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講:「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沒有道德,卻有偉大的官職;智慧貧乏,卻追求大事;沒有能力去承擔一個沉重的負擔時,他很難不感到痛苦。」這三個錯誤千萬不能犯,否則將是一生的遺憾。
1、德薄而位尊
古人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如果一個人的性低而官位高,必然會有災難。
《易經》中說:厚德載物。
職位越高,品格越受考驗。只有身居高位,沒有任何道德問題,才能說服所有人處理好自己的事情。如果一個人的品性不夠,卻站在高位,不僅會坐不住,還會給自己帶來災難。
例如,在古代,官員經常被買賣。這些人買了官位,以便當官發財。他們沒有管理自己的能力,一旦上臺,他們就會掠奪人民的錢財,並且沉迷其中。如果他不買這個官位,做一個普通的公民,他可能過著平靜的生活。如果他不得不當官員,他最終會被關進監獄,丟了腦袋。
你的地位越高,你的道德要求就越高。首先,如果你對自己的性格沒有問題,人們就會服從你,信任你。只有這樣你才能安全地坐在這個位置上。
2、智小而謀大
如果你想要某樣東西,你必須有匹配它的智慧。最重要的是要有自知之明,不要假裝知道你不知道的,這是你不能控制的,不要幹涉。
就像現在那些追隨傳銷的人,沒有智慧,卻也總是夢想著天上的餡餅,做大生意,賺很多錢,不願意過著普通人的生活,這就是「智小而謀大」。結果,不提賺錢,甚至失去了自己的舊資本,有些人甚至欠了外債。
李嘉誠就有一個準則,不在不熟悉的領域投資。其他人也經常惋惜他錯過了很多機會,但李嘉誠不會覺得可惜,因為他明白這個道理:再好的行業,對一個業內人士是機會,但對局外人來說這可能是就一個陷阱。所以李嘉誠雖然看起來很保守,但他很穩健,實事求是成為商界的常青樹。
3、力小而任重
莊子曾經講過一個故事:齊莊公外出打獵,撿到一隻螳螂擋在車前面,舉起腳準備和馬車的車輪子搏鬥。
車夫說:這種蟲子就這樣,不掂量自己的本事就開始和別人較勁。
這就是「螳臂當車」的故事,後人用它來形容自不量力。
人生最困難的事情是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人生稍縱即逝,不要志存高遠,不要期望過高。
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能做的和應該做的最好的,從容不迫的生活,才是最大的幸福。
當力量不夠的時候,不妨悄悄積累力量。如果你魯莽行事,只會把自己壓垮。
例如,現在的年輕人買房,只是畢業幾年後,沒有積蓄,但是看到別人買房掙錢,他就會跟著潮流買房。買房不是一件小事,幾百萬,東向西借,好不容易湊齊首付款,每個月要支付一筆巨大的銀行貸款,一筆貸款是二、三十年,誰能保證你的工作穩定?誰能保證工資會繼續上漲?誰能保證生意會變好呢?誰能保證在這二三十年裡不會有自然或人為的災難呢?
所以,做人最重要的是認清自己,如果自不量力,你做了這三件事,會後悔一輩子。
很多商人、政治家和作家都喜歡從《易經》中尋找為人處世的大智慧。《易經》不僅讓我們按照萬物規律行事,更讓我們在關鍵時刻給出正確的指導,讓我們的生活更自由、更充實。
曾國藩的床頭和書桌都放著《易經》,至少通讀5次;
馬雲多次公開推薦《易經》也忍不住感嘆:自己得益於比別人讀得早。
人這一生真的都應該好好讀一讀《易經》,感受一些其中的大智慧,會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很多朋友在讀《易經》的時候抱怨文言文的晦澀難懂,所以在這推薦大家讀這本《圖解易經》。
這本書在尊重原文的基礎上對那些難懂的卦辭都用了白話文詳細的翻譯了。
裡面還有注釋和插圖,結合實際例子,分析問題將那些抽象道理變得通俗易懂,從中領略到許多古人的智慧。
這樣充滿智慧的書籍一套才99.9元,兩包煙錢就能讓我們學到受益終生的大智慧,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