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和中國是「兄弟國家」?兩者文化到底有多相似?

2020-12-19 關於旅行的那些事兒

自從我國改革開放後取得了很多偉大的成就,於是越來越多的的國家開始向中國學習。

但很多國家只學到了形似神不似,但有那麼一個國家,從骨子裡就和中國一樣,簡直就是中國的「孿生兄弟」——它就是越南。

越南與中國地域相鄰,一衣帶水,從漢代開始,越南就一直借鑑中國的發展,受到中國文化很大的影響,是亞洲保留中國文化最多的一個國家。

越南的普通民眾和中產階級精英基本都是在中國式傳統家庭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即使有些越南人民不太喜歡中國政府,但他們對中國文化的熟悉程度和天生的親暱程度還是遠遠超過大多數日本人和韓國人。

越南傳統節日與中國相同。

春節是越南最大的節日,當然除了春節外,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中國傳統節日他們也過。春節時,大部分越南人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去親戚家拜年,發紅包和吃年夜飯。

走在越南的大街上,莫名有些熟悉的街頭和服飾會讓你覺得來到了10幾年前的中國。

越南家庭很多時候還在使用農曆。越南幾乎沿用了中國的12生肖,一樣是12種動物,與12地支相對應。只不過我們的兔年,他們叫做貓年。

在越南,佛教被尊為國教。越南人民大都信奉佛教,全國的佛教徒約有2000萬人。

越南人和國人一樣,把祭拜祖先視為一件重要的事情,一般百姓家裡都設有供桌、香案,逢年過節在家中進行祭拜。春節來臨前,必須重新布置祭壇,插上香燭,擺上供品。

同時,他們也普遍迷信城隍、財神等「中國神」。

越南人的毛筆書法也很有意思,雖然他們放棄了漢字改用拉丁系文字。但把拉丁文字母改成了中文書法的風格,這在全世界都是很少見的。

越南的政治體制和意識形態也和我們很像,早期被西方列強統治,都經歷過內戰,都採用了共產主義。我國在1978年開始「改革開放」,越南1986年開始「革新開放」。

越南至今仍然遵從著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

儘管如今的越南政府一直希望擺脫中國經濟文化的影響,但縱觀越南歷史,受中華民族的影響極其深刻。越南大多數人已經從骨子裡融入了中國文化。

有機會,一定要來越南看看,看看「曾經的中國」是怎樣的。

相關焦點

  • 除了中國,世界上這六個國家居然也過春節,文化傳統和我們相似
    在古代時期,中國的國力強盛,文化繁榮,讓很多小國家都十分仰慕中國,因此很多想國家每年都會定期向中國皇帝進貢,甚至有些國家還成為了中國的藩屬國,受中國的管轄,因此這些國家都學習了中國文化,他們還將中國文化帶回自己的國家,並不斷發揚光大,如今在世界上還有一些國家他們和中國一樣過春節,而且很多文化傳統也與中國十分相似。
  • 除了100%複製李子柒,越南人到底有多喜歡抄襲中國?
    越南版的《神鵰俠侶》,同樣有極強的殺傷力,姑姑的冷豔讓人想哭,楊過的胖臉分外醒目,站立的雕兄竟然有一點呆萌,完全沒有威猛的神氣。《甄嬛傳》和《延禧攻略》,則被他們創造性地融合成了網劇《秘密·長生宮》。不僅服裝造型相似,連臺詞都像失散多年的雙胞胎。
  • 越南向中國學習,30年內,為何翻拍了80多部中國電視劇?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鄰國越南喜歡進口中國電視劇的問題。目前,中國的電視劇佔了越南電視劇市場50%以上的份額。換句話說,從越南的國家電視臺,到各個省各個市的電視臺,看到中國的電視劇,一點都不用奇怪。其實,除了進口中國電視劇以外,越南還翻拍了大量的中國電視劇。那麼,越南到底翻拍了多少中國電視劇呢?今天,我們聊聊這個問題。
  • 越南到底有多喜歡抄襲中國,山寨中國電視劇,連西遊記都不放過?
    雖說如今越南人對中國的文化輸出買單,但離開螢屏,他們對中國文化的態度一直不太友好。整個國家一直都在努力做到「去中國化」,常常舉行反華遊行。曾經,甚至因反中矛盾激化,引發了2014年的一起5·13越南打砸中資企業事件。
  • 越來越多中國小夥到越南結婚,在越南結婚,到底有多划算?
    隨著現在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跑到越南去定居了,他們在那裡結婚生子,開始了在越南的生活。這人卻有人很不理解,越南的整體經濟水平不高,所以基礎設施等比起中國更是差得遠。為何他們如果不選擇一些條件更好的國家,而是選擇越南去定居呢?
  • 越南奧黛與中國旗袍
    越南的奧黛無論是行走、站立還是坐臥都非常的方便,在這方面,我們的旗袍略顯不足。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出現了,越南沿用了幾百年的奧黛,與我們的漢服、旗袍等服飾到底有什麼關係。其實,奧黛確實融入了大量的中國元素,同時也夾雜了大量的西方文化。
  • 原來有這麼多國家跟中國一塊過春節,普天同慶的感覺有沒有?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但是中國並不是唯一過春節的國家,全球70多億人口,據說過春節的人數達到了20億,那世界上還有哪些國家跟中國一樣,也要過春節呢?越南越南古稱「交趾」,與中國的緣分還要遠溯至秦朝設立的交趾郡,因此越南受漢文化影響頗深。在越南,從農曆除夕到大年初三放假4天,越南人祭祖、遊街、吃團圓飯,和中國人習俗相似。
  • 越南和中國古代的越國有沒有關係?「越」在古代到底指什麼?
    現代「京族」(越族)那「越南」和中國古代的「越國」、「百越」有什麼關係呢?先說說這個問題吧,首先,「越南」和「越國」沒有任何關係;但是和「百越」,那還是有關係的。怎麼說?要明白這個,大家要先知道「越」到底是什麼意思,「越」在中國古代其實是泛稱,先秦古籍中對長江以南的漢地沿海一帶部落統稱之為「越」,文獻上也稱之為百越、諸越。
  • 越南的音樂文化
    到15~18世紀﹐在音樂理論(如音律﹑音階﹑調式﹑工尺譜等)﹑樂器(如月琴﹑三弦﹑琵琶﹑二胡﹑箏﹑橫笛等)以及戲曲音樂(如嘲劇)﹑說唱音樂(如大鼓詞)等都與中國相似。用月琴和箏伴奏的古雅曲﹕《徵婦》﹑《南哀》﹑《南春》﹑《流水》﹔古代歌曲﹕《連環》﹑《金錢》﹑《元宵》﹑《龍虎》等﹐現今雖已不再演唱﹑演奏﹐但尚有曲譜保存。
  • 越南的奧黛,女孩標配,與中國旗袍,到底有多大的不同?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越南的故事,例如越南的經濟發展、越南的人口等等。今天,我們聊聊越南的傳統服飾奧黛。認真的說,截至目前,在越南的大街上,仍然經常看到穿奧黛的越南女人。奧黛幾乎成為了越南女性的標配,從外形來看,越南奧黛與中國旗袍非常相似。
  • 越來越多越南女人嫁到中國,越南網友氣急敗壞:中國有什麼好的?
    中國的發展非常的快,現在中國的很多城市也變得非常的繁華。因此,也有很多外國人因為中國的強大而想要來到中國發展。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吸引了很多人來中國旅遊,而一些遊客來到中國以後,都想要留在這裡。人都是想往上走得,中國的發展,是鄰近甚至亞洲國家都比不上的。雖然說在亞洲,中國的人均GDP並不是最高,但是從建國以來,中國的變化真的是太大了。最近幾年,很多外國人都來到中國生活,有一些人來工作,而有外國女人則是嫁了過來。越南,是一個經濟比較落後的國家,而越南離中國比較近。
  • 越南人和泰國人從哪裡來?在基因和文化上,誰更接近中國人?
    兩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從長江(Yangtz river)流域來到紅河(red river)流域,我們創造了稻米文明和許多遺產。一些基因研究也顯示了中國南部和越南北部的相似性。我們是越人(Yue),但越南人有自己的國家和語言。 我們越南人不認為我們來自中國。很久以前,我們的土地上有很多原住民,那就是我們的祖先——越人。從中國移民來的人只是額外(extra)的。
  • 中國的這個地方,有很多越南人居住,開商鋪的都是越南美女!
    中國的這個地方,有很多越南人居住,開商鋪的都是越南美女!現在很多的人都特別喜歡出去旅遊,每年都會有那麼幾天安排一下自己出去遊玩,也成為了一種生活習慣,很多的人更加的喜歡出去國外去遊玩兒,很多的中國人都喜歡去比較著名的景點,或者是去一些離中國比較近的國家,這些和我們中國離得特別近的國家,不僅景色十分的美麗,還有就是距離我們特別的近,去那裡玩交通費不會花的特別的多。
  • 河內市文廟-國子監成為春節熱點,中國和越南兩國共有的文化傳承
    2020年春節期間,越南河內市有數千人在文廟-國子監求字,河內市文廟-國子監成為了越南在春節期間熱點。來到河內市文廟-國子監的,大部分是越南的莘莘學子,在這裡進行求字,體現了當代學子仍然尊重中國大儒孔子,將其視為傳統文化的象徵。
  • 為什麼越南人有那麼多姓阮的?
    真正的小中華在當代,很多網友將古代日本或者古代朝鮮視為小中華,但是,論起和中國的相似度,最為相似的,其實是古代越南。比如,古代中國的天子集權制度,古代日本並沒有效仿,天皇的權威度完全不能和中華天子相提並論;古代朝鮮奉行「兩班制度」,階級固化十分嚴重,但是古代華夏,從隋唐以後實行科舉,階級固化並非古朝鮮那樣。反而古代越南,和中國的相似度十分之高。並且,越南也是歷史上最晚放棄使用漢字的國家。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歷史上,中越關係十分緊密。
  • 越南「抄襲」李子柒還不夠,還「剽竊」中國漢服衣冠文化
    其實,越南除了「抄襲」李子柒的視頻之外,還曽在不久前「剽竊」中國的漢服衣冠文化,聲稱漢服是越南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一、服飾的相似性越南的越服和漢服有著相似性,但是卻不是完全一樣的,有很多的越南人喜歡漢服,對漢服的精美有著天生的好感,所以有的人就會對外聲稱漢服是他們自己本民族的服飾。
  • 華夏民族文化鑑賞:中國歷史文化背景下的越南彩繪瓷
    西方學者在描述彩色瓷器時多用英文術語「polychrome」(彩繪陶瓷)或「enamel」(琺瑯)來形容。 越南彩繪瓷在以往一些研究中有所介紹,但從未被視為一種獨立的類別,而通常將其與青花瓷混為一談。因此,學界對越南彩繪瓷的歷史和演變認識仍十分有限,尤其是技法、審美、年代、產地及其在當時社會文化生活中發揮的作用等問題,尚未得到充分關注。
  • 插桃枝、採祿,越南人也過春節,但卻與中國多有不同
    越南古稱安南,在兩年多年的中國帝制社會中有一半多的時間歸於中國王朝統治,其文化受中華文明影響巨大且深遠,至今越南古籍依舊是以漢字為主書寫而成,其諸多風俗習慣與中國也一脈相承。,這種種風俗都表達了越南人對新年的祝福和祈盼。
  • 越南全民過春節:購年貨、貼春聯、吃年飯,習俗和中國最相似
    越南是中南半島上漢化程度最高的國家,其文化習俗深受中國影響。對越南人來說,春節是一年中最具意義的節日。除了中國過春節,越南是唯一一個全國慶賀春節的國家。大年前夕,從城市到農村,家家戶戶打掃房屋,掛燈籠貼對聯,辦年貨,吃年飯,拜神祭祖,春遊玩樂,家庭團圓過新年。
  • 中國文化:支撐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越南崛起的背後力量!
    縱觀世界歷史,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力量永遠是文化!在某種意義上說文化=經濟!東亞和東南亞一共有十六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科技發達的國家一共有四個,即中國、日本、韓國和新加坡,而這四個國家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以中國文化為內核。