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前的功夫片經典,不輸李連杰《少林寺》,國產硬派武俠神作

2020-11-14 迷影映畫

自從1982年的《少林寺》橫空出世後,迅速帶起了一波武打片的熱潮。

那幾年,內地銀幕上最火爆的都是武打片,以至於誕生了不少武打明星。

在當時,還有個特殊稱謂:影武雙星

顧名思義,這些演員除了是銀幕明星外,還是有多年武術素養的武林高手。

「影武雙星」一詞的由來,是在電影《少林寺》轟動海內外之後。當時先有「武星」的稱謂,如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為李連杰拍的專題短片,就叫《武星李連杰》。

而當這些武術精英主演過多部港產、中港合拍和國產功夫片之後,知名度和影響力已不在電影明星之下,於是媒體使用了這個詞彙,一度風靡全國。

在整個八十年代,誕生了不少紅極一時的影武雙星。除了李連杰之外,還有趙長軍、徐向東、範冬雨、于承惠、王群、尋峰等等,而其中最讓人惋惜的還有一位,著名武打演員邱建國

說起邱建國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說起他的綽號「南拳王」,估計很多上了年紀的朋友都會有印象。1984年,他曾主演過一部展現南拳功夫的影片,片名就叫《南拳王》。

根據相關記載,影片在當年上映後,創下了2.3億觀影人次,是當年內地票房冠軍。

如果考慮通貨膨脹的話,這個成績放在今天,相當於至少100億的票房。

本期「被遺忘的國產類型片」,讓我們一起回顧這部內地功夫片史上的經典!


《南拳王》

The South Shaolin Master

影片由香港華文影業公司製作發行,上映於1984年,次年被引進內地。

導演蕭龍是一位活躍於七八十年代的功夫片導演,曾做過《醉拳》的編劇和副導演。

故事背景發生在清朝鹹豐年間,此時正是太平天國運動的高峰期。

此時在廣東嶺南地區,不少支持反清復明的民間勢力,也紛紛支援太平天國。

嶺南龍川鎮。

一艘紅船剛剛靠岸,引來碼頭人群圍觀。

紅船是嶺南粵劇特有的文化,因為當時兩廣地區陸地交通不及河道方面,所以粵劇戲班通常會搭乘一座紅船,穿州過省搭臺唱戲,故名紅船戲班

這艘紅船上的戲班名叫花錦繡,

班主梁伯帶著兒子梁少佳和女兒梁玉卿,打理著戲班。

戲班剛剛受到僱傭,來龍川鎮唱戲,可沒想到,剛一靠岸,就惹上了麻煩。

原來當地有一位無良惡少爺,叫趙世雄

仗著有錢有勢和一身南拳功夫,為禍一方作威作福,

還自稱南拳王,打遍嶺南無敵手。

趙世雄脅迫戲班為他演戲,班主梁伯不願意毀約,導致與趙世雄的手下嘍囉發生衝突。

少班主年輕氣盛,氣不過與對方交手,沒想到對方功夫不弱,讓少班主陷入危局。

恰在此時,路邊有人見對方以多欺少,隨即出手教訓了兩名嘍囉。

這人功夫極好,一手南拳打得虎虎生風,三兩下就將嘍囉打得屁滾尿流。

趕走了嘍囉之後,少班主正欲詢問對方名字,卻發現,對方早已離開了。

這位做好事不留名的南拳高手,正是影片的主角林海南

林海南是一位反清義士,最近受到南洋華僑的委託,將一筆籌集到的巨款送去廣東支援太平天國運動,此時他匆忙上路,正要趕往約定的靈跡寺。

來到寺內,與接頭的碧雲大師對了暗語,林海南正欲掏出隨身攜帶的十萬兩銀票。

卻不料,這碧雲大師居然圖窮匕見,掏出了一把匕首捅傷了林海南。

原來,清廷鷹犬早已得知消息,殺害了聯繫人碧雲大師,然後喬裝設計埋伏在此。

幸虧林海南武藝高強,拼死帶著銀票殺出重圍,

然後靠著一手不輸奧運冠軍的撐杆跳高技能,逃出了寺院。

可沒想到,剛出寺院就遇到了一位瘋瘋癲癲的老和尚,對方居然搶走了銀票。

林海南為了奪回銀票,一路跟著對方走進附近的山谷,居然就此躲過了清兵的追殺。

之後,林海南為了躲避清兵搜捕,意外來到了碼頭的紅船上,卻因傷勢嚴重而昏迷。

戲班班主梁伯認出了林海南,就是那日出手相助的大俠。

於是主動收留了林海南,讓他在船上養傷,並化名阿南。

跟著戲班一路沿江而下,林海南的傷勢逐漸好轉,並與戲班的眾人熟絡起來。

此時,他們來到一個鎮上準備搭臺唱戲,卻不料冤家路窄,被惡霸趙世雄發現了。

之前手下吃過虧,這一次,趙世雄決定親自出手,教訓一下戲班眾人。

這趙世雄雖然為富不仁,但功夫底子確實不弱,手底下的南拳很是霸道。

眼看著戲班眾人被趙世雄和他的手下毆打,林海南忍不住出手,與趙世雄展開惡戰。

林海南苦練南拳多年,憑藉著一身好武藝,他順利擊退了惡霸。

趙世雄當即跪地求饒,並表示,自己不配做南拳王。

打退了強敵的林海南,受到了戲班弟子們的簇擁追捧,班主女兒玉卿也對其芳心暗許。

可能力越大,麻煩越多。

戲班裡有位猥瑣的武生,人稱騷鼠頭,一直暗戀著班主女兒玉卿。

所以對於林海南自然心生嫉妒,故意要找他麻煩。

他提出要比試硬功,用紅纓槍頂住雙方的喉嚨,結果林海南技高一籌。

一計不成,騷鼠頭賊心不死。

恰在此時,他看到了朝廷的通緝榜文,猜到了林海南的真實身份是通緝要犯。

於是他便悄悄告密,引來心狠手辣、詭計多端的朝廷鷹犬崔佐邦,緝捕戲班。

戲班唱戲那天。

崔佐邦悄悄派重兵包圍戲園,想要將林海南和眾人一網打盡。

林海南不願連累戲班,但梁伯卻阻止了他,並說自己有辦法出去。

原來,梁伯打算讓戲班的弟子們配合,在戲臺上「假戲真做」,演了一齣戲子們自相殘殺的慘案,看著舞臺上的砍頭斷手的重口味劇情,當即嚇壞了在場觀眾,引發戲園騷亂。

而這一切其實都是戲班弟子們故意演出來的——

目的就是要製造混亂,掩護林海南逃出去。

然而當他們衝到江船停泊的碼頭時,又中了清廷大內密探哈爾赤設下的埋伏。

心狠手辣的哈爾赤更是屠殺了紅船上的戲班弟,混戰中,少班主也不幸犧牲。

僅剩林海南及少數倖存者,隨燒火師傅五伯去福建投奔開元寺。

到得開元寺內,林海南居然見到了那位當日搶走銀票的瘋和尚,沒想到他竟然是開元寺的智空大師,當日他是故意假裝成瘋瘋癲癲的樣子,暗中掩護林海南逃脫清兵追捕

而一直隱居戲班的獨臂燒火師傅五伯則是他的師兄,兩人都是南少林出來的武僧。

原來,十年前,清廷火燒南少林,南少林武僧們被迫流落江湖。

五伯在逃亡途中,被清廷高手哈爾赤盯上,敗在了他的成名絕技「折骨毒蛇轉」的手上,導致一隻手臂被廢,從此只能隱姓埋名,化身為戲班紅船裡的燒火師傅。

得到了開元寺的收留,林海南和戲班弟子們得以休養生息,並在這裡練功習武。

在開元寺內,林海南苦練南拳功夫,得到了戲班眾人的集體誇讚,

卻不料寺裡有位當石匠的邋遢和尚,

當著林海南的面,說他的南拳功夫是花拳繡腿。

林海南當然不服氣,可沒想到,這邋遢和尚隨手一掌,居然可以開碑劈石。

見識到了真正的絕頂功夫,讓林海南深知一山還有一山高,自己的南拳還不夠威力。

於是,林海南展開了緊急特訓,苦練了一招絕技:「大力金剛膝」。

怎麼練呢?

首先要吊起來,然後用膝蓋跪地。

先是沙地,再是瓦片,之後是石子,直到可以膝蓋將石子磨碎,功力方可大成。

神功大成的林海南,只需要凌空躍起然後用膝蓋撞擊,就能輕易擊碎一塊青石板。

不得不說,這段「膝蓋跪石子」的練功戲,絕對是本片中的經典段落。

看過電影的那代人,應該童年都嘗試過練習這項神功吧,不過結果肯定受傷的是自己。

但是要對付哈爾赤,光有大力金剛膝還不夠,還需要專門克制他的功夫。

哈爾赤最擅長「折骨毒蛇轉」,只要抓住對方的四肢,就能輕易將其拗斷。

而要破解這一招,則要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你轉我也轉,看誰轉得過誰。

於是,在五伯的指導下,林海南又勤練「反旋風回力腿」,終於小有所成。

與此同時,朝廷鷹犬崔佐邦和哈爾赤,為了粉飾太平,挑選壯丁參加一年一度的龍舟大賽。

戲班眾人得知這個消息之後,打算也參加龍舟比賽,與崔佐邦一較高下。

龍舟大賽當日,一聲號令之後,江上百舸爭流,龍舟隊爭先搶後出發。

突然,一條紅船後來居上,超越其他龍舟,船頭正站著五伯、林海南。

趙世雄的龍舟隊見到被戲班超越,扔出繩索想要拖住紅船,結果被掙斷了繩索。

之後,他們又超越了朝廷的黃龍舟,最終成功奪得頭籌。

崔佐邦認出了林海南,於是下令進攻紅船。

混戰中,五伯被殺,憤怒的林海南用旗杆刺死江岸上的崔佐邦。

崔佐邦一死,躲在人群裡的戲班眾人立刻發動民眾,集體圍攻群龍無首的清兵爪牙。

眼見大勢已去,哈爾赤急忙帶著爪牙逃竄,結果被引入林海南設好的埋伏圈中。

此時,林海南與哈爾赤終於迎來了最終決戰。

交戰中,哈爾故伎重施,抓住了林海南的右腳,想要廢掉他的一條腿。

結果林海南連著三次鷂子翻身,居然一一化解了哈爾赤的絕招,

之後又使出一招奪命剪刀腳,廢掉了哈爾赤的手臂。

緊接著就是一記大力金剛膝,哈爾赤當場斃命。

林海南為民除害後,告別了花錦繡戲班,獨自上路。

《南拳王》誕生於《少林寺》帶動的武打片熱潮的高峰期,此時市面上各種少林題材的影片層出不窮且良莠不齊,也因此編導另闢蹊徑,同為少林題材,該片卻以展現南派功夫為核心。

有人形容:北有《少林寺》,南有《南拳王》,由此可見其影響力。

影片能夠成為很多觀眾心中的武打片經典,與其跌宕起伏的故事密不可分。

影片中戲班紅船支援太平天國起義的故事,其實有著真實的歷史原型。歷史上曾有粵劇藝人李文茂組織天地會響應太平天國起義在佛山起義,導致清政府禁演粵劇十多年,從此紅船絕跡。

編劇依託這段真實歷史,又參考了清末廣東十虎的傳說,創作出了林海南這一角色。

故事既有反清復明這樣的古裝武俠劇的常用主題背景,同時也主打功夫元素,將南拳的魅力詮釋得淋漓盡致,讓人印象深刻。

和精英盡出的《少林寺》一樣,《南拳王》同樣匯聚了幾位全國武術大賽冠軍選手參與拍攝,主演林海南的邱建國,本身就是六屆全國武術比賽南拳冠軍。

邱建國在影片中大打出手,拳腳功夫剛猛遒勁,刀槍棍棒無不精通,一個四平馬便可技驚四座,一記單標指就能震撼人心,既打出了南拳的氣勢、也表現了技法的精深,顯得格外兇悍凌厲而又不失精緻美觀。

為了襯託主角的武功高超,影片中為其搭配的打鬥對手也非等閒之輩。

大反派哈爾蚩的扮演者孫根發同樣擅長南派武功,女演員宗巧珍則是江蘇省的武術隊員。同時,還有以散打冠軍李彥龍為首的河北武術隊員的加盟。

具有真功夫的他們,在戲中從來不用替身,憑藉自己的實力真刀真槍地拍攝。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電影是拍得相對粗糙,但一招一式硬橋硬馬的功夫本領,卻依然精彩。

時至今日,很多影迷對片中林海南苦練絕招「反旋風回力腿」的段落記憶猶新,影片中有他用膝蓋猛砸石塊的情景,仿佛那膝蓋真的是精鐵鑄就而成,英豪氣概讓人深感敬佩。

此外,既然電影以南方拳為題材,那麼南方的風土人情就在片中大量展現,嶺南地區的賽龍舟、粵劇戲班紅船等傳統文化風貌都又呈現,片中福建秀麗如畫的風光山水也讓人過目難忘。

影片的主演邱建國也和同時期的武打明星一樣,在之後參演了不少武打片,但可惜的是,他未能像李連杰那樣出名,星運也不順暢,只是零星在八十年代的一些武打片中飾演配角,比如《俠女十三妹》中丁嵐的大師兄等等。

九十年代,他曾遠赴香港發展並籤約嘉禾公司,在徐克的《黃飛鴻》中,他曾飾演了反派沙河幫主一角,之後便多以反派形象出演,反響也大多平平。

1993年,邱建國曾自籌資金拍攝了《南拳王》的續集《氣壯山河》,在其中仍飾林海南,繼續大打南拳功夫,意圖重現輝煌,可惜的是影片的故事狗尾續貂,製作更是粗製濫造,公映之後便迅速淹沒在市場當中,影響力寥寥。

1998年,邱建國在拍攝《新少林寺》時不幸罹患鼻咽癌去世,年僅四十歲。

一代南拳王的生命就此劃上了句號,但他主演的電影卻永遠留在我們記憶當中!

相關焦點

  • 36年前的功夫片經典,不輸李連杰《少林寺》,國產硬派武俠神作!
    「影武雙星」一詞的由來,是在電影《少林寺》轟動海內外之後。當時先有「武星」的稱謂,如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為李連杰拍的專題短片,就叫《武星李連杰》。而當這些武術精英主演過多部港產、中港合拍和國產功夫片之後,知名度和影響力已不在電影明星之下,於是媒體使用了這個詞彙,一度風靡全國。
  • 36年前的武俠神作,比肩李連杰《少林寺》,被遺忘的功夫片經典
    而伴隨著劇中那主題曲「萬裡長城永不倒,千裡黃河水滔滔」的高亢歌聲,人們也記住了締造這部武俠劇經典之作的幕後功臣當時的香港影壇最流行的是武打功夫片,而內地又是中國傳統武術的發源地,不缺少懂真功夫的武林高手,因而這股合拍片的浪潮最初發軔於武打功夫片。
  • 36年前的武俠神作,比肩李連杰《少林寺》,被遺忘的功夫片經典
    而伴隨著劇中那主題曲「萬裡長城永不倒,千裡黃河水滔滔」的高亢歌聲,人們也記住了締造這部武俠劇經典之作的幕後功臣 當時的香港影壇最流行的是武打功夫片,而內地又是中國傳統武術的發源地,不缺少懂真功夫的武林高手,因而這股合拍片的浪潮最初發軔於武打功夫片。 這其中最具有影響力的是1982年上映的《少林寺》,影片的橫空出世不僅帶動了內地電影廠紛紛開拍功夫片的熱潮,更掀起了「少林熱」。
  • 37年前的武俠神作,不輸李連杰《少林寺》,至今被奉為經典
    李連杰與《少林寺》劇組前往日本宣傳》,被很多人視為:童年武俠經典。>」,讓我們一起重溫這部37年前的童年經典神作!它既是很多人的童年陰影製造機,出品過《聖·保羅醫院之謎》、《死期臨近》這樣的邪典神作,也曾經出品過一系列堪稱童年經典回憶的作品,比如:武俠片《智勇和尚》、《小醉拳
  • 34年前的武俠經典,國內首部3D武打片,不輸李連杰《少林寺》
    舉凡好萊塢大片幾乎都以3D格式上映,國產電影商業電影也不例外。影片在當時拍攝周期長達兩年,由《少林寺》女主角丁嵐主演,並邀請日本著名導演加盟,上映之後便引發轟動,令當時的內地觀眾嘖嘖稱奇,至今被引為國產武俠片經典。
  • 38年前的武俠神作,《少林寺》後又一部真功夫片,至今奉為經典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少林寺》的橫空出世,開啟了香港電影人與內地的合拍片潮流。那幾年,光是李連杰的《少林寺》衍生的少林題材電影就有數部之多,諸如《南北少林》、《木棉袈裟》等,而少林之後又誕生了《武當》以及講述民國武林的功夫片《武林志》等經典之作。
  • 38年前的武俠神作,《少林寺》後又一部真功夫電影,至今奉為經典
    那幾年,光是李連杰的《少林寺》衍生的少林題材電影就有數部之多,諸如《南北少林》、《木棉袈裟》等,而少林之後又誕生了《武當》以及講述民國武林的功夫片《武林志》等經典之作。此外,還衍生出了《自古英雄出少年》這樣面向兒童觀眾的老少鹹宜的武打片。
  • 33年前的武俠片,《少林寺》班底打造,功夫片巔峰,主演號稱劍聖
    其中最為代表的就是《少林寺》捧紅的李連杰,同時期的還有趙長軍、徐向東、範冬雨、王群、邱建國等等,他們各個身手不凡,在內地銀幕上打出了一片天。在之前的八十年代功夫片回顧系列中,迷影君已經分別回顧了這些武打演員的經典代表作,這一期我們再來說一位八十年代的影武雙星,人稱「雙手劍聖」的于承惠。
  • 無法超越的經典《少林寺》,票價1毛,票房1.6億!
    於是有關部門的領導(世界上最神秘的部門),在與香港電影工作者的一次座談會上提議,將少林功夫搬上熒幕,以此來復興國產武俠電影。,然而由於當時的少林寺,破敗不堪,滿園雜草,加之開拍季節是冬天,場景蕭條灰暗,缺少美感,打鬥動作也不真實,花了近40萬港幣,拍回來的片子卻過不了關。
  • 致敬李連杰?謝苗新片《少林寺十八羅漢》上線,硬派動作戲獲追捧
    日前,繼《辛棄疾》之後,謝苗帶來了又一部作品《少林寺十八羅漢》,雖然今天剛剛上線,但是,還是獲得了很多網友的點讚和追捧,雖然和當年李連杰的《少林寺》差距不小,但是,也看得出來該片是一部誠意之作。
  • 十部經典國產武俠電影排行榜,經典好看的武俠電影推薦
    國產的武俠電影多到數不勝數,然而說得上經典好看的卻不多。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回顧一下那些經典的國產武俠電影吧。十,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電影講述了父母雙亡的張無忌身中玄冥神掌,之後學會了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揭穿了朝廷欲剿滅六大門派的陰謀,救出了他外公和師祖,成為明教教主的故事。
  • 被評為最偉大功夫片,李連杰這部電影,被埋沒27年
    票房不佳,獎項顆粒無收,李連杰這部電影,堪稱不可複製的經典。除了擔任主演的李連杰和楊紫瓊,還有袁祥仁客串飾演的「凌道士」。以及在《少林寺》裡,飾演李連杰師父的於海老師。毫無疑問,他的鋒芒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蓋過了身為主演的李連杰,塑造了一個影史難以複製的經典壞人形象。
  • 《少林寺》,李連杰首部電影的前世今生
    大家好,這裡是有素質影視,今天大家來聊一聊的李連杰的首部電影《少林寺》的歷史。該片講述的隋朝末年,民不聊生,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則在督建河防工事時,殺死了神腿張,而神腿張的兒子小虎死裡逃生,為少林武僧曇宗救下。小虎為報父仇,拜曇宗為師,習武少林,並落髮為沙彌,法號覺遠。
  • 《少林寺》收穫1.61億票房,李連杰只有300元「片酬」冤嗎?
    後來成龍因為模仿李小龍的風格而起家,不幸的是,成龍雖然和李小龍一起工作過,但是很難找到李小龍功夫片的核心思維。最終成龍改變了李小龍的創作思路,他將功夫電影和好萊塢的喜劇動作片結合在了一起,這種風格讓成龍很快確立了自己的巨星地位。其實在李小龍之前,還有一種「功夫電影」,但是這種影片表現的不太功夫,它便是武俠電影。
  • 李連杰五部經典動作片:每一部都是好評如潮,錯過一部都是遺憾
    今天,筆者就給大家盤點個人心目中李連杰的五佳動作片,幾乎每一部都是好評如潮,相信錯過一部都是遺憾!(順序不分排名) NO1、 《精武英雄》 作為功夫片真的是一座高峰,後有沒有來者我不知道,但前無古人是一定的。電影從頭打到尾,且劇情並不是特別單薄。
  • 《太極張三丰》:90年代經典武俠佳作,李連杰錢小豪演技精湛
    不過真正讓人震驚的是《黃飛鴻》這部武俠電影,也讓作為主角的他迎來了自己在武俠片的高峰,不得不說這部影片和根據金庸改編的電影《東方不敗》等武俠片,都讓他掌握了電影的主導權。可是卻因為這樣的問題,他也招來了不少矛盾和禍事,他和之前合作的嘉禾公司產生了不可調節的矛盾。李連杰就想自立門戶,在香港功夫片另外立足。他形成了一個自己的影視公司,取名為正東。
  • 《太極張三丰》:90年代經典武俠佳作,李連杰錢小豪演技精湛
    李連杰就想自立門戶,在香港功夫片另外立足。他形成了一個自己的影視公司,取名為正東。因此正東公司出品的第一部電影《方世玉》在香港一上映就頗受歡迎,票房大賣。這部影片緊緊跟在方世玉之後,讓中國的武俠片再一次綻放,這部影片於93年11月份上映,講述的是是張三丰的求學經歷以及成長經歷,這部電影演技炸裂、顏值爆表,劇情緊湊,可謂是完美得不能再完美。
  • 央視鎮臺之寶,被評最偉大功夫片,李連杰這部電影,被埋沒27年
    票房不佳,獎項顆粒無收,李連杰這部電影,堪稱不可複製的經典。除了擔任主演的李連杰和楊紫瓊,還有袁祥仁客串飾演的「凌道士」。以及在《少林寺》裡,飾演李連杰師父的於海老師。毫無疑問,他的鋒芒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蓋過了身為主演的李連杰,塑造了一個影史難以複製的經典壞人形象。
  • 輸出文化審美的中國符號——武俠、功夫片的價值
    武俠電影是中國文化向外輸出的一個符號,今天,我們就來幫大家梳理武俠電影、功夫電影的發展脈絡。成龍之後是李連杰、甄子丹。大陸武俠影視的開端,是1982年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寺》上映。六十年代開始,大陸出現了以表演為目的的武術教育,追求觀賞性,李連杰接受的是這個全新的訓練系統。
  • 吳京的成名作,已成為國產古裝功夫片的絕唱
    曾幾何時,中國功夫片席捲全球,一代人在刀光劍影中長大。每個小孩子的心中都藏著一個武俠夢,幻想自己行俠仗義,相忘於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