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到群裡有人問:我身上長了個腫瘤,是不是癌症啊?還剩多長時間......
老百姓普遍「腫瘤」和「癌」不分,缺乏對腫瘤的基本認識,由此帶來的後果就是:要麼產生不必要的恐慌,要麼就是自作聰明,延誤病情,「談癌色變」也正是由此而來。
所以腫瘤的防治,先從認識腫瘤,理清基本概念開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全面了解下腫瘤與癌症。
01什麼是腫瘤?什麼是癌症?
腫瘤在現在醫學中已成為了一種常見多發病,但並不是每一種都叫「癌」。其實腫瘤分為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在醫學上被稱為癌),當然還有一種介於兩者之間的所謂「交界性腫瘤」(組織形態和生物學行為介於良惡性之間)。
良性腫瘤:是指機體內某些組織的細胞發生異常增殖,多呈球形、結節狀,用手推之可移動,手術時易切除乾淨,預後良好。常見的良性腫瘤有肝臟囊腫、脂肪瘤、乳腺纖維瘤等。
惡性腫瘤又被稱為癌,在醫學上,癌是指起源於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是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一類。如肝癌、乳腺癌、皮膚癌等,約佔惡性腫瘤的90%;另外10%起源於骨、肌肉、血管等間葉(非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統稱為肉瘤,如淋巴瘤和橫紋肌肉瘤等。
那麼他們具體有哪些區別呢?
02癌症的產生
腫瘤的發生本質上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之間的相互制約失去了平衡,導致腫瘤細胞在體內生長繁殖。腫瘤的生長會侵佔正常細胞的生長空間和營養,導致各器官不能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人體就像一條公路,正常情況下車輛暢通無阻,但公路的質量(遺傳因素),雨雪天氣(外在因素,比如紫外線過度輻射、日益惡化的空氣等),以及駕駛員的因素(細胞疾病,如病毒感染、慢性炎症等)都可能會引起交通事故,這時候如果交警(人體的免疫系統)沒有及時發現並處理的話,就會釀成更大的交通事故,輕則影響交通,造成單車道封閉(腫瘤),重則造成全車道封閉(癌症)。
由此我們明白,腫瘤的產生和發展是由身體內因和環境外因共同作用而產生的,但其實引起腫瘤發生的很多因素是我們自己無法控制的,因此除了戒掉吸菸、酗酒等常見的不健康習慣以外,預防腫瘤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體檢,達到早發現、早治療的目的。
可不難發現,當我們每次做完體檢收到診斷報告或與醫生的談話時,總會遇到一些讓我們摸不到頭腦,有時還令人恐慌的腫瘤專業術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來來來~現在為大家一一解答!
03關於腫瘤的那些專業術語
01活檢
從人體通過切取、鉗取或穿刺等取出一小塊病變組織(細胞群),在顯微鏡下觀察組織結構和細胞形態是否正常的檢查。通過這個方法可幫助判斷是否為癌症,及其組織類型。
02腫塊
腫塊是腫瘤的信號之一,一般位於體表,能用手觸摸到,但並非所有的腫塊都是惡性腫瘤。所以平時加強自我防癌意識,自檢乳腺、睪丸、甲狀腺等較為體表的臟器,有疑問及時求醫,有助於腫瘤的早發現和早治療。
03免疫細胞
幫助機體防禦感染和多種疾病的細胞,在人體中各種免疫細胞擔任著重要的角色。
04轉移
腫瘤細胞或細胞群的脫離或移動,並通過血液和淋巴管道到達身體其他部位,定植並繼續分裂生長,形成新的腫瘤。由癌細胞擴散形成的腫瘤也稱為轉移瘤。
05緩解
臨床上,將癌症的緩解期分為完全緩解和部分緩解。部分緩解,通常是指體內可測量的腫瘤總量減少了50%以上。完全緩解,則是指所有可檢測到的癌症跡象都消失了。臨床上,患者的癌細胞要持續減少一個月以上,才能被視為進入緩解期。
06復發
指經過積極治療後,被控制住的癌症重新在原發器官上出現,或者癌症從原發部位侵入淋巴、血管或體腔,遷移到其他處繼續生長,形成與原發瘤同樣類型的腫瘤。
07預後
對疾病過程、治療結果、最終轉歸的估計。
總之,腫瘤≠癌症≠死亡。
現在醫學科學的飛速發展,癌症也已經不是死亡之症,而成為一種慢性病,比如前列腺癌,已經存在很有效的治療手段,女性宮頸癌更是有疫苗可以使用,所以日常生活中我們還是要多關注自己的身體,除了作息規律、飲食健康外,還要加強身體鍛鍊,做好身體檢查,爭取將疾病扼殺在搖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