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賞】:林權澤和他的三部傳記片

2021-02-07 傳記片

林權澤,1936年,林權澤生於韓國全羅南道長興縣,1962年因《再見了豆滿江》成名。其後作品呈現出風格、類型多元的繁榮局面,80年代以後,多部作品在國際上獲得獎項。林權澤既是韓國電影的扛鼎級人物,也是韓國電影永遠值得紀念的一塊活化石。


韓國導演林權澤

來自貧寒家庭的林權澤曾在鞋店工作為生,後來鞋店老闆去漢城開電影公司,他便隨之進入電影界,真正是從最低的職位做起,邊做邊學。

1962年26歲的林權澤拍攝了處女作,整個60年代,他共拍攝了31部電影。在1962年到1971年之間,韓國電影院年平均營業數目達到562家,而此前1953年-1961年,年平均電影院營業數目只有225家。1960年左右,韓國年度觀眾總人次達9800萬,平均每人每年看電影4. 3次。韓國的電影產業已經成為亞洲最有生機和活力的民族電影產業。

隨著韓國當局對電影制度的有所寬鬆,林權澤拍攝了大量優秀影片。以古裝、戰爭、武打等商業電影為主。1973年的《雜草》是其轉型之作,氣度為之大變,風格趨於古樸和滄然。


韓國藝術電影開始在世界各大電影節受到注目,國際電影評論家把這些作品稱作「韓國新電影」、「韓國新浪潮」。但是,此時的韓國電影在國內仍然沒有什麼票房。


1973年的《雜草》是其轉型之作,氣度為之大變,風格趨於古樸和滄然。他其後的作品,體現出對古朝鮮藝術和傳統的關注熱愛,充滿東方神韻的純美注視,是韓國詩情電影的引路人。林權澤力求在歷史的悠長走廊裡探詢人性和文化的此消彼長之時,作著如何的交集,通過透明而開闊的畫面,平靜但鮮明地將民族情感緩緩傾注。《祝祭》講述了小漁村一次悲傷摻雜幽默的葬禮,不動聲色地傳達了東方境域中豁達超然的生死態度,祭祀的沉重之下是生命仍將繼續的祝福。而《接種》一片裡,為貴族挑選生育後代人選的繁縟禮節,紋絲不亂的動作流程,將鮮活的生命工具化的同時,流露出憐憫悲哀的目光。正如不能生育的妻子依照習俗親手將丈夫送到接種女的房間,在提醒丈夫交配時那有條不紊的語氣下,是痛苦壓抑的無聲啜泣。 


《祝祭》海報

1993年的《悲歌一曲》,是林權澤風格最為圓熟和完備的一部作品。為了不讓傳統藝術「潘索拉」失傳,父親將美麗的女兒雙眼弄瞎,將她永遠地留在了「潘索拉」的世界,也留在了悲慘的未來中。影片猶如一曲沉重悽美的民族藝術輓歌,螳臂當車的無奈被碾碎在現代進程的車輪下。

《悲歌一曲》海報

1997年11月在華盛頓舉行的韓美第三輪實務協商中,美國再度強烈要求韓國徹底廢除電影配額制,對此韓國文化觀光部表示:「廢除電影配額制可能將是不可避免的」。廢除放映配額制度的消息剛一傳出,電影人就意識到了危機,立即行動起來。1998年6月16日,在總統訪問美國前夕,來自電影業的抗議者在漢城商業區集會,聲稱如果沒有了放映配額,韓國影院將被美國發行商控制,銀幕上將只剩下好萊塢電影。電影人指責總統沒有堅持施政綱領的諾言,100多名製片人、導演、學生當街剃了光頭,持續了5年的光頭運動發生了。

1998年,在韓國影史上著名的「光頭運動」中,62歲的林權澤身先士卒,剃髮明志。林權澤稱這起運動沒有領導者,因為每一個人都是領導者。按林權澤自己的話:「為了保衛韓國電影,我們甚至可以去死!」

2000年的《春香傳》是韓國電影第一次入圍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的影片,全片秉承林權澤一貫的電影傳統,細膩而大氣,將朝韓文學史上的這部名著拍得純美而動人。達到了林權澤借用影像之神奇展現韓國文化獨特魅力的目的。

《春香傳》劇照

2002年的《醉畫仙》為林權澤贏來了迄今為止最為重大的一尊榮譽,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全片畫面極美,空靈飄逸。不僅僅因為影片講述的是朝鮮王朝時期大畫家張承業的一生的緣故,而與林權澤對畫面刻意求工的美學追求有著緊密聯繫。影片雖然極顯林權澤的電影魅力,但更多的還是他豐富的電影積澱所致,而無更鮮活更跳躍的影像律動。張承業坎坷而傳奇的一生雖壯美而疏闊,而對其熾烈、紛雜的內心並無細緻而周到的觸碰。也可以說,這是一部空洞而異常美麗的影片。

《醉畫仙》劇照


2004年推出他導演生涯的第100部作品《千年鶴》

林權澤始終以研究韓國人的原形與韓國文化的本質為己任,時刻充盈著人本主義思想。和阿莫多瓦一樣,林權澤也是一位對女性充滿同情和關愛的導演。女性和母愛是其影片的重要元素。而對女性的悲憫態度更進一步折射出他人文主義的思想,他以歷史的反思和自我的追問不斷深入著對人性的理解,並據此來觀照韓國的民族精神和傳統文化。林權澤的影片往往以人物為中心鋪設情節,由早期較為典型的好萊塢情節劇封閉敘事模式逐漸轉向節制戲劇衝突、情節鬆散的敘事。作為老一輩電影藝術家,他相對重視電影的教化功能,這也使其有別於新一代韓國電影人。

林權澤是韓國傳統電影碩果僅存的一根標竿,但自90年代以後,作為一代巨匠的林權澤卻鮮有繼續者。林權澤在90年代以後的電影,也努力將韓國的風物雜談向世界推而廣之為首任。手法雖越發老到沉鬱,卻於自覺不自覺之間,疏遠了韓國人難以排遣的歷史悲情和民族癥結。他的作品注重構圖,畫面優美而嚴謹,深受中國傳統國畫的影響。敘事工整渾樸,具有韓國電影少見的建築美學。人物大都具有傳統美德和泛意義上的古典情懷。多表現韓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以及當代韓國正在流逝的民風民情。

《曼陀羅》入圍第4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參賽;

《悲歌一曲》獲1993年第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獎;

《上升》獲1989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白痴阿達》獲1987年蒙特婁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種女》獲1986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春香傳》入圍第53屆坎城電影節參賽;

《醉畫仙》獲第55屆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下流人生》入圍第61屆威尼斯電影節參賽。

林權澤本人獲得第55屆柏林電影節名譽金熊獎、第4屆杜拜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林權澤導演電影100多部,其中有三部傳記電影,現介紹如下。


《燕山日記》海報


1、《燕山日記》(1988年)

故事梗概:甲寅年間,成宗去世,燕山王即位。由於日夜想念著被父王殘害的母后,燕山日常憎恨父王,並一心追查陷害母后的真兇,由此遷怒於開國功臣。皇朝的功臣們被一一誅殺,更將其首級示眾,觀之悲傷流淚者也格殺勿論。另一方面,燕山王日日與妃嬪飲酒作樂,荒廢政事,忠臣一旦進言即被殘殺,斬首示眾,導致人心惶惶,民不聊生。最後,卻又將此動亂遷怒於鍾愛的妃子,當眾侮辱﹑姦淫……終於在即位10年後爆發甲子士禍,大臣擁立新君主,燕山即在此波瀾中,結束了傳奇的一生。

簡評:影片通過日記的內心獨白形式,分析了燕山成為暴君的根本原因和成長過程。母愛的缺失是燕山行為乖張的根本原因,戀母情結讓他最後成為一名暴君。這部影片沒有指責和批判燕山的暴行,而把燕山當做一個情感受害者來加以同情和理解。影片體現了林權澤一慣的人本主義思想,從中可以看出林權澤關注人性的創作出發點(金燕)。

《開闢》海報


2、《開闢》(1991年)

故事梗概:東學的第一代教主洙運(金直浩飾)以惑世誣民的罪名被逮捕並處以死刑,之後由二代教主海月(李德華飾)繼位,開始艱辛的東學傳教活動。當官府再一次施行鎮壓時,海月事先得到消息而拋下家人,躲進太白山中。當海月得知自己的夫人孫氏和四個女兒被受迫害時心痛不已,自己卻又無能為力,於是強迫地告訴自己就當家人都已經死了。在山中的時間越久往事淡忘的就越多,海月和一直照顧他的一位老人的寡婦兒媳安東金氏成親了。時局穩定下來後,海月會見了江西鉉先生並在他的幫助下出版了東學經典。可是當海月再一次見到認為已經死去的妻子孫氏時,面對現在的處境兩人無法再掩飾感情唏噓不已。時政的三政腐敗不堪民眾怨聲載道怒火衝天引起了騷亂東學派也參與其中,由此引發了歷史上著名的東學之亂。經過官府殘酷鎮壓後開始一一處置其中的關鍵人物,由於密告海月被捕於1898年在數以萬計的民眾面前處決。

簡評:《開闢》是以東學運動的第二代教主崔時亨(號海月) 的漂泊動蕩的人生為題材的影片。東學運動是韓國歷史上最大的農民運動、社會運動與革命運動,是反抗腐朽封建統治體制,抵抗外國侵略勢力的近代民族主義運動。東學運動發生於19世紀末,隨著日本的侵入,朝鮮社會內部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在當時有人民群眾與封建統治者的鬥爭;有美英法等資本主義與朝鮮封建主義的鬥爭;有與日本侵入勢力相抵抗的民族鬥爭等。東學運動排斥中國和日本的影響力,警戒西洋文化,謀求從中國文化傳統中自立。向民眾宣宣傳,人是偉大的、尊嚴的,人所願望之事均可實現。在此片中,林權澤儘量避開對戰爭場面的表現,將主要篇幅讓位於對崔時亨形象的塑造,並通過他不斷躲避追捕漂泊動蕩的一生,反覆闡釋東學的精神實質。

影片開場即通過東學第一代教主崔濟愚的臨死宣言道出東學教義我受天命,替天行道」「天地與我同為一體,道出自上天,不是出自我」。整部影片都是在對這一核心教義的反覆闡釋。崔時亨對女兒的訓誡、對和尚的講道、對教眾的演講,始終在闡釋「人乃天,天乃人」的思想。東學的理想社會就是「人人平等,互相尊敬,共同幸福,同歸一體的社會」。

林權澤選擇這個題材和這個角度拍片是同他所倡導的人本思想有關的。雖然東學思想是應那個時代而生,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但「人乃天」平等的理想卻與林權澤對社會的理想相互契合。而且作為一個個體,崔時享身陷長達30年的逃亡生涯,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卻依然懷抱著堅定的信仰的形象,是林權澤所崇敬的具有獨立人格意識的人的形象。林權澤拍攝此片,旨在於歷史中尋找民族精神,在歷史中抒寫對人的理想。

本片是中韓建交後第一部在中國公映的影片。(金燕)


《醉畫仙》海報


3、《醉畫仙》(2002年)

故事梗概:19世紀中葉,封建的朝鮮王朝在內外交困中風雨飄搖。遭逢亂世,生為乞丐的少年張承業,遇難街頭巧為書畫世家金師傅所救並收留。金師傅意外發現少年張承業在繪畫方面的天資聰慧,愛才之心油然而生。金師傅將承業推薦給一位鄉村畫師學畫,承業學習刻苦進步神速。可惜好景不長,畫師不幸因病去世,承業不得已回到金師傅處報喪。金師傅又將承業薦往當地士紳李應憲家做下人。李府家大業大,藏書藏畫頗豐,好學的承業藉機在李府悄悄自學繪畫。李府千金李小姐天生麗質,性情溫婉,但體弱多病,待嫁閨中,她對承業的繪畫青睞有加。面對紅花美景,羞月佳人,青年承業不禁情竇初開,暗戀心生。可是,出生的貧賤,門第的溝壑,使兩人雖近卻遠,了無姻緣。不久,李小姐風光外嫁,失意的承業於黯然中離開李府。

承業於記憶中臨摹的名畫漸行其道,引來無數喝釆。李應憲登門指承業窺畫偷藝未經許可,令承業惶恐不已。然而,同樣愛才的李應憲並未加罰於承業,並轉而將他舉薦到著名的六橋畫院繼續深造。經畫院名師漢師傅的指點和調教,承業畫技大進,名噪一方。欣慰不已的導師金師傅為承業起藝名為吾圓。在一次為府臺大人賀壽獻畫的表演中,吾圓力壓群芳,技驚當場,令自嘆不如的漢師傅顏面盡失。畫院同窗怒其目無尊長,恃才傲物,無不對其大加撻伐。內疚的吾圓長跪於漢師傅窗前,以示心中愧疚之意。漢師傅與重心長的告訴吾圓,望他能為後世子孫做個榜樣,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學業已成的吾圓開始獨行其市,自成一家,求畫者漸多。然而,名聲鵲起,耽於酒色,囿於喧譁的吾圓卻自感在畫技與畫意上裹足不前,難以進取。狂躁的吾圓一心苦求突破自我,卻不覺陷入意志消沉的心魔之境。絕望中他棄家別妓,跋涉山水,行走天地,於風霜雪雨,天寒地凍中找尋畫意的真諦,感悟自然的奧秘。光蔭荏苒,時光如梭,久經磨難,執著向畫的吾圓終成大器,自創門派,成為甚極一時的繪畫大家。上至官宦名門,下至庶民百姓,求畫者絡繹不絕,趨之若鶩。成名後的吾圓故態復萌,更加肆意枉行,紅塵不斷。然而,一個國破山河碎,家貧寸草生的祖國,何以能夠庇臣民於水火之中?面對滔天巨變,江山易幟的悲情年代,又何來一片純淨的聖土以供藝術之花長綠,生命長青?隨著家破國亡的濁浪翻湧,盛極一時的吾圓終擋不住命運的一爐紅焰,在燦爛中灰飛煙滅,不知所蹤。而他的畫也成為這個曾經的國度,悲情中那最後的一道閃光。

簡評:影片《醉畫仙》描述了韓國畫家張承業的一生。他出身貧苦,卻天才蓋世出入於高門貴室,卻不懂人情世故,流連於酒肆勾欄,到頭來孤家寡人……但張承業潦倒的一生,卻為朝鮮民族留下了寶貴的藝術財富。開創了有別於中國畫和日本畫的韓國畫系。像凡·高等西洋畫家一樣,張承業的一生是藝術家對於繪畫境界的追求與世俗趣味的碰撞抗爭的一生,是內在的追求完美的衝動與表現形式之間的矛盾不斷衝突的一生。

如果說《族譜》開始顯現了林權澤對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自覺追尋,那麼到了《醉畫仙》,林權澤在其影片中所表現出的對韓國傳統文化的關注和熱愛幾乎到了偏執的程度。也幸虧是有了這種偏執,才讓人們看到了這樣幾近完美的片子。張承業是一個貧苦人家出身的天才畫家,他狂放不羈,桀驁不馴,崇尚自由,特立獨行,執著追求作品完美境界,不媚俗,也決不為五鬥米折腰,更不畏權貴,曾兩度逃離皇宮。他穿梭於市井之中,與藝妓和乞丐為伍,踏足於山河之間,與鳥蟲同樂,以真實樸素的情感融於民間和大自然,並從中汲取創作靈感。林權澤所塑造的這個人物,通過一個藝術家的獨特氣質,彰顯了一種自由、真實、勇敢的人文主義精神。不畏權貴,反對外來侵略,以及他從一個臨摹中國畫的高手,努力擺脫前人的影響而力求創新最終脫穎成一位地道的民族畫家的種種艱辛中,我們看到的是追求獨立謀求發展創新的民族精神。而有關山川河流花鳥蟲魚的美輪美奐的遠景或特寫,則反映出朝鮮民族從古至今的一貫延承的崇尚自然的精神品貌。我們可以把《醉畫仙》看成是《西便制》的姊妹篇,同樣是浪跡於民間和大自然的藝術家,表現出同樣的對藝術的執著與對民族精神的堅守,不同的只是一個是用聲音來體現,而個則是用繪畫來傳達。

另外,藉助張承業的生活故事,將韓國19世紀中期士大夫階層的生活情趣用電影生動地再現出來,也是影片的精彩之處。作畫時奏樂行酒的莊重儀式,兩班貴族們中對於中國古畫的揣摩欣賞和對詩詞的推敲,從民間到官宦繪畫的渴求和熱愛,以及女人們對於藝術家發自心底的崇拜,都使人們深切地感受到韓國古代崇尚文化的集體風尚。

與空靈流動的《西便制》相比,這部影片在視覺風格上更加嚴謹和唯美,集中體現了林權澤所獨創的以垂直分割構圖為代表的韓國電影美學特徵。垂直分割構圖(比如用門框框出的縱深景觀只佔據整個銀幕三分之一,而餘下的部分則是大塊的黑色),讓人充分感受到東方水墨畫中「留白」的獨特韻味,而固定機位下的平正工整的構圖,則體現了韓國在儒家思想影響下的周正工整的美學觀。在色彩的運用上,更是獨具匠心,冷色的基調中,色彩豔麗的女式韓服點綴其中,使得每一個畫面都像是一幅精緻豔麗的工筆。在攝影上,也沿用了林權澤慣用的固定機位的長鏡頭和大遠景的運用主要是用於表現畫家的漂流旅途,而實際的意義是讓人物充分融於壯美的自然景觀之中,自然之大和人物之小形成張力,不僅表現了物的孤獨處境,同時也讓人感受到人物被自然包圍的安全感,兩種矛盾的感情交織在一起,使得畫面的含義飽滿而韻味無窮。這部影片中還運用了許多精美的空鏡頭,大多是對自然景物的特寫,這與畫家觀察自然以獲取靈感的主觀視角是一致的。

影片中的音樂也是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的,無論是伴隨著漂泊路途的悲愴民謠,還是為飲酒作畫助興的宮廷絲竹,都是用了地道的民族傳統音樂。音樂與故事情節配合的絲絲入扣,與片中的人物命運和所處時代的士大夫階層的生活情趣相得益彰。(金燕)

(本文根據相關資料及遼寧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林權澤》(金燕編著)一書綜合編寫,圖片及視頻來自網絡)

版式編輯 ∣寧海

相關焦點

  • 韓國電影教父 林權澤
    「最佳導演」創造了韓國電影歷史上的「第一次」林權澤的作品有著韓國文化的深深烙印以美侖美奐的影像來展現韓國民俗風貌由此追溯故事發生的歷史背景和人們的生存狀態從而啟迪觀眾對韓國的歷史和現今生活進行反思林權澤除了導演作品外他還是1998年韓國「光頭運動」的發起人和領袖者那時他作為德高望重的長者走到了抗議的最前線
  • 多部優秀韓影亮相上影節 林權澤《花葬》等將映
    名導佳作輪番登場隨著韓國電影製作水平的崛起,湧現了一批受到世界認可的大師導演,如金基德、林權澤、洪常秀、樸贊鬱等。今年的電影節期間,就將帶來林權澤的《花葬》和洪常秀的《自由之丘》。《化妝,火葬》是國民導演林權澤的第102部作品,入圍第71屆威尼斯電影節和第65屆柏林電影節。這次在《花葬》中,他描繪了一個中年男人感情危機背後深深的無奈。
  • 陰陽兩相隔 你我皆重生:林權澤第102部電影《花葬》
    本文來自時光網用戶秦時嘯歌為《花葬》寫的影評《花葬》是韓國著名導演林權澤的第102部電影,主演依然是經常出演他作品的演員金聖基和安圭麗。  「花葬」這個片名,是音譯。花葬,在韓語中有「化妝」和「火葬」兩重意思。在電影中「化妝」代表的是安圭麗飾演的年輕貌美女下屬,她從事的是化妝品代理工作。而「火葬」則代表金聖基患重病死亡的妻子。整部電影就是圍繞著一場葬禮前後發生的故事以及一個中年男人與這兩個女人之間的糾葛。
  • 十多部韓國影片亮相上影節 林權澤洪常秀作品將映
    剛剛落幕的坎城電影節上,韓國電影也大放異彩。名導佳作輪番登場隨著韓國電影製作水平的崛起,湧現了一批受到世界認可的大師導演,如金基德、林權澤、洪常秀、樸贊鬱等。今年的電影節期間,就將帶來林權澤的《花葬》和洪常秀的《自由之丘》。
  • 三韓片進軍威尼斯 林權澤洪尚秀金基德新作受矚目
    林權澤、金基德、洪尚秀    林權澤執導的第102部電影《花葬》受邀參加非競賽單元的展映。該片是由安聖基、金圭麗主演,  Myung Film製作,改編自金勳作家的同名獲獎小說,講述了安聖基飾演的化妝公司中層領導,一直盡心盡力照顧著身患癌症的妻子,而他卻無法抵抗內心對一個年輕貌美女後輩的嚮往。林權澤導演也和威尼斯電影節頗有淵源。早在1987年就憑藉《種女》入圍主競賽單元,女主角姜受延當選威尼斯影后。
  • 【典賞】:抱怨與改變
    客觀地說,本片並非導演大衛·歐·拉塞爾最成功的作品,和他的《鬥士》、《烏雲背後的幸福線》等影片相比,儘管有詹妮弗·勞倫斯擔綱主演和羅伯特·德尼羅等一幫老戲骨助陣,但《奮鬥的喬伊》還是在敘述上和表現手法上顯得有些混亂和平淡,比如他用喬伊逝去的外婆來旁述這個故事在形式感上就顯得有些刻意。
  • 3部超過60萬人評價的高分傳記片盤點,第一部的小李子是真的帥
    傳記片一般都是依靠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人物進行藝術性的加工,一般來說具有極高的史學和文學價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3部超過60萬人評價的高分傳記片盤點。3.但是這部電影卻反了過來,男主託尼是一名白人,整日遊手好閒是一名小混混,平時在一家夜總會做侍應維持一下生活,可是夜總會因為出了問題要停業幾個月,這下房租和生活費沒有著落了,託尼不得已去給別人當了司機,這是位黑人鋼琴家,需要去南方進行巡迴演出。
  • 韓國電影年度十佳,洪尚秀登頂|奉俊昊|金基德|林權澤_網易訂閱
    2010年前的榜單都是五部作品,其後為十部,其中也有並列第五或者並列第十的作品。 可以看出洪尚秀、金基德、李滄東、奉俊昊、羅泓軫等老牌韓國導演幾乎是只要有新作一定會進入當年的最佳榜單。    「CINE 21」雜誌1165期和1063期雜誌封面  近日,「CINE 21」選出2020年韓國電影十佳公布,洪尚秀入圍柏林主競賽單元的新作《逃走的女人》位列第一
  • 韓國電影史上拍片超過100部的導演,此片被譽為韓國版《教父》
    如果問國內哪個導演執導超過100部影片了,恐怕屈指可數。就算咱們有13億的人口基數在那裡,對於一個導演一生導100部電影,確實是有點受累了。本文要講的是被譽為韓國教父級的導演,那就是林權澤,1936年5月2日出生於韓國全羅南道長興縣,韓國導演,編劇。
  • 庫珀執導傳奇指揮家傳記片 史匹柏參與製作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曾經以《一個明星的誕生》一片成功躋身導演行列的布萊德利·庫珀,正在籌拍伯恩斯坦的傳記片。目前,該片已經立項在了網飛公司。倫納德·伯恩斯坦該片此前的「東家」曾經是派拉蒙,現如今卻轉到了網飛,不由令人好奇是不是預算過高,令派拉蒙難以承擔。
  • 甜茶主演鮑勃·迪倫傳記片《極速車王》
    據外媒報導,「甜茶」蒂莫西·柴勒梅德將主演鮑勃·迪倫傳記片,該片由福斯探照燈出品製作,《金剛狼3》《極速車王》導演詹姆斯·曼高德執導,現在已拿下音樂版權,片名未定。鮑勃·迪倫是美國一代搖滾、民謠巨星,他也是一名詩人,至今擁有廣泛影響力。2016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作曲家。上世紀60年代初,年僅19歲的迪倫憑藉歌曲《Blowin'in the Wind》在民謠界引起轟動,成為反戰和民權運動中被廣泛傳唱的曲目。
  • 皇后樂隊主唱傳記片「難產」 導演憤怒退出劇組
    皇后樂隊主唱弗萊迪·默克裡的傳記片還沒有敲定劇情和導演     電影網訊 皇后樂隊主唱弗萊迪·默克裡的傳記片自從籌拍開始就波瀾不斷,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敲定劇情和導演而他退出的原因,則是令人哭笑不得的「創作意見分歧」。    據了解,德克斯特·弗萊徹和皇后樂隊現存成員在對影片的情節安排上分歧很大。皇后樂隊成員,希望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樂隊最輝煌的中前期。這個時候的皇后樂隊通過一系列的令人炫目的演唱會確定了自己在樂壇的位置,而且獲得了大量粉絲的鐘愛。而導演德克斯特·弗萊徹則希望把目光聚焦在弗萊迪·默克裡的「最後的日子」之上。
  • 30部韓國最好的電影(爛番茄認證)
    從奉俊昊的《母親》和《殺人回憶》,到進軍好萊塢的《雪國的列車》和《寄生蟲》,可以看出,韓國在電影創作上從未停止,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文中小編整合出了爛番茄評選出的30部最好的韓國電影,猜猜第一名是哪部影片!
  • 麥當娜將擔任個人傳記片的導演和編劇,貓王外孫女或扮演她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宋說據外媒報導,麥當娜將執導並聯合執筆她自己的個人傳記片。對此麥當娜表示:「這部傳記片的焦點將會是音樂。音樂是我前進的動力,而藝術是我生存的活力。有很多鮮為人知又鼓舞人心的故事,還有誰能比我更合適來講述呢?用我自己的眼光和聲音來分享我起起伏伏的人生故事是很有必要的。」
  • 《波西米亞》全球破5億美元 成最賣座音樂傳記片
    《波西米亞》全球破5億美元 成最賣座音樂傳記片 時間:2018.12.0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分享到:
  • 韓國電影百年100部佳片
    但奉導的《殺人回憶》、《漢江怪物》和《母親》三部作品均有入選。按照年代劃分,1970年代的作品要明顯少於60年代的作品,不難看出70年代維新獨裁政權背景下的文化審查,對文化藝術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影響。1980年代,以李明世、裴昶浩、李長鎬等導演為代表,韓國電影迎來了電影技法上更為風格化的革新,由此開啟了韓國電影的「新浪潮時期」。
  • 惠特妮·休斯頓傳記片開發《波西米亞》編劇執筆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一部以休斯敦的生平為主線的任務傳記片,悄然立項。曾經撰寫了《萬物理論》、《波西米亞狂想曲》等傳記片劇本的編劇安東尼·麥卡滕將會執筆該片劇本。據悉,該片定名為《與愛人共舞》。此片名出自惠特妮·休斯頓的第二張錄音室專輯《惠特尼》。1988年,惠特妮·休斯頓憑藉該歌曲獲第31屆葛萊美獎「最佳流行女歌手」獎項,以及第15屆全美音樂獎「最受歡迎流行/搖滾女歌手單曲」獎項。
  • 影訊|好萊塢將拍郎朗傳記片 凱瑞·穆裡根加盟布萊德利·庫珀導演...
    好萊塢將為郎朗打造個人傳記片根據《好萊塢報導》的消息,美國影視製作公司AGC Studios將打造一部郎朗的個人傳記片。這部電影將根據朗朗的自傳《千裡之行:我的故事》(Journey of a Thousand Miles)改編。
  • 奧斯卡影帝出演泰森傳記片,拳王打算和主演好好聊聊
    近日,在社交平臺進行直播的過程中,奧斯卡影帝傑米·福克斯承認,自己將在邁克·泰森的傳記片《尋找邁克》中飾演泰森。為此,現年 52 歲的傑米·福克斯進行了嚴格的身體訓練,目前已經初見成效。·馬龍·畢夏普,傑米·福克斯是他的藝名。
  • 1991年上映上下兩部《五億探長雷洛傳》把雷洛的歷史拍成了傳記片
    很多人在看過《追龍》後都知道《跛鴨》和《雷洛探長》的傳奇人物,但實際上,1991年上映的上下兩部《五億探長雷洛傳》把雷洛的歷史拍成了傳記片。26年前的上部電影《請く警官洛杉磯傳:雷老虎》同樣是角色,主要家史洛杉磯最初發的話,不相配的人欺負,前擁後簇權傾一時,安迪的演技忍受推敲和錘鍊,時隔數年,電影《追龍》中再次飾演洛杉磯預期依然沒有減少,更多的是一張成熟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