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位是勇士!不是孬種!我不止一次地呼喚著這位紅軍戰士的名字,呼喚著「爸爸,我們想你了!」
……
1914年臘月三十夜,我父親李田斌出生在四川省瀘定縣一個貧苦人家,幼時父母雙亡,5歲便開始流浪,8歲時到地主家做了放豬娃和長工。1932年底因為長期挨打挨餓,不堪忍受地主欺負,所以有一次在給地主背取紅糖時藉機逃走。因祖籍貴州又聽其父兄過去多次去貴州謀生,說貴州謀生的方式會多些,一路討飯和打零工去往貴州遵義。在途中因為生病挨餓暈倒在路邊,被路過執行任務的紅軍戰士救起並給了很多吃的,父親感念遇到好人,一路追隨希望被紅軍收留。因長期營養不良,父親顯得很弱小被多次拒絕,但越拒絕他想當紅軍的願望越強烈,誠意打動了上級領導,如願地被批准成為了一名光榮的紅軍戰士。當領導問父親你叫啥子名字?父親說李停斌。領導說,「革命還沒勝利不能停兵」。當知道父親是農民的兒子,所以給父親改名李田斌。首長打趣問父親當紅軍怕不怕死?「首長,不怕!」「為啥子不怕?」「不當紅軍遲早會被餓死,還不如做條響噹噹的漢子當紅軍……」話音一落,逗的領導都笑了。在他的帶動下,很多窮苦人家的孩子都參加了紅軍!父親回憶說。
父親於1933年10月參加紅軍第一方面軍,1935年入黨,歷任戰士、警衛員、班長、排長、連長等職。參加過強渡烏江、遵義會議、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過雪山(夾金山)草地、四川懋功(一、四方面軍會師)、臘子口戰鬥、會寧會師(一、四方面軍會師)、吳起鎮會師(同陝北紅軍會師)、解放大西北等著名戰役。他是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的第23位勇士……曾榮獲紅星功勳、榮譽勳章、解放勳章、獨立自由勳章等(共14枚,現保存7枚)。
父親是神槍手,也會機槍狙擊,還會小洪拳,在部隊就以機靈出名。父親時常給我們說,他有三個數不清。
這三個數不清是:1、參加過的戰鬥數不清;2、打死的敵人數不清;3、身上的傷口數不清。父親身上大小有40多處,有刀傷、刺刀傷、子彈傷,右手小指被打殘,父親被評為為一級革命傷殘軍人。直至去世前,父親的身體和頭部裡還有許多彈片殘留。
父親在長徵途中九死一生,在搶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戰鬥中差點掉進大渡河裡;爬雪山時差點掉進了冰縫裡;過草地時陷入沼澤裡,是戰友們救出了他。他多次說他的命是戰友們給的。
父親說,唉!現在回想起,我們紅軍真的太不容易了。我也記不清楚,我們當年翻的那雪山叫什麼雪山?特別是我們翻的第三個大雪山,太險太難了。雪有齊腰深,又沒有路,特別難走。一不小心就會滑倒,或掉進下面冰雪裂縫裡,或者陷入深坑裡被活埋……那是要命的呀。戰友們又餓又冷,呼吸也很困難。我們的戰友有的累了坐地上休息就死掉了,有的隨雪滑下山谷就死掉了,有些走著走著就死掉了……過草地同樣的艱難呀!我們吃草根、樹皮、皮帶,這都不算苦。因為我們的生命還存在著,還活著。過草地的第3至5天是最為艱難的。草地是一片沼澤地,分不清楚哪裡可以走?哪裡不能走?我們一些戰友稍不注意踏進泥沼、泥潭裡就無法自拔,越陷越深。而戰友們也無法施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他沉下去。
來吧,踩著這些犧牲了的同志的頭頂,踏過去,將革命進行到底吧!戰友們就這樣呼叫著過的草地……我們今天活著的紅軍,是踩著死去的戰友同志們的頭頂走過草地的呀!
「孩子,你知道那爬雪山過草地多麼不容易嗎?夜裡,紅軍戰士們靠在一起取暖,為擋風,大家用槍在周圍作為支撐,或者將本就穿得很少的單衣脫下,一件件拼接之後搭成簡易帳篷,但刺骨的寒風還是通過衣服破洞鑽了進來……「第二天早上起來,都不知身邊的戰士是睡著了,還是凍死了。」
飛奪瀘定橋是父親最多的回憶:「當時我真沒想到,兩年後又隨部隊再次回到咱瀘定……記得那天下著大雨,我們在路上使勁往前跑。雨很大,路很滑。可是沒有人停下來……邊跑邊接到上級命令,部隊後有追兵,必須強渡大渡河!堅決拿下瀘定橋!一夜的急行軍,早上我們到達了指定位置——瀘定大渡河鐵索橋。因為後有追兵,前有守敵,時間緊迫啊!只有面前的這個鐵索橋是最近的路線,守橋之敵把橋上的橋板已撤了,只剩十幾條滑溜溜的鐵鏈在河面上晃蕩,鐵鎖下是湍急的大渡河。領導發出了選出手腳靈活、身強力壯的紅軍戰士的戰鬥動員,要立刻組成敢死隊,誓死飛奪瀘定橋!過橋拿下對面崗樓。命令一下,戰友們紛紛報名,我也報了名!因為我是當地人!而且以前給地主背運紅糖經常從橋上來回,而且從小爬索道過河。但因我身體瘦小,沒被編入二十二勇士,但我被指定為跟隨二十二勇士其後的第一個勇士,即第二十三個強渡大渡河的紅軍戰士。戰鬥打響後,我緊隨二十二勇士,倒爬上了鐵鎖鏈。這個倒爬鎖鏈過大河特別困難,對面是機槍在不停地掃射,那天河面上風又很大,最可惡的是,敵人給鐵鏈上澆上油、點了火,鐵鏈被燒的滾燙,前面幾個戰友犧牲了。幸好我們後方火力猛,壓住了對方火力,我們才爬過鐵索橋,拿下對面崗樓。大部隊才迅速奪橋而過,拿下了瀘定,取得勝利!」戰鬥結束後,首長和同志們都叫我第二十三位勇士!」
婁山關戰役,父親記憶猶新。戰鬥十分激烈,整整持續了三天三夜。火線上,他和戰友們只吃了一頓稀飯。交戰中,敵我雙方的傷亡都很大。「當時,我是在死人堆裡爬出來的。」紅軍最終取得了勝利……
還記得1935年9月,紅軍到了臘子口,這是一個天然的隘口。國民黨軍隊居高臨下,機槍交叉封鎖了隘口。我們多次衝鋒,犧牲了許多戰友。後來組織了兩支敢死隊,我是臨時被選入第一支敢死隊___一連的敢死隊隊員。我們的任務是從臘子口側背後山崖爬上去,再向隘口的敵人進攻。
我們爬上山頂後,用手雷、機槍、步槍向敵軍發起了猛烈的攻擊,隘口下面的紅軍也同時發起了衝鋒,我們終於攻克了臘子口天險,突破了長徵中的最後一道關口,為順利進入陝甘地區開闢了通道。國民黨企圖阻擋紅軍北上抗日的陰謀徹底破產。
也是那次戰役後,經過何光三、曾生海介紹,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是1935年9月的事。
緊接我們紅軍第一縱隊,頂著敵人的飛機轟炸,翻越了六盤山,到達了陝北北部的吳起鎮,與劉志丹領導的陝北紅軍會師了!
1937年9月,父親申請到抗日前線,後就被編入新4旅771團三營八連任連長。參加過幾十次抗日陣地戰、遊擊戰,因身負重傷轉入後方延安。
「打鬼子是我最痛快的事,特別是和鬼子拼刺刀。我們大刀一揮,上去就劈死七八個鬼子,其他鬼子卻向我們開了槍……我身上的傷疤有10多處是小鬼子給老子留的,多處是老蔣給我留的,還有些是在新疆剿匪留下的。這一生回憶起來有太多激動人心的勝利,也有很多生離死別戰友的傷心故事……中國人民真正解放,新中國的建立真的不容易呀!現在的生活真好,再也不挨打受餓了,再也不用看著戰友們流血犧牲了……」
父親回憶說在長徵中有一次與國民黨敵匪遭遇了,為避免更大傷亡。他衝上前一把抓住敵軍小匪頭子的槍桿,在搏鬥中,匪首拔出匕首削了過來,把父親左手小指頭削斷了,父親忍痛扯下衣服上的一塊布條止了血。和戰友們一起迅速消滅了這股敵人,繼續前行。但父親也從此留下殘疾。
……
1943年父親李田斌奉中央首長的命令,給在駐守保德八路軍120師獨立2旅旅長、晉綏二分區許光達司令員送機密文件。這是個時間緊,速度要快,又要通過敵人封鎖線的艱巨任務。「我把文件揣到懷裡,化了妝就出發了,走到府谷的白雲鄉的是個黃昏,有渡船正要過河到保德馮家川,,我就趕緊上了船,不料,下船後走了沒幾裡路,就聽小路邊的石崖後有人說話,我就趕緊往前跑,後面的人就追我,原來這是幾個被八路軍打散的當地土匪,趁夜幕降臨出來打劫財物,其中有一個傢伙有槍,我跑得快,他們追的快,因為這裡已經是解放區,他們也不敢叫喚,我實在跑不動了,就趕緊拐進一個叫神山的村裡,村口有一家倆孔窯洞的人家,外面養著豬,我急中生智把文件壓在這家豬圈的石頭下,推門進去。這是一個五口人的家庭,大爺,大娘大約五十多歲,兒子比我小,有兒媳婦,有一個小孫子在炕上。我立刻說,「有人要殺我,請大爺,大娘救我!」大爺問我是幹啥的?我說是做生意的。但我不會講當地話,大爺和兒子看了我一下,心裡就明白了幾分,兒子正好是當地的河防民兵,他叫我脫鞋上炕,趕緊躺在被窩裡,千萬別說話。大爺和大娘立刻把我的衣服鞋子都藏到了另外一個窯洞裡,老倆口剛進門,那幾個傢伙也進開了。領頭的問,剛才有個人跑進你們村裡,你們見沒見?大爺說,沒見,有一個傢伙指著躺在被窩的我問,這是誰?大娘說,這是我的大兒子,正在發擺子傷寒,(就是現在說的瘧疾,作者注),這可咋辦呀,喝了幾天芫荽,禿掃兒湯還是不好,大娘哭著說道。幾個傢伙一聽是擺子傷寒,嚇得就要走,兒子攔住,「你們是幹啥的?你們要找的是你門什麼人?」這幾個傢伙支支吾吾說不出個啥,兒子一看有個傢伙帶著槍,就給大爺使了個眼色,大爺立刻穿衣出去。兒子說,「你們敢在這裡拿槍找人?你們到底是哪一部分的?你不是遊擊七大隊的,因為七大隊的同志我基本認識,說!你們是幹什麼的?」幾個傢伙見勢不妙就要跑,一轉身,被迎面進來的中共二分區遊擊七大隊的五名戰士的槍口頂住了幾個傢伙胸口,兒子立刻下了那個傢伙的槍,幾個傢伙被戰士們押走,有一位像領導的同志留下來,盤問我。我說我急需面見許光達司令員有要事報告,這位同志也很警惕,他說,明天我們的人帶你去見首長。今晚你得到我們隊部寨溝過夜。
我只好穿上衣服,把文件揣了,又走了大約二十裡路,來到了寨溝,住了一晚,第二天,有倆名戰士陪著,到了馬家灘的一個廟上,見了許司令員,交了機密文件。許司令員當著遊擊七大隊張政委的面直誇我呢!」「要好好幹,保衛好主席的安全」許司令員嚴肅地對我說,我精神振奮:「是!」向司令員敬了軍禮。「讓他休息倆天,三天後讓他回延安,你們按排一下,」司令員對劉惠農說。倆天中,我看到了保德市場井井有條。部隊,民兵訓練規範有序。三天後我滿懷對老革命根據地人民的感激之情,和對首長的敬意離開了保德……
在保德的時間雖然短暫,但這次任務的完成,給我留下極深的印象。這是我最難忘的軍民魚水情中的一段記憶。後來許光達又和我在宜川戰役中相逢,在他的領導下,我們取得了宜川戰役的勝利!
……
父親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他參加了無數戰役,參加過國內第一次革命戰爭、長徵、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疆剿匪等等。轉到地方工作後,又組織群眾開展徵糧減租反霸。土地改革,擔任組織部長期間又狠抓了幹部教育。
父親的一生是無私奉獻的一生。他能官能民,為人低調謙和。因為沒有文化,父親說讓自己用行動來給大家做個表率吧,用實際行動做一個合格的黨員。上世紀50年代末,他主動請纓到最艱苦的第一線工作,深入基層。參加農業合作化;大煉鋼鐵;修天池公路;機械修造;糧種培育等等。一生真正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後。不管是工資還是待遇調動,他總是讓給別人。父親在世的時候總說國家還困難,黨還不容易。而且說他身體不好了不能有太大作為了,所以待遇讓給正在付出的同志們。他說他能吃飽穿暖,安度晚年已經是很大的福分了。他的命是黨給的,比起犧牲的戰友們,他足夠幸福了……
父親的一生是對黨忠誠,廉潔從政的一生。他一生沒有留下任何的個人財產,發了工資也總按家裡最低生活水平,把部分生活費用交給母親,其他的全部交了黨費。從未對黨、對政府有過任何的要求和怨言。1979年因身體戰傷太多而多病離休。
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之際,回憶父親的奮鬥史,回憶老一輩革命家的光輝歷史有著及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無愧於紅軍後代的名義,向黨致敬!向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