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
《漁舟唱晚》是傳統的古箏獨奏名曲,中國十大古箏古曲。有兩種說法,多年來一般認為是婁樹華於三十年代根據古曲《歸去來》為素材發展而成;近年來又有人提出該曲為近人金灼南根據山東傳統箏曲《雙皮》、《三環套日》和《流水激石》等改編而成。現廣泛流傳的婁樹華版本的前半部分與金灼南版本相同,後半部分為婁樹華版本所獨有。
曲名取自唐朝詩人王勃的名篇《滕玉閣序》中的佳名:「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整首樂曲極富詩情畫意,旋律流暢,先慢後快,先松後緊,情緒層層迭進,生動描繪出了夕陽西照下的湖光山色及漁舟競歸、漁人唱和的怡人境界。該曲不僅為箏曲的代表曲目之一,亦被移植成為小提琴、鋼琴、長笛等西洋樂器的獨奏。
03
一人
04
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05
一畫
這幅《秋山圖》,是北宋畫家巨然的作品。該畫為縱156.2釐米,橫77.2釐米,絹本,水墨。現為為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上有「袁樞明印」、「石愚收藏印信」等印記。亦有「王鐸鑑定」,「孟津王鏞珍藏」等印。王鐸為袁樞之父袁可立門生,袁樞隨明亡絕食而死,隨後遞入王鐸所有。該畫中巨然山水,平淡奇絕。,整個畫面氣勢空靈,生機流蕩。巨然,中國五代南唐、北宋畫家,僧人。原姓名不詳,生卒年不詳,鍾陵(今江西南昌)人,一說江寧(今江蘇南京)人。早年在江寧開元寺出家,南唐降宋後,隨後主李煜來到開封,居開寶寺。擅山水,師法董源,專畫江南山水,所畫峰巒,山頂多作礬頭,林麓間多卵石,並掩映以疏筠蔓草,置之細徑危橋茅屋,得野逸清靜之趣,深受文人喜愛。以長披麻皴畫山石,筆墨秀潤,為董源畫風之嫡傳,並稱董巨,對元明清以至近代的山水畫發展有極大影響。有《萬壑松風圖》、《秋山問道圖》、《山居圖》等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