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錢瑜 張君花)7月16日晚,央視315晚會曝光中國最大毛巾生產基地河北省高陽縣各企業毛巾生產亂象:高陽縣為中國最大的毛巾生產基地,年產毛巾50億條,約佔全國三分之一,而該地多家企業生產的毛巾雖然標註著執行國家標準,但有的毛巾實際上卻無法保證檢測合格。上述毛巾生產亂象涉及企業包括金浩陽紡織品有限公司、河北永亮紡織品有限公司、河北迪奧紡織品製造有限公司等。
據了解,當地企業的生產線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毛巾可以保證檢查合格,而另一種毛巾則會用便宜的紗線加工,達不到國家標準。有從業者爆料稱:「正規的棉花一噸超1.6萬元,14支紗線的下腳料便宜,但脫毛率沒一個達標的。」
據315晚會報導,達不到國家標準的毛巾原材料多為再生棉,而再生棉的生產原材料主要為舊衣服,包括毛衣、外套、秋衣秋褲,甚至穿過的內衣、襪子等。這些舊衣服在沒有經過任何消毒程序後,經過機器絞碎、幾道開花程序,舊衣服重新變成了棉花,同時,在產品包裝上,沒有任何警示標誌。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質檢總局曾頒布了《再加工纖維質量行為規範(試行)》,其中第十條明確禁止直接或間接利用再加工纖維生產生活用絮用纖維製品,嬰幼兒用品和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第十一條明確規定,再生棉需要在顯著位置標註"禁止用於生產醫療衛生用品、嬰幼兒用品、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及生活用絮用纖維製品"的警示語。
據報導,對於原料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各環節的從業者都心知肚明。而這種達不到檢測標準的毛巾一年銷售額大概達到5000萬元。
天眼查數據顯示,金浩陽紡織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12月,經營範圍包括製造、銷售毛巾、床上用品、棉花收購等。河北永亮紡織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1月,經營範圍包括毛巾類製品、床上用品、針織品等。該公司曾於2019年8月遭到競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行政處罰詳情顯示,該公司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罰款2700元,沒收違法所得和非法財物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