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中的姓氏文化可以說是源遠流長,是中華文明的見證者,追溯到了上古時期,在母系社會中就有了端倪,所以在上古八大姓中的任何一個姓,你都可以找到一個「女」字的部首或者偏旁。
而中國的許多姓氏都起源於上古八大姓,而後又由於各種原因演化成其他的姓氏,例如職業、國家、封地,甚至事件等。
在上古時期「巫師」也是一種很古老的職業,在更為久遠的部落已經奴隸制國家時期,巫師的地位可能非常崇高,因為當時巫師能夠推測到一些自然現象的發生。加上當時的人類對世界的了解不深,所以就把他們當做了可以溝通「上天」的人,把他們當做人間的代表。而這種職業也有專屬於他們的姓氏,隨著歷史的流傳也演化成了幾個姓氏。
如果你姓以下幾個姓的話,那你的祖先也就很可能是「巫師」。
首先「巫」這個姓就是跑不掉的,畢竟巫師有著很久遠的歷史,很多歷史文獻中都記在了「巫」姓的起源,就比如黃帝臣巫彭作醫,以巫氏為首,所以巫氏就是巫姓的起源。
在殷商的時候就有巫鹹、巫賢,漢朝有巫健。不過在哪個朝代,巫氏的人一直都是名門貴族,而當時的「巫師」也不僅是佔卜祈禱通神,還有醫術方面的一些技術,就比如巫彭就是我國中醫的始祖,後來叫做彭祖,在中醫界有非常崇高的地位。
「卜」姓也是在「巫師」的工作內容中被剝離開來的一個姓氏,因為在夏、商時期,一些巫師掌管了卜筮,到了周朝時就形成了一種叫「卜正」的職業,後代就以職業中的「卜」為姓。
如今卜姓在百家姓中排名92位,也算是挺大的姓氏了。
「鬼」姓的人非常稀少,而且這個姓並不是讀做「gui」,而是讀作「wei」,有一種說法為這種姓氏來源於夏朝的「通靈師」,其實也就是巫師,這種姓氏的人留下一種特種,左臂有黑痣,左耳後有黑痣,脖子後也有黑痣,但是這種特徵如今還是不確認有沒有科學依據。
隨著佛教的盛行,在清朝之後鬼姓大多數流落海外,在中國的人口已經變得極為稀少。
「佔」姓,本來這種姓氏也是很稀有的,但是在現代有不少人將「詹」姓改成了「佔」姓,這才把這個稀有姓氏成長成了小姓氏,因為「佔」在古代有「佔卜」的意思,也就順理成章的推演到「巫師」的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