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最恨的一個姓,男的世世為奴,女的代代為娼,這是哪個姓?

2021-02-13 聊歷史那點事









朱元璋曾專門針對泉州「蒲」姓家族頒布了一條命令,命令聽來十分殘暴:泉州「蒲」姓家族男丁世世為奴,女眷代代為娼。與此同時,頒布這條命令時,朱元璋還將蒲家已下葬百年之久的祖先蒲壽庚的屍首從墳墓裡拖出來:「鞭屍三百」。朱元璋的這種做法真真可謂「殘暴至極」,可相當讓人驚異的是,這條殘暴命令被頒布執行後,天下百姓竟個個拍手叫好。答案還得從這個被朱元璋從地底下挖出來的蒲壽庚說起。蒲壽庚是宋朝時期的一個大富豪,在戰亂年代,他幹了一件事,這件事保住了他的榮華富貴,但也為他後來的下場埋下了伏筆:他帶著萬貫家財投靠了元軍。元朝的統治者是蒙古人,所以,蒲壽庚之背叛實際上也是他背叛漢人的象徵。如果蒲壽庚只是帶著錢財簡單投靠元朝那似乎也沒什麼,關鍵是,在投靠元朝時,他還對他的舊主宋朝皇室做出了極其不仁義的事:他為了自己的那點財產大肆砍殺宋朝皇室成員,在這期間,他們還殘害了無數大宋的無辜百姓。這段歷史,鄭思肖《心史》中是這樣記載的:蒲壽庚"盡殺南外宗子數萬人"。如此蒲壽庚,他降元後自然得到了忽必烈的重用。後期,他甚至還被忽必烈封為了鎮國上將軍。不得不說,此時,這位亦官亦商的叛徒已經走上了人生的巔峰。此時,蒲氏家族可謂顯赫一時,其子孫在元朝,亦頗得志。但任何的安樂裡都潛藏著憂患,當時志得意滿的蒲壽庚絕對想不到,這一片繁榮昌盛裡竟埋了一個巨大的雷,這個雷甚至還讓其後世子孫墮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元朝統治時期,他們對漢族人極其殘暴,也正是因此,後來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早年才會經受如此多的磨難。元朝統治者將漢朝百姓視為下等賤民,他們不僅視普通百姓性命為草芥,還對漢族百姓實行各種苛捐雜稅,當時,被勞役、沉重賦稅壓得喘不過氣的百姓對元朝恨之入骨。這些百姓裡,就包括在生死線上掙扎的朱元璋。朱元璋十幾歲時,父母就因瘟疫死了,他與其家人還被迫分散了。後來的朱元璋,多數時候都是在跌沛流離中過活的。在流離中,朱元璋親眼見證了元朝的殘暴統治,親眼見證後的朱元璋對百姓和自身遭遇有多同情,他對元朝統治者的仇恨就有多深。自然,這樣的朱元璋對於曾背叛漢族(宋朝)、賣主求榮的漢人是深惡痛絕了。朱元璋對這群叛徒的深惡痛絕在他成為明朝統治者後不僅沒有絲毫緩解,反而越發深重了。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他還在一宗蒲氏後人向官員行賄的案例中發現了一個驚天秘密。原來,蒲氏家族之所以擁有如此巨大的財源,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早在南宋時,蒲家就開始與元朝暗通款曲。蒲家的大部分錢財,也是來自於這種頻繁賣主。朱元璋的手下還查出,當時宋朝的很多機密情報都是通過蒲氏家族通告給了元帝國政府相關部門。朱元璋平生最恨的就是出賣自己人的人,這點從當時其侄子朱文正欲叛逃張士誠時他的反應就可見一斑了。人朱文正是他親侄子,且根本只是表露了意向就被他差點用皮鞭打死。最後,朱元璋還給朱文正賜了個終身監禁。當然不能。在調查清楚事情來龍去脈後,朱元璋當即怒髮衝冠,龍顏大怒的結果便是文開頭的一幕。說來,朱元璋此舉除了給中原百姓出了一口惡氣外,還給所有百姓提了個醒:賣主求榮者,即便事情過去百年後,也將受到極其嚴厲的懲戒。經朱元璋這一番鬧騰後,受到壓制的泉州蒲姓人士開始遷往各地,在遷徙中,他們還紛紛將自己的姓改為了卜、楊、吳等。如今,泉州的蒲姓人士已所剩無幾,他們主要分布在晉江東石、永春、安溪一帶。

-end-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責編 

商務合作:江先生(jiang-0701))

投稿信箱:tg@weizy.cn(歡迎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夕瑤(微信:13824393166)

介紹:中華上下五千年,多少故事在其中,上至盤古開天闢地,下至神州改革復興,說不盡的歷史,道不完的故事,歡迎您來關注。

相關焦點

  • 朱元璋極恨的一個姓:族人發配邊疆,男的代代為奴,女的代代為娼
    沒人會否認,在古代的皇帝是一個很畸形的存在,他們掌握著皇權,動不動就搞株連刑罰,幾乎一句話,一個心情不好就能決定一位大臣或者一群百姓的生死,當然無緣無故殺人的皇帝肯定很少,但濫用自己權力的皇帝在歷史之中還真不算少。
  • 朱元璋諭令:男丁世世為奴,女眷代代為娼,這戶人家到底幹了什麼
    可以這樣講,明朝以「明」字當頭,上至王公貴族,下到黎民百姓,是沒有種姓制度的,即使包括皇后也大多在民間海選,所以整個王朝幾乎不存在外戚權貴,並引來後宮幹政,這一點無愧於一個「明」字,成為歷朝歷代的翹楚。但朱元璋剛登基不久,卻專門頒下一條諭令:「泉州「蒲」姓家族男丁世世為奴,女眷代代為娼!」
  • 朱元璋最恨一個姓,男的世世為奴,女的世世為娼,是什么姓你知道嗎?
    然而當時有一個特別的家族,他們既沒有招惹到朱元璋,更沒有實力可以威脅到大明王朝。但卻偏偏被朱元璋恨之入骨,他甚至下令把這整個家族的人都打入賤籍,男的世代為奴,女的時代為娼。 這個被朱元璋「特殊照顧」的家族就是蒲氏家族,整個蒲氏家族遭受此劫難,都是因為一個叫做蒲壽庚之人。朱元璋是對這個前朝的富豪是深惡痛絕,他們兩個人並沒有交集,那麼老朱為什麼要痛恨一個素未謀面的前朝之人呢?
  • 朱元璋審囚犯你姓啥,犯人答姓範,朱元璋竟然免了犯人死罪
    朱元璋在政期間大肆殺戮,將自己的功臣都殺了個乾淨,他培養的錦衣衛也幫助他窺伺大臣家裡,檢查是否有不忠心的人,可以說在朱元璋當皇帝的時候,大臣們都得提心弔膽的過日子。
  • 四大名著裡,各有一個姓被黑得不成人形
    《水滸傳》的潘姓大家看過《水滸傳》, 知道這是一部雄性小說,寫的都是男人的故事。有一個版本的外文翻譯,直接翻成了《105個男人和3個女人》,實在是水滸這個詞太難翻譯,只好按第一印象來,這個故事就是一百多個男人跟三個女人的故事。這三個女人還全是女漢子,母大蟲顧大嫂、母夜叉孫二娘這兩位就是說她們是女漢子都感覺有點勉強。
  • 江浙興起兩頭婚:一個孩子跟媽媽姓,一個跟爸爸姓
    兩頭婚的意思就是夫妻兩個結婚,所有的程序都會按正常走一遍,但婚後夫妻兩個要分開住就分開住,願意去婆家住還是娘家住都可以,甚至連他們所生的孩子也是一個跟爸爸姓,一個跟媽媽姓的,孩子管兩邊的老人都叫「爺爺或者奶奶」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婚女嫁,也不屬於招女婿
  • 朱元璋後代最痛恨的姓氏之一被毀,原因發人深省
    明太祖朱元璋在歷史上是一個非常厲害的皇帝,單從他的出身來看,他已經是一個非常厲害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出生的元末,正值大亂,各地百姓流離失所,食不果腹。朱元璋一家也不例外。然而,這些並沒有壓倒朱元璋,隨著朱元璋慢慢長大,為了生存,他做過乞丐,當過和尚。
  • 你的身邊有姓這幾個姓的人嗎?如果有,他們祖先可能是「巫師」
    中華文明中的姓氏文化可以說是源遠流長,是中華文明的見證者,追溯到了上古時期,在母系社會中就有了端倪,所以在上古八大姓中的任何一個姓,你都可以找到一個「女」字的部首或者偏旁。而中國的許多姓氏都起源於上古八大姓,而後又由於各種原因演化成其他的姓氏,例如職業、國家、封地,甚至事件等。
  • 中國姓氏由來趣談,屈原原來是以封地為姓!你的姓也是有來頭的嗎
    南宋鄭樵在《通志·民族略序》中說:「三代之前, 姓氏分面為二,男子稱氏,婦人稱姓。」氏所以「明貴賤」的,姓是用來「別婚姻」的,二者的作用不同。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自秦以后姓和氏就不分了。顧炎武的《日知錄》卷23《氏族》篇說「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為 」。即漢魏以後,姓與民合,通稱姓,並且自天子以至庶人都能有姓了。
  • 兩頭婚悄然興起,老大隨爸姓老二隨媽姓,過來人:生完二胎後悔了
    最近關於結婚生孩子的消息頻頻上熱搜,要麼就是彩禮太重了,光棍很多,要麼就是女性意識抬頭了,不願意結婚生孩子,要麼就是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女的不願意嫁,男的不願意上門。在江浙一帶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悄然興起了兩頭婚的新型結婚方式,所謂的兩頭婚就是男不婚女不嫁。
  • 《邪不壓正》的隱喻:到底是姓蔣還是姓汪
    阿慶嫂∶他們到底是姓蔣還是姓汪?刁德一∶我待要旁敲側擊將她訪。阿慶嫂∶我必須察言觀色把他防。 這是京劇《沙家浜.智鬥》當中的一段經典唱段,到底是姓蔣還是姓汪?表面看只是姓氏的差別,但其中卻蘊含著不同派別,不同立場,不同目的,決定著你究竟是邪還是正。於是,《邪不壓正》上演了。
  • 滿清貴族的姓改成了現在的什么姓?有一位歌手,可能是慈禧的後人
    其實這是可以理解的,清朝早已滅亡,姓氏只是一個代號而已,如今進入新的社會,自然要重新開始,所以先從姓名開始沒有什麼錯的。 其實這和無數王朝的規矩是一樣的,統治的者的姓就是國姓,比如李世民當時就把李姓排在第一,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也把自己的姓當成了國姓。幾乎歷史上所有的皇帝都這麼做了,清朝的自然不例外,所以愛新覺羅單獨立了出來,代表至高無上。
  • 《羋月傳》 羋姓來歷(二)
    羋姓上一期我們從大家感興趣的羋姓說起,講到了東漢的班姓,從才女班婕妤到班彪,再到班固和班超,最後引出了另一個才女:班昭。今天講講班昭的故事,這叫做從才女開始,以才女結尾。羋姓班昭和她的祖姑奶奶班婕妤一樣,是個有才華的女子。但班昭可不僅僅是一個才女那麼簡單:她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女歷史學家,也是位文學家,還是位政治家。
  • 朱元璋花錢養20多義子,為何不準他們姓「朱」?幾百年後知其高明
    而 朱元璋 卻收養了二十多個義子,一舉打破古代帝王收養義子的歷史記錄,成為義子最多的皇帝。但他的義子在史書上記載並不姓朱,據說還是朱元璋主動要求的,這難免讓人奇怪。1352年,朱元璋有了自己的孩子,還有了很多義子,但在義子們長大後又讓他們改姓,這一反常態之舉,與他們的人生際遇息息相關,尚舉其中典型人物。
  • 江浙一帶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中國婦女報微信公號12月20日消息,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華夏歷史上有四大家族:4個姓共用一個「通天家譜」,世代遵循!
    所有姓氏中,哪個姓的字輩最混亂?哪個姓的字輩又最(幾乎都排得起來)呢?中國人是比較講究輩分的,不管哪個姓氏,都有自己一套規矩,都進行非常具有特色的輩分排序。不過不同的姓氏,排序的規範程度也各不相同,其中有一定的規律。
  •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這種婚姻讓網友吵翻
    而且,兩個家庭商定,小夫妻共生育兩個小孩,按照出生順序,一胎跟男方姓,二胎跟女方姓。家庭裡也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這是近些年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的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
  •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又隨母姓的「兩頭婚」,你願意嗎?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相關話題還衝上了微博熱搜網友評論不少網友表示身邊很多人本質上就是「兩頭婚」叮叮貓兒飛:我跟我老公就是這樣啊不娶不嫁 ,我不要他彩禮不帶嫁妝 我們離開彼此的大家組成一個新的家庭 ,老大跟他姓老二跟我姓FortitudeFan凡:我們這也有,一般是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情況會這麼做
  • 江浙一帶悄然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