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側耳聽……」近日電影《金剛川》熱映,全新演繹的主題曲《英雄讚歌》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這首經典老歌,在歌手譚維維、小提琴家呂思清、鋼琴家陳薩與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的共同詮釋下,贏得了觀眾們的喜愛。
電影《金剛川》熱映,全新演繹的主題曲《英雄讚歌》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英雄讚歌》自誕生以來,半個多世紀廣為傳唱。此番重新錄製,譚維維是在10月收到的劇組邀請。「當時覺得挺開心,但又有一些遲疑。」譚維維心裡很激動,因為這首歌實在太經典。「我們這一代是聽著這首歌長大的,我們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那些事情,但從過往演唱這首歌的每一位歌唱家的詮釋裡,都能聽出一種特別堅韌的力量。」
全新演繹這首歌,譚維維也花了很多時間琢磨,前後錄製了兩次。第一次錄製時,她把清唱的部分處理得比較輕柔,加入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後來她覺得這種表達方式不太合適。再加上這次錄製時,原曲作者劉熾的女兒劉云云擔任監製和改編,譚維維就和她進行了溝通。
與此同時,譚維維還看了很多資料,每次讀到那些犧牲的英雄們的故事,她都被深深感動。帶著這種感情,她調整了唱法重新演繹和錄製,最終,《英雄讚歌》呈現出來的聲音堅定而舒緩,隨著旋律越發激昂。這一版本中,吳京、張譯、魏晨、鄧超等主演也參與了合唱。
小提琴悽婉,鋼琴深情,交響樂波瀾壯闊……除了譚維維的歌聲,由呂思清、陳薩和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演繹的器樂伴奏部分,也為這版全新的《英雄讚歌》平添了一重厚重且不失細膩的況味。
《英雄讚歌》是流淌在中央歌劇院首席常任指揮袁丁記憶深處的旋律。袁丁是典型的80後,與這首歌的故事,開始於童年時代黑白電視機裡的老電影《英雄兒女》。「每次聽到電影主題曲《英雄讚歌》,我都感覺熱血沸騰。」袁丁說,「雖然80後沒有像父輩一樣經歷過那段歲月,但是很微妙的是,那種情懷一直在影響著我們這代人。」
新版《英雄讚歌》的錄製時間也很短。國慶假期,袁丁和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接到了錄製通知。這次錄製採用了隔空分軌的方式,樂團開始錄製時,譚維維的演唱部分已經完成。「對我和樂團來說,要求更高了,因為速度要做到絕對準確。」錄製過程中,袁丁要戴著耳機,一邊聽人聲,一邊按照「噠噠噠」的節奏提示,指揮近60人編制的大樂隊。
「開始的一兩遍,因為對速度要求嚴格,大家都不是太習慣。」這種嚴絲合縫的錄製方式,對習慣了現場演奏的樂手們並不十分「友好」,《英雄讚歌》又是一部大家太過熟悉的作品,每個人都對它抱有熱烈深重的情結,想在「速度」的框架裡抒發洶湧的情感,其實並不容易。但得益於多年積累的聲樂伴奏經驗,樂團對演唱者的細微變化,比如呼吸、語氣等都非常敏感。很快,大家就摸到了規律,「這次錄製,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的伴奏優勢得到了極大的發揮。」
隨著《金剛川》的上映,無論影院的銀幕,還是微博、朋友圈等網絡空間,《英雄讚歌》的旋律時時迴響。「聽到我們參與錄製的主題曲時,我感到無比的自豪。」袁丁說,「正是志願軍先烈用鮮血捍衛和平,才有祖國今日的繁榮昌盛。能夠用美好的音樂緬懷先烈,是我們莫大的榮幸,革命精神也激勵我們不忘初心,用美好的音樂服務於人民。」
這首歌也在觀眾中收穫很多反響。一位網友說,在電影院看電影時,他特意聽完結尾的這首歌才離開,「我是軍人家庭出身,聽完更有感觸。」
(原標題:譚維維、呂思清、陳薩等加盟《金剛川》主題曲錄製
全新演繹的《英雄讚歌》感動觀眾)
來源 北京晚報 記者 韓軒 高倩
流程編輯 u003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