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 壹早電影
本文來自時光網用戶秦時嘯歌為《花葬》寫的影評
《花葬》是韓國著名導演林權澤的第102部電影,主演依然是經常出演他作品的演員金聖基和安圭麗。
「花葬」這個片名,是音譯。花葬,在韓語中有「化妝」和「火葬」兩重意思。在電影中「化妝」代表的是安圭麗飾演的年輕貌美女下屬,她從事的是化妝品代理工作。而「火葬」則代表金聖基患重病死亡的妻子。整部電影就是圍繞著一場葬禮前後發生的故事以及一個中年男人與這兩個女人之間的糾葛。
一個面臨中年危機的男人
金聖基扮演的中年男人是一家化妝品公司的能幹常務。
他和妻子並不是相愛而結婚,但妻子對家庭的經濟幫助很大,從普通住房到別墅,全是妻子的功勞。常務和妻子屬於那種平時話語不多,但是一直相敬如賓的關係。他們有一個女兒,女兒女婿只是在遇到麻煩時,才會回家居住。由於女兒已嫁作人婦,常務和女兒的關係也是屬於客氣而不親近的關係。
妻子患癌已是第二次了。經過了一次患重病時期,常務對於妻子的第二次患病,從心理上已經變得平靜,甚至是麻木了。他已經對於妻子的未來做好最壞的打算。所以除了在醫院裡悉心照顧妻子外,他依然和以前一樣努力工作。
除了上班、出差,常務會把照顧妻子的任務交給小姨子和護工外,其他時刻護理工作全是由他一人承擔,從無怨言。
同時兼顧病妻和事業,再加上自己也身患疾病,已是中年的常務感到身心疲憊,但是他無法向任何人訴說,只能隱忍不言。
對於病妻,常務做到了一個模範丈夫能夠做到的所有一切。但是,這樣一個隱忍的丈夫並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他在遇到年輕貌美的女下屬時,也不禁浮想聯翩,目光所及,全在追隨著這個健康美麗的身影。
善良、大度的病妻
林權澤電影中的女人形象,大部分都是隱忍而大度的東方女性形象。電影中的病妻形象同樣如此。
病妻是一個善良、能幹又善解人意的女人。她知道丈夫不喜歡自己,但她從不抱怨,畢竟丈夫對待她做到了一個負責任丈夫能夠做到的一切。她唯一一次追問他的問題就是:「你,是不是盼著我死?」
臨終前,妻子把自己的後事安排的妥妥噹噹。自己所有的東西,該送人的送人,該燒掉的收拾好囑咐別人全燒掉,甚至她還給丈夫快遞了一箱紅酒,和女下屬送給丈夫一樣的紅酒。
妻子不知那瓶紅酒是誰所送,但憑藉女人的直覺,她知道從不喝紅酒的丈夫有喜歡的人了。
這箱紅酒就是妻子對丈夫重新生活的一種默許。
女下屬只是常務夢境裡的「春香」和走向死亡旅程中路遇的美麗風景
常務從電梯裡遇到年輕貌美的女下屬後,就對她一見鍾情。但是,這一貪念也只是發乎情止乎禮。常務和女下屬唯一的親暱動作也只是在電梯間無意間碰了一下手,然後瞬間拿開而已。
對於女下屬,常務即使在夢境中,他和她的關係也是含蓄的。女下屬也許是他年輕時曾經渴望尋找的「春香」,而現如今年老疲憊的他永遠不可能成為女下屬的「李夢龍」,對此常務瞭然於胸。
因此當女下屬打算結婚,常務立刻準備了賀禮。雖然在看《春香傳》時,他還是把女演員想像成了女下屬,在夢境中也還尋找了一番春香(女下屬),但夢醒後,他對她的貪念就此打住。
女下屬逃婚,常務立刻替她寫了推薦書,送她去遠方。這是成全,未嘗不是一種捨棄。
當女下屬主動來別墅示好,常務準備了紅酒和水果,卻避而不見,獨自一人徘徊在鄉間的小路上。絕塵而去的女下屬的車子和常務相遇,也是如陌生人一般各走各的。
女下屬對於常務來說只是夢境裡「春香」和他在走向死亡的旅程中遇到的一道亮麗風景而已。他會在夢中掙扎,也會在現實中停下來觀賞,但是決不會與之交往、糾纏。因為他知道無論是從年齡還是身體,甚至是情感上,這都是一場註定不會有好下場的交集。無論在感情還是理智上也不容許他去越雷池半步。
關注女下屬與其說是常務貪念她的年輕貌美,不如說女下屬對於常務死灰一般的生活,起到了轉移的作用。她的出現,讓常務認識到他依然可以過著一種有活力的生活,雖然他身體欠佳,雖然他孤獨一人,但是他依然有自己熱愛的事業,有承認自己能力的同行。
對於常務來說,事業才是他重生後的生活。
常務度過了迷惘期,女下屬的作用也就結束了,和她分道揚鑣也成為必然。
陰陽兩相隔,你我皆重生
《花葬》的法文譯名是「重生」的意思。其實這部電影真正要表達的意思就是:重生。
生時相敬如賓,病時盡力照顧,那麼陰陽兩相隔後,無論對於哪一方來說是不是意味著另一種重生呢?
對於一直和病魔作鬥爭的妻子,信佛的她,擺脫了病體,在火海中解脫,又何嘗不是一種重生呢。
而對於常務來說,病妻的離世對於他就是尋找新生活的開始。
要重生就需要拋棄以往的所有羈絆。
常務本想處理掉妻子的所有東西,但面對女兒的指責,隱忍的他選擇了閉嘴。
妻子在臨終前處理掉自己所有有用的東西後,又吩咐家中的傭人燒掉剩下的東西。聽說燒掉妻子的物品是妻子的囑咐時,常務欣然地燒掉了妻子剩下的所有東西,唯一取走的是自己大笑的照片。
安樂死妻子的狗,擺脫昔日所有的痕跡,重新生活,對於常務來說,這就是他的重生。
執著於死去的人,雖然令人感動,對於生者卻並不是一種人道方式。反正常務早晚都會走妻子走的路,為何不能拋棄昔日所有的羈絆,開心地繼續餘下的生活呢。
陰陽兩相隔,你我皆重生。
簡潔利落的鏡頭,含蓄卻內容豐富的行為和語言
《花葬》電影依然帶有我喜歡的林權澤電影的特點:鏡頭語言簡潔利落,沒有任何多餘的鏡頭。電影圍繞著一場葬禮,幾段回憶,就把一個中年男人面臨的家庭、事業和心理的危機和困惑,梳理得清清楚楚。
人物行為、語言同樣簡潔含蓄,同時包含許多言而未盡的內容。
比如常務雖然照顧妻子時任勞任怨,但是心中也是不耐煩的。病妻也心知肚明。當她絮叨著說自己走後,要把心愛的狗安樂死。常務終於用不耐煩地口氣說:「好,好,你走後,就讓它安樂死。你放心吧……」
病妻一下子愣住了,她顯然是受傷了。她知道自己早晚會走,但是丈夫也這麼說時,依然會傷到她的心。她盯著常務看了幾眼,她的內心顯然希望丈夫解釋剛才的話是有口無心的,但是常務並沒有在意自己的話……
常務和女兒在病房吃飯,此時妻子大小便失禁,常務立刻前去為妻子熟練地換洗。從動作上看顯然他做這種事已經很久了。此時女兒在父親的要求下才走上前遞了一片尿不溼,她還轉過臉去了……事後,女兒還略帶惱怒的問父親:「媽媽是不是一直這樣?」——對於得過兩次腦癌的母親問這種話,只能說明這位很少回家的女兒,不但此次住院沒有怎麼照顧母親,在上次母親住院時也沒有照顧母親一次。
久病床前無孝子,身為丈夫的常務真得不容易!
像這樣一兩句話,一個目光就表達許多內容的例子,電影中還有許多,有興趣的可以慢慢在電影中體會。
看林權澤電影是一種很好的觀影享受,可以在簡單的故事裡,簡練的鏡頭中,含蓄而內容豐富的行為語言下體會一種浸透歲月磨練的滄桑,同時這種滄桑還被表現的雲淡風清。
希望能看到林權澤的第103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