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當年《曲苑雜壇》為振興相聲做的努力,大都已被遺忘

2020-11-16 獅子營老魯

《曲苑雜壇》開播於1991年,開篇主題曲就是"相聲、小品、魔術雜技",相聲放在第一位。但上世紀90年代相聲已是末路黃花,正在加速下滑的路上。儘管相聲從業人員使出渾身解數,牛群馮鞏甚至把洋車搬上春晚舞臺,但仍無濟於事。

我們今天細數《曲苑雜壇》為相聲做的努力,掀起了微小波瀾,又迅速恢復平靜。


曲苑雜壇

首先拍攝了相聲電視。

當時音樂電視拍攝正火,《縴夫的愛》、《朋友》等在社會引起反響。《曲苑雜壇》照方抓藥,開始拍攝相聲電視。前後共拍攝了《釣魚》、《多層飯店》、《下棋》、《糾紛》等多部精品相聲段子。

相聲電視播出後在社會上引起了一定反響,但曇花一現,短時間內就歸於沉寂。因為相聲本身就是表演藝術,演員在臺上的表演使相是整個作品的一部分,如今把他們去掉,換成另外演員專演故事情節,反而減少了笑料,得不償失。

我記得參演相聲電視最多的就是天津的劉俊傑,李文華老師也曾客串演出。


相聲電視

《曲苑雜壇》打造的第二段相聲專題就是《洛桑學藝》系列,引起了轟動,也讓編導們陷入誤區,在發掘絕活的路上越走越遠,也越走越偏。

洛桑本就是一名舞蹈演員,因為身材發胖很難再繼續從事舞蹈工作。但陰差陽錯,這符合了相聲的某種要求。于謙老師說過相聲就是要逆向思維,才能逗樂觀眾。所以當一個胖胖的身軀在臺上開始跳標準的舞蹈時,觀眾開始爆笑。

還有洛桑的口技,口技在解放前是納入到相聲表演的範疇的,侯寶林先生在自傳中說過,他很後悔沒有學會前輩們的口技,可見這也是一門相聲技巧,它被洛桑用到相聲作品裡。

前幾天看有人討論洛桑如果不去世,能否取代郭德綱的位置,這根本就沒有可比性。洛桑僅僅是個會一兩項絕活的半相聲演員,沒有郭德綱,他也會被觀眾忘記。


洛桑學藝

在洛桑之後,《曲苑雜壇》節目又推出"聰明的劇務"——德江、蘭成

這兩個是純正的相聲演員,德江是師勝傑徒弟,蘭成是馬季徒弟,他們說的也都是普通的相聲段子,只不過加了自己的特長——模仿。也就是說:說學逗唱,他們比較擅長學裡邊的"模仿"。

"聰明的劇務"演了好多期,我就記住了德江模仿單田芳,別的都已經遺忘。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甚至沒有興趣去翻看以前的視頻。

因為如果單論模仿,很多人會比相聲演員強得多,人家能模仿很多明星,甚至達到以假亂真,比如楊光。還有絕活,那些在東北小劇場的二人轉演員,就是靠這些絕活養家餬口的,他們演這個要比相聲演員強百倍。


聰明的劇務

所以,《曲苑雜壇》真找了一位二人轉演員於小飛

於小飛以"放驢小子"面目出現在曲苑雜壇舞臺,共表演了口技、舞蹈、雜技、模仿等多項絕活,無所不能,把前邊那些通通拍在沙灘上。我不能接受的是這仍然是以相聲的形式。於小飛後來還拜蘭成為師,短暫地混了一陣相聲圈。直到發現相聲圈比較清貧,這才重又返回二人轉的舞臺。


放驢小子

而此時,德江當了主持人,放棄了相聲,博林沒了洛桑,也不知跟誰說相聲。

後來節目又發掘出買紅妹,觀眾已經疲倦了,反響平平。

《曲苑雜壇》為相聲做的努力,也似黃河流水,一去不回!

相關焦點

  • 當年火爆如今停播的3個節目,多少人還記得《曲苑雜壇》
    《快樂大本營》由何炅和謝娜等主持人主持,經常能夠請到歌唱界或者電影界的大腕前來這檔節目接受採訪並做遊戲。《快樂大本營》可以說是非常火的一檔綜藝節目。 2、《曲苑雜壇》。
  • 央視風靡一時的《曲苑雜壇》主持人汪文華,近況怎麼樣?
    開播於1991年的央視欄目曲苑雜壇,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盡顯民族藝術瑰寶」為宗旨,為廣大觀眾演播了許多經典的相聲、小品、魔術、雜技、評書作品,不僅豐富了我們的業餘生活更為我們留下了無數美好的回憶。曲苑雜壇欄目的主持人汪文華更是成為了廣大觀眾最為熟悉和親切的面孔。
  • 《曲苑雜壇》為啥停播了?原因挺複雜,主要是跟不上形勢了!
    (曲苑雜壇)《曲苑雜壇》欄目開創於1991年。每個周三播出一期,每期50分鐘。欄目宗旨是:「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盡顯民族藝術瑰寶」。主要節目為:相聲、小品、魔術、雜技、評書、笑話、馬戲、說唱等,同時也介紹外國精彩的雜技、馬戲和滑稽等節目。觀眾和演員們的熱情支持下,已形成雅俗共賞、輕鬆愉快、不拘一格、推陳出新的鮮明特色。這個節目推出了很多紅人,比如說洛桑,放驢小子等等,至今還在很多人的心中存有記憶。但是,這個收視率一直很高的欄目卻在 2011年10月13日突然停播了。
  • 一轉眼,《曲苑雜壇》離開我們已經快10年了
    通過這個節目曾經的火爆和衰落,為我們今天的綜藝節目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思考。節目火爆背後的秘密主創人員對節目的堅持說起《曲苑雜壇》不得不提節目的中流砥柱,集製片人,導演,主持人於一身的汪文華。「相聲,小品,魔術雜技,評書,笑話,說唱藝術,東西南北中,君請看,曲~苑~雜~壇~,曲苑雜壇。」是不是,到如今也能夠根據歌詞哼出曲調。
  • 曾經風靡20年的《曲苑雜壇》為何會突然停播?這才是真實原因!
    1991年11月2日在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首播的以曲藝為主的《曲苑雜壇》,本著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盡顯民族藝術瑰寶」,採用小品、雜技、相聲、魔術、笑話、評書、馬戲、說唱等形式,在哪個物資極其匱乏的年代為人們帶來了一場又一場的視覺盛宴。
  • 《曲苑雜壇》的主持人汪文華,現在怎麼樣了?
    隨著《曲苑雜壇》的停播,主持人汪文華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她不像其他主持人,這檔節目不行了再換一檔主持,而是離開《曲苑雜壇》就徹底離開主持崗位。如今的汪文華已將頭髮剪短,在公益活動中時常能看到她的身影。
  • 還記得《曲苑雜壇》麼?紅火了20年,停播原因令人唏噓
    知道《曲苑雜壇》的觀眾估計已經不小的年齡了,從91年開始直播到2011年停播,整整20年的時間。但是,沒能像別的綜藝一樣的繼續下去,多少有些遺憾。畢竟,央視的《正大綜藝》至今還是很火熱的。那麼,這檔節目為什麼停播了呢?
  • 賈玲《青春環遊記2》模仿王菲飆高音 爆笑演繹「曲苑雜壇」
    賈玲《青春環遊記2》精彩熱播賈玲深夜K歌完成任務 為贏錦囊現場飆高音睡前秘密任務環節,賈玲抽到了連續唱同一首歌的任務。西街遊戲時,為贏得錦囊,賈玲不僅街頭演唱《傳奇》,更是和周深PK起了高音。這項隱藏技能引得網友評論:「果然是天后賈玲!」、「玲姐果然是高音擔當」、「唱高音的玲玲子不錯」。
  • 《曲苑雜壇》捧紅了多少人?除了爆紅的洛桑,這對組合不能不提
    說起《曲苑雜壇》,又是一波波妥妥的回憶殺……這檔曾經紅火的央視曲藝節目,陪伴了太多70後和80後在歡樂的氣氛中長大。想當年,《曲苑雜壇》可是國內唯一可與《綜藝大觀》相匹敵的王牌節目。而且,在節目誕生後的最初幾年,《曲苑雜壇》的「造星」和「捧星」的能力也很強。
  • 《曲苑雜壇》王牌主持人汪文華,節目停播9年後她去哪了?
    當年輕主持人提起她時,都會心懷敬意地尊稱她為「前輩」。大家應該對9年前的《曲苑雜壇》還存有記憶,這個承載了幾代人回憶的節目,正是汪文華主持的。但誰能想到汪文華最開始從事的職業,與曲藝這一行完全不搭界呢。起初,汪文華是在空政文工團任職話劇演員,同時又因天生的好嗓音,被別人拉去兼職起了報幕員。
  • 當年美女主持已是滿頭白髮
    這檔節目就是央視的《曲苑雜壇》。 首先感謝汪文華老師為我們帶來的《曲苑雜壇》。但不得不說,其實這檔節目一開始,就是在夾縫中生存的,是主創人員不斷努力,才勉強維持了20年。 影響《曲苑雜壇》發展的原因很多,有許多客觀原因,也並不是人力能夠解決的。但無論如何,一個電視節目能夠存活20年,已經是個不錯的成績了。
  • 「央視王牌」汪文華,《曲苑雜壇》停播九年後她去哪裡了
    不知道大家對於《曲苑雜壇》有沒有印象,小編現在還記得自己在十一二歲的時候,父母就經常在吃飯的時候就會看這檔汪文華主持的節目。這部九年前的節目也是承載了很多人的回憶。我們都知道汪文華主持這檔節目,主持得非常的成功,但是我們完全想不到的是,在最開始的時候,汪文華可是一個跟曲藝完全搭邊的人呢。在最開始的時候,汪文華是一名話劇演員,但是因為她的好嗓音被別人拉去兼職做了報幕員。
  • 央視的很多節目,如《曲苑雜壇》、《藝術人生》等為啥被停播了?
    作為曾經央視主打的兩個綜藝節目,《曲苑雜壇》和《藝術人生》是一代人永遠的回憶,尤其是《曲苑雜壇》,它承載著我們80後、90後一代對綜藝節目的最初記憶。先說《曲苑雜壇》,這個捧紅了洛桑等人的節目其實已經不適合時代的需要,節目形式老舊,缺乏創新能力,而且明星們出場費又增加,其他電視臺在是上星後,央視已經不是唯一一個能在全國範圍內有影響力的電視臺,其造星能力被湖南衛視等取代。
  • 馬季徒弟二十一位,並不都算相聲馬家軍,最喜歡徒弟是誰
    想起當年《曲苑雜壇》,每到春節都會推出一臺「正月正晚會」,當年看了不覺得珍惜,現在回憶起來已經成為歷史,也只能從網上尋覓一些當年的視頻片段了。偶然刷到當年《曲苑雜壇》的一個節目,馬季創作的群口相聲《風格贊》,這個節目從立意和內容上並沒有太多亮點,但讓人更感興趣的是這段相聲裡演員們的身份——相聲馬家軍。
  • 當年很火的十檔綜藝節目,不知不覺都被停播了,你還記得幾個?
    1、《我愛記歌詞》;很小時看的,當年還沒聽過什麼歌,悄悄用紙筆記下歌名等著上網搜。應該是引起我關注歌詞的最初原因,為我後來的聽歌生涯中謹記歌詞打下記憶烙印。這個節目在當年真的很好看,華少和朱丹的完美搭檔,太帶感了!很可惜沒有一直做下去。
  • 當年很火的十檔綜藝節目,不知不覺都被停播了,你還記得幾個?
    1、《我愛記歌詞》;很小時看的,當年還沒聽過什麼歌,悄悄用紙筆記下歌名等著上網搜。應該是引起我關注歌詞的最初原因,為我後來的聽歌生涯中謹記歌詞打下記憶烙印。這個節目在當年真的很好看,華少和朱丹的完美搭檔,太帶感了!很可惜沒有一直做下去。
  • 那些已經消失了的綜藝節目,當年風靡一時,你還記得幾個?
    今天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快被遺忘的綜藝節目,在你的記憶深處,還記得幾個?一.《音樂不斷歌友會》小時候追星的必備節目,歌手們發了新專輯,都會來這個節目宣傳,然後與歌迷一起互動。印象中劉德華就來過,體操冠軍劉璇作為華迷代表,還上臺給他獻花。
  • 當年相聲演員洛桑有多厲害,馬季用十個字讚揚,讓人肅然起敬
    不過有這樣一個人,雖然在以師門傳承論資排輩的相聲界,排不上號,但要論相聲界的資歷,絕對比郭德綱高,這個人就是當年被譽為天才相聲演員的洛桑.就連當時的相聲界泰鬥馬季,都誇他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由此可見,洛桑的相聲表演天賦有多麼強悍。
  • 當年風靡一時的十檔綜藝都停播了,你還記得哪幾個呢?
    1、《我愛記歌詞》;當年太愛這個節目了,唯一真正「與民同樂」的綜藝,可惜最終沒能逃過中國綜藝的怪圈:開始為同臺其它節目瘋狂打廣告。
  • 瀕臨失傳的相聲技藝被他翻新帶火
    侯寶林先生也談到過:「相聲的歷史和口技是分不開的, 所以相聲裡頭也有口技內容。北京相聲界有位湯金城老先生,他的相聲是以口技為主。」以口技表演來展現亮點的作品也有一些,例如1963年吉林省曲藝團在天津演出時,王寶童就曾和白全福表演過一段《叫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