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人性」醜態,片中當人們生命出現威脅時,才知道人心可畏

2020-09-10 冷眼談娛樂

前言

殺死一個人的不僅僅是疾病,有可能是旁邊的人的眼光,也許是最熟悉的人他們身上來自的惡意。

那些在我們生命裡驚鴻一現的一剎那,都有可能幻化成為泡影,這是成年人的世界,充滿不規則和無奈。

這種壓抑感遍布全身,壓的我們每一個人都無法不去面對。這是我看完《最愛》的心理感受。

《最愛》這部電影令我的心情是無比壓抑的,就好像上面所述的那種感覺,這個顧長衛的電影著實是迷人,但是也很令人悲傷。

今天想要講的還是剛剛看完的顧長衛的這部《最愛》的感受,壓抑是有,但是在壓抑之外,也有像開出了花一樣美麗的東西值得和大家分享。

一、《最愛》的劇情介紹

這部電影的劇情安排是建立在一個滿是惡疾的村子上,裡面住著的不少人身上都患有惡疾,究其緣由還是因為村裡人上了趙齊全的當,大夥聽信讒言,本想通過賣血致富,但是沒有想到也因為賣血從而染上了惡疾,每一個賣過血的人心中都是後悔不已。

死亡離他們如此的近,這是他們從未想過的事情,仿佛一閉上眼睛,村裡面的人很多都會看不到明天的太陽,他們心中這樣的恐懼著,這樣的掙扎著,每當惡疾到來時,不少人發熱的好似想要死掉一樣,一次次的挺著,村裡面的人也一次一次的減少。

趙齊全的父親想著開放娘娘廟學校讓這群身患惡疾的人能夠在學校裡面,儘量避開這些患病人群與健康者的接觸,從而減少更多的人傷亡。

很快,整個電影的高潮開端即將來臨,趙得意和商琴琴這對角色的加入,為這部劇的帶來了史無前例的觀感。

因為趙得意的扮演者正是大名鼎鼎的演員郭富城,而商琴琴的扮演者是「國際章」章子怡,不得不說,兩人在戲裡面的演出是無可挑剔的,無論是影片中的每一個眼神還是動作,都是帶滿了故事的情愫。

劇情中的商琴琴是命苦的,在染上惡疾之後她被丈夫給送到娘娘廟小學,又因為一些機緣巧合的機會,在盜竊案上和趙得意之間的情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互相產生了好感。

趙得意的哥哥是趙齊全,就是那個鼓動全村人去賣血的罪魁禍首,但是相比於哥哥對於利益不擇手段的追求,趙得意雖然有些小聰明,為人還是簡單至極的,因為他在心機這一塊是完全比不上那個手段毒辣的哥哥,他只是一個有點兒自私的人。

電影中的商琴琴和趙得意,兩人時常偷摸著做那些羞羞的事情,儘管當場被大夥給抓住,趙得意不忘跟大家說「見笑了」,隨即也哈哈大笑起來,大夥能把他怎麼樣呢?

一個已經身患惡疾的人,早就離死亡不遠。

後來《最愛》劇情的發展也是如此,在趙得意和商琴琴的火熱裡,兩人相愛,還經過重重的困難拿到了屬於他們的紅本本,也就是結婚證。

後來在小木屋裡,惡疾再次發作的趙得意,全身發熱,像是被烈火焚燒一般的難受,作為妻子的商琴琴隻身跳入冰冷的泉水中,用身體為趙得意去降溫,商琴琴死死的抱著趙得意,身體的寒意和趙得意的熱病平衡,趙得意在昏迷之中悲痛的一聲聲的叫著媽媽,就這樣他熬過來了,算是在鬼門關外走了一回。

電影中的郭富城和章子怡的交織,是該部電影的一大亮點,像這樣實力派的演員的加持,《最愛》裡面每一個演員的演技都可以說是「爆棚」。

其實,特別是在影片的最後一段,也就是商琴琴因為惡疾發熱死去,死在趙得意的懷裡,趙得意抱著心愛的女人,他想起了商琴琴生前喜歡的紅色,然後揮起刀一遍一遍的砍向自己的大腿。

顧長衛導演沒有拍這血腥的畫面,只拍了趙得意的表情,每一個觀眾都能夠感受到趙得意為自己的妻子的心血,這種畫面的塑造真的是讓看過的人都為之動容。

這就是《最愛》劇情的發展以及結尾,充滿了人性的醜陋,也充滿了愛的慰藉,在人性和愛的較量之下,誰勝了誰,到底是人性勝過了愛情,還是愛情勝過了人性?



二、《最愛》中四種人物的刻畫,每一種人物的刻畫都是時代的縮影

《最愛》這部電影裡面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還是趙齊全和他的父親,以及趙得意和商琴琴,還有全村人。

他們每一個人在這部電影裡面其實都是代表著我們這個社會的一個縮影。

1、為追求財富組織全村人賣血的趙齊全(邪惡)

趙得意在這部電影裡面恐怕就是一個邪惡的化身,是他鼓動全村人去賣血換錢的,也是因為這個緣故讓村裡面的大多數人患上了惡疾,他讓村民們換來了錢,可是代價是要失去村民們的生命,他掙得這個錢是血淋淋的,是毫無人性可言的。

這是一部非常揭露人性的電影,在電影中,當疾病來臨時,我們才知道人心的可畏。

這種不顧他人性命逐利的過程和手段,趙齊全著實像極了現今社會上的黑心商家,像極了把「有毒」奶粉賣給孩子們的無良商人,像極了一個無惡不作的惡徒。



2、患有惡疾將要垂死的村人,像一群行屍走肉生活著

在這一個死亡籠罩著的村子裡,這一群將要垂死的村裡人,每天在娘娘廟小學裡面住著,為的就是等死,他們對生活已經毫無希望,沒有了追求,沒有了奮鬥,一切都停止了,仿佛在他們知道自己得到惡疾時他們就已經死掉了,他們就如同一群的行屍走肉,在村裡面的每一個角落裡,靜靜的等死。

這就好像我們社會上的許多已經失去希望的人,對於生活的憧憬已經沒有了,無所事事,這一輩子就這樣的過去了。

時間從來不會等誰,幸福也是,儘管明天是最後一天,也要努力的活著,生活很苦,有時候我們在這個社會上,不談別的,單單活著,就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了,所以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和餘下的時光。



3、想要幫兒子悔過的趙齊全的父親,體現了父愛的偉大

這個世界上最愛自己孩子的還是自己的父母親,在趙齊全被全村人唾罵之時,明明知道自己的孩子錯了,趙齊全的父親還是沒有迴避掉責任,他竭盡全力的幫助村裡人到娘娘廟小學去居住。

村裡人罵他孩子趙齊全,連同他也一起罵,他羞愧的低下了頭,半天過去了,還是一直都抬不起來,他想幫助孩子將功補過,但是趙齊全的罪孽太重了,他沒有能力去幫村裡人把他們的生命給找回來。

我們都在談論母愛,其實想趙齊全的父親一樣,這樣沉默的父愛也是我們成長路上必不可少的風景,在看到孩子受罪之後,最愛我們的還是我們的父親母親,看到電影《最愛》裡面趙齊全的父親,其實很多觀眾都能夠在這裡找到自己父親的影子,他代表的是這個社會上的父親形象,感人至深。



4、善良淳樸的男女主角趙得意和商琴琴,為愛所付出的勇氣

在《最愛》裡面兩個最動人的角色無疑就是趙得意和商琴琴了,因為他們是愛情的化身,在兩人都知道自己患有惡疾的情況下,還是在剩餘的歲月裡面義無反顧的愛,那麼大膽的愛著,那麼瘋狂的愛著,追求愛,渴望愛。

這些熾烈的情感時不時的會出現在我們的心頭,他們的愛情所展示出來的不僅僅是愛情,還是一種勇氣。

若是有那麼一天,我們的情侶也像他們一樣面對這樣的困境,我們能不能像他們一樣用自己餘下的時光來勇敢的愛呢?還是靜靜的等待死亡的降臨?

我們都不知道,到了那一步,我們都渴望像他們一樣,這種勇氣也是我們現在社會上的人所期盼的,這種愛情也是我們所希望的。我們敬佩他們的同時,也希望我們的愛情能夠像他們一樣。

綜合看《最愛》這部電影中這麼多的人物性格,其實很多人都能夠在這部電影裡面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而每一個角色都是這個社會一群人的縮影,沒有美醜,沒有善惡,沒有高低和貴賤,我們都是這個社會平凡的一顆螺絲釘,僅此而已。



三、顧長衛用三個步驟,讓觀者逐漸深入的來看《最愛》

顧長衛的電影歷來都給人一種很有力量的感覺,但是在《最愛》裡面,卻出現了一種超越力量之外的東西,這也許是顧長衛導演的一次嘗試,首先從電影的題材上來看,這部電影要分三個層次來看,由外到內,由點及面。

第一,這部電影所關注的焦點頗多在於惡疾這種令我們至今都無法消除的疾病,而且一旦染上必死無疑,仿佛生命就到了盡頭,無論怎麼掙扎著,怎麼花錢去延壽都是死路一條。

這是惡疾帶給我們的恐懼,在這場惡疾的浩劫之中,若是我們單單來看惡疾本身,就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顧長衛導演用惡疾「籠罩」了整個村子,在這樣的氛圍下為我們刻畫了電影表面的東西。

也為電影埋下了一個伏筆,為後面的故事情節發展奠定了基礎。



第二,在惡疾滿是的世道上,村裡將要死掉的人「橫行」仿佛成為了一種必然,每一件事物的發生都伴隨著某種理由和原因,而「將死」就是他們的理由和原因,這是顧長衛導演安排的第二步。

在人們都找到自己的理由之後,他們就開始了「胡作非為」的生活,這時候沒有任何規則可以束縛他們,他們就像電影《釜山行》中一群群的行屍走肉,瘋狂著,咆哮著。

這群村裡面的患病人,也為趙得意和商琴琴的不一樣的愛情埋下了伏筆。



第三,第三步,也是顧長衛導演想給我們欣賞的,就好像前面所說的,在所有的壓抑之後,顧長衛讓我們看到了像開出了花一樣的東西,那就是愛情。

在人們不了解之中,趙得意和商琴琴那麼的不顧一切的愛著,那麼的在村裡人的眼光之下還是堅強的愛著,「問世間情為何物」,兩人的愛情在電影的最後,讓前面所有所有的人性黑暗都在愛情的火光中通通被消滅掉了,這也正是顧長衛導演想讓我們看到的愛情的力量,他仿佛想告訴我們,愛情可以戰勝人性。

這三個步驟的層層遞進,確實讓人感覺到顧長衛導演的精心安排,也能夠對《最愛》這部電影有更多的認識和看法,確實通過這些我們能夠更加了解這部充滿人性和愛的影片。



四、《最愛》被刪減了暴露人性的50分鐘,人性能用愛來填充嗎?

最多這部電影其實不止101分鐘,完整版應該是150多分鐘,這中間的近50分鐘的電影片段讓整部電影看起來顯得頗為不足,也讓很多喜歡這種題材電影的人嘆息。

其實,被刪掉的50分鐘裡面所暴露出來的人性片段可能讓人難以接受,所以導演顧長衛選擇了多用趙得意和商琴琴的愛情來填充。

特別是兩人之間也有很揪心的片段,比如之前提到過的在商琴琴死後,趙得意知道商琴琴生前喜歡紅色的嫁妝,他把刀子一刀一刀的砍向自己的大腿,直到把所有的東西都被他的鮮血所染紅。

這裡面充滿了滿滿的愛,也充滿了讓觀眾們揪心的畫面。



可是回歸正題,被刪掉的50分鐘真的都能夠讓愛來填充嗎?

人性的暴露固然是電影裡面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很多的導演都會選擇讓這些人們揪心的東西出現在觀眾的眼裡,但是,有一句話這樣說過:「這個世界上有兩種東西不能直視,一種是太陽,一種是人性」。

電影能夠反映人心是電影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元素,可是我們也不能光看人性的陰暗,我們也要享受愛,追逐愛。

或許這部在大陸上映只有101 分鐘的被刪版《最愛》也許正是因為這個緣由才會被刪,正確與否我們不做評論。

這部在2011年上映的電影,在前後都有好萊塢大片夾擊的情況下還能夠拿到5000多萬的票房紀錄,著實已經是非常不錯了。



五、《最愛》揭露「人性」醜態

縱觀這部電影,確實是一部揭露人性的影片,顧長衛導演最開始就給這部籠罩了一個滿是惡疾的背景,所以觀眾們看這部影片時候對片中患有惡疾的人物形象都是非常記憶深刻的。

特別是在患有惡疾的大背景下,每一個人都能感同身受,若是自己患有這樣的病該怎麼辦呢?

這就是人性,當村中的人生活在這種背景下,他們都失去了生存的希望,在知道自己將壽命不長,前路短暫之時,人性的貪惡就被暴露出來,「人都要死了,還怕這些」,他們肆無忌憚的放肆著。

特別是電影中,其實商琴琴和趙得意為了能夠結婚,答應在他們死後把房子都留給別人,這才得到允許可以搬回來,他們就在小木屋裡面度過他們剩下的時光。

而那些有心貪婪的人為了得到別人的利益往往就是趁趙得意和商琴琴不備之時來貪便宜,這就是人性的貪念。

村裡面的人為了能夠簡簡單單不用幹活就可以賺到錢,選擇了賣血來賺錢,這些歪門邪道,這不也是人性的懶和貪嗎?

人心可畏是這部電影裡面所想反應的一個重要話題,那麼的深刻那麼的沉重,讓每一個人都不能夠忘記這個話題。



結語

《最愛》上映之後,記者曾經採訪過顧長衛導演,曾問過「藝術和商業」之間能否完美統一的話題,在《最愛》裡面我們確實是看到了電影所展示出來無比的藝術氣息和藝術手法,顧長衛導演也正是運用了這些獨具一格的藝術手法讓這部電影的故事情節堪稱完美。

可是藝術和商業能夠完美統一呢?

顧長衛是這樣說的「找不到,所以一直在找,作為導演,如果一開始就暗示自己要找個平臺,到最後就會發現什麼都做不出來,商業和藝術的關係很微妙,不是電影自身可以解決的,還要看天時地利。《最愛》在這個時候上,四五天就遇到一部好萊塢大片,很難說有很好的機會。」



確實,若是顧長衛導演選擇了其中的商業亦或者是其中的藝術之中的任何一個平臺,也許都很難,到最後什麼也做不出來。

《最愛》確實深刻至極的展露了人性,是藝術,但是從某些方面而言,這也是用人性來吸引觀眾的商業手段罷了。

我們無法有過多的評論其中的利弊,但是,還是要感謝《最愛》,它帶給了我們一副完全不一樣的世界,有時候我也會想,若是我想他們一樣知道自己患上惡疾,將要不久於人世,我還能幹點什麼在我餘下的時光裡面呢?

相關焦點

  • 5部顛覆人性的電影,部部揭露人心險惡,全看過的都是大神!
    不知道對於電影的題材,你們是喜歡看文藝的還是商業的呢?畢竟每個人有不同喜好,有的時候你覺得這部電影好看,但有些人不一定認為好看了,但當你不喜歡一部電影時呢,別人又覺得好看,所謂一百個人中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
  • 5部顛覆人性的電影,部部揭露人心險惡,全看過的都是大神
    不知道對於電影的題材,你們是喜歡看文藝的還是商業的呢?畢竟每個人有不同喜好,有的時候你覺得這部電影好看,但有些人不一定認為好看了,但當你不喜歡一部電影時呢,別人又覺得好看,所謂一百個人中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
  • 羅織經:這3句話揭露人心「險惡」,老實人長嘆「知道的太晚」!
    正所謂「人心隔肚皮」,只看外表,我們無法洞察人心,那麼該如何提防現實中的小人,避免掉入別人的陷阱中呢?這就需要我們懂點人性。古往今來,研究人性的著作有很多,其中就有一本叫做《羅織經》,書中揭露了人性的善惡,也被後世稱為「害人經」,是唐朝時臭名昭著的酷吏來俊臣所著的一部專講如何權謀的書。書裡有三句話揭露了人心的險惡,早知道早好,50歲後知道就晚了!
  • 11部揭露人性的電影,看完汗毛直豎
    人性是最難以解讀的,人心隔肚皮這句話從古至今適用在任何場合。特別是在威脅到自己生命的時候,那就是赤裸裸的拷問人性的時候。下面這10部經典電影就直觀的反應了這一問題,看完之後假設一下你處在當時情境下會怎麼做呢。
  • 10張圖片,揭露了人性「黑暗」的一面,很真實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每天為了事業,為了家庭而奔波勞累,可謂是一刻不得閒。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時候為了金錢,為了某些利益不得不向現實社會低頭。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性黑暗的一面,人們往往不會留意到。但是,它卻是真實存在人們身邊的,也許就出現在我們自己身上。這些人性的黑暗一面,值得每一個人深思,反省。小編收集整理了10張圖片,很深刻的揭露了人性黑暗的一面,從圖片中,你也許能夠明白很多道理。
  • 「著作品讀」人性本善?它告訴你人心的黑暗面
    《人性的揭露》曾經,有這樣一批偉大的人,用文字完成了思想的蛻變,用文字促成了心靈的解放,用文字照亮了人性的光輝。莎士比亞就是如此。他的一生,留下了無數刺透人心的戲劇性作品,《哈姆雷特》便是我最欣賞的一部。故事刻畫了一個弒兄篡位的奸王和一個欲復仇雪恥的王子 間的矛盾。哈姆雷特激烈的心理鬥爭被刻畫得淋漓盡致,他憂鬱的性格和猶豫不決的頭腦釀成了最後的悲劇。劇中留下了血腥和殺戮,劇初的人物都命喪歸西。卡貝爾說:「真正優秀的悲劇,應該在人類靈魂的舞臺上上演,讓人的理性做唯一的觀眾。」
  • 泰劇驚悚犯罪片《禁忌女孩》,揭露人性黑暗的一面
    (圖片源自網絡)《禁忌女孩》又名《來路不明的轉校生》,該劇講述了來自未名地方的新生Nanno揭露人性黑暗的故事。她總是以高中生的身份出現在每一所高中裡面,去放大了人們的欲望,揭示了人性的黑暗。(圖片源自網絡)故事的第一集,便講述了一位令人尊敬的老師,一場視頻風波揭露了老師背後的骯髒行為,性侵、威脅,道貌岸然的樣子,都由Nanno來放大!
  • 《大逃殺》:看似揭露人性,實則是現實社會的縮影
    一部分青少年也出現了仇視成年人的行為,教師遭遇學生暴力對待致死的事件不斷發生。可當典子被逼無奈開槍射殺北野老師之後,才發現他手中的,其實是毫無威脅的水槍。北野老師的高抬貴手,無疑讓這個殘酷的「遊戲」多了一份溫情。
  • 狠狠揭露了美國「上流社會」醜態!這片拿下了6座奧斯卡,好看!
    但沒想到雲雨過後男人就翻臉不認人,說自己只是為了得到她才這樣說的。惱羞成怒的洛西舉起槍打死了男人被抓入獄。在獄中,卻意外地遇到了明星凱莉,凱莉因為撞見了自己的妹妹和丈夫偷情,一怒之下射殺了妹妹而遭到逮捕。但這兩個女人並沒有因為都對舞臺心生嚮往而惺惺相惜,反而成為了敵人,為什麼?
  • 船上只剩一女六男時,人性的醜態畢現,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驚悚片
    封閉的空間是最適合考驗人性的環境,因為封閉而與外界隔絕開,所以很容易在極端情況下自成一套特殊的社會法則,暴力和欲望支配著行動的大腦,任何瘋狂的事情出現都將變得「合理」,特別是女性稀缺的環境下而受不了良心譴責的輪機長,開始瘋瘋癲癲說胡話,更是在船長面前揚言要報警揭露真相,這船長能忍嗎?
  • 災難片中的人性微光,或許每天都在武漢發生
    人們突然暈倒在商場,在公交車上,在路邊。人們發病時有的正在路上開車,結果引發了連環撞車。最後醫院人滿為患,護士和醫生都被傳染,整個盆塘市被隔離。早在1995年的《極度恐慌》中,病毒傳染過程也被寫實地描摹過。
  • 《安家》眾生相,揭露了人性的醜惡
    我的觀點是這是一部描寫人性的作品,劇作對人性的描寫及揭露意義遠大於對於職業的描述。社會是一個複雜的集體,每個人都有兩個自己,人們習慣於戴著面具應對生活當中的所有人和事,而把真實的自己隱藏在暗處,這樣可以獲得更多的好處和利益。
  • Joaquin Phoenix —— 揭露人性,走入人心
    是到了1995年,Joaquin才重新復出開始,開始挑戰邊緣型人格:但小編認為,把《小丑》看作一部藝術片而賞析,才是給予了它應得的回應。若是生活在如此人性冷漠、毫無尊重的一個社會中,任何一個普通人都會要面對一個無法迴避的醜陋真理——每個人的心中都住著這樣一隻小丑。正因如此,我們也必須知道:人是人,無法永遠擺著一張笑臉面對一切。
  • 看清世界看透人心的句子 看透人性的經典短句子
    人作為有情感需求的高級動物,不可避免的在遭遇一些情感刺激時,容易衍生出一些所謂的感悟,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關於看清世界看透人心的句子。  2.非讓現實給你一巴掌,你才知道社會有多虛偽;非讓所謂的朋友把你傷的什麼都不是,你才知道人心可畏。  3. 永遠不要瞧不起那些現在看起來很俗的人。若干年以後,他們或許就是最不俗的人。  4.人心就像一口井,深不可測。  5.世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6.人只要能掌握自己,便什麼也不會失去。
  • 現實與人性的罪惡#生活日記#
    其次,在張一曼教銅匠學英語時,銅匠學習非常快,導演運用特寫,來描繪銅匠的表情,寓意獨特,所有就在所有人都擔心醜事即將敗露的時候,銅匠的出現拯救了大家,然而誰都沒能料到,真正的麻煩剛剛開始,表現出導演對當時社會腐敗的批判,人性矛盾的揭露。
  • 【禁】10部揭露人性黑暗的的電影
    導演利用虛無的世界向觀眾展現出了人性最赤裸的一面。他生性冷酷,手段殘忍,常常用暴力威脅對方,甚至還把欠債人人打成殘廢。那些被江道追討過債務的家庭,從此都過上了喪失尊嚴的破碎生活。可是突然有一天,一個名叫江美善的中年婦女來到了江道的面前,並聲稱自己就是他的親生母親,而江道就是自己那個走失已久的兒子。渴望親情的江道在半信半疑之下和這個女人開始了一段特殊的「母子關係」。
  • 韓國電影《隧道》深刻揭露人性之惡!
    影片根據蘇在元的同名小說改編,該片講述了一位平凡男人在回家的路上行經隧道時突然坍塌,他被孤立其中與外部隔絕,以及坍塌隧道之外圍繞救援發生的不斷變化的故事。一條距離不長的新隧道,一次因豆腐渣工程造成的嚴重坍塌,構成了電影《隧道》的故事藍本。
  • 《安家》大結局揭露人性殘酷真相 沒有霹靂手段怎懷菩薩心腸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安家》大結局揭露人性殘酷真相 沒有霹靂手段怎懷菩薩心腸 01 熱播電視劇《安家》剛剛收官,跟隨著房產中介的視角,一出出人性故事輪番上演. 最近,又有一個讓觀眾氣得牙痒痒的角色出現了. 這就是單親媽媽寧馨.
  • 韓國N部揭露人性傷口的高分電影
    《隧道》這是一部關於生命的電影,也恰恰是當今社會最缺失的東西。 沒想到進了高中後,這才是噩夢的開始。 因為家世被戳穿,嘲諷、辱罵、欺凌伴隨著子若的生活。而學校卻畏懼權勢拒絕了子若的舉報。 決定退學離開學校子若的噩夢卻沒有結束,無助的她只能選擇通過自殺來了解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