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10000元價位TOP10膠片機出爐,有你的那一臺嗎?

2021-02-08 菲林有毒



8000-10000元是高端膠片機的一個從入門邁向中等的價位,在這個價格區間裡,赫赫有名的哈蘇、祿萊、萊卡也不再局限於早期入門機型。


同時一些日系高端機型也能勉強夠得著門檻。


更經典保值的德系,還是更實用的日系,你的選擇會是什麼呢?


經過大家的投票,最終選出了前10名最受歡迎的機器,這次有毒君要從第十名開始倒序展示至第一名。(投票貼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查看)



第十名是那個前不久被我罵慘的Makina 67。這相機鏡頭成像真不怎麼樣,好在有6×7大底撐著,出片也還算不錯。機器過片齒輪有缺陷,不過定期上油保養可以適當延長壽命。


這機器之所以能被炒起來,主要還是因為它的設計讓人眼前一亮。最輕便的6×7相機我覺得給Makina 67一點都不過分,復古的旁軸顏值也從來不會低。所以說到底在成像需求基本滿足的前提下,決定大家消費的主要原因還是顏值。



10000內選Rolleiflex 2.8e是比較寬裕的選擇,收一臺好成色壓力不大。


說到E和F的區別,基本就是早期E有的版本不帶測光,不能更換對焦屏,沒有EV聯動,其他沒什麼區別。


除了2.8GX和2.8FX,之前有測光的祿來都是硒光測光表,到今天90%都不靈了,所以有沒有測光我個人不是很在意。



其次對焦屏這個東西,只要換一塊自己用著舒服的對焦屏,以後基本不會怎麼更換了。動手強的自己螺絲刀換一下,動手不強的花點錢找師傅幫忙換一下也一勞永逸了。最後,EV聯動這個東西我是真的極少用,對我而言有沒有真無所謂。所以就這些差別,2.8F相對2.8E的溢價有毒君個人是覺得非常不值。


喜歡2.8的,能收臺好的E可以收臺好的E,其實再不行可以退而求其次回頭看看2.8D也不是不可。




細細品味M2在徠卡M大軍裡是一個很微妙的存在。


徠卡從M4-2開始是一個從手工作坊生產到流水線生產的分水嶺,M4-2的前一代M4是最後一代手工作坊式生產的徠卡。




從做工用料到功能細節,有毒君個人認為M4是徠卡機械旁軸的巔峰了:


1.M4改進了退片機構,從一個垂直的圓形旋鈕改進為傾斜的退片搖杆。2.M4改進了上卷機構,從原來的一個可拆卸小捲軸改進為三爪式快速上片機構。3.從圓弧式過片手柄改進為鈍角形過片手柄。



過片手柄有毒君真沒覺得有什麼很大的體驗改進,但退片和過片機構確實方便很多。但很多原來老M3的粉絲還是喜歡M3的經典退片旋鈕和圓弧式過片手柄,這也是為什麼後期千禧版M6和MP也都改回了M3的退片旋鈕和圓弧過片手柄。


上卷機構也是一個大大的改進,這一點並沒有什麼爭議,但問題在於也只有千禧版M6和MP以及一些稀少的特殊版本在保留三爪上片機構的同時,還原了M3的退片旋鈕和過片把手,但這些後期和特殊版本機器簡直是天價。


考慮價格因素後,最終還是看回了M3和M2,雖然上片捲軸麻煩了一點,但用徠卡的玩家都是老克勒,不趕時間的,而且熟練後也並沒有覺得有多麻煩,所以還可以忍受。



M3和M2怎麼選?M3沒有35mm線框,再加上M3的歷史地位,價格是比M2要貴的,因此M2成了一個被忽略的寶藏。但隨著這些年徠卡整體價格水漲船高,很多人就開始把目光放在了之前不太收待見的機型上面,現在連以前被罵得最慘的M5都開始被吹捧了,經典外觀的M2也更是逃不過被哄抬的命運。




Rolleiflex 3.5f又一次出現在了8000-10000元檔。


3.5f有多經典就不用多說了,就說在這個價位,要麼箱說全準新,要麼就後期6片。如果你買了個成色一般、沒有箱說、還不是6片的,那你就是最綠的那顆韭菜。

645畫幅在膠片時代一直是不太受歡迎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底片太小。膠片時代用120底片的大多都是商業拍攝,因為膠片是一種昂貴的耗材,普通家庭愛好者一般是消費不起的。而對於商拍而言,客戶滿意才是第一位,這時候使用6×6、6×7多出來的耗材成本就完全可以忽略不計了。


但在今天膠片大多已經淪為業餘愛好者的玩具,120底片對於普通家庭玩家也不再是多大的負擔。另一方面645相機設計體積大多比6×6或6×7甚至6×9要小巧得多,又比135底片大畫質好,因此645在今天的愛好者圈子裡慢慢變得火熱起來。


說回來Pentax 645Nii,有自動對焦的中畫幅實在稀罕,而Pentax 645Nii優異的性能和便宜的價格完全勝出。其實645Nii一機一鏡不到8000以上的,8000-10000的價位一機二鏡甚至三鏡是完全沒有壓力的。或者可以收一臺上圖的645J,絕對是最騷的賓得645。




Mamiya 6MF和徠卡哈蘇林好夫出現在同一個價位裡,雖然名聲遠不如幾位歐系大佬,但是6MF從操控到成像都是不含糊的,而且帶A檔操作也更方便。


在用膩了幾位德系後,6MF能給你帶來新鮮的樂趣。


對於6MF不熟悉的,可以移步看6MF的專題介紹:《Mamiya 6MF簡評》


Linhof 23是Linhof生產的實用120膠捲拍攝6x9畫幅的相機。


之前投票貼中只提了Linhof 23,但其實Linhof 23並不是某一款具體的相機,因為Linhof有好幾款23,比如Technika 23、Press 23、Kardan 23等。


這裡主要還是推薦Technika 23,Linhof的雙軌還是最經典的。


投Linhof的人一定是非常有品味的玩家。Linhof的玩法非常豐富,鏡頭選擇也很多。淘一塊V口轉接板還是能用數碼後背,樂趣無窮。





Nikon SP是Nikon生產過的巔峰機械旁軸。但是這個巔峰只是對Nikon自己而言。相比Leica,操作體驗一塌糊塗。


Nikon SP在今天來看收藏意義大於實用。SP也是罕見的抄襲勝過原作(Zeiss Ikon Contax )。


注意,這個價位收的是復刻版新SP,原版舊SP不值這個價。



上一檔價位區間裡就有500C/M,這次還有。影響哈蘇價格區間大的不只有成色,其實鏡頭也是一大因素。整個哈蘇500-503系列,鏡頭卡口都相同,也就是說無論哪款機身,從早期C頭到最後期CFE頭都可以使用,而不同換代的鏡頭價格差異較大。


上個區間的500C/M基本只能配早期的C頭,而這個區間的500C/M可以搭配快門更耐用的CF頭。



哈蘇去年開始漲價變得火起來一方面是明星帶貨,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哈蘇官方推出了一個cfvii新款數碼後背,在網絡上也沒少發力打廣告,讓不少人突然意識到: 哈蘇原來可以數碼化的!於是就有一種哈蘇重新復甦的感覺,當時網上充斥著這種言論。


但其實仔細想想,V口數碼後背2000年初就有了,cfvii並不是開天闢地第一臺,而且再說回來,有幾個人能買得起6萬一塊的的cfvii?大家就這樣被無腦帶節奏了。


就算買得起,用數碼後背和拍膠片其實並不是一個味道,別問我怎麼知道的,我的Leaf Credo 50已經落了厚厚一層灰了。



沒有任何驚喜地,Leica又是No.1,可以看出徠卡在膠片迷心中地位的有多重要。


雖然M3是M系統的開山鼻祖,但是依然有著後浪們超越不了的優勢,就是全M系統最舒服的取景器。


10000以內的價位,M3可以淘到成色還算不錯的,至於鏡頭,選擇空間可能就比較小了,有毒君推薦搭配Elmar 50/2.8。在Leica螺口時代縮頭可是經典中的經典。






[ END ]


相關焦點

  • 6000-8000元膠片機頂流天團是誰?
    6000-8000元是高端膠片機的一個入門價位,在這個價格區間裡,最受追捧的哈蘇、祿萊、萊卡都能夠得著,只是機型偏早期一點。
  • 青海日報社夜讀好文TOP10榜單出爐!你的作品上榜了嗎?
    青海日報社夜讀好文TOP10榜單出爐!你的作品上榜了嗎?領略世間百態2020年最後一天我們根據閱讀量選出了青海日報社【夜讀】欄目好文TOP10榜單一起來回顧一下吧TOP.1《人間煙火是莊廓》作者/張進京TOP.2《高原上為何有一座
  • 年輕人的第一部膠片機怎麼選?
    面對膠片的後期消費有多少了解,對於後期的膠片消費是希望最經濟還是預算很充裕。 3  買來是用來拍什麼的?是孩子?人像拍攝?還是旅途的風景及生活中的點滴? 4  你還天真的以為你喜歡的那些攝影師所拍攝的顏色,就是衝掃直接就可以得到的色彩嗎?
  • 求求你!別再跟風買又貴又雞肋的膠片機了!
    嗨,大家好,我是貓不斬的北北~最近特別想購入一臺膠片機,但是膠片機的
  • 「膠片機只是拍照的工具,具體能拍出什麼完全取決你本人」
    ,你有什麼推薦嗎?』。難道僅僅是因為明星效應嗎?現在完好的 Contax T3 要 8000 塊,如果帶包裝、很新的、全套價格可能要 10000 多塊。它是一款技術很先進、體積很小、鏡頭素質很高的傻瓜相機。它以前也很火,只不過現在經過流量明星帶動後價格炒得更高了。
  • 膠片入坑指南|你的第一部膠片機該怎麼選購?
    讓你在面對琳琅滿目的膠片機時能否找到自己心儀的那一款~一、關於膠片機的那些事作為已經玩了三年膠片的愛好者,同時也是一家相機店的小店主,經常遇到想買膠片機卻不知道如何選購的新手朋友,今天就簡單介紹一下膠片機以及選購指南。1、膠捲相機為什麼這麼多二手?
  • 一臺壓倒佳能5Diii的膠片機——Nikon F5
    ,有一次鼓窮氣報名參加了。用的就是這貨我要去XB也找一臺能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的膠片機!  機震都降到最低了,你說噪音呢!?高達1/250s閃光同步速度,逼近了哈蘇的1/500s,這真的是一臺焦平面快門相機能做到的嗎!
  • Vlog |幾十塊的一次性膠片機到底能拍成什麼樣?
    一次性膠片機外觀和普通相機差不多,它是一個簡易的塑料暗箱,配了一個簡單的鏡頭,光圈快門感光度都是固定的,不能調節,不需要裝電池,拿到手以後只需要按快門就可以了。 一次性膠片機大多數價格在60-80元左右,也有200多元的,比一卷膠捲貴一點,但比膠片機卻便宜很多。
  • 膠片機入門,這一篇就夠了!
    和數位相機最大的不同就是,膠片機的成像自帶濾鏡,它在近年來非常受歡迎,濃濃的香港電影的膠片風,一度讓很多人走起了復古路線,紛紛體驗了一把復古風。在成本上,我們要購買底片的費用,要洗成照片,又需要底片的衝費與相紙的費用,算一算每一卷負片所要花費的成本大約是60元上下,如果是正片,大約是40元上下,難怪大家都說這膠捲啊,是燒錢大坑!
  • 8000公裡還是10000公裡
    大家的普遍印象是10000公裡或1年更換,很多愛車人士為了保護髮動機,會選擇8000公裡更換,而很多思想激進的車主甚至會15000-20000公裡更換機油,那別人口中的更換裡程真的適合你的愛車嗎?下面小曾給大家講三點。首先,你知道什麼是全合成機油嗎?
  • @打工人,四川工資價位表出爐!你是什麼水平
    @打工人,四川工資價位表出爐!作為一名"打工人"你所在行業的薪資水平如何?不同崗位的薪資上升空間有多少?你都了解嗎?這份「官方指南」能為你答疑解惑!
  • 最新打工人員各學歷工資價位表出爐,難道真的是讀書無用嗎?
    你關心你的工資嗎?你關心你的工資在所有的行業到底是什麼水平嗎?你關心你的工資水平在本行業處於什麼水平嗎?最近,人社部發布了企業薪酬調查信息,企業從業人員工資價位出爐。60個行業的從業人員平均工資水平,既說明了整體企業從業人員在報告期內的工資水平,更說明了每個行業五個檔次的工作水平。上海、廣州、廈門等多地也發布了2020年工資價位。
  • 傻瓜膠片機 CCD老相機 DV相機 | 販賣浪漫與情懷的相機背後
    傻瓜膠片機、CCD老相機、DV相機熱度高漲,我們不追求高清美顏、快速對焦,卻追求起那朦朧的復古色調,或許這些老相機背後隱藏著一份浪漫。在這個時代,「浪漫不死」似真理,復古攝影剛好成全了這一份獨特的浪漫。輕便的塑料感外殼,拿在手裡就像玩具一樣。小小一個,是名副其實的口袋機。
  • 現在的年輕人,開始玩膠片機了?
    年輕人玩膠片機不是問題,關鍵是要怎麼拍才夠潮!據說,現在年輕人的手機桌面是這樣滴▼對號入座,看看自己的手機都裝了哪幾個修圖軟體?~事實上,越來越多的手機拍照軟體也增加了膠片風格功能。But 拍出來的效果感覺好假、好有距離感。你可能不信,那就來比較一下吧,有圖有真相。
  • 現在入手一臺iPhoneXS,相當於目前什麼價位的安卓手機?
    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這件事也讓朋友開始懷疑自己,百思不得其解後,他就乾脆跑來問好物君,想知道現在入手一臺iPhone XS大概相當於什麼價位的安卓手機。好物君也覺得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不如一起來和大家分析分析。處理器
  • 這裡一定有你需要的那部膠片相機
    那時候相機用的膠捲,感覺每個快門都彌足珍貴。隨著時代的進步,各種先進的數碼設備讓拍照變成了日常最普通的一件事。很多當時看來難得的瞬間最終會成為用過即棄的片段,甚至過不了三個月的保鮮期限。按下快門時的認真和專注,等待成像的焦急與期待,看到照片時的驚喜或驚訝,你還記得嗎?
  • 給你推薦明星們在用的相機!羨慕!羨慕!羨慕!
    經常被問「有什麼相機推薦?」現在發現我們回答都沒有誠意了。現在整個娛樂圈的明星們都不務正業,當起了攝影師!個個都是高手!今天就告訴你你的i豆在玩什麼相機😄讓你大開眼界!很多人已經知道林俊傑有一家潮牌服裝店,但是絕不僅僅如此!作為潮人,肯定要愛好攝影啊!
  • 膠片機:「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這款相機的價格很低,一共能拍31張照片,很適合入門小白來操作,非常小巧輕薄,和一張卡片差不多大,一個口袋就可以裝下。當然啦,如果你對品質感的要求很高,也可以試試非一次性、好操作的傻瓜膠片機。如果你更喜歡全面操控相機感覺,手動相機中也有比較容易上手的選擇,比如膠片機裡的大熱門康泰時T2,也是水原希子的「掌中寶」哦!
  • 800—20000元全價位電視推薦,哪款最適合你?
    當然,如果你不玩遊戲也同樣需要一臺電視,畢竟客廳要有臺電視才有「家」的感覺。 那廢話不多說,月月鳥今天就直接按價格分類,從800到2萬給大家推薦各個價位段值得購買的電視~1000元以下價位段推薦的機型是:康佳 D32C和小米全面屏電視E32C。
  • 這是我第一次親眼見到並摸到這麼多膠片機!
    最近又有消息說,英國老牌膠片廠商伊爾福全面停產,這意味著膠捲的價格或將持續走高——膠片機的逼可越來越難裝了。然而,蘇州有一位叫冰河的膠片機玩家卻一點兒都不慌:實在不行,賣相機換膠捲唄。聽到這我就不服氣了,還賣相機?你有幾臺能賣的?結果人家表示,他也不清楚呀,從來沒數過。行,這就幫你數數(厚著臉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