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阿爾貝特·史懷哲牧師對人類的警告

2021-02-13 小德蘭書屋

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非洲聖人」阿爾貝特·史懷哲牧師曾經警告人類:如果人類認為自己有權力毀滅別的生命,他總有一天會走到毀滅與自己類似的生命或自我毀滅的地步。他勸告人們,在不得不殺死動物時,應懷自責之心。

曾寫於約2200年前的印度教提魯克魯經有言:何謂有道德的行為,就是絕不殘害生命,因為殺生是所有罪惡的根源。

死海古卷艾賽尼亞和平福音:我真實地告訴你們:殺生的人殺了他自己。吃被殺動物的肉,是在吃死亡之軀。因為在他的血液中,它們的每一滴血都會變成毒藥。它們的氣味使他的呼吸臭不可聞;它們的肉在他的肉中沸騰;它們的骨頭在他的骨頭中變成白堊;它們的腸子在他的腸子中腐爛;它們的眼睛在他的眼睛中變成翳障;它們的耳朵在他的耳朵中流膿。它們的死亡會變成他的死亡。

不難想到,避免對其他生命殘忍,是為了阻止人犯下更可怕的罪行。這說到底,其實是人類的一種自我保護。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會毫無顧忌地虐殺一條無辜的生命,他/她還有什麼事是做不出來的呢?

除了人類自己以外的生命,其他生命很多時候都只被當做工具。

「聖雄」甘地曾說:「我覺得,當心靈發展到了某個階段的時候,我們將不再為了滿足食慾而殘殺動物」。

中國文化中缺少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之道。凌遲處死這種極其野蠻的刑罰,一直保留到十九世紀,難怪大清國一直不被其他國家認作是文明世界的一員!

直到近年,國內很多辭書仍然會在介紹一種動物時,不忘加上「可食用」這類用途說明。

作為20世紀「偉人中的偉人」,史懷哲這個名字幾乎已成為「人類愛」的代名詞

1915年,史懷哲置身非洲叢林與河水間勃發的生命世界,追念第一次世界大戰蔑視生命的悲劇,提出了「敬畏生命」的理念,將倫理學的範圍由人擴展到所有生命,他也因此成為生命倫理學的奠基人。

史懷哲的素食觀不是只建立在醫學的狹隘的生理基礎上的。他有著一顆「無緣大慈」和「同體大悲」之心。這正是古今中外一切聖者的共同特徵。對於史懷哲來說,無條件的愛和仁慈正是其作為一個生命的意義之所在。

史懷哲曾經說:「除非你能夠擁抱並接納所有的生物,而不只是將愛心局限於人類,不然你不算真正擁有憐憫之心。」

他還說:「除非人類能夠將愛心延伸到所有的生物上,否則人類將永遠無法找到和平。」

他曾經無數次告訴世人:「我的生命對我來說充滿了意義,我身旁的這些生命一定也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如果我要別人尊重我的生命,那麼我也必須尊重其他的生命。

史懷哲辭世已經半個世紀,人類文明也在不斷向前邁進,今天重讀他一百年前的講稿,依然能感受到悲憫、包容和博愛。正是這種精神,鼓舞著我們繼續走下去。

善是保存和促進生命,惡是阻礙和毀滅生命。如果我們擺脫自己的偏見,拋棄我們對其他生命的疏遠性,與我們周圍的生命休戚與共,那麼我們就是道德的。只有這樣,我們才是真正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有一種特殊的、不會失去的、不斷發展的和方向明確的德性。

敬畏生命、生命的休戚與共是世界中的大事。自然不懂得敬畏生命。它以最有意義的方式產生著無數生命,又以毫無意義的方式毀滅著它們。包括人類在內的一切生命等級,都對生命有著可怕的無知。他們只有生命意志,但不能體驗發生在其他生命中的一切;他們痛苦,但不能共同痛苦。自然撫育的生命意志陷於難以理解的自我分裂之中。生命以其他生命為代價才得以生存下來。自然讓生命去幹最可怕的殘忍事情。自然通過本能引導昆蟲,讓它們用毒刺在其他昆蟲身上扎洞,然後產卵於其中;那些由卵發育而成的昆蟲靠毛蟲過活,這些毛蟲則被折磨至死。為了殺死可憐的小生命,自然引導螞蟻成群結隊地去攻擊它們。看一看蜘蛛吧!自然教給它的手藝多麼殘酷。

從外部看,自然是美好和壯麗的,但認識它則是可怕的,它的殘忍毫無意義!最寶貴的生命成為最低級生命的犧牲品。例如,一個兒童感染了結核病菌。接著,這種最低級生物就在兒童的最高貴機體內繁殖起來,結果導致這個兒童的痛苦和夭亡。在非洲,每當我檢驗昏睡病人的血液時,我總是感到吃驚。為什麼這些人的臉痛苦得變了形並不斷呻吟;我的頭,我的頭!為什麼他們必須徹夜哭泣並痛苦地死去?這是因為,在顯微鏡下人們可以看見10‰~40‰毫米的白色細菌;即使它們數量很少,以至於為了找到一個,有時得花上幾個小時。

由於生命意志神秘的自我分裂,生命就這樣相互爭鬥,給其他生命帶來痛苦或死亡。這一切儘管無罪,卻是有過的。自然教導的是這種殘忍的利己主義。當然,自然也教導生物,在它需要時給自己的後代以愛和幫助。只是在這短暫的時間內,殘忍的利己主義才得以中斷。但是,更令人驚訝的是,動物能與自己的後代共同感受,能以直至死亡的自我犧牲精神愛它的後代,但拒絕與非其屬類的生命休戚與共。

受制於盲目的利己主義的世界,就像不條漆黑的峽谷,光明僅僅停留在山峰之上。所有生命都必然生存於黑暗之中,只有一種生命能擺脫黑暗,看到光明。這種生命是最高的生命,人。只有人能夠認識到敬畏生命,能夠認識到休戚與共,能夠擺脫其餘生物苦陷其中的無知。

這一認識是存在發展中的大事。真理和善由此出現於世,光明驅散了黑暗,人們獲得了最深刻的生命概念。共同體驗的生命,由此在其存在中感受到整個世界的波浪衝擊,達到自我意識,結束作為個別的存在,使我們之外的生存湧入我們的生存。

我們生存的世界之中,世界也生存於我們之中。這個認識包含著許多奧秘。為什麼自然律和道德律如此衝突?為什麼我們的理性不贊同自然中的生命現象,而必然形成與其所見尖銳對立的認識?為什麼在它發揮善的概念的地方,它就必須與世界作鬥爭?為什麼我們必須經歷這種衝突,而沒有有朝一日調和它的力量?為什麼不是和諧而是分裂?等等。上帝是產生一切的力量。為什麼顯示在自然中的上帝否定一切我們認為是道德的東西。即自然同時有意義地促進生命和無意義地毀滅生命的力量?如果我們已能深刻地理解生命,敬畏生命,與其他生命休戚與共;那麼,我們怎樣使作為自然力的上帝,與我們所必然想像的作為道德意志的上帝、愛的上帝統一起來?

我們不能在一種完整的世界觀和統一的上帝概念中堅定我們的德性,我們必須始終使德性免受世界觀矛盾的損害,這種矛盾像毀滅性的巨浪一樣衝擊著它。我們必須建造一條大堤,它能保存下來嗎?

危及我們休戚與共的能力和意志的是日益強加於人的這種考慮:這無濟於事!你為防止或減緩痛苦、保存生命所做的和能做的一切,和那些發生在世界上和你周圍,你又對之無能為力的一切比較起來,是無足輕重的。確實,在許多方面,我們是多麼的軟弱無力,我們本身也給其他生物帶來了多少傷害,而不能停止。想到這一點,真是令人害怕。

你踏上林中小路,陽光透過樹梢照進了路面,鳥兒在歌唱,許多昆蟲歡樂地嗡嗡叫。但是,你對此無能為力的是:你的路意味著死亡。被你踩著的螞蟻在那裡掙扎,甲蟲在艱難地爬行,而蠕蟲則蜷縮起來。由於你無意的罪過,美好的生命之歌中也出現了痛苦和死亡的旋律。當你想行善時,你感受到的則是可怕的無能為力,不能如你所願地幫助生命。接著你就聽到誘惑者的聲音:你為什麼自尋煩惱?這無濟於事。不要再這麼做,像其他人一樣,麻木不仁,無思想、無情感吧。

還有一種誘惑:同情就是痛苦。誰親身體驗了世界的痛苦,他就不可能在人所意願的意義上是幸福的。在滿足和愉快的時刻,他不能無拘無束地享受快樂,因為那裡有他共同體驗的痛苦。他清楚地記著他所看見的一切。他想到他所遇見的窮人,看見的病人,認識到這些人的命運殘酷性,陰影出現在他的快樂的光明之中,並越來越大。在快樂的團體中,他會突然心不在焉。那個誘惑者又會對他說:人不能這樣生活。人必須能夠無視發生在他周圍的事情,不要這麼敏感。如果你想理性地生活,就應當有鐵石心腸。穿上厚甲,變得像其他人一樣沒有思想。最後,我們竟然會為我們還懂得偉大的休戚與共而慚愧。當人們開始成為這種理性化的人時,我們彼此隱瞞,並裝有好像人們拋棄的都是些蠢東西。

這是對我們的三大誘惑,它不知不覺地毀壞著產生善的前提。提防它們。首先,你對自己說,互助和休戚與共是你的內在必然性。你能做的一切,從應該被做的角度來看,始終只是滄海一粟。但對你來說,這是能賦予你生命以意義的惟一途徑。無論你在哪裡,你都應盡你所能從事救助活動,即解救由自我分裂的生命意志給世界帶來的痛苦;顯然,只有自覺的人才會從事這種救助活動。如果你在任何地方減緩了人或其他生物的痛苦和畏懼,那麼你能做的即使較少,也是很多。保存生命,這是惟一的幸福。

另一個誘惑,共同體驗發生在你周圍的不幸,對你來說是痛苦,你應這樣認識:同甘與共苦的能力是同時出現的。隨著對其他生命痛苦的麻木不仁,你也失去了同享其他生命幸福的能力。儘管我們在世間見到的幸福是如此之少;但是,以我們本身所能行的善,共同體驗我們周圍的幸福,是生命給予我們的惟一幸福。最後,你根本沒有權利這麼說:我要這麼生存。因為你認為,你比其他生命幸福。你必須如你必然所是地做一個真正自覺的人,與世界共同生存的人,在自身中體驗世界的人。你是否因此按流行的看法比較幸福,這是無所謂的。我們內心神秘的聲音並不需要幸福的生存——聽從它的命令,才是惟一能使人滿足的事情。

我這樣和你們說,是為了不讓你們麻木不仁,保持清醒的頭腦!這與你們的靈魂有關。如果這些表達了我內心思想的話語,能使在座的諸位撕碎世上迷惑你們的假象,能使你們不再無思想地生存,不再害怕由於敬畏生命和必然認識到共同體驗的重要而失去自己,那麼,我就感到滿足,而我的行為也將被人讚賞.




相關焦點

  • 2014諾貝爾和平獎獲獎者揭曉
    據媒體此前報導,今年諾貝爾和平獎共有278個候選人及團體獲得推薦,創下有史以來最多。  此前日本媒體曾預測,鑑於一直守護著倡導放棄戰爭的日本《和平憲法》第九條,日本國民被預測為最有可能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本次諾貝爾和平獎的其他熱門候選人——羅馬教皇方濟各、揭露美國政府搜集個人信息的美中央情報局前僱員斯諾登,今年暫無緣獎項。
  • 偉大的諾貝爾,偉大的諾貝爾獎,諾貝爾和平獎又是怎麼回事?
    唯獨對諾貝爾和平獎一項,我則十分不理解。雖然諾貝爾先生設立和平獎的初衷肯定也是好的,是感謝那些為人類和平安寧做出貢獻的人。只是我看了許多和平獎的得主,各國的政要居多,便十分不喜。 我不否認各國政要的才智與地位,以及他們的決定會影響到區域甚至世界的安全與穩定,然而,這是他們的本職工作,他們處於的位置要求的就是他們幹這個事情。 相反,我看許多普通人在做著微小卻又重要的和平事情。
  •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拉格納·弗裡希
    很好,我知道沒有人回答我,所以請讓戲精的小編自己回答這個問題:今年是諾貝爾和經濟學獎攜手並肩相互扶持50年的大喜之年!在這相濡以沫風雨同舟的50年裡,兩位老人不離不棄、互敬互諒,言傳身教的向我們展示了什麼才叫做從一而終的愛情!正所謂:兩個黃鸝鳴翠柳,我還是個單身狗……(抱歉,小編(阿狗)有點衝動了,情緒有點止不住,讓我冷靜冷靜把文風帶回我們本來的話題)。
  • 諾貝爾和平獎花落誰家?以色列總理、阿聯王儲和川普均被提名
    【南方+11月25日訊】據以色列媒體報導,英國上議院議員、1998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戴維·特林布爾 (David Trimble)提名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與阿聯王儲穆罕默德·本·扎耶德(Mohammed bin Zayed)為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
  • 川普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下一步就要衝擊奧斯卡小金人了!
    文章來源:北美留學生日報川普被一位挪威議員提名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理由是——促成以色列和阿聯達成了和平協議。在具體理由中,挪威議員寫道:「就他的功績而言,我認為他在創造國家間和平方面所做的努力比其他大多數和平獎提名者都要多。」川普覬覦諾貝爾和平獎不是一天兩天了。
  • 魔幻2020:川普又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了
    魔幻2020:川普又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了 2020-09-09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川普被挪威議員提名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 曾有4位美國總統獲獎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報導,挪威議會議員克裡斯蒂安致信諾貝爾委員會,提名川普為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這也是這名挪威議員第二次提名川普。
  • 20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小柴昌俊去世 享年94歲
    中新網11月13日電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當地時間12日晚,日本東京大學名譽教授、20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小柴昌俊逝世,享年94歲。當地時間11月12日晚,日本東京大學名譽教授、20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小柴昌俊逝世,享年94歲。圖為小柴昌俊生前接受採訪時的畫面。
  • 諾貝爾,為什麼不設數學獎?
    諾貝爾獎歷經百年的發展,1895年創立至今,在世界範圍內,諾貝爾獎通常被認為是所有頒獎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諾貝爾獎依舊被視為各個領域最重要的榮譽之一,自上周起,諾貝爾醫學與生理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經濟學獎等獎項陸續揭曉。
  • 川普將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美民眾怒斥:他差點發動了「三戰」
    據俄羅斯消息報8月14日報導,美國國家安全負責人助理羅伯特·奧布萊恩在13日的白宮簡報會上聲稱,美國現任總統川普因其「在維持和平領域的成就和做出的突出貢獻」將成為諾貝爾和平獎的主要競爭者。他表示,川普總統「將成為偉大的和平締造者而載入史冊。」
  • 川普又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陳鳳馨:這是一個嚴肅的笑話
    川普喜提「諾貝爾和平獎」提名在一批歐洲人的心中,川普是利益的保障。就在前幾天,一名挪威議員以川普促成了以色列和阿聯兩國的合作為由,提名美國總統川普為新一屆諾貝爾和平獎的候選人。對此,川普非常興奮,按捺不住內心喜悅的他連發了十幾條推文來慶祝自己被提名。
  • 關注 獲得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的「突尼西亞全國對話大會」是什麼?
    諾貝爾和平獎於北京時間10月9日傍晚17時公布。
  • 諾貝爾文學獎算什麼?物理學獎才是又浪漫又荒誕!
    除了咱普通人都能插上兩句嘴的文學獎,一看鋰電池都能跪謝的化學獎,以及雖然懂得人不多,但大家都知道很實用,很快能用的氧感知新療法的醫學獎,以及能解釋經濟現象的經濟學獎,能帶來話題的和平獎。但是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乃至最近二十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能看懂的普通人幾乎沒有,短時間內好像也看不到有什麼實際用途。
  • 諾貝爾都不知道的諾貝爾獎項
    諾貝爾都不知道的諾貝爾獎項  諾貝爾獎根據諾貝爾的遺囑分設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和平五個獎項,這其中是沒有經濟學的。  卡爾·科裡和格蒂·科裡夫婦為194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兩人是同齡人,是老鄉,大學是同班同學,在學習中互相激勵、形影不離。經歷一戰波折後,兩人1920年結婚,1921年一起移居美國,然後雙雙獲獎。  還有一對夫妻是綱納·繆達爾和阿爾瓦·繆達爾夫婦,他們都是瑞典人,丈夫獲得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而妻子則是1982年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
  •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舉薦阿桑奇、曼寧和斯諾登為諾獎候選人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月5日消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梅裡德·科裡根(Mairead Corrigan)致函諾貝爾委員會,推薦朱利安·阿桑奇、切爾西·曼寧和愛德華·斯諾登同為諾獎候選人。科裡根寫道,「所有3人都曾分別被舉薦諾貝爾和平獎,但尚無一人獲獎。
  •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作品銷售怎麼樣?快來看看書店推薦
    北京時間10月8日傍晚,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發給了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據記者了解,每次諾貝爾文學獎頒發後,各大書店都會將獲獎作者作品陳列至推薦處,採購部門也會加大該作者書籍的採購。那麼,近幾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的作品究竟銷售怎麼樣?哪類書籍最受歡迎?
  • 阿布達比王儲提名諾貝爾和平獎,中東地區是否能迎來真正的和平?
    華輿訊 據杜拜中華網報導 據美國《國會山報》報導,以色列總理辦公室24日發表聲明稱,以總理內塔尼亞胡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達比王儲穆罕默德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以表彰他們為兩國關係正常化所做的努力。另據美國彭博社報導,以色列總理辦公室表示,提名上述兩人的是北愛爾蘭統一黨前領導人戴維特林布爾。特林布爾曾因推進北愛爾蘭和平進程而於1998年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
  • 川普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中國網友瞬間炸鍋:建國同志好樣的
    據福克斯新聞報導,近日,一名挪威議員致信諾貝爾委員會,要求提名川普為諾貝爾和平獎的候選人。這名議員認為,川普為以色列與阿聯的和平穩定做出卓越貢獻,"他的功績甚至比大多數和平獎提名人都多"。川普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這名挪威議員名為泰布爾·吉德,已在挪威擔任過四屆議會成員,同時還是北約議會挪威代表團團長。面對外界質疑,泰布爾·吉德辯解稱,他本人並非川普的鐵桿支持者,他這樣做也不是為了討好川普。
  • ...總理內塔尼亞胡、阿聯阿布達比王儲穆罕默德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據美國《國會山報》報導,以色列總理辦公室24日發表聲明稱,以總理內塔尼亞胡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達比王儲穆罕默德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以表彰他們為兩國關係正常化所做的努力。特林布爾曾因推進北愛爾蘭和平進程而於1998年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今年8月,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外交部發表聲明說,阿聯阿布達比王儲穆罕默德、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和美國總統川普當天進行三方通話後達成協議,同意阿聯與以色列實現關係全面正常化。三方聯合發表的聲明說,這個「歷史性外交突破」將促進中東和平。(來源:環球網)
  • 97歲科學家獲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 仍有三個獎項待發
    每個諾貝爾獎獲得者通常都是記錄的締造者,在他們這個領域一定有著他們的輝煌和傳奇,然而2019年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又出現了新的記錄,這和所處行業無關,而是美國科學家約翰·B·古迪納夫以97歲高齡獲得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北京時間10月9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約翰·B·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斯坦利·惠廷厄姆(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