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勝和吳廣喊出當時時代的最強音。陳勝懷著改變自己命運的想法,在大澤鄉發動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農民起義的大潮,將陳勝推到了時代的最前沿。陳勝和吳廣一起創造了歷史,也創造了屬於自己的輝煌。陳勝、吳廣起義如大浪席捲一般,掀起了轟轟烈烈地反抗暴秦的農民起義。
陳勝農民起義動搖了秦王朝的統治基礎,曾經一度攻入關中,陳勝也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張楚政權。但是陳勝、吳廣農民起義僅僅維持了大半年時間,便以失敗而告終。吳廣和陳勝先後被部下殺掉。吳廣死於部將,陳勝則死於車夫。萬事有果必有因,陳勝為什麼會被自己的部下殺掉呢?
陳勝吳廣起義本來「順風順水」,如果陳勝的策略得當,極有可能推翻秦王朝,建立真正屬於自己的王朝。可惜的是,陳勝最終為項羽、劉邦做了嫁衣。陳勝吳廣起義沉重打擊了秦王朝,為劉邦、項羽滅秦奠定了基礎。陳勝之所以沒有奪取最後的勝利,落得個「身死國滅」的境地,主要由於自身的一些不足以及戰略失誤。
第一個失誤:陳縣稱王
當年朱升建議朱元璋「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升之所以這樣建議朱元璋,就是避免過早暴露野心,避免成為朝廷最主要的打擊對象。陳勝卻在攻佔陳縣之後,第一時間稱王,建立了張楚政權。陳勝稱王,在一定程度上壯大了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也讓自己直接暴露在秦朝的打擊之下。
沒有稱王之前的陳勝,充其量只是小打小鬧,未必能夠引起秦軍足夠的重視。事實上在陳勝稱王之前,秦中央根本沒有把陳勝當成心腹大患。陳勝稱王之後就不同了,天底下除了秦二世又多了一個王,這是秦朝絕不能允許的。秦朝必然會集中兵力,不惜一切代價把陳勝消滅掉。
當時的人們還有很強的等級觀念,不是一句簡單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能解釋清楚。亂世之時,帝王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具有誘惑力,而且每一個人都有希望稱帝、稱王。那麼就看,誰能在這樣的環境下抵擋得住誘惑。擋住誘惑的人將來一定能夠成就一番大事業,擋不住誘惑的人有可能成為別人的墊腳石。陳勝很明顯屬於擋不住誘惑的那個人,陳勝在時機不成熟的時候,提前採摘了果實,這個果實必將又酸又澀。
第二個失誤:西徵、略地
短時間內的巨大勝利給了陳勝巨大的鼓舞,為了儘快消滅秦朝,陳勝決定分多路出擊。給秦朝最致命的一擊。陳勝確立了西徵為主,略地為輔的策略。想在打敗秦朝的同時,再擴大自己的地盤。從這個策略中我們可以看出,此時的陳勝太急功近利。
陳勝太輕敵了,輕視了秦帝國的力量,也高估了自己的力量。周文大軍、吳廣大軍在西徵初期,打得順風順水。周文大軍一度打到了關中的戲,軍隊發展到幾十萬人。但是很快被章邯大軍擊敗了,吳廣大軍被阻擋在滎陽一帶。章邯消滅了周文大軍之後,又率領軍隊擊敗了吳廣大軍。西徵失敗之後,陳勝的實力大大衰落,滅亡便不可避免。
陳勝的略地計劃,不斷分散了自己的兵力,而且在選擇將領上也有很大的問題。陳勝選擇了武臣、陳餘、張耳等人。武臣等人佔領了大片領土,不過這些領土並沒有劃入到張楚政權,而是自立為王。面對武臣的背叛,陳勝選擇了接受。武臣自立為王的例子,鼓舞了陳勝的部將,大家紛紛略地稱王,陳勝的力量再一次削弱。
陳勝西徵、略地策略,不僅沒有擴大自己的地盤、增強實力,反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同時招來了章邯的大軍。陳勝的大軍一度打到了關中,直接威脅了秦王朝的統治。所以秦朝集中所有兵力,率先攻擊陳勝。其他略地將領紛紛稱王,名義上隸屬於陳勝,實際上已經獨立,但他們還是打著陳勝的旗號。最終秦朝集中精銳主力,追著陳勝不放,一直到陳勝被殺害。
第三個失誤:親小人、遠賢臣
當年陳勝在耕作的時候,發出了「苟富貴勿相忘」的呼籲,他本人卻先忘了這句話。當年和陳勝一起耕作的農民朋友前來投奔陳勝。朋友拜見陳勝的時候就困難重重,見到陳勝以後覺得自己和陳勝的關係不錯,就漸漸有點放肆。朋友經常跟陳勝的部下,講陳勝年輕時的一些瑣事。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陳勝聽從旁人的建議,殺死了這位老朋友。朋友確實有「取死之處」,但是陳勝不應該殺他。陳勝殺死了朋友,避免了尷尬,卻失去了人心。
陳勝以前的友人都徹底看出了陳勝的真正面目。他們清清楚楚地看到了陳勝再也不是之前那個「苟富貴勿相忘」的陳勝,他已經變成了一個薄情寡義的封建帝王。陳勝的朋友紛紛離開了他。
此外據說,陳勝的老丈人和大舅子聽說陳勝當了大王以後,前來投靠。陳勝沒有好好招待他們,而是用普通的禮節招待他們,而且對他們非常不客氣。他們非常憤怒,也離開了陳勝。離開的時候,還斷定陳勝這個王當不了多久。因為他們也看到了陳勝已經眾叛親離。陳勝以前的老朋友和親人都漸漸遠離了陳勝,他身邊只剩下一些溜須拍馬,卻沒有任何忠誠的小人。
此外,陳勝在吳廣被殺一事中,也出現了昏招。吳廣西徵大軍在滎陽無法進一步突破的時候,田臧假傳陳勝的命令,在軍中斬殺了吳廣。吳廣被殺之後,陳勝並沒有處罰田臧,而是默認了事實。陳勝派出使者,任命田臧為令尹兼任上將軍。也許陳勝是為了穩定前方的軍心,但無疑開了一個非常不好的口子。如果主帥都可以被隨便殺掉的話,那麼每個人都可以以各種理由殺掉自己的主帥,甚至是陳勝本人。
章邯擊敗了田臧之後,率領大軍直撲陳縣。陳勝很快被章邯擊敗,只能倉皇逃命。陳勝的部下也紛紛離開了他,他成了孤家寡人。陳勝邊打邊退,一直退到城父。此時的陳勝軍隊已經面臨著崩潰,陳勝身邊也沒有可以信賴的人,甚至有人準備拿陳勝的首級到秦軍那裡領賞。在城父,車夫莊賈殺死了陳勝。陳勝被殺以後,葬於芒碭山,劉邦稱帝以後追諡其隱王。
陳勝起兵之後,一度威脅到了秦王朝的統治。陳勝稱王之後,卻出現了一個又一個昏招,導致局勢逐漸惡化。陳勝本身性格上的一些缺點,又使得他身邊竟是一些阿諛諂媚之人,最終本人也被「小人」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