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突然!才43歲,知名男演員患癌離世…他得的本是最容易預防的癌症
8月29日傳來消息,《黑豹》中「黑豹」主演查德維克·博斯曼因結腸癌去世。
年僅43歲,他的突然離世,讓人感到十分惋惜。
2018年,他因電影《黑豹》走紅,這部電影被認為是黑人電影的裡程碑之一,獲得7項奧斯卡提名。查德維克·博斯曼撒手人寰,世人再無機會看見他飾演「黑豹」了。
△查德維克·博斯曼
早在4年前,博斯曼就已確診第三階段結腸癌,過去四年一直在與疾病鬥爭,後來發展到第四階段。
在感到惋惜和哀悼之餘,我們有必要對他罹患的結直腸癌引起重視。
01本是最容易預防的癌症
結直腸癌是全球發病率和致死因素排名第4的惡性腫瘤。結直腸癌患者在診斷時,80%為中晚期,早期診斷的比例僅為11.8%。
我們再來看另一組數據:
早期結直腸癌手術後5年生存率可高達90%以上,晚期則不足10%。兩組數據對比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結直腸癌要早發現,早治療。
結直腸癌雖然可怕,但卻是為數不多的最容易預防的癌症,因為它的發病機理明確——90%以上都是由腸息肉發展而來的。只要及時發現並切除掉息肉,就可以阻斷其日後惡變的可能性!
怎麼阻斷呢?做一次腸鏡就足夠了!45 歲以上或者高危人群都應該做腸鏡檢查。
年齡是結直腸癌的重要危險因素,隨著年齡增長,結直腸癌的發生率會逐漸升高,40~50 歲以後顯著上升。
結直腸癌的高危人群包括:
家裡有人得結直腸癌;有 Lynch 症候群等遺傳性疾病;有潰瘍性結腸炎等炎症性腸病。
腸鏡有著消化道早癌的「排雷兵」之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消化內鏡中心主任胡兵教授曾介紹,發現消化道早癌的最有效手段就是胃腸鏡檢查。
腸鏡是一根很細的管子,前端有攝像頭,能夠放大40倍、100倍甚至500倍,通過這個攝像頭可以將消化道看得一清二楚。
目前內鏡技術已經「進化」成內科與外科交叉,就像外科的刀一樣,配置有治療設備,檢查中確認為癌前病變,可以完全切除。
胃腸鏡檢查過程中都要配合麻醉給藥,檢查過程中是沒感覺的,睡一覺,就好了。
醫學的快速發展讓結直腸癌的發現變得更容易,為啥我們不去早點做檢查,讓自己享受這個福利呢?
02結直腸癌有高危因素!
高脂、高肉食、低纖維飲食及低體力活動與結直腸癌的發生有密切關係。
據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和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腫瘤協作組刊發的《中國結直腸癌預防共識意見(2016年,上海)》,70%的散發性結直腸癌與生活習慣有關,且66%~ 78%的結直腸癌可通過健康的生活習慣而避免。
這份共識中,大多數專家都保留某些意見的贊同:
√ 高膳食纖維可能降低結直腸癌的患病風險;
√ 減少紅肉和加工肉類製品的攝入可能降低結直腸癌患病風險;
√ 長期吸菸是結直腸癌發病的高危因素;
√ 肥胖是結直腸癌發病的潛在高危因素;
√長期大量飲酒是結直腸癌發病的高危因素;
√ 合理的體育鍛鍊可降低結直腸癌的患病風險。
具體怎麼做?接下來我們展開看一看。
遠離結直腸癌,從5點做起!
1. 補充膳食纖維
2011年11月的《英國醫學雜誌》刊登的一項研究結果,大量攝入膳食纖維,尤其是來自於穀類和全穀物食品的膳食纖維,可以降低患結直腸癌的風險。
這是因為全穀物食物能增加糞便體積,促進排便,縮短致癌物與結直腸的接觸時間。另外,纖維經細菌發酵所產生的短鏈脂肪酸也可能對結直腸有保護作用。
全穀物、豆類、薯類和果蔬中都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
2016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一般成人每天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g,其中全穀物和雜豆類50-150g,薯類50-100g。
果蔬攝入大概是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2. 控制腰圍和體重
體重增加與結直腸癌的發生風險有一定關係,控制體重和腰圍也有助於預防結直腸癌。
一般成年人BMI指數在18.5~23.9為適宜,24~27.9為超重,28以上為肥胖。
BMI=體重(kg)/身高的平方(㎡)
3. 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
一般建議成年人每周有150分鐘的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健走、慢跑、羽毛球等。
4. 戒菸
《中國結直腸癌預防共識意見》中提到一項較大規模的meta分析發現,吸菸可增加約20%的結直腸癌風險。
戒菸越早越好。
5. 少吃高蛋白、高脂肪食品
減少攝入高動物蛋白、高脂肪的食品。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成年人每天動物性食物的攝入量不超過200g,其中畜禽類的攝入量在50~75g,其餘為魚蝦蛋類。
控制每日肉類總攝入量,增加一周食譜中白肉的攝入次數,烹調時多用蒸、煮、炒和紅燒,儘量少吃燒烤、醃製及煙燻製品。
今年您做了腸鏡篩查了嗎?沒有的話不妨預約一個吧,從現在開始還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