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箱》從白箱談開來去
白箱作為一部描述動畫業界的作品,節奏穩妥,人物鮮活,情節張弛有度,旋律高昂,可以認為是P.A.WORKS目前最好的作品之一。 P.A.WORKS自第一部獨立作品TRUE TEARS(真實之淚)以來,一直以作畫穩定,人物細膩以及精美場景的特色贏得了諸多粉絲的支持。
-
《白箱》匯聚夢想的人生錄像帶——白箱
白箱是動漫界的專業用語,表示在製作動漫結束之際,用來收錄最終版本的動漫錄像帶的白盒子。白箱的動漫故事就是一群人製作動漫的幕後故事,但這一版「白箱」,凝聚的是三個月,半年,甚至一年的動漫製作人的心血。在白箱結尾,喵森奔跑著送去最後一盤成型的白箱,將公司的翻身之作拷貝成了無數分影像,傳播到了全國各地進行播放。在那一刻,白箱作為一盤影像帶完成了它的使命,白箱作為一部動漫,也得到了升華。
-
SHIROBAKO白 箱
看的舒服,就意味著這部動漫不論是在劇情上還是在製作上,都是能夠達到我的滿意度的。《白箱》也是如此。原創動畫《白箱》是P.A.WORKS繼2011年的《花開伊呂波》之後,製作的「工作中的女孩子系列」作品第二彈,監督由曾經執導過《xxxHOLiC》、《侵略!
-
《白箱》的遺憾
之前寫了篇白箱的小評論(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500301/)後我做了反思,發現有些觀點確實有想當然的成分,將業界理想化儘管「失真」,但是考慮到主創的意圖後,也能理解他們如此處理的苦心。
-
《白箱》白箱
白箱首先是一部非常到位的科普動畫,裡面的主人公的不放棄精神和同伴的夢想也是絕對的王道,絕對的正確導向。或許有人會說白箱把業界描寫的太好會誤導年輕人。那麼我想問問,如果動畫裡的動畫製作者都是死氣沉沉的話,那麼這部動畫的目的就不可能達到。換句話說,在動畫這個虛擬世界裡如果都沒有夢想了,那麼何談現實?還有我覺得一般有一定閱讀能力的人,也能深深的體會出裡面所表達的動畫世界的艱苦了吧。
-
《白箱》的糾結
同為現實題材,《桌球》和《白箱》的主題卻是互為矛盾的,在同一年出現兩部源於現實,走向卻背道而馳的動畫,其實是件很有趣的事。《桌球》披著體育動畫的皮,卻高調宣揚「努力也不一定成功」的論調。片中五個主角都是都是把青春獻給桌球的少年,但是風間、孔文革和惡魔儘管付出成噸的汗水,最後還是打不過阿扁和笑爺。
-
《白箱》存在與新生
其實很早就聽說過《白箱》,大概是在剛接觸日本動畫那陣子,那是也就想想過去了沒太多注意這部作品。沿著京都動畫順藤摸瓜找到了paworks,選了一部製作最保守的《花開伊呂波》看了,之後就將《白箱》放在硬碟裡,一直到三年後的今天才看完,已是深夜但感情難遇不得不發。
-
《白箱》驚喜
一開始看白箱時我依然帶著這種偏見,意外的發現白箱並不是取巧之作,動畫人真的希望用這種方式向我們展示動畫的製作過程,動畫人對動畫的感情。這種感情也不是簡單的喊喊永遠喜歡動畫事業的口號,而是將所會遇到的問題啊,挫折啊,動搖啊真切的展現出來,通過建立在真實之上,各種各樣的經歷和心理鬥爭以一種意想不到的廣度表現出來。
-
《白箱》遇見你們是我最好的小幸運
白箱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作品,我甚至會說,入宅八年以來,看完一部動漫後有一種「能看到這部動漫真是太好了」的感覺,不超過三次。所以白箱這個14年新番當之無愧成為了我心裡的TOP3。1.劇情短短24分鐘,每次都會讓我有一種看了30分鐘的感覺.....這不是說劇情拖,相反,是說劇情容量非常大。同一個橋段,有的動漫可以拖兩集,而白箱則乾淨利落地在一集之內全部解決。
-
《白箱》白箱中的夢
最近翻了點新番來看,白箱便是其中之一,但不得不說,這卻是我看過的最讓我感動的一部動畫。第一季正好昨天出完最後一集,今天下課後便趕緊回來追完了最後一集,雖說是早就料到的HE,但這依然不減這部片帶給我的感觸。
-
《白箱》無題
《白箱》的名字取自動漫製作完成後發放給製作團隊成員的白色包裝錄像帶,內容是關於動畫公司工作的日常劇。這幾年習慣了一集一個小故事的泡麵日常番,突然遇到《白箱》這種一氣二十四集的大宴席的確很驚喜,找回了小時候和媽媽一起看電視劇的感覺。尤其片子以劇中劇的方式展示了兩部動畫作品的製作過程,直到最後看到兩部片子從企劃潦草的分鏡終於完工的豐滿畫面,直接就淚目了,像是和劇組一起養大了孩子。
-
《白箱》白箱,不止是業界童話
事實說明,「SHIROBAKO」已遠超我的期待。如果說一年前的「凪」尚無法使我對P.A.粉轉廚的話,那麼「SHIROBAKO」足以讓我再追P.A.的作品又一個十年。第三度的原創「TARI TARI」說實話並不能讓我滿意,清新的劇情和音樂社團的題材在我心目中還沒有廢萌的「K-ON」來的漂亮(筆者京蜜各位輕拍。。。);「凪」的出現更像是宣布P.A的強勢回歸,這熟悉的製作陣容,不就是當年虐我千百遍的「TT」的翻版嗎?!「凪」是我看「SHIROBAKO」前認為的P.A.最高作,返幼、傳說等元素的加入昭示著P.A.作品更多的可能性。
-
《白箱》「夫子自道」——【點評】白箱
平岡:像我這樣的,入行不到一年就醒了。 矢野:有時候也會有這種人啊,幾十年都沉浸在夢裡不會醒。」 ——《白箱·第十七話》 【點評】白箱指的是已經製作好未上映的動畫。本作算是夫子自道。白箱的編織的夢不是天上掉餡餅的夢。確實一種最標準而最正義的「夢」,說他是美國夢,中國夢還是日本夢都行。類似的還有《阿甘正傳》。動畫當然取了個巧,《阿甘正傳》說的是老天愛笨小孩;而白箱的切點則是「漂亮得不像實力派」。故事裡的主角和大部分討喜的人物都是充滿活力的少女。如果從現實主義的審美要求,當然弱化了主題。但本動畫並不是現實主義作品。
-
《白箱》小生活,小感動
白箱,我看到2015年的排行榜,白箱只排在一拳超人後面,我就試著看了一集,後來一發不可收拾。白箱沒有科幻,沒有魔法,只有生活,卻就是這種生活卻感動了我。生活,並沒有那麼多生離死別的感動,生活中只有小感動,這種感動卻深入人心,令人感同身受。
-
《白箱》真實的營生
看至一半卻感慨頗深,《白箱》把動畫從業的生活工作原原本本攤在我們面前,面對截然不同的另一個行業的繁雜種種,觀眾卻能自然而然地產生共鳴,因為人物們所困惑的正是我們在生活和生存中自然而然產生的真實的思考。回到劇情。你能輕易察覺到,這部動畫的劇情發展不是由一個人推動,而是一群不同性格、不同背景、不同動機的人物,在各自的選擇和努力中完成的,正如他們齊心協力完成的動畫作品一樣。
-
《白箱》白箱雜談:即使前路永夜,也要勇往直前
圖文長篇雜談,僅個人觀點分享很喜歡這部番,如果你喜歡動漫,那麼請不要錯過這部講述業界那些事的《白箱》Pa社一直致力於原創動畫,成功過也失敗過,漫長摸索後終於創作出這一部充滿Pa風格的特色作品,認真講述日常動畫製作,該嚴肅的地方嚴肅,該輕鬆的地方輕鬆,它誇張,它煽情,它更少不了追夢:即使不再青春年少,步入社會,也祈望堅持走在當年希望的路上。
-
《白箱》寫實系神作
《白箱》就像一扇窗,讓現在還未完全進入社會的我窺探社會人的生活狀態。大學裡接觸到麻煩事果然還是太少了,參加工作後的我再來看《白箱》肯定會有不一樣的感受。《白箱》沒有什麼奪眼球的元素,僅僅是好好地講故事,通過製作進行的工作一本正經地把動畫製作的所有角色、全部過程串聯出來。離開校園的大家,真正地在以「社會人」的方式實現夢想的時候還會保持初心嗎?不適合,轉行?
-
《白箱》秋祭報告摘譯
作者:謝楓華日文原文來源:https://twitter.com/york21c以動畫業界為背景的動畫《白箱》在昨日舉辦了活動『白箱 秋祭』,製作公司P.A.Works社長堀川憲司、企畫公司Infinite社長永谷敬之、發行公司華納家庭錄像
-
《白箱》動畫怎麼照進現實?
最近上映的Sakura Quest讓我想起了這部早被安利然後被擱置的片子。花了兩個星期慢慢看完後,覺得是相當有意思的一部作品。PA向來擅長萌系動畫,而在《白箱》上的發揮可以用穩健、保守來形容。單看本片的製作,在同時期的深夜檔動畫算是中等偏上的水準。但是其涉及的題材和表現手法,就算不能說是一枝獨秀,在同類型動畫裡也是極其新穎罕見。
-
《白箱》將創作者精神延續下去
提到《白箱》,很多人大概會從了解動畫製作的相關知識這個角度去看吧。關於這點,字幕的科普也是很重要的,個人看下來是華盟的字幕做的最好。除了對動畫製作的科普外,如果要概括一下,我認為這是一部【弘揚創作者精神的業界群像勵志劇】。這也是《白箱》作為個人本命作之一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