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現場
大河網訊 (政務記者 康世甫)大數據時代,如何利用數據啟迪未來城市建設,提升城市品質?
3月17日下午,一場主題為《漫談大數據》(《Talking data》)的主題演講,在鄭東新區智慧島大數據實驗區管委會舉行。麻省理工學院中國未來城市實驗室講師Ricardo Alvarez,就如何利用數據服務未來城市建設做了精彩分享,並對未來鄭州智慧島的城市發展給出了建議。
去年6月,由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MIT")、鄭東新區管委會合作的"MIT-中國未來城市鄭州實驗室"項目啟動,鄭州成為MIT中國未來城市實驗室在中國布局的首個城市。麻省理工學院中國未來城市實驗室創新學者翟國辰在接受大河網政務記者採訪時說:"2019年,MIT兩位教授和10位學生將在智慧島開展為期一年的感知城市發展研究。"此次活動是MIT今年開展的首次活動,也是MIT和鄭東新區管委會合作的內容之一。
在城市裡面建設的所有東西、運用的所有科技本質上都要以人為中心
從上世紀50年代到2000年再到2025年,城市迎來了爆炸式發展。在這一過程中,城市發展也正面臨著包括環境、社會、經濟等方面非常巨大的挑戰。
"我們需要提出一個新的模式,為城市建設發展作示範。"面對這種情況,Ricardo Alvarez在演講時說,每一個城市規劃者都知道,城市裡面要設計非常多的社會系統、基礎系統,來促進城市發展。我們在城市裡面建設的所有東西、運用的所有科技本質上都要以人為中心,這樣才能推動社會的變革。
Ricardo Alvarez還特別指出,我們運用技術去創造非常多的東西來改善社會,而創造的主體是我們。
Ricardo Alvarez在演講
依靠大家的智慧、創造力做乘法,利用大數據,讓人們真正參與到城市建設中
"在參觀時看到的一些項目讓我感到非常激動 ,我認為你們做的這些項目是非常重要的。"談起對於鄭州智慧島的印象,Ricardo Alvarez由衷讚嘆。
對於鄭州智慧島未來城市建設,Ricardo Alvarez給出了兩點建議:一是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設施,拉近人們之間的距離,不僅是在大樓裡,也要在公共空間,鼓勵他們互相見面、談話、交流,因為只有這樣,思想才會發生碰撞。二是現在城市變得越來越數據化、信息化,不僅是機構、政府,要讓所有人都有權利獲取這樣的信息,依靠大家的智慧、創造力做乘法,讓一個城市的當地人能結合自己的體驗,利用大數據,真正參與到城市建設中。
今年7月,MIT 教授將來鄭州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學術研究
2019年,"MIT-中國未來城市鄭州實驗室"項目又有哪些新的進展?
翟國辰表示,今年7月份,MIT的4位教授和實驗室所有的科學家、博士會來到鄭州,針對新城、綠色城市、活力城市、自動駕駛城市4個議題,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學術研究。
"MIT中國未來城市實驗室",是麻省理工學院專注於中國城市研究的實驗室。翟國辰認為,這樣一個針對中國城市的研究項目在世界頂級學府的落地,對於鄭州在全球的推廣、知名度的提升、發展成果的展示,有著顯著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