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融合進遊戲的元素,武士、忍者與聲優,撐起遊戲一片天

2021-01-18 共由說

電子遊戲雖然產生於美國,但是電子遊戲真正蓬勃發展的時期卻是在80年代,電子遊戲流入到日本的時候。

在中國的80年代,全民經濟開始回暖,不少國外產品開始流入國內,例如卡拉OK卡帶、雪花電冰箱、桑塔納汽車等等,但那時,電子遊戲還在日本蓄力。美國並沒有發現電子遊戲能夠帶來的經濟收益,恰恰通過日本對電子遊戲的專研,使得電子遊戲產業成為日本主要經濟來源之一,美國才開始重視這一行業。

而正是這時,也就是80年代末期,電子行業開始傳入中國。

或許正是日本對遊戲界歷史的這一重要過渡作用,導致了如今遊戲界內日本文化的無處不在。接下來,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如今遊戲界中日本極大文化元素得到的廣闊發展。

沉默孤獨的忍者文化

說到日本文化,大家最先想起來的可能是忍者文化,這得多虧那幾部膾炙人口的動漫影視作品,我想應該很少人不知道《火影忍者》,將忍者之間的羈絆、忍者精神描繪得淋漓盡致,深入人心。

忍者在日本正式命名的時間是江戶時代,在那個動蕩不安的時代,忍者、武士這些職業開始得以上級重視。忍者又稱為"隱忍",即是要動作隱蔽,又有專門的一套忍術。跟中國的刺客相差無幾,由於忍者在動漫影視以及小說中的形象常常為大義而損自身,深得人心,所以在國內不少人也都認可並且喜歡這一文化。

忍者文化在日本早期的電子遊戲中就得以體現,惡魔擄走了公主,身為忍者的我們就操縱著滑鼠控制忍者一邊飛簷走壁躲避傷害,一邊丟苦無、手裏劍擊殺敵人。沒錯,這就是上至老下到小,基本上80後到00後都玩過的《影子傳說》,將忍者靈活的身手還有鍥而不捨的精神體現得爐火純青。

而後不少單機遊戲都有對此款遊戲的模仿,例如由橫向展開變成縱向展開的《忍者快跑》。

自1985年的《影子傳說》後,值得一說的便是時隔兩年之後的《超級忍》,我們玩家經常戲稱,倘若沒玩過《超級忍》,別說你了解忍者!告別家鄉去尋找忍道結果途中被告知家鄉慘被黑道屠殺最後踏上復仇之路的武藏,那是存活在我們每一位心中的真男人!

日本的忍者文化不僅深入遊戲思想,同時也深深侵入了影視文化,以漫威世界的《忍者神龜》漫畫角色為主角的科樂美打造的《忍者神龜》,同樣深受玩家們喜愛。

不得不提得就是《只狼》,身是葦名城的人,死是葦名城的鬼!《只狼 影逝二度》銷售周蟬聯Steam榜首,而《影逝二度》中將狼的形象刻畫得也更加深入。狼忠誠、孤獨、冷靜、沉默、為了完成任務不擇手段。這正是一名優秀的忍者所兼備的全部品質,我們在為狼完成任務的同時,也少不了痛心身為忍者所背負的沉重的使命!

死亡如風,常伴吾身的武士/劍客精神

除了忍者,日本武士以及劍客的形象也是深入人心,通過一些作品,諸如《浪客劍心》、《銀魂》中塑造的武士、劍客形象,讓我們記憶深刻。而武士被正式命名則出現在平安時代,同樣是霍亂的時代。亂世出英雄!

在《英雄聯盟》中,有這樣一位英雄,他思念家鄉,時常懷柔,但卻因為無法原諒自己的所作所為無法回到家園故土,只一把劍一壺酒浪跡天涯,劍指引著他的方向。雖然亞索這個英雄如今名聲不是很好,但他這浪客的形象,已經深深植入進玩家的心中。

身為英國船員威利,在群雄割據、妖怪橫行的戰國,為追殺凱利學習武士道,這是身為主角的任務。《仁王》系列的遊戲,尤其是《仁王2》,將武士道的精神發揚了九分,雖然玩家扮演的主角是英國船員,但是在日本戰國這個群雄割據的時代,身為德川家的侍從,看見過德川家族與豐臣秀吉之間的爭鬥、看見過豐臣秀吉一系從輝煌到低谷的轉變,對武士精神的深得體會!

自從2017年法國巴黎亮相的《對馬島之鬼》一直是人們的重點關注對象,但是當時並沒有多少人看好這款遊戲,因為遊戲公司是一家名不經久傳的美國公司——Sucker Punch。但是隨著之後《對馬島之鬼》的公開信息越來越多,人們逐漸對此產生興趣。

《對馬島之鬼》的故事背景選定在日本,主角是一個深諳武士道背負重大使命的人,如果說《只狼》、《仁王》是驚豔,那麼《對馬島之鬼》就是真實。

Sucker Punch的主設計師邀請日本"天心流兵法"派的大師進行動作、精神指導,只希望能夠學習到日本武士道的精神,在遊戲中能更準確的描繪,更細緻地體現!雖然這部遊戲至今還未上市,或在一年內上架。但已經有不少玩家磨刀霍霍,準備體驗那番蕭瑟、絕望、冰冷的武士之魂!

可萌可賤變幻莫測的聲優

最後卻同樣重要的日本配音文化,配音文化每個國家都有,但絕對沒有哪一個國家像日本這樣獨領風騷、一騎絕塵。這跟日本的動漫文化產業息息相關。日本的動漫文化對不少國家進行了潛移默化的文化侵入,中國、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等等,這個巨大的物質文化團體,在人們不經意之間,深深闖入了人們的意識。

而與動漫分不開的聲優、配音、日本語言,也闖入了人們心間。畢竟,誰也拒絕不了宅男女神花澤香菜的早安問候,也沒誰受得了立花慎之介的無形撩撥。

日語的文化侵入明顯比忍者精神、武士道等更加嚴重且深刻。在中國,不少國內手遊、網遊、端遊,都採用的是日本聲優的配音。

變幻莫測的嗓音加上特殊發音方式的日語,光是語言就可以令不少玩家繳槍卸甲。上架一天就榮登付費應用榜第一的《無法觸碰的掌心》,我在遊戲中最快樂的體驗就是給晴人按摩時,他說的一句"鴨咩"。

由中國網易打造的《陰陽師》,和風風格,精緻畫面,陸離鬼怪,卻有不少玩家是衝著裡面的式神的聲優來的。陰陽師裡的聲優,有宅男女神花澤香菜、御姐能登美麻子、大眾男神杉山紀彰、百變魔音福山潤等等知名聲優大咖。

8月上線的《執劍之刻》,由上海拾夢文化有限公司打造,騰訊代理。一款中國遊戲,賣點卻是日式和風、日本聲優。主打二次元文化,通俗說就是美麗的人物塑造和夢幻的嗓音。

小結

說來慚愧,中國語言文化比日本早了幾千年,但在配音、聲優這一方面,卻還是比不少。另外,中國更不缺少將士精神,在中國動蕩的時代也是英雄、門派輩出,但在遊戲中卻鮮少體現。這不得不讓我們發自內心的思考、反省。

小編更傾向於,遊戲中擁有如此多的日本文化元素,大部分是因為日本是電子遊戲發展中的強大主力,而在80年代的洗禮中,日本文化早已侵入遊戲,不可割分;另一部分原因則是日本文化的精簡,一本《菊與刀》便可了解核心的日本武士道、忍者精神,所以更容易被遊戲開發者吸取;此外便是日本其他產業對其他國家的蔓延,例如動漫、漫畫產業,這些產業傳播日本文化,帶著日本的非物質、物質文化在人們心中落地生根。

相關焦點

  • 武士、忍者與霓虹燈,當賽博朋克遊戲中的日本元素被放大會怎樣?
    眾所周知,賽博朋克的風格宛若一鍋大雜燴,雖然以科技與未來感作為這一類別的主要風格,但這其中當屬各種亞洲元素格外豐富,許多藝術創作者在設計賽博朋克的場景時都會從中國香港以及日本等極具地方特色的地區獲得靈感,並將其與科幻元素進行融合,形成了一種不太一樣的獨特風格,而這也是為什麼絕大多數賽博朋克題材作品當中充斥著大量的中國以及日本的文化符號。
  • 風花雪月居合斬,歐美遊戲中的武士形象展現差異
    也就是說,這是一款中國人遊玩的美國人開發的日本人反抗蒙古人的遊戲。很好理解吧?事實上,開發者明確表示,《對馬島之鬼》大量借鑑了日本武士片的藝術風格,尤其是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的作品一直被當作這款遊戲的指導方向。Sucker Punch工作室對武士文化的喜愛,促使他們完成了這款遊戲。
  • 從《只狼》到《對馬島之魂》,日本武士文化中衣服有哪些講究
    截至8月9日,這款以「弘安之役」作為背景的PS4獨佔遊戲已經突破了400萬份銷量,直逼同樣以武士忍者為題材的《只狼》。 作為一款融入了日本武士道精神的遊戲,這兩款遊戲在服飾的設定上都十分講究,有的甚至直接參考了日本戰國歷史上的名武將所穿過的服裝,用意非凡。
  • 日本武士遊戲風靡全球被外國人痴迷,中國武俠遊戲卻淪為賺錢工具
    最近,國內的「武俠」與日本的「武士」,在遊戲圈不知不覺展開了一場PK——首先是在不久前的E3遊戲展上
  • 日本武士遊戲風靡全球被外國人痴迷,中國武俠遊戲卻淪為賺錢工具,為什麼?
    來源 | 17173譁譁撰文 | 晨星最近,國內的「武俠」與日本的「武士」,在遊戲圈不知不覺展開了一場
  • 高分電影《頭號玩家》中的日本元素,你發現了幾個?
    (連標題都藏著一個「彩蛋」)細心的你一定發現裡面也出現了不少日本元素比如日本著名漫畫形象Hello Kitty、酷企鵝在遊戲入場大廳裡出現。《頭號玩家》當中修的扮演者是華裔小朋友菲利普·趙,但修這個角色是日本文化當中忍者的代表。也就是說,史匹柏大導演是用一個華裔演員來演了一個日本文化角色。
  • 收藏 「陰陽師」——日本聲優的百鬼夜行(全角色聲優大盤點!)
    ,該遊戲的劇情是以《源氏物語》中的古日本平安時代為背景,講述了陰陽師安倍晴明於人鬼交織的陰陽兩界中,探尋自身記憶的故事……很多人都喜歡這個遊戲的劇情和畫風,但是除了劇情和畫風,還有一個很重要很重要的元素是不可缺少的,那就是遊戲角色的聲優們!
  • 【安利遊戲】一場桃太郎般的日本武士時代劇《武士三太郎》
    更有海量遊戲禮包等你免費拿!嗯,伴隨著近年來二次元市場趨於成熟,不少日式風格的遊戲和作品大量湧現層出不窮,其中就有以日本古代陰陽師為題材的網易手遊《陰陽師》更是為大家所熟知。今天小編我在給各位介紹遊戲之前先給各位看官先介紹一個日本古代的傳說故事,相信不少人其實聽說過,這就是日本的《桃太郎》的傳說。
  • 聊聊日本獨特的美學與世界觀在和風遊戲中的反映
    和風遊戲也不僅指某一種特定玩法(設計)的遊戲,它品類廣泛,不僅有最經典的以《仁王》為代表的忍者、武士為主角的動作冒險遊戲、也有著如《陰陽師》等使用了式神、百鬼等經典日本神怪形象的卡牌手遊、甚至於就連從《賽博朋克2077》預告片裡那個巨大、投影在大廈之上的日本藝伎造型機器人冷峻的面容上,我們也可以看出日本的和風美學在遊戲設計中的體現。
  • 收藏 「陰陽師」日本聲優的百鬼夜行(全角色聲優大盤點!)
    很多人都喜歡這個遊戲的劇情和畫風,但是除了劇情和畫風,還有一個很重要很重要的元素是不可缺少的,那就是遊戲角色的聲優們!只要是玩兒這個遊戲的玩家,不管你是「歐洲人」還是「非洲人」,你肯定知道的是遊戲中角色的角色配音都是日本聲優,很多還都配過我們熟知的動漫角色。
  • 飛簷走壁莫奇怪:十款和忍者有關的遊戲丨觸樂
    2001年,最早關於忍者的記憶,來自周杰倫的歌曲《忍者》,「嗷咿吆嗷咿吆咿~嗷咿吆嗷咿吆咿~嘿~伊賀流忍者的想法嘿~只會用武士刀比劃嘿~」我第一次知道,歌還能這麼唱。這首歌打動了我,讓我產生「雖然聽不懂他在唱什麼,但就想跟著唱」的感覺。2004年,日本光榮公司推出《太閤立志傳5》,也成為太閤系列的絕唱。
  • 火影忍者:當忍者們穿上武士鎧甲,迪達拉好娘,鳴人武士裝好帥
    看慣了忍者們的穿衣風格後,再來看看他們的武士鎧甲風格,個個都是帥小夥。宇智波斑,遊戲和日本武士的結合風格,紅黑顏色搭配正好符合他在火影裡的主打顏色。初代火影千手柱間,這個風格已經脫離火影劇組了,這是特麼是遊戲的皮膚。
  • 武士和忍者有什麼不同?
    武士是日本武士精英階層的一部分,他們為保衛中世紀的領主而戰。流行文化把劍客們塑造成近乎神話般的人物。武士屬於日本武士的精英階層,他們總是公平戰鬥,忠誠地捍衛他們的中世紀領主,遵守被稱為「武士道」的統一榮譽準則。編劇們喜歡讓他們與身穿黑袍的忍者刺客對決。
  • 《榮耀戰魂》中日本武士陣營背景故事考證|百家故事
    隨著日本遊戲產業的發展,「武士」這一歷史上曾經存在的特殊社會階級,在如今的遊戲業界已然成為了日本文化輸出的代表,市面上不僅有《只狼》、《鬼武者》、《仁王》等各種由本土遊戲製作人以戰國時代的日本武士為靈感而打造的遊戲。
  • 武士2遊戲官方下載_武士2手遊官方下載_18183手機遊戲下載
    無聊找不到好玩的遊戲?來試試武士2官方下載吧! 《武士2》是一款動作冒險類型的遊戲,遊戲中我們將會化身為一個武士,我們要展開一場非常驚心動魄的旅程,我們將會是主角,我們擁有超高的劍術,不過呢,想要通關並不是那麼輕鬆地事情,我們要戰勝一個又一個非常強大的敵人。
  • 鎧甲、櫻花與武士刀,《榮耀戰魂》中日本武士陣營背景故事考證
    隨著日本遊戲產業的發展,「武士」這一歷史上曾經存在的特殊社會階級,在如今的遊戲業界已然成為了日本文化輸出的代表,市面上不僅有《只狼》、《鬼武者》、《仁王》等各種由本土遊戲製作人以戰國時代的日本武士為靈感而打造的遊戲。
  • 在日本,到底是武士厲害還是忍者更牛?
    看到咱們如此強大,他們很積極地派出使者來中國學習取經,把咱們許多的制度、法律和文化都搬回了日本,讓日本的發展程度暴漲,甚至日本「天皇」的名字 武士統治的時代叫做「幕府時代」,武士之間為了奪權,開始了長達幾百年的內鬥,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日本戰國時代」,這些武士不僅明著幹,還僱傭間諜暗地裡互懟
  • 「侍道」系列新傳:當寫實風格武士動作遊戲遇到無釐頭
    與這些主角手持神器斬妖除魔的作品不同,武士題材遊戲系列「侍道」(Way of the Samurai)選擇了貼近歷史的寫實風格,講述無名之輩的主角因種種突如其來的小插曲(諸如NPC的挑事、路人的助推等)陷入到紛爭的泥潭當中,繼而迎來一系列人生變故的歷程。「侍道」系列的開發商是日本遊戲公司Acquire,老玩家更熟悉的Acquire遊戲是忍者題材的動作遊戲「天誅」系列。
  • 揭秘曾經的日本文化符號—忍者
    提到「忍者」你首先會想到什麼?卡卡西?忍者神龜?還是服部半藏?「忍者」在動漫、電影和小說中頻頻登場,已經在世界各地家喻戶曉,形象也越來越妖魔化,成為了日本標誌性的文化關鍵詞之一。忍者的戰鬥力是強是弱?玩了這麼多遊戲,看了那麼多電影動漫,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忍者正面作戰能力如何呢?
  • 日本自成一系的鬼怪遊戲,你玩過沒?
    日本自成一系的鬼怪遊戲,你玩過沒?受日本鬼怪文化的影響,日本的遊戲也開始涉及到這一塊,並逐漸形成一套獨特的以鬼怪遊戲為題材的體系,吸引了許多人參與,接下來我們就看看有哪些鬼怪遊戲吧!《仁王》一款暗黑戰國動作角色扮演遊戲《忍者龍劍傳3》總監早矢仕洋介,安田文彥打造,除黑暗之魂風格外,還包括大量《忍者龍劍傳》元素。故事的舞臺是群雄割據的日本戰國時代,妖魔橫行,一個金髮碧眼的英國船員,為了追殺遊戲中的反派:凱利,輾轉來到日本。玩家將扮演能看見妖魔鬼怪,金髮碧眼的威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