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封過七個異姓諸侯王,又封賞二十九個侯後。劉邦便在平黥布叛亂後,發布了一封著名詔書。
大意是:我稱帝已經十二年了,曾經與天下豪傑共同打下了天下,現在則共享天下。有功之臣,大者封王,次者封侯,最不濟的也封了地。重臣的親屬也大小有封。
我對天下的功臣可以說沒有什麼可虧欠得了。如果有誰不講信義,背叛國家,擅自起兵,天下共伐之。
許功臣的願,劉邦已經還原了,欠功臣的情,劉邦也還情封賞過了。早在封盧綰為燕王時,劉邦就已經做好了家天下的準備。只是劉邦總覺得還欠一把火。
這個時候有一個叫田肯的人懂。田肯說:陛下,韓信已經被您降為了侯,您又在關中建了都,真是雙喜臨門。關中有山河之險。齊地又如同西秦。千萬要把齊地封給自己的兒子才好。
劉邦聽了這話,特爽!因為他知道家天下的時機已經到來了。當即賞賜田肯金五百斤。
齊地不僅富饒,而且還具有戰略意義,在半壁江山都是異姓諸侯國的初漢,劉邦不得不留一手。所以,他把韓信徏封楚王后,就沒有把齊地封給任何人。現在田肯提出當封給自己的兒子時。
劉邦終於敢大大方方地把一直留著的齊地封給了自己的遮長子劉肥。因怕劉肥年輕不懂政治,劉邦還特意派了他最信任的初漢第二大功臣,曹參為齊國國相,以震懾齊地的異心人,輔助齊王劉肥治國理政。
還劉邦起義之初,因雍齒叛變,劉邦丟失豐邑。劉邦為奪回豐邑,帶著弟弟劉交準備投靠景駒,不想被秦軍滅起義軍的烽火擋住了去路,正好半路上碰到項梁,於是投靠了項梁。
在劉邦帶著劉交,在外拼殺的這段日子裡,劉邦的老爹一直是由他的二哥劉仲照顧。所以當韓王信叛變投降匈奴後。劉邦便把他的二哥封為新一任代王。
不想劉邦的這位二哥劉仲,不是玩政治的人,因為他的代國靠近匈奴,又經常遭遇匈奴的襲擊。於是,他便棄國逃回洛陽。劉邦無奈,只好把自己的這位二哥劉仲,降為郃陽侯。
然,劉仲的兒子劉濞卻是個非常勇猛的騎將,曾跟隨劉邦一起在平定黥布的叛亂中,立下了赫赫戰功。劉邦非常欣賞他的這個侄子。給他封了個吳王。
雖然,劉邦一邊欣賞他的這個侄子劉濞,卻又一邊擔心他的這個侄子,遲早有一天會叛亂。可是,劉濞是他的侄子,又有戰功。加上劉邦的親族人又少,所以劉邦又不得不封劉濞為吳王。
韓信被誘捕後,劉邦便把楚國一分為二,淮西三十六城封給了他痛愛的小弟劉交。因為劉交不只是劉邦的弟弟,他還有軍功。
早在劉邦起義時,劉交就跟隨著劉邦南徵北戰。取南陽,進武關;戰藍田,至霸上,在所有的戰鬥過程中,劉交一直跟著劉邦。所以劉邦給劉交封了個新楚王。
劉交被封為楚王后,為初漢《詩》學發展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劉交年輕時曾與魯地的穆生、白生、申公一起是《詩》學專家浮丘伯的門生。正宗的儒家弟子。
雖然劉邦不喜歡儒生,但對這個酷愛研究《詩經》的弟弟劉交,有特別偏愛。劉交不僅自己學習研究《詩》學,還重用申公。並派兒子郢客拜學申公。為初漢的《詩》學傳承和傳播影響巨大。
淮東五十二城劉邦封給了荊王劉賈。劉賈能被封荊王原因有二,一姓劉,二有功。
劉賈的軍功也有三:
一,斷楚軍糧道,迫項羽從滎陽回軍。
公元前203年,劉賈、盧綰曾率兩萬步兵和數百騎兵渡河,深入楚地,攻擊楚軍糧道,燒毀楚軍存糧。迫使項羽從滎陽回軍。緩解了劉邦的滎陽危難。
二,合圍項羽。
鴻溝議和後,劉邦單方撕毀和約,追擊項羽。不想追到固陵,被項羽殺得回馬槍打得落花流水。劉賈臨危受命,南渡淮河,包圍壽春,招降楚司馬周殷。
周殷是項羽手下為數不多的親信,他的投降便楚軍幾乎全盤崩潰。隨後周殷又協助劉賈項下九江,與黥布一起合圍垓下。
三、俘虜共尉
共尉是臨江王共敖之子。共敖乃楚國貴族後裔。項羽給他封的臨江王。共敖死後,由他的兒子共尉繼承王位。劉邦滅項羽後,共尉堅決不投降。
劉賈、盧綰再次受命討伐共尉。劉賈、盧綰不負所望俘虜共尉。劉賈為大漢的確立了大功。然,在初漢如他這樣的軍功數不勝數,若不是姓劉,那來的侯王可封。
當劉邦誅殺完七個異姓諸侯王,又大封劉姓為王后,大漢便由因功封轉變成了因親封賞。
從此大漢王朝家天下的大劇,拉開大幕正式開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