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國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根據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註解以及民間三國故事傳說經過藝術加工創作而成的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與《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該作品成書後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版本傳於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崗對《三國演義》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該版本也成為諸多版本中水平最高、流傳最廣的版本。
《三國演義》可大致分為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鬥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長篇小說, 被列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和六大名著之一。明清時期甚至有「第一才子書」之稱。
二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全書主要描寫了唐僧師徒五人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去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該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明代社會現實。
《西遊記》是中國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明代刊本有六種,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種,典籍所記已佚版本十三種。鴉片戰爭以後,大量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被譯為西文,《西遊記》漸漸傳入歐美,被譯為英、法、德、意、西、手語、世(世界語)、斯(斯瓦西裡語)、俄、捷、羅、波、日、朝、越等語言。
三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小說以上層貴族社會為中心圖畫,極其真實、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是這段歷史生活的一面鏡子和縮影。是中國古老封建社會已經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真實寫照。
黛玉和寶釵在「哀」「樂」截然不同,「悲」「歡」強烈對比之下,一個「魂歸離恨天」,一個「出閨成大禮」,終成悲劇結局,是主線的高潮,也是實現全書主題的集中所在。後二十一回,則是在高潮的餘波中,情節的下降、結尾階段。在這個階段裡,賈家被抄而又贏得一個回光反照的局面。最後寶玉遁入空門,全書結束。
全書揭示了封建制度、封建禮教的罪惡;也歌頌了青年男女對封建制度的禮教的叛逆精神
知識拓展:紅樓夢尊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有著極高的文學價值和歷史價值,值得我們當代每一位觀看。
四 、《水滸傳》是第一部描寫農民起義的小說,全書圍繞「官逼民反」這一線索展開情節,表現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壓的「好漢」揭杆而起,聚義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義失敗的全過程。
它以深刻的思想,廣泛的內容,傑出的藝術譜寫出了一曲封建社會農民起義的英雄史詩,革命悲劇,反映出沒落衰敗的封建社會深重的剝削和殘酷的壓迫激化著階級矛盾,反動統治的黑暗腐朽造成廣大人民的反抗鬥爭。
『』為什麼要讀課外書?讀課外書可以積累知識,幫助提高自己知識和思維的高度,幫助提高學習成績,特別是語文成績。讀課外書可以擴大我們的視野,完善我們的認知能力。多讀課外書還可以改變、優化我們的大腦,增強智力水平。讀課外書時,在書籍的選擇上不要只挑自己喜歡的書籍、或者讓自己「舒服」的書籍來讀,這樣你很難突破成長。如果閱讀效率低下,學一學快速閱讀也是很有必要的。快速閱讀可以大大提高我們輸入知識的效率。快速閱讀的優勢不只在於讀書的速度快,還在於快速閱讀非常有助於快速抓取書本中的重要內容,有助於整體理解。至於關於快速閱讀的學習,也有很多方法,如精英特快速閱讀記憶訓練,學習掌握起來比較容易。
讀課外書的過程中可以摘抄一些精句,並爭取讓它成為你自己的一部分,在關鍵時刻還能講出來(比如作文中),在實踐中把這個道理用出來。讀完一本書之後,還要有自己的反思,具體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實現,比如:通過這本書我學到了什麼?哪些知識是你過去從來沒有聽說過的?這本書對我的幫助是什麼等等。
居賢書院地址:滑縣道口鎮衛河路21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