶粉末形成了高溫飽和溶液,當水晶溶液降溫以及水分蒸發就會變成過飽和溶液,然後就會發生攀晶現象,也就是過飽和溶液中所釋出的結晶分子將會不斷地被吸附到晶種上,水晶種因此會漸漸地長大,形成結晶。
3
別樣親子時間,重尋童趣
在和孩子玩耍的時候,家長總會覺得是在「陪」他們玩耍,很多時候或許自己也沒感受到樂趣。但是玩耍是兩個人的事情,孩子在和你玩的時候,也希望你是開心的。
從最開始的攪拌溶解,到最後晶體生長出來,你需要全程幫助孩子,這不僅只是一個簡單的益智玩具,DeenoLab-晶體生長系列更像是一個家庭型的小化學實驗。因為它除了有玩耍互動的樂趣, 其中蘊含的科學理論不需要顯微鏡來觀察,只需要你們親眼見證就可以。
孩子在實操的過程中,可以感受晶體生長的魅力,而你也可以在陪孩子操作的過程中,感受許久不曾體會到的關於探索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