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由*趣談科技*為大家提供的科技新資訊!
在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們不僅是教學和研究工作的中堅,而且也是學校規劃和管理的重要力量。教授們能夠在100多年的大學發展歷程中不斷地發揮這種作用,當然首先取決於學校理事會和校長、院長等決策者的治校戰略。同時也取決於由這些戰略方針決定的在不同發展時期建立起來的種種教授管理、規劃的機構。
在基利安出任院長期間,創立了「學木議會」這種機構,吸收教授管理學校。後來,這種「學術議會」機構擴大到麻省理工學院的幾個子學院中。目前,麻省理工學院建立的功能各異的教投管理學校的委員會有10多個,如教育政策委員會,研究生院政策委員會,教授管理委員會,工業聯絡計劃,院外專業活動委員會。
本科生錄取和資助委員會,學生事務委員會,圖書館系統委員會,學木活動委員會,紀律委員會,課程委員會,人事任命委員會基利安獎評選委員會,埃傑頓獎評選委員會,等等。由此可知,教授管理的範圍幾乎涉及學校教學研究的各個方面。
除上述常設機構之外,院長等各級決策者還根據學校發展中出現的種種問題,組織一些臨時性的教授委員會,賦予全權以解決之。例如,一些院係為了特殊慶祝活動成立了教授委員會,提出帶有發展戰略意義的教育展望報告;為了解決學校面臨的突出教學疑難成立了教授委員會。後者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教育調查委員會」。
1946年8月,為了檢查麻省理工學院本科生的教學質量、計劃、方法和目標,學校決定組織臨時性的教授委員會具體執行。當時的副院長詹姆斯·基利安為此深入研究並提出建議。基利安建議任命一個教授委員會,包括系主任和教授,但不包括行政管理人員。
各個子學院院長可以間接地通過向該委員會提建議並給予種種幫助的方式支持它,但不要直接出面。為了使這個教授委員會儘可能全面地調查本科生教育計劃及其目標、組織和實施情況,應當賦予他們以充分的權力。這個委員會的調查內容包括這樣些基本問題:是否需要修改新生錄取標準,兩年前訂的本科生教學計劃是否過於強調專業性。
課程設置是否富有成效,該計劃是否偏向理論而缺乏實踐環節或者是剛好相反,人文學科的教學課時能否得到保證。學生的日常訓練及時間安排是否過於緊張,因而使學生失去學習的主動性,本科生教學的師資隊伍是否雄厚,學院領導對本科生教學計劃的實施是否得力等。
基利安向康普頓院長建議:任命化學工程教授沃倫劉易斯擔任這個教投委員會的主席。經過兩年的調查,以劉易斯教授為首的教育調查委員會提出了著名的《劉易斯報告》。這份報告不僅回答了基利安副院長提出來的那些間題,還提出了一些帶方向性的教育發展綱要性質的論點。
例如:要從美國社會發展和工業發展的前景來修訂學校學生的教育計劃,要考慮到科學技術與社會密切影響的這個時代特徵。還有一些教授委員會提出了影響深遠的教學活動計劃,由於切實可行又意義重大便成為麻省理工學院傳統的教學活動。
例如:「獨立活動時期」計劃就深受學生們的歡迎。從每年聖誕節直到第二年2月,麻省理工學院放假3-4個星期。在此期間,由校方和學生共同組織一系列教學活動,包括各種形式的講座、報告、實驗和參觀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假期生活,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
為了使鬆散的活動富有成效,組成了IAP(即「獨立活動時期」的英譯名縮寫)委員會,由教授、教師和學生組成,下設IAP管理委員會和IAP規劃委員會和一個協調辦公室。在IAP活動前1-2個月就發布該年度的《IAP活動南》,列出幾百項活動。學生和教師可以任意選擇項目參加,不僅可以當聽眾和觀者,也可以作報告或主持某項活動。
由於這些活動形式靈活多樣,內容生動活潑,使學生們獲得了許多在課堂上難以得到的東西,也加強了教授和學生間的感情交流。同時,這種IAP活動對教授們的強烈刺激(包括學生們無拘束甚至是不客氣的提問)又作為一種信息反饋。
幫助教授們修訂下一學期的教學計劃,甚至促使教授們通過種種教授委員會提出一些有關麻省理工學院的發展戰略。總之,無論是在100多年麻省理工學院的發展歷程的各個階段上,還是在這所大學的教學、研究乃至管理方面,你都可以感受到教授們的作用,這種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從以上幾節敘述中不難看出,麻省理工學院的治理方針雖然經歷了幾次重大變化,但是在這些變化中卻始終體現了這樣一種教育思想:讓學生充分掌握基本原理,培養他們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洞察力,使他們養成繼續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從而在變幻莫測的社會變化中具備相應的適應能力麻省理工學院的幾位院長的下述觀點就是他們貫徹上述思想的體會。基利安院長說:「教育不只是在課堂和實驗中才能獲得,它也在人與人的交往的經驗中獲得,當然,這種交往要能激發智力並能培養對社會的責任感。
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在麻省理工學院創造這樣的教育環境,使之具備一種意義最為廣泛的教育,這種教育不是被動的形式,而是以主動的富有生氣的形式發揮作用。現任院長保羅·格雷在1985-1986教學年度的報告中說:「我們的學生將要生活和工作的世界是一個變化越來越快的世界。
這對於那些從事科學活動的人來說,對於那些因新技術而興起的科技領域裡的工作者來說,情況尤其如此。我們負有特殊的使命,即保證我們所提供的教育要影響到學生的一生。我們要保證這種敦育能為畢業生提供繼續學習和掌握不斷出現的新思想所必需的基礎。我們最重要的教育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獨立學習和不斷更新知識的能力。
以上內容純屬原創,嚴禁抄襲,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