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ponismes 2018 巴黎日本文化年 | 和風文化盛宴

2021-02-12 小行星TinyPlanet

2018年是日本和法國建交160周年,以及明治時代開啟的150周年,那時日本開始向西方國家開放。因此自2018年7月起至2019年2月,兩國政府合作一系列活動以作紀念:展覽、戲劇、音樂會、舞蹈、電影、美食……「日法友好2018:靈魂共振」 (Japonismes 2018 : les âmes en résonance)50多個官方合作項目將在巴黎和全法各大文化機構輪番上陣,更有無數畫廊、私人劇院也來湊熱鬧。

活動標題「Japonismes 2018」(日本主義)指向19世紀中葉在歐洲,畫家們受日本浮世繪影響而掀起的那股和風熱潮,對日本美學的審美崇拜盛行了30年之久。馬奈、德加、莫奈、梵谷等都曾將浮世繪的藝術元素融入作品中。

我們也能在這次2018年的「日本主義」裡看到當代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日本和法國都生活的藝術均有其獨特的品味和某種程度上極其相似的和諧美學。

小行星在此先推薦相關的展覽,其他的活動,戲劇音樂舞蹈電影會發布在以後的推送中。

FUKAMI

une plongée dans l』esthétique japonaise

深度,尋求日本美學

至8月18日

Hôtel Salomon de Rothschild

羅斯柴爾德公館

11 Rue Berryer, 75008 Paris

每天11h-20h

在羅斯柴爾德公館西式美學富麗堂皇的大廳中,探尋幾千年的日本精神和美學態度。展覽分為10個章節,「巴洛克/過度」、「創造的源頭」、「自然」、「極簡主義」、「數碼時代」、「輕的哲學」等等,從繩文時代的陶器到如今當紅的新媒體藝術家、DJ真鍋大度(Daito Manabe)的數碼裝置,還有17世紀的雲遊僧人、雕塑家圓空(Enkū)的「短柄小斧雕刻」,19世紀畫家、漆器手藝大師柴田是真(Shibata Zeshin)的精美工藝,20世紀日本畫家田中一村(Isson Tanaka)情感豐富的「冬日花園」,當代藝術家名和晃平(Kohei Nawa)不斷變化的泡沫雕塑,只為此也值得特地前往觀看。不可錯過。

Ryoji Ikeda | continuum

池田亮司,連續體

至8月27日

Centre Pompidou

蓬皮杜中心

Place Georges-Pompidou, 75004 Paris

11h-22h,周四至23h,周二閉館

日本電子音樂製作人,聲響藝術家池田亮司(Ryoji Ikeda b.1966)生活和工作往來於巴黎和京都。他的作品都讓你沉浸在其「宇宙」中,混合聲音,圖像,空間,感知的數學方程式。此次展出他兩個最新裝置作品,也屬於蓬皮杜的新項目「變化/創造」(Mutations/Créations)的一部分。

Enfance

Encore un jour banane pour le poisson- rêve

童年,

仍然是逮捕夢魚的香蕉日子

至9月9日

Palais de Tokyo

東京宮

13, avenue du Président Wilson 

 75016 Paris

12h-24h,周二閉館

展覽的名稱來自塞林格(J.D. Salinger)的短篇小說《逮捕蕉魚的好日子》(Un jour rêvé pour le poisson-banane),名詞被有意的調換,結果形成了這個奇怪的標題。展覽由藝術家克萊門•柯及託爾(Clément Cogitore)以及多位藝術家-工匠合力完成,邀請所有7-77歲的觀眾通過參與不同的啟蒙測試,獲得與平時不同,早已遺忘的感受——孩童式的驚奇,愜意,傷感或者擔憂。

這個展覽有6位當代日本藝術家參與,慄林隆( Takashi Kuribayashi ),宮崎啟太(Keita Miyazaki),毛利悠子(Yuko Mohri),森千裕(Chihiro Mori),鈴木智昭(Tomoaki Suzuki)與漫畫家橫山裕一(Yuichi Yokoyama)一起呈現了每個人的童年。

Yu-Ichi Inoue 1916-1985 

La calligraphie libérée

井上有一 ,自由書法

至9月15日

Maison de la culture du Japon à Paris

巴黎日本文化中心

101 bis quai Branly 75015 Paris

周二至周六 12h-20h

井上有一是戰後日本最具創造力的前衛藝術家之一。他打破傳統的慣例和規則,讓書法成為當代藝術。此次展出其多幅代表性作品,只用紙張和墨水創造出及其豐富和多層次的黑白世界。這些作品又各有不同:《無我》是其藝術生涯早期的稚氣,《貧》表達一種哲學理念和生活方式,《花》等單字書法展示了獨有的媒材和靈活的運筆技巧,《滑床山的熊》,井上有一用鉛和木炭一邊高聲背誦一邊書寫下這部宮澤賢治的童話。

9月29日至12月17日將在Albi的勞特雷克博物館(Musée Toulouse-Lautrec)繼續展出。

Kohei Nawa, Throne

名和晃平 – 王座

至2019年1月13日

Musée du Louvre

羅浮宮

9h-18h,周三五至21h45,周二閉館

羅浮宮在金字塔下呈現了日本當代藝術家名和晃平(Kohei Nawa,b.1975)的大型作品《王座》,以金箔覆蓋,結合了日本的文化傳統和最具創新性的科學技術。

【Tandem Paris -Tokyo】

Exposition Art Brut Japonais

日本非主流藝術展

9月8日至2019年3月10日

Halle Saint Pierre

2 Rue Ronsard, 75018 Paris

每天11h-18h

50多位日本「非主流」( 非主流藝術Art Brut指刻意迴避正統藝術訓練進行創作)藝術家帶來自己的作品,這些作者經常面臨社會或精神上的孤獨,使用自己獨有的藝術語言和媒材,回應了Art Brut的倡導者,法國藝術家讓•杜布菲(Jean Dubuffet1901-1985)所描述的理想:「藝術應該是具創造力的,非遵循舊規的,未經加工的,自然流露的,隔絕於所有社會與文化影響之外,沒有考慮到名或利,基於自主靈感創作出來,完全對立於傳統的或正式的有關藝術活動的刻板印象。」

Jakuchū (1716-1800)

Le Royaume coloré des êtres vivants

伊藤若衝 – 動植彩繪

9月15日至10月14日

Petit Palais

小皇宮

Avenue Winston Churchill, 75008 Paris

10h-18h 周一閉館

伊藤若衝(Itō Jakuchū 1716-1800),近代日本畫家。江戶時代中期在京都活躍的畫師。40歲時將家業交由弟弟繼承,從此退隱專注繪畫。巧妙融合了寫實與想像的他被稱為「奇想的畫家」, 他為京都相國寺所做的一套30幅《動植彩繪》和隔扇畫《群雞圖》是其最著名的作品。

此次展出的《動植彩繪》是藝術家歷時十年的精華之作,這30幅花鳥、魚的巨幅圖畫,被稱為博物學的「圖畫論文」。 大膽的構圖、華麗的色彩、明朗的線條以及精緻的細節處理和裝飾風格展現了若衝的最高繪畫技巧,前衛和現代性使得即使用它來裝飾西洋風格的明治宮殿也絲毫沒有違和感。

《動植彩繪》現由日本皇室宮內廳收藏,只在2012年離開過一次日本到華盛頓國家美術館展覽。今次它由相國寺佛教三合會護送而來,首次在歐洲展出,因其脆弱性只展出一個月。不可錯過。

Shingo Katori

Nakama des Arts

香取慎吾,藝術的「仲間」

9月19日至10月3日

Carrousel du musée du Louvre

Hall Charles V

羅浮宮卡魯塞爾商城 – 查理五世廳

99 Rue de Rivoli, 75001 Paris

每天11h-20h

日本歌手、演員香取慎吾如今也是個當代藝術家,帶來了他的首次個展「藝術的「仲間」」,仲間在日語中是擁有共同興趣的朋友之意,因此標題也是意指大家因藝術而聯結。壁畫、油畫、物件、數碼裝置和各式社交媒體的運用展示了香取慎吾創造思維的方方面面。

Vagues de Renouveau

Estampes japonaises modernes 1900-1960

新浪潮,現代日本版畫展

10月6日至2019年1月6日

Fondation Custodia

121 Rue de Lille, 75007 Paris

12h-18h,周一閉館

展出20世紀初期見證日本現代化的藝術家作品。探索了日本20世紀的藝術運動「新版畫」(Shin hanga),實用新技法重拾女性肖像和風景等經典主題,以及「創作版畫」(Sōsaku hanga),在處理現代城市生活圖景上更加前衛。也是日本藝術家響應西方藝術運動的過程。

Tadao Andô

安藤忠雄

10月10日至12月31日

Centre Pompidou

蓬皮杜中心

Place Georges-Pompidou, 75004 Paris

11h-22h,周四至23h,周二閉館

一次對國際知名建築師安藤忠雄半個世紀以來的職業生涯最詳細的調查。自學成才的安藤憑藉其創新成就在建築界佔據了一席之地。展覽通過設計草圖、繪畫、模型和影像視頻讓大家(重新)發現日本建築的迷人美學。

Jōmon

繩文時代

10月17日至12月8日

Maison de la culture du Japon à Paris

巴黎日本文化中心

101 bis quai Branly 75015 Paris

周二至周六 12h-20h

日本繩文時代距今約一萬四千年,大量出土的陶器和陶俑表面是有近似草繩花紋的圖案,故稱為繩文時代。那個時代文明長足發展,並展示出一種感性的造型美學,以及豐富的精神世界,一直持續到21世紀。

展覽先在東京國家博物館舉辦,隨後來到巴黎。匯集了眾多公元前1萬年至400年的國家級寶貝和重要的文物。

Meiji

Splendeurs du Japon impérial

明治,日本帝國的輝煌

10月17日至2019年1月14日

Musée Guimet

吉美博物館

6 Place d'Iéna, 75116 Paris

10h-18h,周二閉館

在紀念日本明治維新150周年之際,本次展覽展現明治(1868-1912)的時代動蕩,是日本乃至世界前所未有的革命時期。

展覽將通過不同的藝術手工藝,探討日本現代化和藝術生產國際化的方方面面。金銀器,屏風,攝影,紡織品,繪畫,青銅器,陶瓷等等,說明整個社會和藝術的變化。包括許多大藝術家,19世紀浮世繪大師河鍋曉齋(Kawanabe Kyōsai)和柴田是真(Shibata Zeshin)。當代日本和西方的藝術作品相互比照,展現了日本和歐洲藝術家之間的聯繫。也探索了日本是如何誕生了「日本主義」藝術(Japanisme)的。

【Tandem Paris -Tokyo】

Exposition de Photographies 

Shibuya - Curiosite de Tokyo

涉谷 – 東京好奇心 攝影展

10月18日至11月17日

Mairie du 4e arrondissement de Paris

巴黎4區政府

2 Place Baudoyer, 75004 Paris

周一至周六 9h-17h

如同巴黎的瑪黑區,多文化並置碰撞,東京的涉谷也是一個充滿創意、新潮流,傳統和現代交融的地方。這個小區域矛盾的多面性世界聞名,也成為了日本最獨特的魅力。「澀谷 - 東京好奇心」是一張關於澀谷的名片。「Tokyo-Ga」攝影項目的100位攝影師拍攝了珍貴、驚人,激動或平靜的時刻。

Trésors de Kyoto : 

trois siècles de création Rinpa

京都寶藏,琳派三個世紀的創作

10月26日至2019年1月27日

Musée Cernuschi

賽努奇博物館

7 Avenue Velasquez, 75008 Paris

10h-18h,周一閉館

琳派(Rinpa)誕生於1615年,當時幕府將軍德川家康讓著名書法家、陶器和漆器手藝人,本阿彌光悅(Hon'ami Kōetsu)在京都洛北鷹峰興建了當時廣為人知的藝術村(光悅村)。他與俵屋宗達(Tawaraya Sōtatsu)、尾形光琳(Ogata Kōrin)並稱琳派的創始者、光悅對後世的日本文化影響極大。特別是在陶藝方面他以樂燒型式的茶碗、漆器芸術方面則以裝飾用的硯箱聞名。

本次展出了捲軸畫,插圖書籍,陶瓷和漆器,以展示琳派的多樣性。最受人矚目的無疑是日本國寶級文物,俵屋宗達著名作品《風神雷神圖》屏風。

【Tandem Paris -Tokyo】

Exposition et Démonstration de la Marionnette Karakuri

機關人偶展示表演

11月2日-3日

Maison de la culture du Japon à Paris

巴黎日本文化中心

101 bis quai Branly 75015 Paris

周二至周六 12h-20h

本次展覽表演重現了田中久重的機械設計和發明。

田中久重是日本江戶時代末期至明治時代初期的著名發明家,幼名儀右衛門,擅長製作各種精巧的機關人偶(Karakuri ningyō),他發明弓曳童子機關人偶,被後世視為江戶時代機關人偶的登峰造極之作。田中也有許多諸如懷中燭臺、無盡燈、萬年自鳴鐘等匠心獨具的創意發明,當時的人譽之為「機關儀右衛門」。

19世紀的日本,小型機械頗為流行,日本的機關人偶受到西方科學技術。當時鐵炮、時鐘等機械傳入日本,引起日本人好奇,逐漸流傳至日本各地。起初,這種機關人偶是公家、大名、富商收藏的高級玩具,主要在祭祀或祭典等場合出現,隨著人氣上漲於日本各地逐漸普及、専門製作機關人偶的專家也越來越多。

【Tandem Paris -Tokyo】

Furoshiki Paris : Installation d』Un Furoshiki Géant

巴黎風呂敷文化展

11月8日至6日

Place de l』Hôtel de Ville

巴黎市政府廣場

10h-20h

由日本建築師田根剛(Tsuyoshi Tane)及其事務所打造一個巨大的包袱皮 - 風呂敷展館。

風呂敷是日本傳統上用來搬運或收納物品的包袱布。自八世紀(奈良時代)開始,已經伴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好幾個世紀。它被認為是世界「第一環保袋」。 這種飽含日式文化傳統和審美的技藝,也進入了巴黎的時尚生活。在此展出不同的法國和日本藝術家、設計師對風呂敷的運用,也讓人進一步了解包裝的藝術。

Japon – Japonismes 1867-2018

日本 – 日本主義 1867-2018

11月15日至2019年3月3日

Musée des arts décoratifs de Paris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

107 Rue de Rivoli, 75001 Paris

11h-18h,周四至21h,周一閉館

裝飾藝術博物館向公眾展示了其豐富的古代和當代日本藝術藏品,突出日本從19世紀下半葉到如今對西方藝術創作獨特和持續的影響。2200平方米,10000多物件,涵蓋各種藝術媒介,時尚、設計、攝影、造型藝術等等。

Naomi Kawase 

Rétrospective et Exposition

河瀬直美回顧展映

11月23日至2019年1月9日

Centre Pompidou

蓬皮杜中心

Place Georges-Pompidou, 75004 Paris

11h-22h,周四至23h,周二閉館

(放映安排請查閱蓬皮杜官網)

本次回顧河瀨直美的電影作品,以及一個她親自設計組織的展覽。我們能看到她電影中各種主題演變,她的工作,生活,自然和家庭。由內向外講述至故鄉奈良,日本的季節變化,和這個世界。展覽匯集了攝影、錄像和裝置等資料。也會舉辦研討會和大師班。

Manga⇔Tokyo

漫畫 – 東京

11月29日至12月30日

Grande halle de la Villette

維萊特大廳

211 Avenue Jean Jaurès, 75019 Paris

每天10h-19h

東京一直是漫畫,動畫,電子遊戲和日本電影無窮無盡的靈感源泉。一個城市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動了虛構故事的發展?同時,虛構的故事和人物形象,在真實的城市中扮演什麼角色?虛構和現實如何重疊?

 展覽通過許多設計草稿,模型和影像突出這些表現形式的多樣性。同時也暴露出東京的現實形象,常常是通過虛構的故事在人們心中形成的。動漫和電子遊戲推動了新的旅遊業,人們會去尋找動漫世界中的背景去「朝聖」,這也是展覽重點探討的一種現象。

Foujita

藤田嗣治

2019年1月16日至3月16日

Maison de la culture du Japon à Paris

巴黎日本文化中心

101 bis quai Branly 75015 Paris

周二至周六 12h-20h

出生在日本,藤田嗣治(1886-1968)年輕時就離開自己的國家來到法國,成為了巴黎畫派的一位主要藝術家。他在巴黎居住的三個時期(1913至1931,1939至1940,1950至1968)被他人生中的重要事件所標記:藝術上的成功,入法國籍,皈依天主教……展覽全面回顧了藤田嗣治的藝術生涯,從初到巴黎的畫作到戰後向法國致敬的作品,也包括30-40年代去拉美、日本、中國、東南亞旅行的創作,這一部分畫作鮮為人知。

郵箱  tinyplanetparis@gmail.com

相關焦點

  • Japonismes 2018 | 日本電影百年
    由法國和日本的電影研究者組成的委員會選出119部影片,回顧1920年到2018年的日本電影歷史。展映主要在法國電影資料館和日本文化中心進行,包括一些鮮為人知的、難得一見的、奠定整個日本現當代電影基石的影片,當然也是大師雲集。
  • 音樂劇《刀劍亂舞》2019年秋季新作公演決定!
    音樂劇《刀劍亂舞》改編自以將歷史名刀擬人化,可收集並培養「刀劍男士」的人氣網遊·手遊《刀劍亂舞-ONLINE》(DMM GAMES/Nitroplus),也是其首個跨媒體改編作品,自2015年開始首演,官方簡稱為「刀音」。 包含再演在內,音樂劇《刀劍亂舞》共上演7部作品。其特徵為同時包含音樂劇與Live兩個環節的演出。
  • 【盤點】感受悠悠和風!盤點日本傳統文化主題動畫~
    日本是保留傳統文化比較好的國家,動畫中也經常有許多傳統文化的影子,也有許多動畫是以日本傳統文化主題製作的,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吧~1《超譯百人一首 歌之戀》《百人一首》是日本廣為流傳的和歌集,集合了七百年內100首和歌,在江戶時代還被製作成了歌牌「歌留多」作為遊戲和競技項目,自然也是日本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而這部動畫則是一首以百人一首為主題的戀愛歌篇為題材的搞笑故事。
  • 1處和風庭院,7處賞櫻地,13家日本店 | 巴黎最全東瀛風指南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後【置頂】公眾號  查看歷史消息法國人對日本文化的熱愛由來已久,在巴黎做個日本文化愛好者其實是蠻開心的
  • 韓國文化年:不出巴黎看遍韓流
    「韓國文化年」期間,法國將舉辦各類韓國文化活動,包括韓國電影節、韓國當代藝術展以及韓國傳統戲劇、音樂會,全方位展現韓國文化的魅力。作為法韓建交130周年紀念活動的高潮,應韓國總統樸槿惠的邀請,法國總統奧朗德將於11月4日對韓國進行國事訪問。法國與朝鮮「建交」可追述至1836年,法國傳教士Pierre Philibert Maubant來到當時的朝鮮王朝宣傳基督教。
  • 聊聊日本獨特的美學與世界觀在和風遊戲中的反映
    日本人的傳統文化與倫理觀念貫徹到遊戲領域,和風遊戲一定是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類型,在這類遊戲身上,你無處不可以看到日本人與眾不同的文化理念與對美的追求,而在這種獨特的加持下,使得它即便是作為世界遊戲的一部分,但也絕對是其中風格獨特讓人一眼就能夠辨別出的類型分支。
  • 巴黎塞納河畔文化遺產瑰寶
    讀著這段文字,不僅使近期和多年前兩次遊覽巴黎蘊藏於腦海的畫面呈現在眼前;而且令人想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1年將「巴黎,塞納河畔」整體列入「世界人類文化遺產」名錄的決定是何等睿智。 巴黎 世界歷史文化名城 地處法國北部的巴黎是法國首都、歐洲大陸最大的城市,也是與紐約、倫敦、東京並列的四大世界級城市之一。
  • 【組圖】日本另類變態文化 女體盛宴
    歷史淵源古代日本飲食文化受中國的影響很大,「女體盛」在日本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如果說刺身(生魚片)、壽司(紫菜米飯糰)是從中國傳入日本,那麼,「女體盛」則是日本人自己創造的。中國先哲雖有「食色,性也」之說,但在實際操作上,未見有像日本「女體盛」那樣將「食」與「色」結合得如此緊密。
  • 日本傳統文化中的「陰陽師」究竟是什麼!?
    初版於1991年出版,2020年進入令和的現在仍不斷推出後續系列,是人氣長壽系列。 前幾年流行的網易手遊《陰陽師》的背景和人設都來源於日本的陰陽師民間傳說,和夢枕貘的《陰陽師》小說並不是同一個故事,夢枕貘的小說裡也是在傳說的基礎上進行創作的一款3D唯美和風手遊,沿用小說中的經典人設,講述了人鬼共生的平安時代,陰陽師安倍晴明探尋自身記憶的故事,其畫面空靈極具和風意境,吸引了眾多二次元玩家喜愛。
  • 第五屆「巴黎新春藝術節」亮相「拉丁區」 中法文化藝術交流協會與巴黎六區政府合辦 中法民眾共度新春
    為慶豬年新春,中法文化藝術交流協會(AEAFC)聯合巴黎三區、巴黎六區、楓丹白露大區埃利希市政府於2019年2月8日、11日和13
  • 和食解說:日本傳統的飲食文化
    日本飲食文化雖不及中國飲食之博大精深,但同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極利於健康的和食,在世界範圍內享有盛譽。去過日本或者想了解日本文化的人都會日本飲食抱有極大興趣。公家盛宴公家盛宴---平安時代,權貴家族為了招待客人而衍生的都品種會客料理。受到中國飲食的影響很大,一張桌子上放著所有的菜盤,盤子數被定為偶數。
  • 龍崗 穿越四季的文化盛宴 勾勒最美文化天際線
    2020年廣東省群眾藝術花會音樂舞蹈專場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政府主辦,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龍崗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廣東省文化館聯合承辦。這是廣東省最具代表性的三大群眾文化活動品牌之一,每三年舉辦一屆,代表了該省群眾文化活動的最高水平,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 去巴黎吧,去加入這永不止息的流動的盛宴
    每個人心中的巴黎是不一樣的,海明威說,那是永不止息的流動的盛宴。
  • 見學日本 | 2019日本動漫文化探索營
    ,縱貫日本的歷史、現狀與未來,揭開這個島國的神秘面紗;4.參訪著名景地,品味地道日式美食,欣賞美豔絕倫的自然風貌和嘆為觀止的現代科技...全方位體驗大和民族文化。※ 研學收穫1、深入探索動漫文化,了解自己熟知的動漫角色誕生背後的故事;2、富有教育意義的室內外課堂,增加學員見聞,滿足學員好奇心,開拓眼界;3、深度接觸當地文化,了解真正的日本,拓展國際視野。
  • 探析日本動漫文化
    日本動漫題材非常廣泛,有競技體育、偵探推理、少女戀愛、娛樂搞笑、熱血冒險、驚悚靈異、戰爭打鬥、歷史穿越、神奇生物等。眾多日本動漫題材源自傳統日本文化藝術:圍棋、武士道及日本神道等。 一、流行因素——多樣題材、異域文化、精神盛宴文化概念中一大特徵是其「異域性」,日本動漫的新奇與不同吸引著世界各國的觀眾。
  • 日本文化融合進遊戲的元素,武士、忍者與聲優,撐起遊戲一片天
    自從2017年法國巴黎亮相的《對馬島之鬼》一直是人們的重點關注對象,但是當時並沒有多少人看好這款遊戲,因為遊戲公司是一家名不經久傳的美國公司——Sucker Punch。但是隨著之後《對馬島之鬼》的公開信息越來越多,人們逐漸對此產生興趣。《對馬島之鬼》的故事背景選定在日本,主角是一個深諳武士道背負重大使命的人,如果說《只狼》、《仁王》是驚豔,那麼《對馬島之鬼》就是真實。
  • 從日本和服發展,看大和民族性格及「武士道」文化融合
    在日本町人文化地位的提高的同時,手工工場的發展和活躍的市民生活促使著和服的廣泛普及與流行。從日本和服中可以窺探出中西文化的兼容並蓄,以及與本土哀寂古典、「禪靜」和內斂嚴謹的民族性格等文化。淺析和服中的日本文化1、兼容並蓄的和風文化漢文化中的服飾文化對江戶和服中的影響最大。奈良時代,日本和服是效仿的唐朝服飾。到了江戶時代,即公元1603年-1868年。
  • 飄溢著「酥油糌粑味兒」的文化盛宴
    2017年12月16日晚,青海廣播電視臺演播大廳內流光溢彩,觀眾席上坐滿了身著節日盛裝的藏族同胞。隨著一曲歡快的歌舞《春滿高原》,青海廣播電視臺安多衛視2018藏曆土狗年電視文藝晚會《春滿高原,情溢三江》的正式錄製拉開了序幕。
  • 孝昌舉辦2018年孟宗文化旅遊節暨民俗文化展演
    12月17日,孝昌縣孟宗文化旅遊節暨非遺展覽、民俗文化展演在桃源社區舉行。  活動現場,孝昌大鼓《十勸家庭和》拉開了本次民俗文化展演的序幕。
  • 2018中日國際青少年文化藝術大賽--日本站
    一、大賽主旨平等 交流 和諧 發展二、大賽主辦單位中日文化藝術交流協會 臺北國際文化交流協會韓中未來發展協會 新加坡國際音樂舞蹈藝術家總會泰中文化藝術交流協會 明珠風採系列國際藝術大賽組委出行日期:2018年8月13至18日(上海直飛6天5晚)報名費:選手 9980元/人陪同費:家長 9680元/人比賽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