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找美軍歷史上最狂的將帥,麥克阿瑟要是算第二,就沒有人敢當第一。但是,麥克阿瑟狂有他狂的資本。他的父親曾經是一名出色的軍人,因為在菲律賓的戰功擔任過菲律賓的總督。而麥克阿瑟的母親是一位能幹的南方女人,她的貴族作風對麥克阿瑟的成長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麥克阿瑟後來進入了美國著名的西點軍校學習。在軍校中,他的成績是西點軍校長時間的記錄。他獲得了學員隊第一隊長的榮譽。在畢業後,他參加了美軍服役。在他的成長過程中,他母親的人脈給他鋪平了道路。他的母親給包括美軍最高統帥的潘興上將在內的許多人寫信推薦麥克阿瑟。
有了母親的人脈是不夠的。麥克阿瑟也以自己的勇敢和能力在戰場上證明了自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麥克阿瑟成為獲得勳章最多的軍官之一,並被潘興稱讚為「我們所有人的最偉大的將領」。
在一戰後,麥克阿瑟又擔任了西點軍校的校長,美軍最年輕的少將。1928年,麥克阿瑟擔任了駐菲律賓的美軍部隊司令。從此,麥克阿瑟和菲律賓結下了不解之緣。1930年。麥克阿瑟擔任了陸軍參謀長,成為美軍歷史上最年輕的陸軍參謀長。
在參謀長任期滿了以後,麥克阿瑟前往菲律賓擔任菲律賓總統的軍事顧問,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他被美國政府任命為遠東總司令。但是,在日軍的突然襲擊之下,他被迫敗逃澳大利亞。
在接下來的戰爭中,他慢慢站穩腳跟,發動了對日軍的反攻。他發明了躍島戰術,大大加快了戰爭的進程,減少了部隊的傷亡。最終,麥克阿瑟率領軍隊打回菲律賓,實現了當年他許下的「我還要回來」的諾言。在戰後,麥克阿瑟擔任駐日盟軍最高司令,他在日本成為了太上皇。
而杜魯門和麥克阿瑟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這主要是麥克阿瑟的飛揚跋扈的性格造成的。當年羅斯福要和麥克阿瑟會面,麥克阿瑟都不予理會。最後羅斯福只得坐軍艦去夏威夷和麥克阿瑟會面。就算是這樣,麥克阿瑟還認為讓自己從指揮部飛到夏威夷是對自己的侮辱。可想而知,區區一個杜魯門在麥克阿瑟眼裡更不值一提。
這是因為麥克阿瑟是美國極右翼的象徵,他擁有一大批的支持者。杜魯門也不敢輕易對他怎麼樣。麥克阿瑟在很多場合對杜魯門都不恭敬。杜魯門幾次建議他回國,他居然加以拒絕。總統的建議實際上就是命令,麥克阿瑟作為一名軍人,冒犯總統的權威,實際上是一種犯法的行為。
更有甚者,利慾昏心的麥克阿瑟居然想要競選美國總統。第一次是和羅斯福競爭,而第二次的對手是杜魯門。這種政治上的短見,更加冒犯了杜魯門,讓杜魯門懷恨在心。
如果僅僅是冒犯杜魯門,為了避免國內反對派的活動,杜魯門也可以容忍。但是,麥克阿瑟在韓戰開始後,根本不理睬杜魯門和美國的國策,獨斷專行的行為,讓杜魯門忍無可忍。這不是個人的問題,它關係到國家和世界的安危,在這個時候,沒有一個人能夠救麥克阿瑟了。
韓戰爆發後,杜魯門命令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他本來是想採取中立化的態度,隔斷臺灣和大陸的聯繫。但是,麥克阿瑟卻在沒有告知杜魯門的情況下,私自訪問了臺灣,這使得世界上對美國的政策產生了新的判斷。這本身已經讓美國政府焦頭爛額,麥克阿瑟又發表了一個聲明,讓事件火上澆油。
不過即便是這樣,杜魯門也沒有對麥克阿瑟解職。他對麥克阿瑟解釋了美國的政策,誰知道杜魯門話音未落,麥克阿瑟又發表了一個聲明,大肆宣揚臺灣對美國的重要性。這一次,杜魯門已經萌生了解除麥克阿瑟職務的念頭,但是他又克制住了。
實際上,杜魯門在當時的情況下,是不會解除麥克阿瑟的職務的。這是因為朝鮮戰場情況危險,必須需要像麥克阿瑟這樣的將領去挽救形勢。當然,麥克阿瑟不負眾望,他通過仁川登陸挽救了朝鮮的形勢,並把戰火燒向朝鮮北方。
在這種情況下,麥克阿瑟更加膨脹。他的信口開河越來越多,和杜魯門的分歧也越來越大。可是,面對如日中天的麥克阿瑟,杜魯門只能採取隱忍的態度。
終於,杜魯門的機會來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給了驕狂的麥克阿瑟迎頭一棒。二次戰役,志願軍一舉把麥克阿瑟趕過了三八線,這讓麥克阿瑟聲名掃地。在美軍將局勢穩定的時候,麥克阿瑟又大放厥詞的時候,忍無可忍的杜魯門立刻解除了麥克阿瑟的所有職務。
杜魯門解除麥克阿瑟職務的形式十分特殊,根本沒有給麥克阿瑟留一絲臉面。麥克阿瑟是在根本沒有接到書面命令的情況下,在廣播中知道自己已經被解職了。有評論說,昨天還掌握著遠東協軍的司令,一夜之間,連調動一輛吉普車的權力也沒有了。
結語:
杜魯門解除麥克阿瑟職務的舉動,和麥克阿瑟平時飛揚跋扈的行為有關。他根本從心底看不起杜魯門這些人,這和他們之間的政治立場也有一定的關係。在當年杜魯門到威克島和麥克阿瑟會晤的時候,麥克阿瑟竟然沒有向杜魯門敬禮。在麥克阿瑟解職後,有人向杜魯門提到這件事,杜魯門咬牙切齒的罵道,「我早就看到了,麥克阿瑟這個**(不雅詞語)。」
當然,麥克阿瑟的解職並不是僅僅因為他冒犯了杜魯門。他被解職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他自作主張,一直和美國的國策作對。他一心想擴大戰爭,這是美國政府辦不到,也不允許的。
而麥克阿瑟最直接被免職的原因是在朝鮮戰場上的失敗。如果麥克阿瑟沒有失敗,憑藉著仁川登陸的勝利光環,杜魯門是根本不敢對他怎麼樣的。杜魯門必須要有合適的時機、合適的理由才能將麥克阿瑟免職。
只有在和中國人民志願軍交手失敗後,杜魯門才能夠對麥克阿瑟下手。因此,麥克阿瑟的免職,是我們偉大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成果。正是我們志願軍的勝利,讓麥克阿瑟灰溜溜的回到美國,給他的狂傲的一生畫上一個暗淡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