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果殼】《前目的地》:自慰之後,我有了自己的孩子

2021-03-03 我們審片

人生的軌道,真的會重合嗎?

真的很難不劇透,所以儘量簡單點。兩句臺詞道出了燒腦之作《前目的地》的精髓:「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我的人生就像一條蛇在吞吃自己的尾巴」,在穿越成為可能之後,我與過去的我相遇,會發生什麼樣的奇葩情節?看完電影再看看這些題目,疑惑會減少很多。

生物學題

自己和自己能生出孩子麼?

但凡上過高中的人都會對《前目的地》裡的一個情節產生懷疑,就是變性後的「我」穿越回去跟變性前的「我」相戀,自己搞自己,俗稱……自慰,然後……搞出一個孩子。這事可行麼?近親結婚都生出一堆傻逼來,那麼自我繁殖會有什麼後果?
至少從生物學的角度,這是不可以的。生物界不是沒有單體繁殖這種說法,但大多都是植物、單細胞生物以及雌雄同體的簡單無脊椎動物。
至於雙性人,現實當中是存在的,但也往往是生殖系統高度退化。一般是一種生殖系統得到發育,另一種卻被抑制,兩者同時發育也不會發育成型。
所以,就算《前目的地》裡的女主角簡變性成了男人約翰,而且還有了完整的男性生殖系統,他們倆也不可能生出孩子來。類比一下,如果這樣可以,那麼一個男人的兩個精子理論上也應該可以自己融合在一起了。

物理學題

朝未來的我打一槍,現在的我會死嗎?

‍ 這個問題相對成立的解釋,得依靠由量子力學發展出來的平行宇宙理論。簡單地說,穿越回去的「我」和之前未變性的「我」,並不是同一個人,而是不同時空的、此前擁有相同經歷的、外貌高度一致的兩個不同的人。
從量子力學的角度說,其實存在著既相似又不同的無限多個宇宙。用物理學家的比喻,這就好像行駛在並排的兩條鐵軌上的、一前一後的兩輛同樣的火車。時間掌握恰當的話,你可以從前面的火車跳到並排的後面的火車上,你可以看到相同的景色在你眼前再次經過,但即便車廂布置得完全一樣,這也不是你原來那輛火車。
用這一理論來解釋,就是「我」每次穿越到達的都不是自己存在過的那個地方,而是長得一模一樣的、裡面的人也有著完全相同經歷的另外一個世界,也就是鏡像宇宙。所以「過去的我」其實不是我,是一個陌生人。
另外,根據這樣一個理論,我的每次任務就算完成了,也沒改變自己原來所處的那個世界,該死掉的人還是要死掉。這樣也能解釋,為什麼變性後的我可以跟變性前的自己生孩子。

我的真面目,到底是怎樣?

哲學題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往何處去?

生死,成敗,是非,榮辱,最終都大不過一個「我」字。所以,《前目的地》其實要說的依然是哲學上的終極命題,關於「我」: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往何處去。

在這些問題上,《前目的地》質疑的意義大於建設。它質疑了西方人過的那種物質和文化財富滿足的生活,但結果卻無可避免地走向一種虛無。

我未來到底會成為怎麼樣一個人?從我們孩童時就開始問的這個問題,《前目的地》給出一個非常偏激的答案。 「在很久之前,尼採就將西方文明的發展方向看作是走向末人(the Last Man)這種沒有激情或允諾的可悲的受造物。」(齊澤克)這電影是反對我們成為這樣的受造物,成為這樣的末人,一頭「幸福」的豬。

莫問前程有愧,只求今生無悔,必須有目標,必須有激情。在片中,儘管穿越得那麼辛苦,但男主角從來沒有親口解釋過自己的動機,只是按照上司的命令執行一個個的任務,卻從來沒有說過,最終的目標到底是什麼(絕對不是阻止炸彈客)。但毫無疑問地他將生命獻給了某種超驗原因(transcendent Cause),不是上天堂就是下地獄,按照他的臺詞,他這樣的生活「沒有家人,但是有生存的目標」。

所以,他穿越的動機和動力,實際上比《星際穿越》中的父親來得更真實:他愛自己,別人無法欣賞他,他就安排了一個這樣的局,讓自己無限循環。沒事找事也是一種生存目標,孤獨的男主角一步步走向目標:形成一個完整的循環的生命多米諾骨牌陣。這其中有孤獨,自戀,仇恨,化解,變幻,他歷經生老病死,讓人看到一切痛苦都是有理由的,或者說生命本來就是苦。自謂聞道,而苦於情重。所以,骨牌倒了一遍之後,所謂的transcendent Cause最終還是一種積極的虛無主義。

整部電影就是一個比喻,就跟電影裡那些未婚媽媽的故事一樣,它的真假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講述的人和講述的年代。而故事本身,在在別人講述給你聽的時候才有意義。比如,你在酒吧裡聽到這樣一個故事,很被吸引,那就夠了。如果跳出去,看過了一切變幻,你會發現真相蠻無聊的,越到電影的最後,這種虛無的色彩就越濃。一切話語/故事都來自他者,我們始終無法逃脫他者的限制。

你反問,如果不這麼循環下去,男主角會怎麼樣?會像王子那樣,和公主幸福滴生活下去麼?「幸福」當然也是假的,老年男主角不是跟中年男主角預測/揭穿了他和他的老婆未來會很糟糕麼?

1、關注「我們審片」,就可以不斷接收靠譜影評,步驟: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眾號→搜「我們審片」;或者點擊文章標題下藍色字體「我們審片」,或者掃描以下二維碼:

2、文章內容版權所有,其他公眾號轉載請聯繫號主,原創不易,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自慰?月經?套套……」保守的印度人卻拍出了一部挑戰傳統的性教育電影!孩子問的第一個問題我就噴了
    今天我為大家復薦一部輕鬆搞笑的印度
  • 「自慰?月經?安全套……」保守的印度人卻拍出了一部挑戰傳統的性教育電影!孩子問的第一個問題我就噴了
    (文末獲取觀看完整視頻)在視頻中有一幕讓我記憶深刻,孩子問爸爸:「我是怎麼進到媽媽的肚子裡面的?」得知孩子是從電視看到一句話:這是智慧自慰。不由鬆了一口氣,準備跟孩子講講什麼是智慧,而小帕卻說「我就想知道自慰是什麼意思?」
  • 「爸爸,什麼是自慰?」
    ID:iiicang為了在電影高速路上顯得像個老司機,大家以後也可以叫我倉老師 小時候,總會問父母這樣的問題: 我是從哪來的?早前,他在電視上看到「智慧自慰」的字眼, 對這個新鮮詞彙充滿了疑問。 聽到兒子的問題,爸爸顯然有些不知所措。
  • 實錄|我的自慰史.
    那個時候才開始和父母分房睡,有了自己獨立的空間。有一次在床上看小說,翻身的時候感覺很舒服。不知道為什麼,在床上重複這個動作,然後慢慢縮小範圍到一個最舒服的動作。這樣磨了大概一個多小時才停止。那個時候,經常聽同學說起什麼「打飛機」、「擼管子」之類。懵懂的我,根本無法理解其中的含義。
  • 自慰還要人教嗎?
    電影《送我上青雲》中的鏡頭直面女性自慰,用幾秒鐘的鏡頭,記錄下女主角盛男通過刺激乳房達到性高潮的場景。日劇《17.3 about sex》中女生咲良和老師一起逛情趣用品店,了解女用按摩器的歷史。(圖源:豆瓣電影《17.3 about a sex》)儘管電影中對自慰的表現似乎已經頗為大膽,但這不代表現實中的進步。
  • 《果殼中的宇宙》讓你對於宇宙的想像有了理論基礎
    《果殼中的宇宙》是霍金繼《時間簡史》之後的又一本關於宇宙的科普讀物,霍金是繼愛因斯坦後的一位傑出宇宙物理學家,他在牛津大學創立了宇宙學,他總是願意把深奧的宇宙學知識用簡單的道理分享給大家。如果說《時間簡史》是霍金自己對於宇宙的新的認知,那麼這本《果殼中的宇宙》更多的建立在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基礎之上。《果殼中的宇宙》是霍金借用莎士比亞《哈姆雷特》:「我即使被關在果殼之中,仍自以為無限空間之王」這句經典臺詞來命名。
  • 《前目的地》:自己生了自己,自己殺了自己
    ——《前目的地》。姨太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真是非常感嘆導演的腦洞之大…這是一部時間穿越為題材的作品。時間穿越是一個很難把握的題材,因為只要未來回到過去,就會產生多米諾的蝴蝶效應。自圓其說都說不回來。所以諾蘭的《星際穿越》好就好在只是輕輕觸碰了過去,點到為止。但是《前目的地》則是有多大洞挖多大洞,最後自己跳進去侃侃而談。總體下來,倒也不賴。
  • 《前目的地》穿越不可怕,穿越後自己生下了自己就很過分了
    大家好, 我是帶你們看電影的,樹懶看看~今天為大家帶來的電影是《前目的地》。你見過最沒底線的電影是哪一部?反正在我的印象裡這部電影是我見過最沒有底線的一部電影了,這部電影是由麥可·斯派瑞、彼得·斯派瑞兄弟聯袂編劇並執導的一部科幻驚悚片,由伊桑·霍克、莎拉·斯努克、諾亞·泰勒、弗雷婭·斯塔福、伊莉斯·詹森主演。
  • 果殼病人 | 原以為要換個心臟零件,開胸之後我收到了意外的禮物
    想到是年底了,我問主任:「您建議我兩周內住院還是三個月內?」主任答:「我建議你今天就住院。」由於還有沒完成的工作,我預約了兩天後住院。到單位簡單交接,跟老人交代孩子的起居照顧,回家準備住院需要的物品,想到請假時同事說要來醫院看我,於是又帶上了眉粉和口紅。
  • 為什麼果殼有這樣一群喪心病狂的粉絲???
    領到錢錢買充電寶的AI,終於有了【啊,新的一年來到了】的感覺。於是,在農曆春節之後,在比某些去年12月末做年終總結的公眾號們晚了足足一個多月之後,我回顧了一下去年的推送。才不是拖延症呢!嗯,怎麼說呢……我現在的心情十分複雜。
  • 殺死自己,拯救未來 ——談斯派瑞兄弟電影《前目的地》
  • 《前目的地》:男女主都只有一人,燒腦懸疑上演最強「獨角戲」
    《前目的地》劇照不過命運悲慘的簡遇到的是一個渣男,對方和她甜蜜恩愛之後就消失不見了。更慘的還不止這個,沒過多久她發現自己的孩子也被人偷走,於是接下來的時間一直都過得很壓抑。後面的故事就有很強的連貫性了,而這部電影其實用一句話就能概括,因為和簡發生關係的主要人物,其實都是在時空穿越中的她自己。
  • 《前目的地》中的莫比烏斯環
    2015年1月9日上映一部電影《前目的地》,號稱本年度最燒腦的科幻電影,如何看懂這部電影我們必須得引入一個叫做「莫比烏斯環」的概念,不妨,讓我們跟著簡書作者一起看看《前目的地》中的莫比烏斯環到底是什麼。
  • 如何正確觀看最作電影《前目的地》
    「這是個燒腦的片子,看完讓你世界觀完全顛覆」,我也始終無法把劇情和主題與「前目的地」這四個字聯繫起來,但,請千萬不要放棄它,它還是值得一看的。這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此前諸位也應該有耳聞「這是部一個人的電影」,不厚道地小劇透一下:你只用記住,這部片子裡重要的那幾個男女老少都是同一個角色,就能不費力地瞬間秒懂不少情節。「自己」與「自己」一起撐完了一個半小時時長,還能有比這部片子更作也更適合孤獨症候群的麼?3.「邏輯控」請慎入
  • 正確對待自慰
    ,跑來找我訴苦。而自慰是人類性生活的一個部分,從文化人類學角度來看,當人類出現在地球上時就有了自慰行為。早在20世紀60年代,西方人類學和考古學專家們從義大利龐貝火山遺址的壁畫中發現,在描述古羅馬的公共浴室的壁畫中,就有表現上層羅馬人士的自慰畫面,這也說明在當時人類對自慰行為的普遍性。
  • 幼兒戀乳、自慰,怎麼了得?0至6歲孩子的性關懷!
    有一天,菡寶貝和表哥辰辰睡在一個床上,竟然說:如果我懷孕了怎麼辦?那我們就結婚吧。有時候大人覺得寶寶說得話可愛又搞笑,其實是他們已經在一天天向著大人的身份靠近啦。性,不是難以啟齒的話題,是需要爸爸媽媽們非常重視和自己也要清晰認識和了解的。看到題目也許您驚呆了!前不久一位媽媽也是帶著同樣的表情來諮詢我:「孩子總喜歡摸小雞雞,該怎麼辦呀?」
  • 《前目的地》故事雖然有些沉悶,情節卻驚世駭俗
    原因小編也之前跟大家說過了,因為假期之後的復健很困難……很多的時候實在是看不下去,之前本來很喜歡的那些類型的電影。今天小編終於開始覺得恢復了之前的工作狀態了,所以立馬找了一部口碑還不錯的,早就已經下載好了在電腦裡準備看,但是之前一直沒來得及看的懸疑電影。《前目的地》
  • 推薦一部燒腦電影《前目的地》,劇情十分給力,看完還想看!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科幻片,同時也是一部十分燒腦的電影,影片名為《前目的地》,改編自海因萊因的小說《你們這些還魂屍》,劇情相當燒腦,主人公的一生都是一個死循環,很多人看完後都表示看不懂,接下來咱們就來說說這部電影。
  • 是誰殺了我,而我又愛上了誰?----解讀電影《前目的地》
    今天小編想給大家推薦一部燒腦科幻電影----《前目的地》一提到科幻燒腦,很多人就會擔心被劇透的一臉,沒法感受到劇情層層揭秘、跌宕起伏的快感。但是,今天推薦的這部電影完全不用擔心被劇透。因為就算告訴你所有的細節,你可能照樣還是一頭霧水。
  • 《前目的地》腦洞太清奇,自己和自己生了自己,觀眾都弄混了
    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貪吃蛇咬了自己的尾巴會變成什麼?《前目的地》是部神片,兩個主演三個故事,完全顛覆我們的世界觀。但事情沒那麼簡單,這個王子最後拋棄了她,還給她帶來了個孩子。簡生下了這個女嬰兒,把這個孩子當成自己的命。但是前面提到,這是一個精彩的故事,如果到這戛然而止,那不過是個爛俗的青春愛情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