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知道自己姓什麼嗎?其實現在的很多姓最早不叫姓,稱為氏。
姓和氏在古代是有分開的。據考證先秦時代只有22個姓,分別為姬、媯guī 、姒sì 、姞、妘、姜、嬴、己、任、祁、羋、曹、董、風、 偃、歸、曼、熊、隗、漆、子、允。
三皇五帝中的黃帝姓姬,《封神榜》中推翻商朝的周武王姬發就是黃帝後裔,炎帝姓姜,秦始皇姓嬴。
這22個姓中,5個有明確的女子部首,其實最早的姓就是來自於母系社會,從母姓,「姓」最初造字的寫法已說明了這個問題:一個女,一個生。陸德明《經典釋文》就寫到:「女生曰姓」。
氏與姓不同,氏是姓的分支,一個姓到最後分出了好多個「氏」。那么氏是怎麼出現的呢?
從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時,母系的姓,漸漸分支出不同的氏。
男子長大成人,有能力獨立門戶了,家族領袖就會給他一片封地或領地,或者有突出貢獻的被王直接分封到某地,他到了屬於自己的領地耕作、繁衍生息,經過長時間的經營和繁衍,人口增加,加之男性權利的確立,就不再沿用母姓而開始以封地稱呼,便有了氏,這就是氏的來源之一。
還有以居住地的特徵、職業身份等形成的氏,慢慢的這些「氏」就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各種姓。
你的姓,準確說應該是氏,隱含著你祖先的職業、身份或其他特徵。
巫姓,祖先就是巫者,巫師、巫婆在崇尚科學的今天,有點貶義,但在上古時代可是有地位、有身份的人,也是最早的知識分子呢,大禹是巫者,姜子牙也是大巫。關於巫者文化及來源的有關內容可以查看前兩天發布的文章。
比如「楊」姓,最早的祖先封地裡可能有一大片楊樹林;「李」姓,其祖先的封地可能有顯著的果樹林;屠姓祖先為屠夫;林姓住的地方有樹林;陶姓始祖是有名的製作陶器的匠人。
比較有名的還有住在城池西門處的西門官人,還有住在城東外面的東郭先生(古代城市有城和郭內外兩層空間區域,外城為郭)和南郭先生。
以上這些都是比較直觀,也是確定的。還有一部分姓,就需要拐點彎。
比如「陳」姓。異體字有:樄、敶、軙、迧、陣、、、、、。 陳之本義為陳列。
《康熙字典》中陳還有一個音,讀zhèn,同「陣」,意為軍伍行列也。《黃庭經》中說:火兵符圖備靈關,前昂後高下。
寫到這裡應該明白,陳姓祖先的職業身份了吧?沒錯就是擅長排兵布陣、行軍打仗的將領。
「劉」姓呢?祖先與刀有關,很可能是職業殺手,或者是行刑手,劍客之類。
張姓祖先呢?也要看這個張字的造字,《說文解字》中張意為:施弓弦也。就是張弓射箭,因此張家祖先是有名的神箭手,臂力驚人,百步穿楊。
當然,時代發展到今天,姓氏已不分了,但我們經常說的家譜,都說"X氏家譜"、"X氏族譜",而不說"X姓家譜",還有家風文化傳承最為有名的「顏氏家訓」、「錢氏家訓」等,均稱「氏」而不是「姓」,就是這個原因。
你知道你的姓氏起源嗎?歡迎留言,大家共同學習哦。
我就是小何彎彎,專注文化歷史領域,堅持創作優質內容,點關注,咱們一起學知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