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三十而已》中,幾位女主角的故事牽動了觀眾們的心,尤其是顧佳,貌美健康、學識豐富,把家庭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條,上能獲得貴婦太太的青睞,下能手撕欺負自家娃的家長,當全職太太前還曾和丈夫一起開公司,出場不久就成為了無數女生的理想模樣。
然而,顧佳有多討喜,她的丈夫許幻山就有多讓觀眾生氣,放著這麼好的太太不要,居然出軌了,氣得觀眾們紛紛吐槽:「許幻山是不是傻?放著這麼好的老婆不要?如果沒有顧佳,許幻山肯定沒有今天。」 「這不是老套的『綠茶』戲碼嗎,這都看不出來嗎?」
許幻山確實看不出來。在他出軌之前,就曾有另外一個「綠茶」女下屬動過類似的心思,還好顧佳及時發現,開除了她。顧佳在鼓勵、勸解丈夫為公司考慮時,女下屬只是說了幾句「我都替你委屈」;顧佳在外低聲下氣尋求公司合作機會時,女下屬不請自來出現在酒桌上,還需要許幻山擋酒,這一擋不要緊,他和合作夥伴差點打起來,丟失了一筆超大訂單,公司現金流就快斷線了,最後又是顧佳出面嘗試維護這次合作。造成了這麼大的損失,開除女下屬時,許幻山居然還有點不忍心,真是太抵不住「綠茶」了呀。
最初,「綠茶」這個詞用於形容看似青春動人、楚楚可憐,實則玩弄情感的女孩子,但是後來,越來越多行為被歸為綠茶:裝可憐博取同情的、明褒暗貶說別人不單純的、與異性舉止親密的,都可能會被網友說「這可太綠茶了」。當然,綠茶也不只用於形容女生,《傳聞中的陳芊芊》裡,男僕蘇子嬰出場,裝委屈挑撥男女主關係的時候,「男綠茶」這個詞就衝上了熱搜。
這樣看來,我們可能都覺得:嘖,這綠茶真可恨!但最近,還出現了另外一種說法:如果綠茶的目標不是你的伴侶,而是你,你能頂得住嗎?
如果你是男生,代入一下許幻山的角色,聽聽女下屬的這些話:「你說咱們那麼好的設計,都是他自己不懂,就知道還價,咱們要是再退步,我都替你覺得委屈。」「你也是個特別特別好的老闆。」
而如果你是女生,想像一下如果有人這樣攻略你:「姐姐姐姐,你真好看!」「姐姐,你男朋友怎麼又去打遊戲了,如果是我,肯定不捨得冷落你的!」
你會不會也覺得,咦,令人討厭的綠茶怎麼變得有點可愛了呢?
當「綠茶」攻略自己時,我們也頂不住,是因為「綠茶」發言真的很戳人心,今天,我們就聊聊,我們可以從「綠茶」的說法方式裡學到什麼。
讓人覺得自己正在被真誠欣賞,是「綠茶」發言中的一大精髓。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也就是說,我們人人都需要被尊重。
而誇獎,則是讓人感受到被尊重的絕好方法。女下屬誇許幻山設計好,是因為他的設計作品被合作夥伴壓了價,他有時會自我懷疑;誇他是個好領導,是因為公司實質上還是顧佳在打理,他正在為自己能否做好領導而感到煩悶。在自我懷疑、煩悶的時候,人人都需要點肯定,需要有人告訴自己「你有能力」「你有價值」,此時如果得到誇獎,人的情緒會大大得到緩解。
我們在與他人相處的時候,也可以多真誠地誇獎誇獎別人,好聽的話誰都聽不夠的。
「綠茶」發言還特別能安撫情緒。如果多看幾部劇就會發現,「綠茶」最容易出現在人們失意的時候,這正是最需要情緒安撫的時候。
家人、伴侶常常會在我們失意的時候講道理,比如顧佳就會勸許幻山考慮一下成本和利潤,對耍無賴的合作夥伴再寬容一下。但這個時候,我們是聽不進道理的,就算許幻山平時也知道為了生意要忍的道理,但此刻他需要的就是情緒上的共鳴,因為消極情緒會累積蔓延到我們生活的各個層面,伴侶善意的勸解,也可能被我們當成是對自己的不理解,甚至是惡意傷害。
所以,我們要想跟身邊人更愉快地相處,講道理之前,也要學會先承認情緒的正當性,安撫情緒。去站在對方的角度,感受ta現在的想法和情緒,認同這些想法和情緒的出現是有原因的。道理要講,但沒必要立刻講;安撫好情緒,我們才能更好地講道理。
冷靜下來想想,「綠茶」發言還是很讓人愉快的;但我們之所以討厭接近自己伴侶的「綠茶」,是因為我們覺得,這樣的舉止過於親密,反而顯得我們像個外人了。「綠茶」之所以讓人討厭,因為「綠茶」的本質是越界,假如一對情侶吵架了,前文提到的溝通方式,應當發生在情侶兩人之間,而不是情侶一方與其他異性朋友之間。
所以,我們可以學習「綠茶」優秀的交流技巧,但一定要認清我們與他人之間的關係,守好人際關係的邊界。比如,如果你不確定一個玩笑會不會冒犯別人,那就不要開;不確定一件事別人或者別人的伴侶會不會介意,就不要做。
學會取「綠茶」之精髓,去「綠茶」之糟粕,我們也能更愉快地與他人交流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