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麥克阿瑟如何「親手」打碎美軍的「不敗神話」?

2020-12-27 金史鑑

引言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號稱美國「歷史上最厲害的將軍」,他曾接連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因為戰功卓著所以在美軍中地位顯著。韓戰時期,麥克阿瑟指揮的美軍,剛剛打贏過強大無比的德國,戰勝過極其頑強的日本,當時世界各國普遍認為,美軍是一支擁有著「不敗神話」的軍隊。因此,當時的中國人民對於能否戰勝美國並不是十分確定。然而,「最厲害的將軍」和「不敗的軍隊」這本應有「1+1>2」效果的組合,卻在朝鮮戰場上栽了大跟頭,美軍的「不敗神話」徹底破碎,而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和麥克阿瑟本人也有著極大的關係。

1950年6月25日韓戰打響後,弱小的南朝鮮軍隊被朝鮮人民軍打的潰不成軍,一路南逃。時任駐日美軍總司令的麥克阿瑟認為,如果丟了中國大陸後再丟了朝鮮,必將導致美國全面撤出亞太地區,於是多次對美國政府提出出兵的要求,並獲得了準許。

麥克阿瑟指揮的駐日美軍總共有4個步兵師,為了支援南朝鮮,他先後將其中3個師調往了戰場。不過這些部隊幾乎全都是毫無作戰經驗的新兵,而且這3個師只有一個坦克連。面對配備10個步兵師,1個坦克旅和1個摩託化團的朝鮮人民軍,駐日美軍可以說完全不是對手,迅速就被朝鮮人民軍打的全軍覆沒,一路趕到了釜山,情急之下麥克阿瑟開始從南朝鮮抓壯丁,很多南朝鮮人穿著拖鞋,在大街上散步時就被抓進了美國軍營,編入了名為「KATUSA」的軍隊,這些南朝鮮「士兵」在軍營裡只訓練了幾天就被送往戰場「送死」。勉強擋住北朝鮮攻勢後,麥克阿瑟開始一邊從琉球、夏威夷調兵,一邊將美國本土的百戰之師調往朝鮮。

仁川登陸

為了改變不利局面,麥克阿瑟決定從戰場側後方發動突襲,切斷朝鮮人民軍補給線,就此制定了仁川登陸計劃。

1950年9月15日凌晨6點30分,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開始仁川登陸,沒做任何準備的朝鮮人民軍被切斷後路後被迅速擊潰,美軍乘勢向北推進,並不顧中國政府警告悍然越過三八線。10月25日第一次戰役爆發,美軍和進入朝鮮參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進行了初次交火,麥克阿瑟認為中國最多出動數萬人的兵力進行「象徵性的抵抗」,因此告誡「聯合國軍」「不要害怕幾個中國洗衣工」。

聖誕節攻勢

1940年11月24日,麥克阿瑟乘飛機前往前線視察並對美軍24師師長丘奇表示「小夥子們將在聖誕節前回國」。有在場記者問他是不是認為聖誕節前就能結束戰鬥,麥克阿瑟表示:「是的,我左翼部隊的攻勢無可匹敵,沒有人能夠阻擋,右翼部隊在海軍的配合下,也佔有優勢地位,左右兩翼將會在鴨綠江邊上會合。

在將自己的作戰計劃大白於天下之後,麥克阿瑟認為前線不再需要自己這個總司令了,於是登上自己的專機,命令飛行員「朝西海岸飛,之後沿鴨綠江往北。」專機到達鴨綠江入海口後,開始低空飛行,麥克阿瑟經過仔細的觀察鴨綠江附近的道路,確定沒有任何人和交通工具經過的痕跡後,才下令專機返航。

蟄伏中的「雄獅」

就在麥克阿瑟專機掠過的北朝鮮一條荒涼的山溝內,中國人民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正在舉著放大鏡研究著地圖,思考著即將發動的戰役的走向。一望無際的冰海雪原上,數十萬中國士兵正待在戰壕裡,等待著即將到來的決戰時刻。

彭德懷在第一次戰役結束後就做好了第二次戰役的規劃,在11月6日發給中央軍委的電報中,彭德懷詳細論述了自己制定的「誘敵深入」計劃。因此,志願軍在第一次戰役後,並沒有進行過多抵抗,且戰且退。為了麻痺麥克阿瑟,彭德懷還曾命令放棄一切形式的阻擊、反擊,大步向後撤退。終於在11月24日,也就是麥克阿瑟前往鴨綠江「視察」的那一天,將「聯合國軍」引誘進了西起清亭口,經泰川、雲山、新興洞,到寧邊以東,差不多140公裡的一處弧形突出地帶的「口袋」內。志願軍在這個「口袋」外圍集結了38萬兵力,等待著25日的到來。

11月24日,麥克阿瑟下達「全線進攻」的作戰命令,在場的西方記者們迅速向全世界發布:「『聯合國軍』將開展最後攻勢。」的電訊。

11月25日,美國各大媒體紛紛發表名為《麥克阿瑟將軍保證聖誕節前結束戰爭》《勝利在望——聖誕節不遠了嗎?》的文章,提前慶祝勝利的到來,美國政府開始彈冠相慶。

不敗神話的破滅

11月25日西線戰場上,志願軍第50軍於博川,第40軍於球場,第38軍於德川,第42軍於寧遠,分別向「聯合國軍」左翼部隊發動全面反攻。戰鬥進行至26日下午兩點,38軍順利攻克德川,一口氣殲滅五千餘名敵軍。一天後,東線戰場上的志願軍第20、26、27軍也按照作戰部署向敵右翼部隊發動反擊。

為徹底殲滅敵軍,38軍命113師向敵軍南逃的必經之地三所裡進行穿插,在進軍途中對土耳其旅予以毀滅性打擊,5000名敵軍只有數百人逃生。11月29日,113師在美軍到達前5分鐘佔領三所裡和龍源裡,封死了美軍南逃的大門。之後,志願軍各部隊向113師靠攏並對敵人予以巨大殺傷,美軍為了逃跑,遺棄了大量大炮、坦克等武器裝備。

12月1日,第二次戰役結束,志願軍總共殲滅敵軍36000名,繳獲、擊毀敵軍火炮上百門,坦克百餘輛。不可一世的美國軍隊一路敗退回三八線附近。

因為本次戰役的戰場主要在清川江以北,所以這次在我國稱作「第二次戰役」的戰鬥,在西方稱作「清川江戰役」,並將其列為20世紀經典戰役之一。

這場歷時一個星期的戰役,無疑狠狠打了提前「慶祝勝利」的美國媒體一個響亮的耳光,美聯社等美國媒體一個星期前還在為麥克阿瑟的「聖誕節攻勢」大肆鼓吹,一個星期後卻只得驚呼「美國陸軍遭遇了史上最大的敗績」。相當於親手打碎了美軍「不敗神話」的麥克阿瑟,像一個輸光了一切的賭徒一樣,要求美國政府對新中國施加「核打擊」。美國國會議員則嘲諷他為「蠢豬式的指揮官」。

和如喪考妣般的美國人剛好相反,第二次戰役的勝利讓中國人民精神為之一振,原本瀰漫著的悲觀氣氛一掃而空,根據前線戰士們對美國軍隊的評價「美國人是很差的士兵,作戰方面遠不如日本人」,給美軍取了「少爺兵」、「紙老虎」等綽號。

第二次戰役的勝利,充分暴露了美軍,雖然武器裝備先進,但是戰術水平極其落後,甚至不如朝鮮軍隊的窘境,美軍戰術保守,士氣低下的缺點展現的淋漓盡致,二戰以來美軍的「不敗神話」泡沫,經此一役,徹底破滅,諷刺的是,志願軍之所以取得這場戰鬥的勝利,除了因為我軍官兵上下一心外,和麥克阿瑟的驕傲自大也脫不了關係,不但如此,在戰役正式打響之前,就堂而皇之地向媒體透露自己的作戰計劃,明顯不是一個合格的指揮官會做出來的事情。而他驕傲自大的態度,也直接導致了他在1951年4月被杜魯門撤職。可以說,正是麥克阿瑟「親手」將美軍的「不敗神話」打碎的,

參考資料

《美國陸軍「神話」在朝鮮戰場上的破滅》_朱世魏 《炎黃春秋》 2017年第3期

《彭德懷與麥克阿瑟的較量》劉志民 《黨史縱橫》 2007年第3期

《韓戰》王樹增

相關焦點

  • 韓戰,麥克阿瑟曾提出投26顆原子彈給中國,為何最後沒敢投?
    導語:韓戰,麥克阿瑟曾提出投26顆原子彈給中國,為何最後沒敢投?二戰結束後,世界格局發生變化,實力本來就雄厚的蘇聯和藉助戰爭發財的美國成為當時世界的巨頭,一山不容二虎,為了爭奪世界霸權,蘇聯和美國展開了冷戰。1950年韓戰爆發,中國出動志願軍前往朝鮮援助。
  • 韓戰中如何準確預測美軍仁川登陸
    導語:1950年9月15日,美軍在仁川登陸,截斷朝鮮人民軍後路,南北夾擊,朝鮮戰勢立即逆轉。中國組建志願軍赴朝。鮮為人知的是,中國對美軍仁川登陸早有判斷。韓戰初期,本文作者雷英夫時刻關注戰爭走勢,認真研究美軍指揮官的特點,準確預測出美軍將在仁川登陸,為國家領導人進行戰略決策提供了有益參考。
  • 韓戰往事:麥克阿瑟是怎麼把自己作下臺的
    全部寫了肯定不可能,因為博主自己看過的韓戰相關的書,500頁以上那種,七八本,幾篇文章肯定寫不完,不過我們可以繼續從大格局來寫,準備分成幾個主題,我們今天的這個主題就是通過麥克阿瑟來認識韓戰。 麥克阿瑟他爹就很厲害,在美國也是知名的將門虎子。 他爹叫阿瑟-麥克阿瑟,他叫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 韓戰:麥克阿瑟為何突訪臺灣,還與蔣介石見面?
    當時麥克阿瑟全權負責韓戰,就在美軍對釜山堅守沒信心的時候,麥克阿瑟給他們打氣說:「希望你們再堅守一個月」。美軍將領不知道麥克阿瑟葫蘆裡賣什麼藥,但看到麥克阿瑟信心十足的樣子,美軍將領都迷信這位二戰名將。麥克阿瑟的自信,還是讓手下將領不懂,麥克阿瑟究竟要幹啥,沒人能猜得出來。
  • 麥克阿瑟派出駐日美軍,幫助南朝鮮,此時美軍需要死守機場!
    杜魯門同意遠東協軍的司令官麥克阿瑟動用一切可以動用的手段,要阻止北朝鮮人繼續向南進攻。對於麥克阿瑟來說,這會兒時間就是一個最大的問題,因為這會兒,在朝鮮的韓國軍隊幾乎沒辦法阻止北朝鮮人民軍繼續南下,唯一能夠阻止北朝鮮人民軍南下的力量就是駐紮在日本的美國軍隊了。
  • 韓戰美國為何不讓國民黨精銳52軍助戰?麥克阿瑟與杜魯門鬧掰
    一方面美國花錢去防衛臺灣,另一方面被保護的臺灣國民黨當局卻又派兵到朝鮮,艾奇遜認為這種做法實在是荒謬。最終由於美國的拒絕,蔣介石出兵朝鮮計劃失敗。但戲劇性地是,事情似乎又出現了轉機。1950年9月,麥克阿瑟率領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將朝鮮人民軍攔腰切斷,隨後一路凱歌猛進。按照麥克阿瑟的時間表,韓戰會在1950年聖誕節前結束。
  • 韓戰:李奇微守漢城4天後敗逃,曾說:要打破志願軍不敗神話
    當我軍十幾萬戰士向美軍開槍的時候,他才真正的意識到自己錯了。可是已經晚了。原來我軍一直都是晝伏夜出,路上腳印也是紛紛被直接掩埋。從中我們也能夠聯想到,當時志願軍戰士的困難環境,不能生火做飯,不能隨意走動,志願軍的衣服還很薄,我們很難相信當時志願軍同時是如何堅持下來的。
  • 韓戰中,杜魯門解除了麥克阿瑟的職務,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
    在一戰後,麥克阿瑟又擔任了西點軍校的校長,美軍最年輕的少將。1928年,麥克阿瑟擔任了駐菲律賓的美軍部隊司令。從此,麥克阿瑟和菲律賓結下了不解之緣。1930年。
  • 麥克阿瑟的慘敗教訓,韓戰中,輕視敵人,是對自己的大不敬
    當時的韓戰,北朝鮮給予了南朝鮮致命的打擊,甚至說毫無還手之力。直到麥克阿瑟來了之後,才扭轉了戰局。在麥克阿瑟的領導之下,聯合國軍從仁川登陸,將北朝鮮的軍隊攔腰截斷,徹底地扭轉了戰局。因此在聽說中國解放軍將要以志願軍地形式參與韓戰,麥克阿瑟乃至整個聯合國軍都非常輕視中國軍隊。麥克阿瑟甚至揚言中國軍隊頂多能夠來到朝鮮六七萬人,戰鬥力連聯軍的一個團都比不了。其實確實在最初的時候中國投入的軍隊並不多,對上了戰鬥力強悍的美軍確實也吃過虧。
  • 麥克阿瑟晚年談韓戰:如果按照我的計劃來打,美國早贏了
    然而,就是這個「堪稱美國戰爭史上的奇才」的麥克阿瑟,韓戰成為其一生都揮之不去的夢魘。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杜魯門下令美軍支援南朝鮮的作戰,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美國起草的決議,組織聯合國軍參加韓戰,任命麥克阿瑟為聯合國軍總司令。戰爭期間,麥克阿瑟組織策劃仁川登陸將朝鮮人民軍攔腰切斷,戰爭形勢被完全逆轉。
  • 麥克阿瑟傳 韓戰電影合集
    詳見序列圖片之041、《麥克阿瑟傳 MacArthur 》導演: 約瑟夫·薩金特 編劇: 哈爾·巴伍德 / 馬修·羅賓斯主演: 格利高裡·派克 / 丹·奧赫裡奇 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1977-06-30片長: 130 分鐘麥克阿瑟傳的劇情簡介             本片由「巴頓將軍」幕後原班人馬製作。
  • 麥克阿瑟:美國國寶級元帥,韓戰中被撤職,返美後風光依舊
    此時的杜魯門政府呢,並不願意全面介入這場戰爭,擔心著蘇聯的道。如果美軍都去朝鮮戰場的話,那麼在歐洲等地區的軍事力量就更少了。(下圖為杜魯門)那時美國在西歐下了血本搞馬歇爾經濟援助計劃,不想因亞洲戰場影響西歐的戰略部署。
  • 麥克阿瑟在韓戰中的金句名言,句句都被志願軍和人民軍打臉!
    7月8日,麥克阿瑟出任幹涉朝鮮半島事務部的聯合國軍總司令。 麥克阿瑟在美國軍史上飽受爭議,一些人認為他是狂妄自大的吹牛大王,一些人認為他是偉大的愛國者。但從在韓戰中擔任不到一年的聯合國軍總司令的慘敗經歷來說,麥克阿瑟最大的特點的確是自負,而且自負到了極點。
  • 彭德懷PK麥克阿瑟:朝鮮戰場上的名將大對決
    彭老總1950年6月韓戰爆發,不出三天,北朝鮮的軍隊一鼓作氣佔領了今天的首爾。眼看北朝鮮就要完成朝鮮統一大業時,美國的「聯合國軍」出手了,時任聯合國軍的總司令麥克阿瑟除了做好防禦工作外,制定了仁川登陸計劃,依靠著44萬餘人的總兵力,一舉將朝鮮戰場的戰局扭轉了過來。朝鮮人民軍一開始從追著南韓打,到被美軍和南韓追趕的局面,戰火燒到了鴨綠江後,彭德懷司令來到了戰場上。
  • 朝鮮戰場麥克阿瑟如何作死,最後被杜魯門免職?
    麥克阿瑟在韓戰之前一直都是美國人民心中的"不敗戰神",然而他卻在朝鮮戰場上接連輸給了彭德懷指揮的志願軍,中國軍隊的武器裝備還沒有美國軍隊好,這讓美國人民感到憤怒,認為麥克阿瑟已經不適合繼續再指揮朝鮮戰場上的事務了,要求總統更換朝鮮戰場上的指揮官,但是真正讓杜魯門決定將麥克阿瑟免職的卻是麥克阿瑟發表的一次言論。
  • 直到晚年,麥克阿瑟仍未釋懷:按我的計劃打,韓戰早打贏了
    1950年6月25日,在中國人民還在為為新中國的發展建設事業忙得熱火朝天時,韓戰爆發,這場原本屬於半島上的民族內戰,在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插手幹涉後,就逐漸演變成了一場大規模的局部戰爭。出於捍衛本國國防安全的目的,在美軍無視中方多次警告,悍然跨過三八線進入北朝鮮作戰後,中方便組建了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發起了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戰爭。在聯合國軍吃第一次敗仗之前,包括美軍在內的不少國家都對中國軍隊抱有強烈的輕視態度,甚至認為中國並不會在這場戰爭中投入過多,畢竟中國當時還是一個農業大國,軍隊在武器裝備、後勤等方面都處於劣勢。
  • 韓戰美軍失利的原因是什麼?美國教官的回答很公正
    韓戰,又稱韓戰,在國內則是稱之為抗美援朝戰爭。時隔70年,我們眼中的抗美援朝戰爭究竟是中美對戰的平局,還是美國的失利呢?這裡,我認為抗美援朝戰爭,我們是打贏了!為何呢?今天,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那場二戰結束後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韓戰!
  • 韓戰初期,北朝鮮軍隊有多厲害?美軍參戰也被打得連連敗退
    然而與中國一衣帶水的朝鮮卻深陷戰爭的漩渦,蘇聯和美國相繼從南北朝鮮撤軍後,南北朝鮮圍繞著祖國統一問題,爆發了韓戰。韓戰爆發後,美帝國主義操縱聯合國,悍然出兵幹涉朝鮮內政,並且一度將戰火燒到了中國東北。
  • 韓戰,美國三易主帥,為何最終還是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
    韓戰期間,以美國為主導的「聯合國軍」司令,首先由麥克阿瑟擔任,麥克阿瑟被杜魯門總統解職後,由李奇微接任,李奇微調離朝鮮後,由克拉克接任。三易主帥,最終,克拉克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並說「我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取勝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司令官。」這三位美國主帥在韓戰期間,都做了些什麼,導致最終沒有取得勝利?
  • 鏡頭裡請看:韓戰中的美軍
    韓戰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戰場對手是「聯合國軍」16國部隊,70年後,我們用歷史照片,甚至是戰場對手公開的歷史照片來展現韓戰,對這場震驚世界的戰爭作出客觀、公正的結論。 「聯合國軍」的誕生 「聯合國軍」的名詞第一次出現在聯合國的歷史上是韓戰,美國打著聯合國的旗號,組織16國部隊軍事幹涉朝鮮問題,擴大韓戰,把戰火燒到中國邊境地區,威脅中國的國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