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人生有三個錯誤不能犯,否則會後悔一生

2021-01-18 年年聊體育

《易經》講:「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沒有道德,卻有偉大的官職;智慧貧乏,卻追求大事;沒有能力去承擔一個沉重的負擔時,他很難不感到痛苦。」這三個錯誤千萬不能犯,否則將是一生的遺憾。

1、德薄而位尊

古人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如果一個人的性低而官位高,必然會有災難。

《易經》中說:厚德載物。

職位越高,品格越受考驗。只有身居高位,沒有任何道德問題,才能說服所有人處理好自己的事情。如果一個人的品性不夠,卻站在高位,不僅會坐不住,還會給自己帶來災難。

例如,在古代,官員經常被買賣。這些人買了官位,以便當官發財。他們沒有管理自己的能力,一旦上臺,他們就會掠奪人民的錢財,並且沉迷其中。如果他不買這個官位,做一個普通的公民,他可能過著平靜的生活。如果他不得不當官員,他最終會被關進監獄,丟了腦袋。

你的地位越高,你的道德要求就越高。首先,如果你對自己的性格沒有問題,人們就會服從你,信任你。只有這樣你才能安全地坐在這個位置上。

2、智小而謀大

如果你想要某樣東西,你必須有匹配它的智慧。最重要的是要有自知之明,不要假裝知道你不知道的,這是你不能控制的,不要幹涉。

就像現在那些追隨傳銷的人,沒有智慧,卻也總是夢想著天上的餡餅,做大生意,賺很多錢,不願意過著普通人的生活,這就是「智小而謀大」。結果,不提賺錢,甚至失去了自己的舊資本,有些人甚至欠了外債。

李嘉誠就有一個準則,不在不熟悉的領域投資。其他人也經常惋惜他錯過了很多機會,但李嘉誠不會覺得可惜,因為他明白這個道理:再好的行業,對一個業內人士是機會,但對局外人來說這可能是就一個陷阱。所以李嘉誠雖然看起來很保守,但他很穩健,實事求是成為商界的常青樹。

3、力小而任重

莊子曾經講過一個故事:齊莊公外出打獵,撿到一隻螳螂擋在車前面,舉起腳準備和馬車的車輪子搏鬥。

車夫說:這種蟲子就這樣,不掂量自己的本事就開始和別人較勁。

這就是「螳臂當車」的故事,後人用它來形容自不量力。

人生最困難的事情是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人生稍縱即逝,不要志存高遠,不要期望過高。

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能做的和應該做的最好的,從容不迫的生活,才是最大的幸福。

當力量不夠的時候,不妨悄悄積累力量。如果你魯莽行事,只會把自己壓垮。

例如,現在的年輕人買房,只是畢業幾年後,沒有積蓄,但是看到別人買房掙錢,他就會跟著潮流買房。買房不是一件小事,幾百萬,東向西借,好不容易湊齊首付款,每個月要支付一筆巨大的銀行貸款,一筆貸款是二、三十年,誰能保證你的工作穩定?誰能保證工資會繼續上漲?誰能保證生意會變好呢?誰能保證在這二三十年裡不會有自然或人為的災難呢?

所以,做人最重要的是認清自己,如果自不量力,你做了這三件事,會後悔一輩子。

很多商人、政治家和作家都喜歡從《易經》中尋找為人處世的大智慧。《易經》不僅讓我們按照萬物規律行事,更讓我們在關鍵時刻給出正確的指導,讓我們的生活更自由、更充實。

曾國藩的床頭和書桌都放著《易經》,至少通讀5次;

馬雲多次公開推薦《易經》也忍不住感嘆:自己得益於比別人讀得早。

人這一生真的都應該好好讀一讀《易經》,感受一些其中的大智慧,會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很多朋友在讀《易經》的時候抱怨文言文的晦澀難懂,所以在這推薦大家讀這本《圖解易經》。

這本書在尊重原文的基礎上對那些難懂的卦辭都用了白話文詳細的翻譯了。

裡面還有注釋和插圖,結合實際例子,分析問題將那些抽象道理變得通俗易懂,從中領略到許多古人的智慧。

這樣充滿智慧的書籍一套才99.9元,兩包煙錢就能讓我們學到受益終生的大智慧,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易經》:人生有三個錯誤不能犯,或許會後悔一輩子,早點知道好
    《易經》講:「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德行淺薄而主導地位高貴,智能低下而心高志大,能力薄弱而身負重任,這樣的人並沒有幾個是不受到禍害的。縱觀古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規律:但凡是能夠在逆境中找到破局之道,並且尋找到正確的方向,作做對人生決策,從此平步青雲的成功人,都是通讀過《易經》的人。
  • 南懷瑾:人有3個基本錯誤不能犯,否則一生辛苦!男人早懂早受益
    人的一生中,有許許多多的岔路口,一不小心就可能走錯了,走錯一步,甚至就會給人生留下了禍患和遺憾。儒釋道兼修的國學大師南懷瑾說過:人有三個基本錯誤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謀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 易經:人這一輩子,有3個錯誤不能犯,不然可能萬般辛苦碌碌無為
    人的一生很漫長,總難以避免犯一些錯誤,對於一些小錯誤,並不會妨礙什麼,無傷大雅,反而是從中學習到一些知識,吃一塹長一智,但是有一些錯誤是堅決不能犯的。著名的國學大師南懷瑾說過,人有三個基本的錯誤不可以犯,而其實這三個錯誤的出處是《周易·繫辭下》,原句為「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 智囊:人有3個錯誤不能犯,否則路會越走越難,後悔一輩子
    智囊:人有3個錯誤不能犯,否則路會越走越難,後悔一輩子著名國學大師南懷瑾曾說過,人有3個基本錯誤不能犯: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謀大,三是力小而任重。語本出自於《周易·繫辭下》智囊:人有3個錯誤不能犯,不然路會越走越難,後悔一輩子對不能勝任之事,如果對自己沒有清晰的認識,是可能釀成大禍的。
  • 人生不能犯的四個錯誤
    你在玩牌的時候,總是有不同的選擇,而這些選擇都掌握在你的手中。你出哪張牌就像在生活中選擇走哪條路一樣會產生不同的結局。假如你今天去問一個人,問他對自己的現狀是否滿意,問他在過去的日子裡有沒有後悔的事情,有沒有做過錯誤的選擇,我想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否定的。也許他在過去有過錯誤的選擇,假如這些錯誤的選擇可以避免的話,他今天的人生肯定是不一樣的。人的一生不能犯四個錯。
  • 智囊:人這一輩子,有3個錯誤不能犯,否則會萬般辛苦,碌碌無為
    人這一輩子,難免都會犯錯,但是有些小錯誤,我們犯了之後無傷大雅,但是有些錯誤,卻是堅決不能犯!著名國學大師南懷瑾曾說過,人有三個基本錯誤不能犯: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謀大,三是力小而任重。這三個錯誤的出處是在《周易》中,原句出自孔子,子曰:「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 人生在世,有三種錯誤不能犯
    雨果說:「塵世上的一切都是免不了錯誤的,人不犯錯,那是天使的夢想。」誠然,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一個人會犯一些錯誤是人之常情。可是,世上並不是所有的錯誤,都能夠讓人輕描淡寫地以一句「知錯就改,善莫大焉」輕鬆揭過。
  • 在人世間,有三種錯誤記得不能犯
    人在這一生,哪有不犯錯一說,大錯小錯,沒有誰是在完美的情形下成長的,不是有句話說:人非聖賢,誰能無過。但是對於錯誤,很多時候,我們還是要儘可能的去避免,因為,有時候一個不太起眼的錯誤,就很有可能會影響你的一生。今天和一位從外地做企業的老哥聊了一些看似無關痛癢的話題,但是仔細看來,還是有些感悟的。
  • 人這一輩子,有三個錯誤絕不能犯,需要警醒
    人這一輩子,「無道德、無智慧、無力量」這三個錯誤絕不能犯,否則會帶來災禍,需要警醒。有道德的人,就像深厚的土地,包容萬物,有容乃大。沒有道德的人,就是一片貧瘠的土地,是不能有所作為的,如果通過一些不正當的手段謀利,反而會傷害到自己。我的同事張偉基,典型的「馬屁精」,和上司在一起的時候,想方設法讓上司開心。同時,他也是碩士畢業生,有很高的學識。因此,他在單位混了兩年,就混到了銷售部經理的職位。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
  • 《易經》:人生的精髓,全藏在這三個簡單的字裡面,希望你全擁有
    讀懂《易經》提出守「時」,就是要告誡世人:做人最重要的就是「掌握時機,伺機而動」;時機不對就不要出頭,否則會落得一個:「虎落平陽被犬欺,龍困淺灘被蝦戲。」的下場!得此卦者,運勢過於強盛,宜心平氣和,謹慎行事,否則必生過失。」人處在大壯,運勢已到達鼎盛,要及時知「止」,否則容易引發過失。因為大壯之後,會迎來衰退,這些都是規律使然,非人力所控。《易經》乾卦當中也說:「亢龍,有悔」。
  • 易經:人的一生會有4個年齡段,真正聰明的人都守住了這4個底線
    易經:人的一生會有4個年齡段,真正聰明的人都守住了這4個底線說《易經》想必大家定不會陌生,它是中華歷史上最為獨特的一個存在,廣大細微,包羅萬象,被世人稱之為是大道之源。作為一個人,你應該要有上進心,一定要有奮進的心態.不一定要活出個樣來,但一定要活得熱氣騰騰的。30歲要想《周易》履卦【中上卦】腳踏實地。卦義是腳踏實地的向前進取的意思。
  • 《易經》透露出真相:往往身上有這三個特徵的人,都將會一事無成
    這在《易經》中提到,一個人想要成功,必定會遇到這三個挫折,只要熬過去就會迎來好運,人生變得順風順水。第一個挫折就是沒有明確的目標。做人最可悲的並不是失敗的人。因為失敗的人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們有一個明確的奮鬥目標。做人最可悲的是那些迷茫、不思進取的人。他們始終不明白自己要什麼,找不到明確的人生方向,導致這一生碌碌無為,活得十分渾渾噩噩。事實上,一個人從年輕到成熟都會經歷一個迷茫的階段,這非常正常。因為人不可能一瞬間變得成熟,也不可能一下子老練,需要時間和過程。
  • 源於《易經》的八個成語,提升人生境界的大智慧!
    《易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淵藪,它包羅萬象,被譽為「群經之首」。出自《易經》的成語,據統計有二百餘條,它們是對易經智慧的高度概括,微言大義,內涵豐富。下面介紹其中最經典的八條成語,值得珍藏一生!
  • 《了不起的蓋茨比》:人生決不能犯的三個錯誤
    年長後,發覺這更像一場自我毀滅,過去犯下的錯誤,導致他的夢想走向破滅。回望我們這一生,無數次看似無關緊要的選擇、無傷大雅的錯誤,都會給命運帶來巨變。人生如棋局,每一步都要走得明明白白,走錯一步,就有可能滿盤皆輸。
  • 易經:人的命運憑自己掌握!2條「天規」不能犯,提早知道為好
    古代帝王之學《易經》,2000年前誕生於監獄,一說起易經,最先想到的就是伏羲八卦,易經的神奇之處就在於能通過卦象來預知未來,知曉天地間的規律。易經還是我們人生的指明燈,基本上它把人生的命數都掌握清楚了,有些事情不能犯,有些事情必須做到!1、嗜欲深者天機淺玩物往往喪志,貪慾難免敗身。
  • 易經:人越是沒錢的時候,這三件事越是不能少!有錢沒錢都要看看
    易經:人越是沒錢的時候,這三件事越是不能少!有錢沒錢都要看看小時候家裡窮,同學都有一點零花錢,而自己的卻沒用。長大之後,對窮有一種深入骨髓的恐懼。於是拼命賺錢,但是卻沒怎麼花錢,反而享受賺錢的過程。反觀自己這一路走來,發現,沒錢、窮,並不可怕,想要改變,不是說埋頭苦幹就夠了,而是一定要多做這三件事,否則只會窮一輩子。
  • 易經中的吉兇悔吝是什麼意思?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大家如果喜歡閱讀易經的話,就一定會讀到吉兇悔吝這四個字,那麼這四個字究竟是什麼意思那?很多人是不理解的,那麼我們具體分析一下:首先,我們把這四個字進行一下更合理的派對,你會發現,吉兇悔吝的更合理的排序應該是這樣的,先有吉,然後是悔,然後是吝,然後是兇。如果更完整展現這個過程的話,應該是大吉、吉、無咎、悔、吝、厲、兇、大兇。
  • 易經告誡:「傘有兩不放,否則財易散」,說的是什麼意思?
    傘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工具,遮陽避雨可以說給生活提供了不少便利,一把小小的傘卻有不同的說法,在古代有帝王用的華蓋傘,民間還有油紙傘,布傘等等,科技發展到現在各式各樣的傘都出現了,自動開收傘,鉛筆傘,太陽傘,帳篷傘等等,小小的一把傘被玩出了花樣,但其實傘還有2個注意的地方,要是放錯了就影響很大。
  • 易經:人的命運憑自己掌握!2條「天規」不能犯,可能逆風翻盤
    易經還是我們人生的指明燈,基本上它把人生的命數都掌握清楚了,有些事情不能犯,有些事情必須做!易經:人的命運憑自己掌握!2條「天規」不能犯,人生逆風翻盤1、嗜欲深者天機淺玩物往往喪志,貪慾難免敗身。古今以嗜好和貪慾身辱家喪的事太多了,當今世界,日新月異,新生事物,層出不窮,如不以事業和修養為重,隨時都會陷入可怕的危機。
  • 《易經》:人生有4個關鍵點,如果錯過前兩個,可能一生平庸
    人生的路有多長,有多寬?可以走到什麼高度?我想這是每一個人都在思考的問題。其實人生是不能用時間、空間和距離來衡量的。正如金剛經所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你想過去,也回不去。你看現在,現在也在流失,你憧憬未來,其實未來就是現在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