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部熱播的電視劇叫做《武神趙子龍》,在這部電視劇裡,有著這樣一個傳說:董卓入京之時,漢少帝劉辨將漢高祖劉邦和光武帝劉秀所用過的兩把劍分別給了御林軍校尉李全和趙安。這兩把劍,一把名曰倚天劍,一把名曰青釭劍。於是,故事便圍繞著這兩把「大漢神器」一步步展開。
熟悉武俠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倚天劍在金庸小說裡是與屠龍刀齊名的神兵利器。在金庸的小說《倚天屠龍記》裡有著這樣的描述:襄陽城破之,郭靖和黃蓉在「屠龍刀」和「倚天劍」中分別藏入《九陰真經》、《降龍十八掌》和《武穆遺書》。其中倚天劍內藏有《九陰真經》和《降龍十八掌掌法精義》,屠龍刀內藏有《武穆遺書》,期望有緣人得之,推翻蒙古政權,光復大宋。
因此,有網友就此對電視劇中亂用兵器名稱進行了吐槽。
那麼這部電視劇的編劇是否真的這麼沒文化,把金庸小說中宋朝末年的劍放到漢朝末年來寫呢?其實不然,所謂倚天劍和青釭劍還真是趙子龍那個時代所有的兵器,只是他們雖然也是寶物,卻沒有電視劇裡演得那麼邪乎。而他們真正的主人也並非劉邦和劉秀,而是曹操,曹丞相。
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應該知道,曹操有兩把劍,一曰倚天,一曰青釭。曹操用倚天劍鎮威,青釭劍殺人。其中,倚天劍為曹操的隨身佩劍,青釭劍則被曹操交於夏侯恩保管,後夏侯恩在長坂坡被趙雲一槍刺死,青釭劍亦被趙雲所得。
《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正走之間,見一將手提鐵槍,背著一口劍,引十數騎躍馬而來。趙雲更不打話,直取那將。交馬只一合,把那將一槍刺倒,從騎皆走。原來那將乃曹操隨身背劍之將夏侯恩也。曹操有寶劍二口:一名「倚天」,一名「青釭」倚天劍自佩之,劍令夏侯恩佩之。那青釭劍砍鐵如泥,鋒利無比。當時夏侯恩自恃勇力,背著曹操的青釭劍,只顧引人搶奪擄掠。不想撞著趙雲,被他一槍刺死,奪了那口劍,看靶上有金嵌「青釭」二字,方知是寶劍也。」
然而,《三國演義》也是羅貫中所寫的小說,歷史是否真正存在著這樣的兩把劍呢?《三國志》中曾有記載「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據說用的正是這把「倚天劍」。
那麼倚天劍究竟是何種寶劍,倚天又是由何得名?是否如龍泉劍一樣是一個地方的東西統稱?
其實,倚天是寶劍的一種泛指,比《三國演義》要早得多。而它真正的典故出自宋玉《大言賦》中的名句「拔長劍兮倚長天」,後成為寶劍之代稱。一代詩仙李白,更是對此也是仰慕不已,在他的《臨江王節士歌》中就有「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的句子。而寫過「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的金代才子元好問,也寫過:「三十六峰長劍在,倚天仙掌惜空間」,「紫髯落落西溪君,長劍倚天冠切雲,望之見之不可親」這樣的詩句。可見,倚天並不是所謂的「地名」,在以前也並不是說具體的一把劍。
儘管這部《武神趙子龍》裡面,用典也是錯誤百出,例如,「沆瀣一氣」這個成語說的是唐朝的崔沆和崔瀣,根本就不可能出現在漢朝的話語裡。又如辣椒是明末從引進中國的舶來品,也不可能出現在漢朝的餐桌上。但在這兩把劍的典故上,雖然進行了改編,但還不至於走得太遠。
ps:如需購買作者籤名版《尋路四大名著》,請回復「購書」,可顯示作者支付寶帳號,籤名版售價:40元/本(含郵費)
-
歡迎訂閱《囧列傳》,好看的歷史故事正在等待著您的參與!
點擊圖文最上方的藍色字體「囧列傳」或者添加好友jiongliezhuan,即可關注我們。
囧列傳,讓歷史更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