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每年有近5萬名兒童因意外傷害而死亡,其中因吞咽異物或氣管異物阻塞等引起意外窒息而死亡的兒童有近3000名。
執筆:王豔微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小寶寶對一切事物充滿好奇,除了用手觸摸世界以外,嘴巴也是他們感知事物的重要途徑。
所以,在寶寶的咀嚼能力並不完善時,媽媽是需要特別小心的,特別是堅果類食物,不建議小孩食用。但是就算媽媽再小心,也有防不勝防的時候,那異物卡候這隻「打怪獸」,爸媽都知道怎麼處理嗎?
案例
很多家庭都有飯後吃水果的習慣,莉莉家也不例外,但就在昨晚,發生了一件令莉莉心有餘悸的事情。
夏季正是櫻桃成熟的季節,這天晚上莉莉正忙著做晚飯,為了不讓2歲的兒子幹擾,就讓孩子一個人坐在沙發上,一邊吃櫻桃,一邊看電視。
忽然聽見孩子在客廳發出「嗚嗚~」的聲音,只看見兒子開始大哭,滿臉憋得通紅,很快莉莉意識到,應該是櫻桃被孩子囫圇吞下卡住了喉嚨,當時嚇得莉莉手忙腳亂,急得直跺腳,使勁拍打孩子的背部,卻絲毫不起作用,而此刻,兒子的臉色發青,嘴唇也已經發紫了。
這時,老公也聞聲趕來,見狀立馬背抱兒子抖晃了幾下,帶有核的半大個櫻桃隨著一些粘液噴出,孩子的臉色立刻紅潤起來,莉莉心中懸著的一塊「大石頭」總算落了下來。
莉莉夫婦倆依舊不太放心,晚飯也不做了,開車帶著兒子上了醫院,醫生誇獎道:還好你們知道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不然寶寶異物卡喉進入氣管危險就大了。
什麼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是利用肺部餘留的氣體,形成氣流衝出異物,來清除呼吸道堵塞的急救方法。
該方法早在1974年就由美國外科大夫海姆立克先生發明。在20世紀60年代末,在美國因為被食物或者異物窒息造成的死亡病例數不勝數,而這種死亡原因在美國當時竟然排第6名。
在他認為,每當有被異物卡喉時,醫生經常會通過拍打患者的背部或者用手指伸進咽喉的辦法來排出異物,而這種辦法效果卻微乎極微。所以,在他經歷反覆的研究和實驗中,終於取得了成果,那就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從1974至1979年,僅4年時間,在美國就有3000多人用此方法成功獲救。而至今,此方法至少救活了10萬生命,被全世界廣泛應用,被稱為「生命的擁抱」。
小孩發生異物卡喉時,具體應該怎麼做?
1、1歲以下嬰兒
如果1歲以下的小寶寶發生異物卡住咽喉,寶媽立即屈膝跪坐在地上,將寶寶的臉朝下,讓其身體倚靠在大人的膝蓋上,媽媽要注意的是,需要保證嬰兒處於腳高頭低的位置,然後用力衝擊性拍打後背兩肩胛骨處。
或者讓寶寶坐在大腿上,面朝媽媽,用食指和中指反覆做「擠壓器」的動作,迅速輕柔地向上擠壓。
2、1歲以上的幼兒
如果大於1歲以上的幼兒發生卡喉,家長應跪蹲在寶貝的身後,從背部用雙臂環繞孩子腰腹部,一手握拳,位於位於其肚臍和胸骨間間,另一隻手包住拳頭,雙手急速用力收緊雙臂,向裡、向上擠壓,重複動作,直到氣管異物排出為止。
延伸閱讀:生活常見急救小妙招
1、問:小孩燙傷急救辦法?
小兒燙傷急救方法通常可以用五個字概括:衝,脫,泡,蓋,送。
衝:無論在什麼時候,燙傷後最好的方法緊急處理方法就是立刻用冷水衝洗。
脫:孩子燙傷後,如果有衣物黏在傷口處,寶媽千萬不能用手使勁撕扯,而是應該在冷水中慢慢脫掉衣服或者用剪刀剪掉周圍衣物。
泡、蓋:用乾淨的毛巾或紗布蓋住燙傷部位,在冷水裡衝洗或浸泡半小時以上,來減輕疼痛或燙傷程度。
送:如果孩子發生大面積燙傷,應該立即送往醫院,以免耽誤治療。
2、問:夏季小孩被蟲、蚊子叮咬怎麼辦?
臺灣兒科醫學會建議:兩歲以下兒童禁止使用含有的吸入劑、擦劑的花露水和風油精等。
如果2歲以下的兒童被叮咬,媽媽可以取一點鹽用熱水泡開,等水涼後,用棉籤蘸著鹽水塗在寶寶被叮咬的部位,可以起到消毒。消腫的作用。
但是如果皮膚已破損,建議剪掉寶寶指甲以免抓撓,然後紅黴素軟膏或者莫匹羅星軟膏來預防細菌感染。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