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梨樹萬畝梨花,誰為梨樹開方問藥?

2020-12-26 凌嘯雲南寫書人

每個村莊都藏匿著一本所謂仙書,每個村民都對那本可以改變生活的仙書夢寐

寶月和蓮珠大師的傳說

梁王山連綿數百公裡,萬溪衝安靜的坐落在梁王山下,青磚瓦房錯落有致,算得上是「屋舍儼然」,村中男女或在路邊閒聊,或在門口長坐,十分怡然自樂,有的人家門口掛著幾串黃橙飽滿的玉米和大紅的辣椒,這倒有點像《鄉村愛情》中謝廣坤家的光景,只是少了一輛驢車,不過上世紀流行的手扶式拖拉機還停在院子裡,帶給過客某種歷史滄桑感。偶爾也有一二個趕牛人,正坐在牛背上,歪歪斜斜地從夕陽下走過來………..

呈貢原本是一個農業縣,因其盛產寶珠梨,故有「梨鄉」之稱。寶珠梨被譽為「果中君子」。關於寶珠梨,有幾種來歷。一種大概是說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有一個看上去仙風道骨的老和尚,他在梁王山上略施法術,用枝椏在地上畫了一棵梨樹……(過於玄幻,無須贅述,大可想像);另一種,則是說元朝年間,大理雞足山佛寺主持長老圓慧大師令其高徒寶月和尚到晉寧盤龍寺祝賀開山祖師蓮峰禪師生日,途徑呈貢時,到伽宗城北大福寺拜見主持蓮珠和尚。二人一同到滇池畔的七星山上遊覽,見此處梨樹生長絕佳,遂許下要將大理雪梨樹苗送來呈貢栽種的宏願。時至次年元宵,寶月和尚不負所約,精選十六株大理雪梨苗,送到伽宗大福寺栽種,蓮珠和尚用它的樹蕊與當地清水梨嫁接,方有今日的寶珠梨,而寶珠二字,正是將寶月、蓮珠二位和尚的名字各取一字。

誰為梨樹開方問藥

萬畝梨樹將萬溪衝圍在中間,生長於斯的人的命運,是與梨連為一體的,他們從出生到老亡,都和梨有關。在百年的生活中,這裡的人們種梨吃梨愛梨。夢裡面的是梨,骨子裡的印記是梨,生活中的伴侶是梨,生命的承載體還是梨。

唐立生是萬溪衝的一個種梨巧匠,已年逾花甲,他家有四十多棵寶珠梨,加上其他品種的梨樹,總共有一兩百棵,幾十年如一日地和梨打交道,梨已經成為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每天早上起來,唐立生就要去梨園裡面轉悠一圈兒。帶上他的收音機,播著呈貢的花燈,獨自坐在梨園裡,吸一根煙,跟著哼幾句唱詞,時間長了,仿佛梨樹也會聽花燈了,他會因梨花的綻開而滿心歡喜,也會因梨樹掛果而樂呵一整天。甚而,得閒的時候,他就去數一數樹上掛了多少梨。

在多年的種梨過程中,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讓他總結起來,卻只是寥寥數語。簡單地說就是要施肥和修枝,施肥要精,修枝要勤,施肥在前,修枝在後。凡是梨樹有病,他都能不偏不倚地對症下藥。

字字攝

在他看來,村頭賣農藥的掌柜能為梨樹開方問藥,完全是雕蟲小技。唐立生說掌柜之所以知道如何治梨樹的病,在於他有一本厚厚的書,書上記載著各種病症,往往只是簡單地對書下藥,

而他則是根據長年累月的種梨經驗來治病,所以手到擒來。

但這並不影響他對那樣一本書的渴望,可惜買不到。據掌柜的說,這本書要八百塊錢,他當即就出了一千,但人家還是不賣給他。

為了將自己治病的能耐說得更生動些,他多次激動地提到「貓眼睛」。喜歡吃梨的人,稍加留意就會發現,有些梨的表面上會有一些黑色的小圈,或者是一個小疙瘩模樣的疤痕,其實這就是所謂的貓眼睛——黑心病。

唐立生說賣藥的給配的藥對貓眼睛只能治標,不能治本,治好了往往會留疤,而且梨的味道也變了,而根據他的經驗能將這種病扼殺於搖籃之中,去年他的果園中只發現了幾個長有貓眼睛的梨。

字字攝

說到這裡唐立生不免一臉的自信和得意,反倒讓人覺得這個花甲之年的老頭像個小孩。唐立生的身上還蘊藏著儒家的中庸之道和必要的謙卑,他認為每個人種梨的經驗不一,如何才能種好梨,其實沒有標準,只要能種出好梨就是能手,並對村中各個種梨好手點評了一番,順便和自己對比。聽他的言外之意,還是覺得自己實乃種梨高手。

今年,因降雨稀少,天氣乾燥,唐立生家的梨樹死了十多棵,為此,唐立生可謂平添一段愁,說起話來少了幾分之前的眉飛色舞。但他真正愁的,卻遠不止這些。他總是侃侃而談,話裡話外常說自己沒讀多少書,但是他的有些想法,卻頗耐人尋味。

他認為目前的寶珠梨質量越來越低,

這是因為現代農藥雖然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梨的生長,其實也損害了梨原有的品質,他認為高科技不一定是好東西。

字字攝

唐立生只有一個女兒,女兒還未出嫁時,他也還年輕,家中勞力尚可。後來招贅了一個女婿,剛開始也在家幫忙種梨,但只沒半年,女兒和女婿就嫌種梨太沒出路,便買了一輛貨車拉貨去了。他提起這些雖然平平淡淡,但眼神裡多少有些失落。

他認為年輕人有志向,本是好事,可是卻感到一種隱隱的悲傷。

自買了車後,女兒和女婿一起跑車,家中的梨樹就只有他一個人經營。

如今雖年逾花甲,也還尚能支持。但是再過幾年,年歲稍長,只怕一人不能支撐,何況還要幫女兒照看外孫,對陪伴了自己一輩子的梨樹感到憂心忡忡。不過,偶爾帶著外孫去梨園,給外孫講一些故事傳說,總能使他興致很高。說到這些的時候,唐立生蠟黃的臉上的皺紋似乎更深了一些。

相關焦點

  • 來梨樹王踏青,共賞梨都春色!
    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逐漸平穩人們的生活也漸漸恢復往常我們沒有等待很久春天依然如期而至眼下,我縣五十萬畝梨花競相開放尤其是梨樹王景區更是引得遊人慕名而來,將梨園賞景變成尋訪梨鄉文化之行,在慢行細品中感受春天的氣息,擁抱春天的美好。在梨樹王景區,一團團一簇簇雪白的梨花迎風怒放,花開正豔,呈現出一派春意盎然的美景,引得各地賞花觀景的遊客拍照留念。
  • 俞飛 | 外公的梨樹
    小娟子趕緊回答,接著又急切地問:「外公,是什麼禮物啊?」心中在想,新年外公送我的禮物一定很好玩、很好吃吧。外公沒有回答,而是領著小娟來到他家的菜園裡,指著一顆梨樹說:「就是這棵梨樹。要嗎?」小娟子還沒有說話,在她身邊的媽媽已經開口了:「這棵梨樹是你的心愛之物,你怎麼捨得給小娟啊。」而小娟有點失望,小聲嘀咕說:「這算是什麼特別的禮物啊?」
  • 隆堯縣北樓鄉:百年梨樹話周張 朵朵盛開散芬芳
    馬風山 攝遊客陶醉在梨花中。馬風山 攝梨園裡的旗袍秀。馬風山 攝遊客在梨園合影自拍。馬風山 攝農民在梨園勞作。馬風山 攝梨園裡的百年老樹。馬風山 攝河北共產黨員網訊(記者畢立峰)梨花盛開香滿園,潔白如雪惹人醉。最美人間四月天,河北隆堯縣北樓鄉周張村的800餘畝周張梨園朵朵花開,芳香四溢,引得過往遊客駐足欣賞和拍照。
  • 「梨樹經濟」興古村
    在這個位於海拔750米的高山村裡,300多株逾百年樹齡的古梨樹密布於房前屋後、溪畔山間。每到春天,梨花競相開放,點綴在老屋、石階、樹林、翠竹、溪流之中,令整個村莊宛若世外桃源。去年,屏南鎮舉辦首屆梨花節後,這一幕「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美麗景致經網絡傳播,至今讓許多網友念念不忘,他們相約梨花再開放時,一定要到車盤坑「打卡」。
  • 勞動節:百年梨園梨花正為您盛開
    百年梨園大門梨園雖然已經百年歷史,但她一直深藏在閨中。近兩年才被熱愛旅遊的專業人士發現並挖掘出來,策劃了幾屆「梨花節」之後,逐漸被長春市民了解,並成為了一個新的放鬆心情的生態謐境。百年梨園在謐靜的山坳裡走進梨園,夥伴們瞬間分散消失在梨園中,各自尋找自己的「夢中情人」去啦。
  • 天成百年梨園古風節,穿越紅塵,靜賞梨花!
    她是繼黃河幹流之後,這座南北青山做屏,東西橫流,風光秀麗,氣候宜人的405平方公裡土地,太極圖這樣酷似數萬畝古梨園的梨年輪大多在300到500年左右,令人嘆息。什川梨樹受天地靈氣,採日月精華,形狀迥異,形狀獨特,老鬱逵之力猶百媚千嬌,歷經滄桑也枝繁葉茂,他們千姿百態,景象很壯觀,可以說是「中國一絕」。
  • 梨花節5G直播+梨樹認養 河南洛寧金珠沙梨為品牌農業發展「打樣」
    「千樹萬樹的梨花」不再只是是亮麗風景,待到金秋十月,一個個金珠果還是當地群眾脫貧增收的「金疙瘩」。  近日,在河南洛寧縣馬店鎮關廟村雲上金珠沙梨梨花節暨梨樹認養助農活動現場,5G直播讓人們足不出戶就能欣賞到花開盛景,同時開展的線上認養梨樹活動還可以幫助當地農民增收。  關廟村曾是省定貧困村,一直以來以種植傳統農業為主,生產生活條件落後,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64戶766人。
  • 大地情書:梨樹正新
    「大梨樹之問」,牽動人心。  新探索  多年來,大梨樹所獲的榮譽牌匾,一面牆也掛不下,其中一多半是關於旅遊的。大梨樹依靠旅遊業生存,就像我們依賴食物。  旅遊業陷入瓶頸的一些跡象是悄悄發生的。毛正新認為,接受精神洗禮是遊客來大梨樹更深層次的需求。  隨後,一個裡程碑式的重要事件,為大梨樹「二次創業」徹底指明方向。2016年,省委作出關於開展向毛豐美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  回過頭看,這個決定,確實對大梨樹發展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毛正新強化挖掘「幹」字文化的思路有了最有力支撐。
  • 百年梨園梨花開!
    這個「五一」,不來長春蓮花山百年梨園看看,整個春天都會辜負了。5月3日,百年梨園內的梨樹們競相綻放,一簇簇、一團團,如雪如雲,與遠山、近水和白牆紅瓦形成一幅村居圖。梨花園裡千樹雪山門處,有工作人員掃綠碼,檢測體溫。
  • 長春蓮花山百年梨園梨花開【組圖】
    這個「五一」,不來蓮花山百年梨園看看,整個春天都會被辜負了。3日,百年梨園內的梨樹們競相綻放,一簇簇、一團團,如雪如雲,與遠山、近水和白牆紅瓦形成一幅村居圖。 山門處,有工作人員掃綠碼,檢測體溫。一切沒問題,就可以進入百年梨園暢遊了。 跨過山門,空氣中氤氳著淡淡的梨花的香甜氣息,沁人心脾。在廣場上,立著百年梨園的愛情故事。
  • 四月韶華 春在梨花——大廟百年梨園等著您
    四月韶華 春在梨花——大廟百年梨園等著您柳絮風輕,梨花雨細。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葩堆雪。古老的梨樹忠實地守望著它的主人,見證著大廟時代變遷的滄桑歲月。靖遠縣興隆鄉大廟村處於黃河流域河谷地帶,西與景泰縣交界,北與內蒙和寧夏交界,距縣城130多公裡,為最邊遠的村莊,亦是甘肅黃河右岸最後一村。大廟吉地人傑地靈,乃山之大盡、氣之大聚、水之大匯之福地也。數百年來,當地以盛產香水梨而聲名遠播,梨園深處的大廟文化更具魅力。
  • 一樹梨花為誰開?
    為誰開?一樹梨花李國清1三月,春風醇如酒。清明,花開了,一樹一樹。桃花、杏花粉嫩如姑娘的臉,嬌豔地綻放在枝頭,伴著春風輕輕顫動,欲滴的花瓣淡淡地好像情人淺淺的腮紅。讓人有一種忍不住想吻一下的衝動。墳頭前,梨花纖瘦的身子在春風中俏立。一襲白衣,被風輕輕吹動。春風雖暖,但她的心裡卻覺得有些冷。是因為面對這一座孤墳?一塊墓碑?還是這墓碑下、孤墳中的他?梨花的身後,一株梨樹在春風中蕩漾。不,蕩漾的不是梨樹,而是一樹潔白如雪的梨花。梨花的俏臉也如這一樹梨花一樣。
  • 安鎖堂:陝西省府谷縣海則廟楊莊則村——四月梨花開
    四月梨花開四月中旬的一天,去高粱溝楊莊則自然村,車行至村墕口,空氣中夾雜著一股淡淡的香味撲面而來。墕口遇一老農,一攀談,得知其是已經退休的老村支書劉飛林先生。問到村裡有什麼特色,劉老說楊莊則最大特色是盛產雪梨。
  • 影評|野梨樹
    與《野梨樹》中大篇幅的對白相比,沉默的影像往往使我們更加接近生命的本質:一種無言的、純粹的感受,這種感官上的體驗成為了一條直接通向世界的聆聽方式。當我們聆聽風拂過樹葉的聲音,聆聽書店外的雨聲,聆聽對白間隙的靜默,我們會意外地發現,這些沒有被影像忽略的雜音是那麼令人沉醉且令人深思。 與《冬眠》等早期影像不同,在沉默之外,對話的藝術意蘊在《野梨樹》中顯得格外豐富。
  • 《野梨樹》好詩賞析
    《野梨樹》人鄰幾棵野梨樹生硬,果實遠未飽滿灰綠,石頭一樣也就是這滯澀的近乎無用的果實《野梨樹》是一首非常有代表性的詩歌,作者路過寂寥大地的一處在野梨樹旁田地裡勞作的女人的現場而引發了詩人對平凡生命的人文關懷。作者借野梨的生硬和女人勞作的柔軟相互比較。為了生計,勞作的女人們躬耕于田裡。詩歌引人入景,使人體會到閱讀詩歌的人就是那個勞作的人。生活不易,為了一點餬口的收入每天操勞到死,作為普通人的我們一生也莫過於此。
  • 一夜春風一樹花,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碭山梨花記憶
    ,春天來了,雲錦似的鋪天蓋地,整個碭山縣都被梨花包裹著;萬畝連片的梨園,百裡黃河故道梨花齊放,千朵萬朵,晶瑩剔透,素潔淡雅,花香隨著輕柔的春風在空中飄散。」是園中最大的一棵,這棵被稱為「梨樹王」的老樹,明末清初已有了,樹齡約五百年,樹徑2米左右、高7米多,樹陰覆蓋大半畝土地,古樹枝幹懸空,蒼老古樸,盤虯臥龍,氣勢雄偉。
  • 春風情味濃,梨花若雪容,記村頭梨花幾許
    ,都是要賺錢的,經商無利不起早,司馬遷《史記》裡記載的「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花香自有蜜蜂來葉子種棵梨樹不是為了看花,而是要梨樹結果,要賣梨吃梨的,現在更多人缺少了敬畏自然的心,沒有了風花雪月的情,對社會對生活更加現實,所以,大部分人都活得有點累,這不是誰的錯,在農村沒有人會在一樹梨花下飲酒
  • 梨花冰清玉潔,是文人墨客吟詠不絕的主題,四月到趙縣來看花
    將四月的趙縣比作花城是毫不為過的,這時節,萬頃梨園梨花相繼綻放,花團錦簇,花枝招展,潔白的梨花把這座歷史文化名城裝扮得如披上婚紗的新娘。河北石家莊趙縣是華北最大的生態觀光園,25萬畝梨花景觀被農業部認定為中國美麗田園。
  • 4月來薊州團山子天麗農家院看千樹萬樹梨花競相綻放,觀者如潮!
    天津市薊州區素有栽植梨樹的傳統,在這座聯合國命名的「千年古縣」裡,共計有梨樹5萬餘株,其中不乏幾百年的高齡古樹,每年四月初到五月中旬,梨花競相開放。其時青白似玉、芬芳如蘭,白茫茫一片花海輕雲漫捲般拂過大山內外,香飄十裡。因此年年都有大批遊客前來薊北山區,只為觀賞這片「香雪海」。
  • 梨樹用什麼膨大劑好?梨樹怎麼施肥又大又甜?膨大素什麼時候用好
    梨樹既有觀賞價值又有食用價值,不僅可以開出美麗的花朵,還可以結出很多味美香甜的果實。想要種好梨樹,收穫高品質高產量的梨,需要掌握其種植方法。那麼,梨樹該怎麼種植?梨樹用什麼肥料膨大增產?一起往下看吧!一、梨樹種植注意事項梨適應能力較強,耐粗放管理,易早果豐產,經濟壽命長,果實耐貯運,商品性好,供應期長,深受市場的歡迎,因此,在全國各地廣泛栽培。梨樹的品種較多,可根據當地環境條件選擇適宜種植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