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青年聚泉港新輝大 分享創業故事和心路

2021-01-14 閩南網

閩南網7月7日訊(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 文/圖)5日,第十一屆海峽論壇·「泉臺青年交流匯——分享、體驗、融合」系列活動在泉港區新輝大電子商務產業園區開幕。主題活動特邀兩岸8位創業青年,講述各自在不同領域的創業故事,分享創業路上的心得。

這8位青年的創業領域涉及農業、教育、文化等,分別是臺灣「壽豐印象」盧紀燁,玉順農創花園邱俊閔,「曾的東方美人」曾莉敏、曾鬱芳,東山制材廠楊潤中,泉州市新青年文化旅遊開發公司鄭植芳,泉州市辰星教育諮詢有限公司劉芳芳,泉州市艾美社文化傳媒柯建興。他們真摯、真實的分享過程,引發了現場共鳴。

「大陸市場潛力大,臺灣應該積極走出來。」臺灣苗慄縣政府幹事陳冠宇帶隊來參加交流匯,他告訴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www.mnw.cn)記者,臺灣創業青年一直期盼著能擁有更大的舞臺,希望和大陸青年開展更多交流,共同學習進步。

盧紀燁做分享

青年農民盧紀燁:研發農用無人車的「碩士農民」

「一百多年前,我的祖先就生活在泉州,這次回來很感動。」在獲得碩士學位後,盧紀燁毅然決定回家鄉花蓮幫父親處理文旦滯銷的問題,後又成為了一名博士。他在短短幾年時間裡,先後創立了「不老文旦」、「鷹獵米」等品牌,還成立了「壽豐印象」品牌。

在創業的過程中,他積極推進智慧農業,用無人機拍攝土地,用高清圖來解析地面作物的品種、產量和面積。他認為,農村農業目前主要面臨著人口老齡化嚴重、人力短缺等問題,尤其是要用力人解決一些重複性高的工作,比如施肥、除草、噴藥、採收、分級、包裝等。為了減輕80歲父親的負擔,盧紀燁致力於研發農用無人車,希望這臺智能機器能完成施肥、除草等工作,減少農民的工作量。

借著泉臺青年交流匯的平臺,盧紀燁想向大陸取經,「大陸和臺灣各有優勢,我們有很好的構思理念,大陸的硬體設備又好又便宜,我們想找找看有沒有適合的合作廠商」。

圖為曾氏姐妹花

曾氏「姐妹花」:傳承家族百年茶產業

在臺灣苗慄山區,有一家超過120年的四代曾姓茶農,前三代都是男人當家,到了第四代傳到了一對「姐妹花」曾莉敏、曾鬱芳手中。多年來,這對「姐妹花」不但堅持自然農法無添加,還於2015年創立了「曾的東方美人茶品牌」。曾莉敏說,她們兩姐妹分工明確,一個專注於茶葉製作,一個專注於品牌經營,逐漸把市場拓展到大陸,甚至到世界各國。她們的目標是,讓更多人知道臺灣苗慄縣的「東方美人茶」。

多年來,兩姐妹一直在思考如何讓年輕人、年長者以更簡單的方式來喝茶。為此,她們非常重視食品安全,不斷改良包裝、對產品進行升級。

「創業最初,我們非常煎熬,不知道合作夥伴在哪裡。」曾莉敏說,她們相信有多少努力就能有多少收穫,三年來,她們每年至少參加二十場展會、茶會。她們建議,在創業過程中要做一個收支損益平衡表,關於這一年要賣多少東西,這一年能收穫多少,這一年能盈利多少,做好這張表格,才能確定明年要準備多少茶,如何擴大商品市場。

心理諮詢師劉芳芳

心理諮詢師劉芳芳:創業要先煉「內功」

辰星教育是泉港一家專注於學生課後服務的機構,主營小學生託管項目,兼具書法、魔方、戶外營地等培訓。創始人劉芳芳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心理學系,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從大學畢業後,她兩次走上了創業之路,遇到了不少困難,一手創辦了兩間公司。

「對創始人來說,應該先知道我們要做成怎麼樣,先看到它的模樣,然後再去做。」劉芳芳說,作為創業者,要時時刻刻修煉好「內功」,今年5月份,她剛剛去臺灣參訪當地企業,向他們學習管理,暑假計劃再去當地看看課後服務,期盼將所學到的適合泉港的教育理念引進來。

青年導演柯建興做分享

青年導演柯建興:用影像溫暖泉港

「90後」柯建興是福建省電影家協會青委員,泉港區青年導演,泉港影像聯盟的發起人。從業多年,他曾跟拍過蔡國強先生的煙火作品《天梯》,籌備拍攝了大陸首部閩南語電影《番薯澆米》。從鄉村文化到政企服務,從古居老街到都市人文,他的鏡頭裡,瀰漫著對泉港一草一木、一街一景的無限關懷。

創業最初,柯建興也曾「迷茫」,搖臂、拍攝、布場、搬桌椅等工作都做過。因為什麼都做,他曾一度失去了動力。他回憶說,當時所做的並不是創業,只是在為自己打工,真正的創業是「改革」,比如阿里巴巴改變線上線下供應端所有的市場跟商戶之間的供應端。經過摸索,他才確定了接下來要開展的工作,用影像探索閩南傳統文化的現代敘事方式。

「在創作或者拍攝的時候,首先要多一點耐心,其實都可以拍出好的東西,我們也是從不斷的作品拍攝中成長起來,在創業之初我們也做了很多很差的作品,應該要學會沉澱。」柯建興說,創業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享受孤獨,繼續保持對這份工作熱愛。他的目標是,發揮所長為家鄉做事,用影像的方式賦予傳統文化新的能量和生命力。

相關焦點

  • 打造沒有陌生人的創業生態圈 2020兩岸青年創業孵化器高峰論壇成功...
    自2015年以來,國務院臺辦在20個省市批准設立了76個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和示範點,涵蓋園區、學校、創業孵化器、企業和社會團體等各類平臺,為臺灣青年提供施展才華、實現抱負的舞臺,逐步成為兩岸青年交流的重要橋梁和臺灣青年來大陸實習就業創業的重要載體。
  • 東莞臺博會設立創業專館支持兩岸青年創業
    東莞臺博會設立創業專館支持兩岸青年創業 2020年09月01日 08:19:00來源:中國新聞網 記者31日從組委會獲悉,本屆博覽會將設立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館,引進粵港澳大灣區的青年創新創業孵化基地,集中展示兩岸青年創新創業成果。  東莞臺灣名品博覽會是幫助臺商提升品牌知名度,拓展內銷,深化莞臺經貿合作、服務臺資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平臺。該博覽會自2010年創辦以來,已成功舉辦10屆,在兩岸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
  • 「一帶一路」青年故事會舉行 多國青年分享創業故事
    「一帶一路」青年故事會舉行 多國青年分享創業故事 2020年12月22日 10:26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臺灣青年直播分享大陸創業經歷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盧興靖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陳強)6月12日晚,臺灣籍青年陳奕帆在廈門市啟達海峽雙創基地的直播間向兩岸青年分享了自己在疫情期間的大陸創業經歷,並為那些想來大陸工作的臺灣青年答疑解惑。
  • 臺灣青年陳怡廷:兩岸創業市場融合已成趨勢
    原標題:臺灣青年陳怡廷:兩岸創業市場融合已成趨勢   「與其在父輩的庇佑下順順利利地接過交接棒,臺灣青年不如尋找一個機會,逐夢大陸,在自負盈虧的
  • 武漢「金銀湖杯」第六屆海峽兩岸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收官
    供圖 武漢市東西湖區委統戰部  國際在線湖北消息(張永良 通訊員 馮宇):11月23日,經過三個多月的選拔,海峽兩岸青年的創業追夢之旅進行到了最後的角逐環節,來自臺灣和武漢的20支創新創業團隊「隔空」同臺,來到了「金銀湖杯」第六屆海峽兩岸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決賽現場。
  • 兩岸青年建築師攜手鄉建鄉創,助推鄉村振興(兩岸關係)
    12月8日,臺灣青年林智遠在廈門舉辦的兩岸鄉建鄉創融合發展論壇上說。這次論壇以「青春築夢 不負韶華——兩岸青年建築師攜手鄉建鄉創,助推鄉村振興」為主題,展開鄉村振興的探討之旅。近年來,大陸先後出臺了「惠臺31條措施」「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的26條措施」「助力臺企的11條措施」等,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創造機遇、提供便利。畢美家說,大陸鄉村振興的內需潛力巨大,為廣大鄉建鄉創的臺灣青年來大陸發展創造了新的機遇、拓展了新的空間,希望廣大臺灣青年可以發揮臺灣在鄉村振興方面的經驗優勢、利用臺灣鄉村振興的先進理念和成熟模式,積極投身大陸鄉村建設,助力兩岸融合發展。
  • 兩岸青年吹響「青春集結號」
    ▼作為海峽兩岸目前最大的、以兩岸青年互動交流體驗為主的大型營地,海峽青年交流體驗營地部分建築昨日交付使用。當天下午,營地內的青年公寓迎來了首批「入駐」的客人,第四屆海峽青年節系列活動之一,兩岸共建海峽青年交流體驗營地金點子大徵集分享活動在這裡舉行,來自兩岸各行各業的近50名青年代表共同描繪他們對海峽青年交流體驗營地的期待與願景。
  • 平潭「60後」臺胞為兩岸青年孵化創業夢
    平潭「60後」臺胞為兩岸青年孵化創業夢 2018-08-21 15:06:13來源:新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丁寶秀
  • [常德 臺灣] 海峽兩岸文創大咖分享交流 引來省級媒體報導
    來自「兩岸光點聚落地方創生計劃」的何培均、張文山、駱毓芬、冶青以及兩位武陵區青年創業協會新晉代表易叔霖和子樂6位文化創意界大咖,在這次的分享會上分享了他們的文化創意經典案例以及他們對文化創意,對在地創生的深刻理解。
  • 兩岸青年說│兩岸青年:我們故事自己說訪音樂才子張暢(臺北藝術大學陸生)
    兩岸青年,我們的故事自己說__訪音樂才子張暢(臺北藝術大學陸生) 兩岸青年,我們的故事自己說。
  • 攜手鄉建鄉創 助推鄉村振興 兩岸青年建築師共建美好家園
    8日下午在廈門舉辦的2020年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兩岸鄉建鄉創融合發展論壇,充滿青春洋溢的氣息。既有臺灣青年設計師代表分享在福建開展閩臺合作鄉建鄉創的成功案例和心路歷程,也有臺灣建築師團隊開展鄉建鄉創陪伴式服務的階段性成果展現。出席並致辭的兩岸企業家峰會綜合合作交流推進小組大陸方面副召集人畢美家,以自己的名字巧妙總結兩岸鄉建鄉創——兩岸青年建築師共建美好家園。
  • 兩岸創業 | 在廈臺青範姜鋒——創業經紀人是如何養成的?
    >他懷揣夢想,為一個單純的執念沿著筆直的方向前行;他熱愛分享,願攜手兩岸青年譜寫一曲曲青春華章。這位創業經紀人的背後有什麼創業故事?他會給即將來廈創業打拼的臺青支哪些招?讓我們先從他最近的光環——「福建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說起。5月4日,對於臺灣青年範姜鋒來說,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
  • 臺灣創業青年的「擺渡人」:為登陸創業牽線搭橋
    【解說】福建漳州臺商投資區與臺灣隔海相望,地緣相近,經過多年的努力和發展,這裡已成為大陸臺資企業最為集聚的發展區域之一。這片創業的熱土也吸引了不少來自臺灣的新生代力量加入,在這裡施展才華、實踐夢想,盧介凡就是其中的一位。日前,記者在漳州臺商投資區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約訪了盧介凡。  【解說】見到盧介凡,他正在和同伴們分享著創業的經驗。
  • 兩岸新青年勇敢追夢話機遇 第十八屆海峽青年論壇廈門舉行
    你好臺灣網9月21日消息 網絡主播、導演、電競選手……這些聽起來像「玩票」的身份在兩岸新青年的身上一一實現,並且熠熠發光。他們不懼險阻、勇敢追夢,讓偏見變成掌聲,展示中國新青年的魅力。9月19日,第十八屆海峽青年論壇在廈門舉辦。
  • 「旺旺太陽星雙創計劃」走進安徽 兩岸青年攜手創新
    張俊 攝   中新網合肥11月17日電 (記者 張俊)「發掘兩岸創新創業青年人才,幫助年輕的夢想家們圓夢。」旺旺中時文化傳媒資深總監朱國良17日在此間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  「旺旺太陽星雙創計劃」宣講會當日在安徽合肥舉行,來自安徽大學、合肥學院等高校的數百名大學生與該雙創計劃負責人面對面,交流創新創業經驗。
  • 川渝粵臺青年就業創業發展交流會在成都開幕
    發布50個臺青來川實習就業崗位、川渝兩地籤約8個臺青創業項目、網紅臺青交流分享、青創基地交流沙龍……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出臺的背景下,此次交流會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成為許多臺青了解大陸新發展機遇和川渝兩地就業環境、創業前景的契機。
  • 兩岸青年交流邁入新階段
    鄭博宇 資料圖談起和臺青朋友共同提出六原則的緣由,鄭博宇在媒體採訪中直言,輔導臺青創業幾年下來,發現赴陸者多數滿懷希望也願意努力實幹,但當中不乏不願腳踏實地還要求特別待遇的人。的確,由於大陸惠臺政策力度可觀,從就學、就業到創業,都為臺青提供眾多優惠。而過去臺青赴陸求學、工作意願尚且有限,不少甚至因刻板印象和「反中」情緒而排斥大陸。在彼時的大環境下,部分臺青赴陸交流屬於心口不一的投機行為。另外,過去大陸也非臺灣頂尖學子的選擇,使得西進的整體競爭較小,客觀上存在更大的投機空間。
  • 兩岸青年電影人,We愛•兩岸青年短片大賽等你來!
    在臺北,在上海,關於愛的故事發生在我們生活的每時每刻、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旁,大家總是窮盡各種美好的詞彙去讚美她。本次大賽期盼兩岸青年使用各種鏡頭語言,用光和影去捕捉展示,也在我們海峽兩岸每一個人的記憶裡留下難忘印記。
  • 中芬設計園:臺灣青年深圳創業首選地
    ■ 深圳特區報記者 林捷興 文/圖 「深圳以其獨有的包容性和開放性,越來越成為創客心中的創業天堂。」今年10月,一場以「兩岸聚焦·智創未來」為主題的海峽兩岸青年創客論壇在中芬設計園舉行。 近年來,許多臺灣青年選擇到深圳創業,兩岸青年創業基地成為他們落地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