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於「中年」的話題可謂熱門,前有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後有最近大火的電視劇《三十而已》。
圖片來源:網絡
1
一部聚焦三十歲女性生存現狀的都市劇,一改國產情情愛愛偶像風,儘管三位女主角人設各不相同,卻讓每一個觀眾都能在她們身上看見自己的影子。
單身櫃姐王漫妮,背井離鄉到大城市打拼八年,卻依舊漂泊;
本地姑娘鍾曉芹,集父母寵愛於一身,卻一直遭遇丈夫冷暴力;
全職太太顧佳,表面家境殷實婚姻美滿,實際婚姻和育兒問題多多。
圖片來源:網絡
在三十歲的人生轉折點,彼此人生際遇各不相同,在各自世界裡面對生活裡的一地雞毛。
2
而其中童謠扮演的顧佳一角色更是賺足觀眾眼緣。
名校畢業,外企工作過的顧佳,幫丈夫創立了自己家的公司,不甘平庸的她在兒子許子言出生後心甘情願在家當全職主婦。
對內可以照顧兒子丈夫生活起居事無巨細,對外可以三言兩語搞定公司客戶,還能智鬥公司想藉機上位的綠茶。
圖片來源:網絡
但最打動小編的,還是顧佳在劇中的「媽媽」人設,可謂是戳中了無數媽媽的內心。
顧佳說,出月子的第一天,顧佳已經死了,活下來的是許子言的媽媽。
圖片來源:網絡
是的,對多少女性來說,生孩子前你可以是任何人。有了孩子後,你是孩子媽媽,是妻子,是保姆,只是唯獨不是你自己。
因為有了孩子,所以柔軟。
劇中顧佳為了給孩子爭取一個上好幼兒園的機會,「卑微」地各種討好幼兒園的名譽校董夫人王太太,又是送蛋糕又是給人家修望遠鏡。在王太太要出門時電梯壞了,顧佳把自己的拖鞋換給王太太,給王太太提鞋自己赤腳走了20幾層樓。
圖片來源:網絡
在該柔軟的時候柔軟,但並不意味著一味地忍讓和妥協。有時候我們會為孩子忍氣吞聲,承受委屈,但有時候我們也可以變得很勇敢,做孩子最堅強的後盾。
在兒子遭受欺凌時,在安慰好兒子後手撕欺負孩子的富太太,這也算是劇中最大快人心的名場面之一了。
圖片來源:網絡
顧佳說:「三十歲了,第一次打人,是因為比起體面,有了更寶貴的事和想保護的人。」在顧佳衣衫凌亂抱著兒子回家那一幕,不知道看哭了多少人!
圖片來源:網絡
什麼體面不體面,在想守護的人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
5
看見顧佳的做法,也不禁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孩子在外受欺負,作為父母我們要怎麼做呢?
有的父母不分青紅皂白就會認為是自己孩子的錯,認為「一定是你做的不對,不然好端端的,為什麼不欺負別人來欺負你?」
還有的父母則選擇「息事寧人」,告訴孩子不要理會,下次離那人遠點就好了。但卻不曾過問過孩子心中的害怕與委屈。
「顧佳式」的做法固然大快人心。當然,我們並不是鼓勵「以暴制暴」來解決問題。但對孩子來說,父母是他們最大的安全感來源。當孩子無故被欺凌時,父母的態度至關重要。
圖片來源:Pixabay
6
小時候或許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在學校或者外面被別人欺負了,回家告訴父母不但沒有安慰反而有時還要被罵「你怎麼這麼笨,被人欺負還敢回來說」。
這種情況多了,漸漸地你可能就不再願意向父母傾訴什麼了。因為你知道,無論你說什麼都不會得到安慰父母也不會為你撐腰。
如果在孩子受傷害時,我們作為父母的可以積極地給出回應讓孩子知道無論發生什麼,他的身後都始終有父母在,無需如此小心翼翼,便是教會孩子自信與勇敢去面對這危險的世界。
圖片來源:Pixabay
或許當下孩子受到的傷害無法即時撫平,但在孩子慢慢成長的過程中,孩子會慢慢形成自己行走世界的底氣。
願每一個孩子都擁有這份行走世間的勇氣。
喜歡今天的分享記得點擊關注和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