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薦你|文【全文1894字,圖片12張】
曹操的佩劍其實不叫「倚天劍」?它的名字很搞笑,還是撿來的!
《三國演義》無疑是古代最成功的歷史小說之一,它對三國這段歷史作了最大程度地還原,使讀者在享受閱讀小說的快感之餘,還能學到相當多的歷史知識。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三國演義》中也有許多和歷史不符的地方。
「長坂坡」是令人印象最深刻的精彩橋段之一。羅貫中通過這個橋段,成功刻畫了「攜民渡江」得仁義劉備,「七進七出」的忠義趙雲,「一夫當關」的智勇張飛等,甚至一些不太重要的人物,都要大肆刻畫一番,如在臨死之前深明大義的貞烈女子糜夫人。
還記得趙雲在長坂坡搶到的那把「青釭劍」吧?按照《三國演義》毛宗崗評本所說,呂布死後,曹操將方天畫戟煉化成兩把絕世寶劍,一把「倚天劍」自帶,一把「青釭劍」由背劍將軍夏侯恩攜帶,結果夏侯恩被趙雲一槍刺死,「青釭劍」自此落入趙雲之手。
實際上,曹操不僅沒有「青釭劍」,也沒有倚天劍,但是他的確有一把寶劍。
倚天劍的名字,取自古代著名美男子宋玉《大言賦》:「方地為車,圓天為蓋,長劍耿介,倚天之外。」
《大言賦》,其實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吹牛」、「說大話」。楚襄王與唐勒、景差、宋玉四人出去遊玩,楚襄王說令他們每人都說一段大話,最牛的請上座,然後四人就開始吹牛。
楚襄王先說:「我拿著太阿之劍,剝殺世人,以至於血流成河,車子被阻擋的都過不去。」唐勒說:「壯士一生氣,斷絕天繩,北鬥也害怕,泰山也被夷為平地。」
景差說:「鬥士猛勇得令皋陶感慨,大笑一聲,摧毀城樓。他的牙齒像鋸齒一樣鋒利,多得如如雲密布,他突出舌頭有一萬裡那麼長,唾沫能把地球都淹了。」
輪到宋玉了,他說:「我以大地為車,以蒼穹為蓋,手中長劍伸出天宇之外。」
楚襄王說:「不行,這不算什麼。」
宋玉接著說:「我吞併四夷之地,喝乾河流海域裡面的水,跨越九州,都沒有可以容身得地方。我身軀巨大,充盈四方邊塞,仍然發愁空間不夠大。我頂天立地,卻被壓得無法抬頭仰面。」
倚天劍即指能「刺破蒼穹」的寶劍。
詩劍雙絕的李白,也想擁有像倚天劍這樣的寶劍,他曾寫過「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這樣的詩句。
倚天劍的名字取得特別好,連金庸先生的著名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也採取了這個名字:「武林至尊,寶刀屠龍。倚天不出,誰與爭鋒」。而滅絕師太硬是憑藉一把絕世神兵倚天劍,躋身一流高手之列,連四大法王的「紫衫龍王」都自愧不如。
其實《三國演義》中很多兵器名字,都是羅貫中編的,不僅方天畫戟是假,連青龍偃月刀也是假的,更何況「倚天劍」、「青釭劍」呢?
儘管如此,《三國演義》依然是很多人最愛的小說,它帶給我們的不僅有感動,還有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可以說老少鹹宜。
說起來曹操佩劍的名字頗有喜劇性,甚至聽上去有些搞笑,因為它的名字就叫做「孟德」,居然和曹操的「字」相同,真是令人匪夷所思,一言難盡。
這把劍獲得的方式,更是惡搞,居然是撿來的。就跟武俠小說裡寫的一樣,「從天而降」,偶然所得,上面還刻有金字,曹操得到這把劍後,常常攜帶在身邊。
據《古今刀劍錄》記載:「魏武帝曹操,以建安二十年,於幽谷得一劍,長三尺六寸,上有金字,銘曰孟德。王常服之。」
《古今刀劍錄》是本奇書,記載了南朝之前的一些名刀劍,它的作者是被譽為「山中宰相」的南朝人陶弘景。
儘管文史界一直對《古今刀劍錄》存在爭議和質疑,但仍然無法否認,它的存在,為文史界研究古代兵器提供了文獻依據。
根據《古今刀劍錄》的記載,張飛被封為新亭侯時,也曾造了把寶刀,刻上「新亭侯」,如此看來,曹操的佩劍名為「孟德」也沒什麼奇怪的,可能性反而更大。
古人以自己的名字、官位或爵位,來命名佩刀佩劍,並不奇怪。
但是獲得方式上,《古今刀劍錄》裡的記載看上去有點扯,但是這種偶然性仍無法完全排除。
畢竟像曹操、劉備、孫權這樣的天之驕子,連命運都要向他們屈服,撿到一把寶劍並不算什麼?他們就是三國那個時代的主角,頭頂主角光環,過著開掛般的人生。
但是不得不說,「孟德」這個把劍的名字,的確是一言難盡,還是倚天劍名字更霸氣,更符合曹操的氣質。
往期精彩:
劉備稱帝後造了8把劍,五虎將有2人沒被賜劍,真實原因讓人淚目!
關羽的武器根本不是青龍偃月刀,而是它?這名字更霸氣!
劉備正妻糜夫人生死之謎,是被曹操霸佔了?還是投井而死?
劉備的2個女兒被曹操抓到後,趙云為何不救?她們後來怎樣了?
歷史上的黃忠,不是被劉備「嘴遁」投降的,而是因為一把寶刀
本文系【豫薦你】原創,圖片來自網絡。
「我是【豫薦你】,為你解讀古今中外、熱點事件背後的故事,帶你看透人間冷暖!點擊關注!」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豫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