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來參加午餐會,齊聚一堂來討論這個非常重要的話題。今天我站在這,不代表阿里巴巴,也不是以一個商人的身份。我來這裡分享過去20年的個人經驗。我很激動,到了9月10日,我的身份將發生變化,可以做一些教育、企業家方面的事。
在50歲之前,我們做那些別人希望我們做的事。在50歲之後,我們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我們需要努力工作。同時我也在此感謝為該份報告調查的專家,感謝多位諾貝爾獎得主做出的貢獻。
今年,世界需要擔心的事太多了。我今天來達沃斯,感覺每個人都很焦慮很擔心。和他們的憂慮不同,我感到很興奮。我們總是將焦慮和抱怨視為機會。
我問他們到底擔心什麼?他們擔心技術革命、擔心失去工作、擔心壟斷。但沒有人擔心:如果今天我們不儘快行動,就會失去未來的發展機會。如果我們現在停止,孩子們怎麼辦?
5年前,在北京,我們有一個重要的閉門辯論。我被邀請參會,他們聚在一起討論:「我們該如何控制網際網路野蠻生長?」聽了兩小時,我說:「等一會,中國還沒有完全連接上網際網路,為什麼要討論如何控制?」這些人都稱自己為專家。但我意識到,只有被過去的專家,沒有了解未來的專家。(There is no Expert for future, only expert yesterday)
我們當時擔心的事五年後都沒有發生,那些當時不足為慮的事情都五年後都出現了。
今天,我們為什麼齊聚達沃斯,為什麼成立羅漢堂?我們需要專家。阿里巴巴有海量的數據,但我們需要專家來幫助我們一起讓數據做貢獻。我們成立羅漢堂,邀請全球頂尖的專家一起來分析,這些數據背後的真實情況。我們到底該擔憂什麼問題?
根據我的經驗,科技能真正給小企業賦能,給女性、殘疾人、農村地區提供幫助。我們從中小企業出發。在最開始,很多人笑我:「馬雲,你為什麼要在中國做網際網路,做電商?」當時的中國沒有物流、沒有支付系統,美國的電商是為大公司節省成本設計。他們問阿里巴巴的商業模式是怎樣的?我說:「我們是幫助小企業。」但他們覺得小企業沒錢,然後我講了阿甘正傳的故事。他通過賣小魚小蝦來賺錢,我可沒見過靠賣鯨魚賺錢的。美國電商是幫助大公司節省成本,我們是幫助中小企業創造利潤。中小企業不需要我們告訴他們如何節約成本,他們比我們更會省。我們要教他們如何賺錢。
最開始很難,我不懂電腦,不懂技術。事實上,我討厭技術。當人們說起技術,他們高高在上,眼高於頂,覺得其他人都是傻瓜。阿里巴巴做的是讓科技更加簡單,一個點擊就可以解決。
我就是產品經理,如果我都不會用,不管技術多麼先進,都不行(If I can’t use it, just forget it, no matter how great it is)。因為我知道80%的人都不會喜歡的。如果我能用,就可以。因此我們的網站設計的非常簡單。做小生意的都會用。
我就像一個騎著老虎的瞎子,但是那些騎馬的專家最後都摔下了。我們唯一重視的事就是看客戶滿不滿意,他們滿意我們就高興。我不在意技術是不是先進,只要客戶能通過我們的技術賺錢,就夠了。
我們的原則是:「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華爾街不高興說:「Jack如果你認為股東只能排第三,你為什麼要來呢?」我說:「至少我誠實的告訴你了。如果客戶高興,員工高興,股東自然會高興。」這是我們在過去數十年積累的經驗,正是因為我們與中小企業站在一起,阿里巴巴才能成長到今天的體量。現在我們一如既往的幫助小企業和農民,將他們的產品通過網絡賣到世界。
我剛剛和盧安達籤訂了協議,我們幫助盧安達農民種植咖啡,然後將咖啡賣到中國,2000多袋咖啡三天就賣光了。
我最自豪的不是阿里巴巴賺了多少錢,而是我們為中國提供了3800萬就業機會。因為網際網路,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每年我們貢獻1200萬的就業機會,這些就業機會主要是高校畢業生。
我還想談一下女人,科技是冷的,但人是熱的。我們要讓科技溫暖起來。阿里成功的秘訣就是多招女性,幾乎50%的員工是女性,34%的高管是女性。我們對此非常自豪。有人問:「你們是科技公司,怎麼能招這麼多女人?」我說:「那又怎樣?我們從沒意識到這是問題。」用戶體驗才是服務業的核心,網際網路行業最重要的是服務理解他人。
不好意思男同胞們,我們發現女人對他人更關心。在網上購物時,女人為他們的孩子、老公、父母買東西。女人購物不是為她們自己,而是為家人。50%的阿里平臺上的賣家是女性,而超過的50%買家是女性。沒有女人,就沒有阿里巴巴(Without woman, there will be no Alibaba)。
從最開始,信用卡就是為富人設計,現在已經式微。而手機支付,從第一天開始就是為窮人設計的(For mobile payment, from the first day, it is designed for poor people)。信用卡在中國推廣了很多年,目前持有信用卡的人數依然很少。而目前通過支付寶使用行動支付的人數已經超過了7億人,每個人都能得到錢。 所有的銀行都不喜歡我們。 你可以向我們借錢,只要你到時候願意還。我們是依照個人信用發放貸款,而個人信用又是基於大數據。有趣的是,通過網上借貸的統計,女人的遵守信用的程度是男人的4倍。我們願意和世界分享數據,鼓勵全世界科技企業一起建設更好的世界。
對於非洲,我很激動。2017年我第一次去非洲,在我去之前,很多人告訴我非洲的不好,疾病肆虐等等負面的消息。但我決定還是去看看。我去了四個國家,然後驚呆了,(非洲)看起來就像30年前的中國,甚至更好(I was shocked, and it looks like China 30 years ago)。30年前的中國沒有網際網路,當時人民討厭網際網路,沒有手機。但是非洲也有很多困難。告訴我,今天哪個國家還沒有通電?
我今年去了非洲兩次。有了科技助陣,我們可以為非洲提供四個E。
第一個E是Entrepreneurs(企業家),我們不要依靠政府,而是要靠企業家。
第二個E是Education(教育)。不僅是非洲,全世界都應該改變教育方式。現在我們教育孩子的方式還停留在兩百年前的工業時代,但我們已經進入了數字時代。我們不能用對待機器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機器會比人類更聰明,但不會比人類更智慧。(Machine will be smarter than human beings, but will never be wiser than human beings.)機器只有晶片,但人類有一顆心,有心才能有愛,才能有價值觀。
30年之後我們會面臨一個難題:孩子們找不到工作。機器從來不會遲到,不會感覺到累,也不會鬱悶,計算更快,從來不會健忘。未來,孩子們會對我們改變的世界感到沮喪。
第三個E是E-government(電子政務),將政府搬到網上。當我們談到2500億美元量級的投資,我們必須要求透明,不允許腐敗,只能用電子支付。花出的每一分錢,你都能看到去哪了。(Every cents going out, you see where the money goes) 我參加了一個論壇,有人擔心:「如果沒個人都在網上,如果一個政府關閉了網際網路會怎樣?」電子政務時代,沒有這種可能性,當他們關掉網絡時,也一起關掉了政府。
第四個E是Efrastructure(電子基建)。我們要讓所有東西和網絡聯繫,人們擔心安全、隱私,我們知道這些事。我不是很喜歡監管先行(Regulation First)。人類目前對大數據的認識還非常有。我們不能給一個三歲的小孩穿上鞋,然後要求他一輩子都穿這雙小鞋。我們對未來一無所知。
技術給人類帶來了就業機會和很多美好的事物。但是另一方面,第一次科技革命帶來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科技革命直接或者間接的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現在我們處於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我們都要小心。這就是我想分享的阿里巴巴過去二十年的經驗。
相關閱讀:
如果您感覺本文還不錯或者對您有幫助,那請分享給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