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頗受爭議的蔬菜,售價40元一斤,卻被質疑冒充萵筍

2020-12-23 農家講堂

「你這就是縮小版的萵筍,或者長得比較苗條的萵筍,還曬乾賣40元一斤呢,別再拿出來騙人了!」面對網友的質疑,村民王雲三很是無奈。

現年62歲的王大叔,種植苔菜已有30多個年頭了,自從他愛上了拍小視頻,用手機記錄當地特色農產品,他這才發現,這種讓他引以為豪的苔菜,在網友眼裡竟成了萵筍。

「萵筍是萵筍,苔菜是苔菜,它倆長得再像,可也不存在冒充呀,再說了,萵筍才多少錢一斤,加工好的苔菜是萵筍的幾十倍,說用萵筍冒充苔菜還差不多。」

提及網友的質疑,王大叔貌似有一肚子話要給大家解釋,不過這也不能責怪誤解的網友們,畢竟這種蔬菜和萵筍長得實在是太像了,就連筆者剛見到時,也被誤認為是修長版的萵筍。

從葉片上看,苗期的苔菜就是活生生的油麥菜,等長成之後,莖稈又像極了萵筍,不過葉片仍像是油麥菜,關鍵是炒制嫩葉,也能吃出油麥菜的口感,是不是很神奇呢?

說罷葉片,再來說說莖稈,苔菜的莖稈和萵筍相比略細、略長,不像萵筍莖稈那般粗壯,刮開表皮,裡面的莖肉可以生吃,也可像萵筍一樣做菜,但它有個萵筍所不能具備的優勢,就是能夠加工成脫水蔬菜。

苔菜加工出來的脫水蔬菜,製成菜品後吃起來依然咯吱咯吱清脆響,而萵筍則不具備這種功能。

在王大叔所在的亳州市沙土鎮王樓村,道路兩旁或是向陽的空地上,到處掛滿了加工後的苔菜。

據王大叔介紹,苔菜是一種比較好種植的蔬菜,一年可種植春季和秋季兩茬,一茬平均能加工脫水蔬菜150斤左右,兩茬就是300斤,按照22元/斤地頭價計算,兩茬苔菜收益為6000-7000元,如果採取零售的方式,春節前後能賣到40元一斤,這樣算來,經濟效益就更高了。

苔菜加工成脫水蔬菜後,名字就變成大家更為熟悉的苔幹,也成為貢菜,在當地種植歷史悠久,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小眾蔬菜,也逐漸被人們所熟知,近年來貢菜不但走向了各大城市,甚至還出口到東南亞和歐美等地,種植規模越來越大。

苔菜雖然前景無限好,但依然存在兩個方面的硬傷,時刻制約著苔菜的發展空間,一是加工難,如王大叔所述,苔菜種植簡單、生長期短、種植成本低、生長期基本沒什麼病蟲害,但加工是個大難題。

收穫、去葉、削皮、分割、晾曬等工序,由於還沒研製出可以替代人工的機器,從而造成勞動難度和勞動成本非常高。

二是儲存難,加工成脫水蔬菜後,往往都要及時賣掉,農戶自己儲存,極易導致變色,從而失去品相,也就失去了銷售價值,而解決這個難題的唯一方式,就是及時進冷庫。

也就是說,加工好的苔幹,就要及時賣掉,農戶種植三畝兩畝面積,哪裡有能力建冷庫呢?實在沒那個必要,這也導致了銷售上的被動。

所以,想讓極具特色的苔菜走進千家萬戶,以上兩點難題就必須要克服,否則只能局部區域種植,被誤解、被認錯也就不難理解了。

相關焦點

  • 經常被誤認為萵筍,新鮮的都捨不得吃,曬乾以後40元一斤!
    過去因為技術原因,導致很多蔬菜都不是平常的老百姓可以吃到的東西,有一些比較好的菜餚,還是要上供給朝廷,皇親貴族才可以吃到。不過現在時代不同了,所以帝王能吃到的菜餚,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吃到,在我國就有這麼一個菜,經常被人家認作是萵筍,之前都是曬乾之後上供給朝廷,所以有了「貢菜」這個名字,現在也賣到了40元一斤。這種菜在冬季的時候被大量上市,莖葉都可以吃,但是市面上不經常可以看見新鮮的,貢菜是菊科,它和萵筍是差不多的,耐寒不耐熱,一般都是立秋之後開始育苗,12月份採摘。
  • 生長於屋頂,以「人參」命名,過去農村很多,如今8元一斤
    導讀:大家好,這裡是農看農,每天分享農村新鮮事,分享種植技術和市場。今天我們的主題是:生長於屋頂,以「人參」命名,過去農村很多,如今8元一斤 小時候生活在農村地區,大多數人基本都是住在那種古老的瓦房裡面。這種瓦房有一個特點就是冬暖夏涼,現如今很多人住了鋼筋水泥房都在懷念瓦房的好。
  • 這種植物在農村山上遍地都是,磨成粉一斤40元
    在農村的山上有非常多種類的野生植物,其中有一種藤子植物,在農村經常用它的藤子當做繩子使用,它的藤子韌性非常強,在農村使用的頻率非常高。農村老人一般稱它為」葛藤「,葛藤在山裡分布非常多,葛藤一般都是成片存在,小時候捆柴都是用葛藤,幾乎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葛藤的分布。
  • 農村種植蔬菜啥品種利潤大?三種蔬菜無需太多成本,效益卻挺高
    在農村想搞一點種植真的是不容易,普普通通的農作物根本賺不了幾個錢,一些賺錢的經濟作物投資又高,一畝地就需要投入幾千上萬元,這對於很多農民來說,根本就不敢種植,怕投資這麼多錢,到時候萬一賣不出去咋辦?所以,對於普通農民,還是來點實際的比較好,今天小編就向大家介紹幾種不用多少成本,而且收入可觀,利潤還挺大的幾種蔬菜,供大家參考。
  • 野菜中的佼佼者,含鈣量高,農村稱為「鳳尾草」,城裡一斤10元
    其實在農村能夠食用的野菜有很多,像我們常見的薺菜、香椿芽、魚腥草,在城裡都享有盛名,它們的價格也都不低,像香椿芽今年春天都賣到了上百元一斤。這些野菜安全沒有經過汙染,就算是沒有蔬菜的口感好,但是有新鮮感在,很多人都願意購買。
  • 300元一斤!赤壁農村給豬吃的東西身價暴漲,你家肯定也有!
    近年來,隨著豆蟲營養價值的發覺和人們對綠色昆蟲資源食品需求的提高,豆蟲變害為寶,成了餐桌上的美味,銷往全國各地的飯店,很受食客的歡迎,市場需求量居高不下。甚至前些日子有媒體報導出,一些餐廳螻蛄竟然要賣到3000元一斤,還經常賣斷貨!
  • 農村田邊一種野草,根莖奇特價值高,市場價格在40元一斤
    農村田邊一種野草,根莖奇特價值高,市場價格在40元一斤!#植物生活學#走進農村,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野生植物,不論是山坡、田間、地頭,甚至是房前屋後都有它們的身影,總之只要是有土的地方都會有很多植物生長。
  • 曾當「特供菜」被熱炒,一斤30元,如今一斤2元,農民都說不好賣
    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蔬菜,它曾當「特供菜」被熱炒,一斤30元,如今一斤2元,農民都說不好賣。這就是秋葵,也叫做黃秋葵,關於它的產地目前還沒有特別的定論,只是多數人認為它是一種外來的物種。一直到2001年的時候,秋葵還沒走進普通人的視線,一直被當作一種比較稀有的蔬菜品種來對待。這樣的情況一直到2008年奧運會的時候,秋葵被當作一種「奧運蔬菜」才開始流行起來,因為秋葵本身含有的營養物質比較多,再加上國外選手也比較多的食用它,所以成為了一種熱門的蔬菜。此後一些賣種子的人宣傳它可以恢復體力、消除疲勞等好用處。
  • 一斤紅椒可換一斤肉,瓶裝剁辣椒悄然「瘦身」
    12月8日,三湘都市報記者走訪長沙部分農貿市場、蔬菜店發現,辣椒價格在短暫回調後,眼下又噌噌地往上漲,普通小紅尖椒最貴的高達29元一斤,與同店內一斤豬肉價格相當。市場:「辣翻天」捲土重來,一斤紅椒可換一斤肉近期以來,噌噌上漲的辣椒價格讓不少「無辣不歡」的老口子忍不住調侃:「辣椒自由快沒了。」
  • 農村有種「返魂草」,名字好聽卻常被忽略,根莖一斤能賣20元
    農村有種「返魂草」,名字好聽卻常被忽略,根莖一斤能賣20元廣闊農村,植物眾多,比如許多普通的野草,看似不起眼,其實,卻是價值很高的中藥材。許多野草,雖然雜亂無章,隨意地生長在房前屋後,道路兩旁,卻沒有人把它們當真。
  • 碼頭人山人海 紅頭魚2元一斤螃蟹10元一斤左口120元一斤
    漁船靠近港口,漁民們趕緊挑揀皮皮蝦,剛上岸的皮皮蝦價格在15-25元之間,不挑揀量大的話一斤15元,如果分類售賣,中等偏上的一斤可賣到25元。出海打撈上來的紅頭魚,3元錢一斤,要10斤以上按一斤2元即可售賣。紅頭魚燉豆腐是一道美味。岸上售賣的鰻鱗,為暖水性的底層魚類,一般喜棲息於水深50~80米泥沙底海區,有季節性洄遊。一斤售價20元。
  • 民間一種叫做「響鈴豆」的植物,市價要40元一斤,農村可以隨便採!
    清明節剛過,農村地裡就開始忙活起來,現在農地裡好多彎腰的身影,有的是在採摘野菜,有的是在忙著播種,春天本就是一個忙碌的季節,只有忙過了這段時間,大家才能有個豐收之年。今天,大家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農村的那些事吧
  • 人稱「雞頭參」,根莖葉花都是寶,一斤賣40元,山上遇見要珍惜
    人稱「雞頭參」,根莖葉花都是寶,一斤賣40元,山上遇見要珍惜在農村中總能看到各種綠色的植株,正是這些綠色讓農村變得充滿自然。二、價值雞頭參的根莖葉花等都有藥用價值,可很好的潤肺滋養,也能補脾,根部價值相比更高,可直接進行品嘗,也可當成蔬菜清炒或涼拌。將其清洗乾淨後,切成片,在鍋裡煮上2分鐘,之後放上一些白糖,糖化後即可用上筷子攪拌,吃起來甜脆美味。
  • 一斤櫻桃售價超6萬!日本成中國農產品最大買家!年進口額達670億
    報導指出,2018年,佐藤錦櫻桃正式上市,一斤的售價為30萬日元,一顆大概就要4400日元(折合約276.4元人民幣)。事實上,不僅是水果,由於土地面積有限,日本連蔬菜都沒法自給自足。據了解,在當前日本國內供應的蔬菜中,有20%需要依靠海外進口,進口的蔬菜中有50%來自中國。日經中文網曝出,日本有60%的大蒜、30%的生薑,以及20%的洋蔥是中國生產的。
  • 農村水邊一種野草,過去用它做蠟燭芯,如今當藥材種植百元一斤
    導讀:農村水邊一種野草,過去用它做蠟燭芯,如今當藥材種植百元一斤農村野草多,有一些野草是危害農田的「害草」,還有一些野草則有大用,從古至今被人們當成寶。在農村的水溝邊,常生長著一種不起眼的細長植物,它的學名叫做「燈芯草」,農民朋友也喜歡叫它水燈芯。別小看了這種植物,在歷史的長河中,它可是承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優質的蠟燭芯,幫助古人點亮黑夜。古時候沒有電,也沒有廉價的棉線當蠟燭芯,燈芯草這種天然的植物便成了最好的蠟燭芯來源。
  • 生菜、油麥菜、萵筍居然是同一種菜?別不信,是真的,刷新我三觀
    蔬菜作為咱們正常飲食維生素必不可少的補充來源,各自都發揮著不同的作用,比如油麥菜,清脆的色澤,脆爽的口感,絕對能給你視覺和味覺的清爽感,它富含的維生素很高,價格還很低廉,在菜市場中一斤一般只有兩三塊錢,大大降低了減肥成本。除了油麥菜還有生菜、萵筍等綠色蔬菜,你知道嗎?
  • 雲貴川農村常見野果,一斤能賣到40元,泡酒榨汁滿是童年回憶
    在過去,有一種叫做「刺梨」的野果,也許很多人不知道這種果子的存在,但是對八九十年代的南方農村人來說,卻是童年的回憶。談到刺梨,記憶中最深的就是不敢摘。很多人沒有見過,因為這種果子只有在南方的鄉下才有。外表像仙人球那樣渾身是刺,但是裡面的肉非常好吃,酸甜的同時充滿清香,很多小孩子路過都會摘來嘗嘗,有些大人路過也會摘來解渴。
  • 寧鄉農村常見的「土狗子」,竟有人賣3000元一斤?
    以前在農村的田裡、地裡還是好多的,我們先用一些水「滋潤滋潤」田地。但最近聽說它們將要面臨「滅頂之災」了,據佛山日報和江門電視臺報導,這種以前在農村常見的蟲子,在廣東一些餐廳和燒烤攤非常搶手。甚至前些日子有媒體報導出,有的餐廳一斤螻蛄竟然要賣到3000元一斤,還經常賣斷貨!
  • 83歲大爺摘別人家蔬菜,天天拉回家給雞吃,村民們為啥誇讚
    老人姓樊,今年83歲,家住六安農村,兒女長大後,各自成家立業,樊大爺和老伴另外生活,為不給孩子們增加負擔,他養殖了一些雞鴨增加收入,今年年初開始,他開始在別人家的菜地摘菜給雞吃,雖然沒有給錢,但村民們卻很支持,這是怎麼回事呢?圖為樊大爺將菜放在電動三輪車車廂裡,準備拉回家。
  • 農村一大益蟲,一年吃掉3千隻蚊子,如今80元一斤快被吃絕了
    導讀:農村一大益蟲,一年吃掉3千隻蚊子,如今80元一斤快被吃絕了夏季到來之後,不僅天氣炎熱,還有特別多的蚊蟲,尤其是在農村野外,那簡直不要太多,每次吃過晚飯後去田邊散步,若是不噴點花露水,散完步回來保準被蚊子咬得一身是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