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嘶啞就是小毛病?別大意,裡頭可能潛伏著大危機。近日記者從煙臺山醫院獲悉,兩位聲音嘶啞的患者都罹患惡性腫瘤,不過因為治療時機選擇的不同,兩個人的預後也有著很大不同。專家提醒市民,如有聲音嘶啞、咽喉有異物感、吞咽疼痛、痰中帶血絲等症狀一定要格外小心,切莫諱疾忌醫,貽誤最佳治療時機。
近日,煙臺山醫院耳鼻咽喉科接診了兩位聲音嘶啞的患者老丁和老王。醫生在詢問病史時得知,去年老丁曾因「聲音嘶啞一年多」到煙臺山醫院就診,在檢查過後初步判斷他患有喉癌,醫生建議他儘早接受手術治療,但老丁拒絕了。
回到家後,老丁尋求偏方治療一年多,不但未見好轉,症狀反而加重。一個月前,他還出現了吞咽困難及呼吸費力等症狀,右側頸部出現了一處腫物,等老丁再來醫院就診時發現,腫瘤累及範圍較前明顯增大,侵犯了整個會厭、雙側杓會厭襞、會厭前間隙、雙側聲帶及室帶,並伴頸部淋巴結轉移。
經過綜合檢查評估,煙臺山醫院耳鼻咽喉科呂超副主任醫師認為老丁失去了保喉手術的機會,最終為其行全喉切除+雙側頸淋巴結清掃+氣管永久造瘻術,手術順利,術後經過呂超副主任醫師團隊的精心護理,老丁恢復得很快,飲食起居恢復正常,但今後他需要帶管呼吸。
而與老丁幾乎同時入院的老王的情況就不同了。老王一年前出現聲音嘶啞,自認為上火,沒在意,直到一個月前聲嘶症狀加重,伴有嗆咳,老王才急忙來醫院就診,經過張月琴主任詳細檢查,老王被確診為喉癌。
但他比老丁幸運的是他的腫瘤累及範圍小,主要位於右側聲帶全長、右側喉室、右側室帶、前聯合。經評估,尚有保喉手術機會,老王積極配合手術治療,呂超副主任醫師團隊為其行右側選擇性頸淋巴結清掃+垂直半喉切除+喉成形術,手術非常順利,術後老王恢復很好,很快就能正常飲食起居,並能堵管說話交流。出院時老王激動地說:「十分感謝煙臺山醫院耳鼻喉科,還能讓我和正常人一樣交流。」
據悉,喉癌是僅次於肺癌的第二大呼吸道高發癌,其發病率有逐年上升趨勢。中老年人是喉癌的高發人群,特別是那些長期吸菸、大量飲酒、習慣吃熱食、常食辣椒、喜食燒烤或者整天圍著灶臺忙裡忙外的人。
專家提醒市民,若出現持續性聲音嘶啞、咽喉有異物感、吞咽疼痛、痰中帶血絲等症狀一定要警惕。另外,平時遇到頸部腫塊的也一定要引起重視,因為80%的頸部腫塊是腫瘤,其中80%為惡性,惡性中80%是淋巴結轉移,轉移癌80%是來自於附近的耳鼻咽喉器官。出現上述症狀後應到醫院及時檢查治療,謹遵醫囑,而不是偏信偏方,以免耽誤病情。既徹底切除瘤,又儘可能保留喉功能,是現代頭頸外科的發展趨勢,也是目前頭頸外科的研究重點。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提高治療效果以及患者生活質量的有效手段。
(通訊員 欒秀玲 張國傑 趙曉燕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 記者 孫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