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什麼5年遊歷6大洲,成為中國首位盲人旅行家?

2021-02-18 遇見蟈蟈

文:ICE蟈蟈

如果喪失了聽力或者視力,我們的生活又會是怎樣的呢?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海倫是19個月大時,生病導致聽力和視力喪失。曹晟康,8歲因為意外失明。一位從來沒有看過世界,一位有過短暫光明。對後者來說,何其殘忍!

曹晟康是中國第一位盲人旅行家,第一位盲人帆船帆板運動員,世界上第一位登上「非洲之王」——吉力馬札羅山的盲人。每個第一背後都有一段心酸的故事。

《不和世界講道理》記載了曹晟康一路走來的不易和艱辛。他將自己這些年的體會與經歷集結成《不和世界講道理》告訴我們,真正能主宰我們命運的不是上天也不是遭遇,而是我們面對人生的態度。這個世界從來不是靠講道理獲勝,而是靠自身毅力和感悟。無論你是一位正常人還是一位殘障人士。「我命由我不由天」或許更適合曹晟康。

一、絕處逢生​​

對正常人來說,一個人獨自上路旅行都有各種各樣的障礙,更何況一個盲人呢?

一位盲人旅行家,小時候家裡很窮,8歲時因為車禍視力逐漸衰退,最後雙目失明。他遭受過同齡人的欺負,親人的冷漠,原生家庭帶來的傷痛,抱怨過眼前的空洞,命運的不公,甚至嘗試過結束自己的生命。特別是失明後,父親將他關在家,限制他的自由,不留情面的打他。

就在他想要結束生命時,朋友的一段話點醒了他。他想死在哪兒?是臭水溝還是鮮花盛開的地方,並建議他去拉薩感受一下。

拉薩之旅中,曹晟康打開內心,讓外面的光照進去了。他說,「誰說盲人就不能旅行了,雖然我不能看,但我可以聽,可以聞,可以觸摸,還可以用舌頭嘗……說不定我的旅行體會比正常人的還要深刻呢!人生從此有了奔頭,我是個可以旅行的人,我要賺錢去旅行。」

曹晟康說,既然我看不見世界,那就讓世界看見我。想做就做,他行動起來,將那些帶給他的傷痛統統拋在腦後。生命因旅行這束光,帶給他重燃生命的勇氣。

也許,正是拉薩之旅,讓他明白,世界從來不講道理,行動起來,停止抱怨,活著,向前看。這就有了後面第一位盲人旅行家,第一位盲人帆船帆板運動員。足跡遍布國內每個省,自治區,直轄市,5年遊歷世界6大洲。

二、一技傍身

正常人的旅途都不一定順暢,更何況曹晟康呢?作為一個盲人,收入本就成問題,別說旅途中的經費。他是怎樣解決的呢?

《不和世界講道理》中講述,曹晟康15歲時,明白一個道理: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除了自己,他別無所依。首先要做一個能養活自己的盲人,一個盲人能學到技能真的很有限。曹晟康思來想去,選擇了盲人按摩這個技能。

曹晟康掙到的第一份工資分成了兩份,寄了一大部分回老家,留了一小部分,點了一份豆腐和一份排骨,加瓶啤酒。一個人,邊吃邊落淚,這裡面有難以說出口的心酸,還有想證明他自己的那一點點驕傲,這是工作和成長的滋味!

帶他入門的那位師傅告訴他:「要想讓別人尊重盲人按摩技師,自己就得活到老,學到老,抓住各種機會磨練自己的技藝。」真因為這樣,曹晟康有機會就會精進自己的技能。憑藉自己的手藝,他在北京開了三家盲人按摩店,後來一些原因,按摩店關門。

按摩這項技能,為他旅途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每次都能助他化險為夷。交朋友,關鍵時刻還能保命。

旅行需要強健的體魄,包括帆船帆板運動。年少時,一位練過武術的本家叔叔教了一些基本功給曹晟康,一來防身,二來健身。沒想到,這為他後面的旅行、帆板運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他增加了底氣。

三、用心感受

《不和世界講道理》中分享到,「如果一個家庭裡充斥著貧窮和脾氣暴躁兩種元素,那麼對家裡的孩子來說,這一定是人生悲劇,也許孩子會因為抗爭而讓自己成為了不起的人,可是修復童年帶來的傷口,需要花上此後的一輩子。」

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將會跟隨他一輩子。好在,正是這些不被理解和不被支持的行為,造就了他不服輸,堅韌,頑強的性格。有了後來他懷揣著「我看不見世界,但我要讓世界看見我。」的夢想,他出發了,先是在國內,接著是走出國門。一個普通人出國都有困難,他還是一個盲人。是什麼讓他堅持,真正做到了的呢?正是不被看好之人,完成了不被看好之事。

曹晟康說,他只能一邊受苦,一邊滿懷希望。想要和得到之間的那條路,沒有信念的人是走不過去的。對於想要的東西,打破枷鎖,一定要積極爭取。

從前走在路上,曹晟康用的腿。

今後走在路上,曹晟康會用心。

《不和世界講道理》是一本勵志書,教會我們不管生活多麼變化無常,世界上總有願意接受無常的人。自由灑脫的人一定都很堅強,一個人若想做到自由灑脫,就要有勇氣面對生活的無常。

……END……

點讚是最好的喜歡,關注是最大的支持。

我是蟈蟈,寫寫生活小故事,書評,講書稿。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歡迎來我的小屋做客,我們一起成長,用文字記錄我們走過的歲月,留下的痕跡。

相關焦點

  • 夢想不設限,盲人也可成為旅行家
    憑著這門好手藝,他在北京開過好幾家分店,在旅途上靠手藝免費「吃飯」、「住宿」,同時回報身邊的好人。當他在泰國被當作盲流送至警察局,又因證件不足差點被遣送回國的時候,他正宗的中國推拿不但感動了警察,也打動了籤證官,讓他順利辦成了去歐洲的籤證。正像他總結的那樣:一個人身上是一定要有立足社會的本領的。不懈的精神追求曹晟康小的時候身體虛弱。
  • 中國首位盲人律師--盈科律所金希律師參加中國首部盲人多元就業公益影片《眼底星辰》的拍攝
    該片記錄了我國8個城市目前從事盲人按摩以外的14個職業的在職視障夥伴,包括洞察人心的心理諮詢師、捍衛正義的律師、過耳不忘的速錄師等。通過還原他們真實工作環境與現狀,體現視障朋友具體的工作能力和需求,激發更多新的認識與啟發,並以此促進視障人人力資源的發掘與職場的多元化。
  • 西南首位雅思盲人考生自學成才 線上教盲人按摩師「英語那些事」
    ▲觸摸盲文當盲人按摩遇上外國人,哪個部位不舒服,請翻個身,要付多少錢?……如果不會點簡單的英語,雙方交流起來簡直「抓不到姜」。15日下午,英語達人鄭建偉結束了為期6天的英語「空中課堂」。這段時間裡,他在隔空教盲人按摩師們「英語那些事兒」。
  • 中國盲人男足5戰全勝 第6次奪得亞洲冠軍
    來源:央視網今晚(10月6日),亞洲盲人足球錦標賽在泰國結束,在冠亞軍決賽中,中國盲人足球隊以1-0戰勝伊朗隊,第六次獲得亞洲錦標賽冠軍。中國隊和伊朗隊在本次比賽中均未嘗敗績。在10月5日的半決賽中,伊朗隊3-2戰勝東道主泰國,而中國隊則通過點球大戰,以5-4(常規時間2-2)的總比分淘汰了日本隊。在本場冠亞軍決賽中,雙方踢得十分膠著,上半場尾聲階段,中國隊通過左側角球機會,打入一球。中國隊帶著1-0的領先優勢進入下半場。下半場比賽雙方拼搶依舊激烈,比賽中,中國隊隊員在突破時受傷倒地,最後被擔架抬出了場外。
  • 大旅行家司馬遷
    如果說現代人旅行是為了「詩與遠方」,那麼古代的旅行家則承擔了不同的使命。比如司馬遷,詩書世家出身的他,早年為了考察風土人情,搜集歷史資料,遊江淮,過會稽,足跡遍布「東南和中原」。數年遊歷為他創作《史記》打下了堅實基礎。 《英雄長在》是一本記述中國古代名著中主要英雄人物的紀行隨筆,華裔日籍作家陳舜臣在書中對此有詳細書寫。《史記》的作者司馬遷是當時屈指可數的大旅行家。
  • 古今中外六大著名旅行家!國內就佔三個席位,還有誰呢?
    馬可·波羅(1254年—1324年),出生於克羅埃西亞考爾楚拉島,義大利旅行家、商人,著有《馬可·波羅遊記》。據稱17歲時,馬可·波羅跟隨父親和叔叔前往中國,歷時約四年,於1275年到達元朝的首都,與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友誼。 他在中國遊歷了17年,訪問許多古城,到過西南的雲南和東南地區。在一次威尼斯和熱那亞之間的海戰中被俘,在監獄裡口述旅行經歷,由魯斯蒂謙 寫出《馬可·波羅遊記》。
  • 古代有哪些有名的旅行家?
    出使13年,100人,回來只有2人。他前後二次出使西域,和西域一些國家建立友好關係。從此友好使團、商隊外出不絕,建立了溝通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鄭和七下西洋,是世界上最早、最偉大的航海旅行。他先後七次出國旅行,到過東南亞、南亞、中東、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
  • 央視新一期的《向幸福出發》,看一位盲人是怎麼做到環遊世界的!
    這一期有一位叫曹晟康的盲人,他是中國第一個環遊世界的盲人旅行者。他講述自己只靠一根導盲杖、一幅墨鏡和只會幾個英語單詞就走遍全球六大洲38個國家的故事。一個盲人怎麼做到環遊世界,更何況我們說出去看世界,一個盲人看不見世界,去那麼遠有什麼意義呢?曹晟康說:「人生何嘗不是一種旅行,充滿著各種不確定,正是這種不確定才充滿著魅力。」
  • 專為盲人開發的培訓網站,盲人卻操作不了
    據中國信息無障礙產品聯盟秘書處發布《中國網際網路視障用戶基本情況報告》顯示,從事推拿按摩的視障者佔絕大多數,為63%。對於盲人來說,從事按摩是比較體面的工作。「我沒讀過什麼書,其他工作基本幹不了,就按摩這個我能幹,願意幹。風颳不著、雨淋不著,挺好的。」老旺對健康時報記者表示,作為盲人來說,能選擇的職業非常有限,按摩對他們是一種比較理想的工作方式。
  • 國內首位盲人跑者完成100公裡「超馬」
    嚴偉(中)與陪跑員一同參賽2020年10月18日在上海大寧公園舉行的「中國首位全盲跑者百公裡挑戰賽」上,從山東趕來的盲人選手嚴偉成功完成100公裡超級馬拉松,用時9小時40分。國內首位盲人成功挑戰100公裡超級馬拉松10月18日晚上6點22分,嚴偉的運動軟體計數數據停留在100.9公裡上,意味著他已經完成了人生的第一個百公裡,他也成為國內首位百公裡盲人跑者。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嚴偉處獲悉,他從少年時代喜歡跑步,已經參加過多個馬拉松比賽,平時一直堅持鍛鍊,每個月會進行五六百公裡的跑步量。
  • 15名志願者接力助跑 盲人嚴偉成功完成100公裡「超馬」
    2020年10月18日在上海大寧公園舉行的「中國首位全盲跑者百公裡挑戰賽」上,從山東趕來的盲人選手嚴偉成功完成100公裡超級馬拉松,用時9小時40分。其間,共有15名志願者接力助跑,這是「黑暗跑團」自行組織的一場挑戰賽。
  • 經典劇中的盲人,林心如成為教科書,最後一位是真打動人
    導語:經典劇中的盲人,林心如成為教科書,最後一位是真打動人!明星一般都是靠作品說話,每一部劇出現在觀眾眼前之前,演技沒有經歷打磨,都有可能被吐槽。我們知道電視劇中正常人比較好演,但是盲人卻不是那麼好演的,因為我們平時習慣了用眼睛,而盲人卻只能靠感覺。所以演盲人的時候,稍稍不注意,很有可能被觀眾吐槽。
  • 《小小旅行家繪本中國行》,不出門也能帶孩子飽覽祖國大好河山!
    特殊時期裡不能遠遊,對於孩子來說,閱讀也可以成為他們觸碰世界的鑰匙。今天帶來這套《小小旅行家繪本中國行》全8冊,不用出門也能帶孩子飽覽祖國大好河山!開闊視野,豐富閱歷增長知識。《小小旅行家繪本中國行—上海》,將「帶著文化」和孩子一同暢遊上海,讓孩子更了解這座極富魅力的城市。
  • 徐霞客單靠「窮遊」走遍了半個中國?讀他的遊記,事實沒那麼簡單
    當他用30年時間走遍大致相當於現在21個省、市、自治區的地域,當他寫了60萬字的記錄《徐霞客遊記》,他被人們稱為「千古奇人」。現在,學術界給他冠以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的稱號。更把他開始動手寫《徐霞客遊記》的日子(5月19日),定為了「中國旅遊日」。
  • 中國盲人都去哪裡了?
    你們在生活中見過盲人嗎?不誇張的說,小編平時幾乎沒見過盲人。無論是馬路、地鐵,還是商場、飯店,都沒有盲人的影子。在中國,盲人仿佛消失了般。也許你覺得可能是中國的盲人太少。那你就錯了!其實,中國是全世界盲人最多的國家。截止2019年,中國就有1700多萬視力障礙者,每82個人裡就有一個盲人。那為什麼我們都見不到盲人呢?這個問題,小編在一個視頻裡看到了答案。天津媽媽教孩子走盲道,卻被汽車攔住去路前幾天,一位盲童媽媽曬出兒子學習走盲道的視頻。說實話,小編看到的第一眼是心疼。
  • 國內首位盲人跑者完成100公裡超馬 15名志願者助跑
    嚴偉(中)與陪跑員一同參賽  2020年10月18日在上海大寧公園舉行的「中國首位全盲跑者百公裡挑戰賽」上,從山東趕來的盲人選手嚴偉成功完成100公裡超級馬拉松,用時9小時40分。  國內首位   盲人成功挑戰100公裡超級馬拉松  10月18日晚上6點22分,嚴偉的運動軟體計數數據停留在100.9公裡上,意味著他已經完成了人生的第一個百公裡,他也成為國內首位百公裡盲人跑者。
  • 11月24日十大利好公告:安靠智電成為中國南方電網GIL供應商
    安靠智電成為中國南方電網GIL供應商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駱民)安靠智電公告,公司220kV GIL、500kV GIL通過中國南方電網GIL設備型號審查,對公司未來開拓中國南方電網GIL產品與服務市場具有積極作用。
  • 好玩│跟著旅行家的影像藝術雲遊世界,家門口也有詩與遠方
    不一定非要坐上飛機去到遠方才算旅行,跟隨旅行家的影像雲遊世界,在藝術作品中感受生活,一樣能夠收穫「詩與遠方」。辭舊迎新的打開方式有很多,年末之際,不妨與一場精彩的展覽來次親密接觸。北京坊——「此刻萬裡」攝影作品展12月19日至2021年2月7日,「此刻萬裡:寶麗來旅行家攝影生活方式公眾項目」展覽在北京坊舉辦。這次展覽源於今年7月的「寶麗來旅行家」線上系列主題活動,旅行家祁卷卷用獨特的鏡頭視角帶領大家感受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
  • 調查與研究 | 盲人電影
    依著她的指示,李蒙奇往下走,但那一排最靠走廊的觀眾並不讓道,表示要按照座位號坐。李蒙奇退了出來,往回走,盤發女士很疑惑,著急地為他再次指路,這次,她甚至用手指一個個點過來,「就那排!1、2、3、4、5,第五個位置是空的!」之前的情況再次發生。光頭老人也聽到了這一幕,輕輕說了句,「這個男孩太老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