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77歲老人將錄100首廣元民歌!誰認識?

2020-12-24 騰訊網

「對門山上么女子~」

「哪個又在喊啥子喲」

「來喲來喲」

「來呀來做啥喲」

「來呀來做鞋喲」

……

6月6日,一首《對門山上么女子》在千佛崖景區裡傳出。20餘名演唱者一邊歌唱,一邊做手勢表演,唱詞中夾雜著廣元的土語和方言,將曾經川北民歌展現的勞動場景表演的惟妙惟肖。

表演現場,一位老人格外引人注目。今年77歲的陳定懋一邊指導學員,一邊自己也「幫腔」表演,一首《草帽子》的對唱贏得滿場喝彩。

陳定懋是廣元民歌的傳承人,但卻不是廣元人。出生上海,在北京長大的他,1985年廣元建市,陳定懋支援三線建設才來到廣元。因為從小喜歡民歌,陳定懋用40年時間在廣元不斷尋找和收集廣元民歌,並致力於廣元民歌的傳承。

陳定懋

被廣元民歌的「特別」吸引

陳定懋從小喜歡原生態的民歌,最開始喜歡全國各地的民歌,後來喜歡四川民歌,再後來尤其喜歡川北民歌,特別是廣元民歌。

「了解民歌以後,你會發現廣元的民歌跟其他地方不一樣。廣元處於文化交匯地帶,川南、川中的民歌多為羽調式,北方的民歌多為徵調式,而廣元因為地理位置,南北民歌文化在這裡交匯,廣元民歌就變成混合調式。」

因為廣元川北民歌的特別,1981年,來廣元之前,陳定懋就關注到川北地區的民歌,開始廣元民歌的尋覓之路。1985年到廣元之後,陳定懋一有空就下鄉採風。下鄉就先自己唱,唱完了再問聽的農民有沒有會唱的,哪怕只能得一兩句也高興的不行。而上世紀80年代,還在鄉間傳唱民歌的人也不多,有時候陳定懋一天也碰不到一個。

「碰到一個就如獲珍寶,特別高興。那時候沒有錄音機,全靠手記。」回憶當時搜尋廣元民歌的情形,現在陳定懋還歷歷在目。

廣元民歌有一些鮮為人知的特殊歌種,廣元煤歌是其中之一。廣元境內有長達200多公裡的地下儲煤層,歷代窯工積累了豐富的煤文化,廣元煤歌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搜需民歌過程中,陳定懋發現了廣元煤歌。隨後也走遍了廣元的煤礦,尋訪一代代老窯工和他們的家屬,搜集整理出了26首廣元煤歌。2011年,廣元煤歌被列入四川省第三批「非遺」名錄,而陳定懋是廣元煤歌的代表性傳承人。

40年裡,為了收集廣元民歌,陳定懋走遍了廣元的山山水水。不僅廣元民歌,廣元以東的巴中、達州等處的川北民歌,陳定懋都沒有拉下。

陳定懋與學員排練民歌

將廣元民歌傳承下去

現在,陳定懋已經不需要下鄉找尋廣元民歌了,會唱廣元民歌的人會主動找陳定懋交流,上門演唱、或者將歌詞寄給陳定懋。而任何廣元民歌,陳定懋看一眼詞都會唱,除此之外,陳定懋也還會即興演唱廣元民歌。

只是隨著時間流逝,會唱廣元民歌的人已經陸續不在,跟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樣,廣元民歌也面臨傳承難的難題。

「民歌傳承很難,現在很多年輕聽眾對民歌不感興趣,也影響了我們這個行業的年輕一代不想學習民歌。但是民歌的保護非常重要,許多經典歌曲都是民歌改編過來的。」陳定懋說。

為了讓廣元民歌得到有效傳承,在廣元市文化館組織下,陳定懋給對民歌感興趣的學員進行免費授課,目前陳定懋已經培養了10餘位「徒弟」。

今年,廣元市文化館還將系統整理、收錄廣元所有的川北民歌,陳定懋將在錄音棚裡錄下100首。目前已經完成了100首民歌的簡譜記錄工作,下一步即將進行錄音棚錄製。

今年77歲的陳定懋,將廣元民歌傳承下去是他最大的心願。

「我就想把這100首歌錄下來,錄下來之後不光作為資料,也可以帶到各個學校,讓同學們感受廣元民歌的魅力;另外,在廣元每年女兒節時,讓廣元民歌能在江邊對唱,讓普通人感受到廣元民歌,這都是傳承的方法。」陳定懋說。

綜合自:川報觀察

—《END》—

相關焦點

  • 搶救性保護 廣元錄製完成100首當地民歌
    四川在線記者 燕巧民歌是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1月14日,記者從廣元文化館獲悉,歷時數月,近日廣元市文化館完成了100首廣元民歌的錄製工作,將100首有代表性的廣元民歌進行了分類保存,這是對廣元民歌進行搶救性保護。廣元民歌比較特別。
  • 100首經典臺灣民歌,值得一聽
    gt;22/ 大海邊 < 江志祺 >23/ 我深愛過 < 周秉鈞 > < 楊海薇 >24/ 桂香飄來的路上 < 陳明韶 >26/ 老人與海< 楊弦 > < 王滄津 >74/ 恆春海邊 < 王滄津 >75/ 向海洋 < 楊弦 >76/ 懷別 < 楊弦 >77
  • 中國最美100首經典民歌 ♬
    中國最美的100首經典民歌大合集喜歡的朋友請收藏或分給更多人欣賞吧民歌裡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都被賦予了靈性。茉莉花的芬芳,山丹丹花的豔麗,筆直的小白楊,鳳尾竹在月光照耀下的寂靜……都飽含著深情,讓人陶醉。
  • 74歲老人抗癌14年創作近300首民歌
    74歲的南京人彭澤民是一名抗癌鬥士,不過他還有個身份,按照流行說法就是唱作人,而這兩個身份在他身上有著不解之緣。30年前,彭澤民患上癌症,從那開始他就通過創作民歌來激勵自己抗癌,如今他創作了300多首歌曲,抗癌成功同時還成為了音樂界的名人。
  • 廣元女兒節盛大開幕!
    重磅!廣元一地驚現超大型優質晶體石墨礦!厲害了,廣元一個縣出了6位中央委員,還有中國首富、開國將軍…定了,廣元將新修兩條高速!這些地方將迎來新一輪騰飛,有你的家鄉嗎?廣元這個區太厲害了!代表四川參加全國公開賽總決賽,斬獲6項金牌!
  • 民歌四十『我真愛的洪荒年代』
    一切故事的引爆點,是民國七五年6月6日──「民歌四十」從這天算起:青年歌手楊弦在臺北中山堂舉辦「現代民謠創作演唱會」,唱了幾首為余光中詩作譜曲的實驗之作,極獲好評。不久,楊弦出版唱片《中國現代民歌集》,鹹認為是「民歌運動」的「革命第一槍」。
  • 中國最美100首經典民歌(3),值得收藏!
    民歌,歌頌著多姿多彩的生活民歌,吟唱著風花雪月的愛情民歌,記錄了歲月流轉的曾經最具風情而又最貼近生活的民歌,細緻的描繪著生活百態,傾訴著中國不同民族對生命的感悟它是我們永恆的美好回憶。@睡前伴你夜聽連結:中國最美100首經典民歌(1),值得收藏!中國最美100首經典民歌(2),值得收藏!
  • 廣元市人民政府關於推進健康廣元行動的實施意見
    推動健康菜品廣元品牌建設。引導居民參與三減三健行動,將減鹽、減油、減糖意識融入到生活中。開展健康食堂、健康餐廳示範創建活動。針對婦幼、學生、老年人、貧困人群等進行有計劃的營養幹預。將心理健康服務提升到重要的位置。搭建市、縣(區)、鄉(鎮)、村(社區)四級心理健康服務平臺,完善我市心理健康服務體系。著力加強心理健康人才培養,開展各類人群心理健康服務。多渠道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引導公眾正確認識和應對常見精神障礙及心理行為問題。開展心理危機幹預工作,提高突發事件心理危機幹預能力和水平。開展常見心理疾病的預防治療工作。
  • 77歲老人隨時心臟驟停 高難度心臟修補術幫她成功脫險
    日前,西安醫學院一附院心胸外科成功為一名77歲高齡高危患者實施了主動脈瓣置換,二尖瓣、三尖瓣修復術,手術前老人病情危重,可能只有幾個小時的生命,幸虧搶救及時手術順利,老人成功脫險。 今年77歲的羅奶奶,因輕微活動後感胸悶、氣短,隨後昏倒,家人發現後緊急送往當地醫院救治,由於病情危急,竇性心動過緩,從而導致多次心源性暈厥,當地醫院判斷奶奶可能只有幾個小時的生命,家屬並不放棄,囑盡力搶救。當地醫院經系統性對症處理,情況仍不樂觀,緊急與西安醫學院一附院聯繫,開通綠色通道,直接到心胸外科進行搶救。
  • 厲害了!廣元美女出演的這部劇,今日在愛奇藝獨家上映!
    厲害了!廣元美女出演的這部劇,今日在愛奇藝獨家上映! 懸疑刑偵劇《特別任務》5月19日,在愛奇藝獨家上映其中有個角色由廣元美女飾演
  • 為討工錢,77歲老人遭79歲老人刺傷,心臟病發作死亡
    79歲的老人張某向77歲的老人孫松(化名)討要工資,在和張某發生爭執後,張某用水果刀捅了孫松的臉和肩膀。由於心臟病急性發作,孫松被送往醫院搶救。2020年12月,張某因故意傷害罪被判刑10年。79歲的張某家住遼寧省鞍山市海城。
  • 「民歌40」旋律不散
    深圳晚報訊(記者 趙偉君) 1995年,2005年,2015年,十載一聚,聽一次少一次的演唱會,真的就只有讓臺灣重磅音樂人傾巢而出的「再唱一段思想起」民歌系列了。因為以10年為節點,所以「誰也無法預料10年後的『民歌50』有誰在」。好在這趟滿載情懷的民歌列車終於駛來內地,深圳作為首站,11月19日,將延續去年6月在臺北和高雄小巨蛋的精彩。
  • 星巴克廣元首店盛大開業,咖啡醇香紮根古城利州
    10月28日,享譽全球的咖啡品牌星巴克正式進駐「劍門蜀道,女皇故裡」的廣元。當廣元首店的第一杯咖啡被呈送到顧客手中,星巴克在此開啟全新旅程,為廣元的咖啡愛好者提供高品質的咖啡和服務,營造獨特的星巴克體驗。
  • 四川廣元近現代這四位名人,看看你認識哪幾位?
    廣元,1985年2月,廣元撤縣建市。廣元屬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擁有白龍湖、劍門蜀道、唐家河、米倉山、劍門關等景點。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四川廣元的一些名人吧!四川廣元近現代這四位名人,看看你認識哪幾位?一,韓三平韓三平,1953年10月1日生於四川廣元
  • 100 首值得收藏的世界名曲
    100 首值得收藏的世界名曲 2020-07-03 11: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記住經典》百首民歌演唱會第五場
    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大型音樂文化節目《記住經典——中國經典民歌100首音樂會》,讓經典煥發新時代的氣息;將老歌新唱,老中青混搭演唱讓傳統文化年輕化;將故事重講,品味歌曲背後所承載的人文情懷。《記住經典——中國經典民歌100首音樂會》第五場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可關注「經典歌曲音樂欣賞」這樣您就可以每天免費收到更多好聽的經典音樂了
  • 她足夠幸運首唱《為了誰》,又不夠幸運,沒趕上大民歌的黃金時代
    從蚌埠考進北京學音樂祖海是安徽蚌埠人,不到10歲的時候就因為唱歌好,在蚌埠小有名氣,尤其她演唱過一首民歌《二月裡來》。由於具有一定的天分和後天努力,1991年,15歲的祖海到北京參加招生考試,最終從100多名報考者中脫穎而出,被中國音樂學院附中錄取,從此走上了音樂道路。
  • 五蓮女孩登上江蘇衛視《歌聲的翅膀》,一首山東民歌驚豔全場!
    她唱的一首山東民歌《包楞調》驚豔了全場!五蓮哪家的小姑娘這麼厲害啊?小編第一時間找到了視頻,快來一起認識認識她吧!(請在WiFi環境下觀看)對於從小跟著媽媽學習民歌的文文來說,挑戰這首《包楞調》也需要十足的勇氣。既需要發音乾淨利落又需要八度大跳準確無誤,媽媽都學不來的民歌,文文能夠自己唱好嗎?
  • 上海百歲老人首破3000人:最長壽的是位113歲老太太
    上海百歲老人首破3000人,已達到3009人。其中,現年113歲的徐素珍(女)是目前上海最高壽的長者,並與現年110歲的陶瑞生分別為上海最高壽的女壽星、男壽星。同時,上海首現4對百歲伉儷。從年齡構成看,100-105歲佔97.3%、106-110歲佔2.6%、111歲及以上佔0.1%。從各區分布看,浦東新區、黃浦區、徐匯區、靜安區、虹口區的百歲老人數位列全市前五,分別為626人、279人、276人、243人、222人,五個區的百歲老人數佔全市的55%。
  • 經典中國民歌 100首(典藏版)
    相約天籟迴響聽一首好歌,享美好生活民歌,歌頌著五顏六色的生活;民歌,吟唱著悲歡離合情緣;民歌,記錄了起起伏伏的過往,最具風情而又最貼近生活的民歌,細緻的描繪著生活百態,傾訴著中國不同民族對生命的感悟有多少人從辣妹子裡看到了廣西姑娘火辣辣的性格,有多少人從阿里山的姑娘裡看到了溫柔如水的姑娘……民歌裡的人物,映射著一個地方的文化,一個地方的性格。對家鄉的描摹是民歌的一個主題。簡簡單單的幾句就把家鄉寫的淋漓盡致,多樣的歌曲以不同的的方向展示著家鄉的美麗富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